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東晉前期不是士族權臣作亂(王敦之亂),就是歸附流民反叛(蘇峻、祖約之亂)。晉室南方亂,五胡在北方亂,否則總該有一個人站出來一統南北。

東晉中期,晉朝出了個桓溫,先後三次北伐,第一次進入關中,擊敗前秦,最後因後勤問題退回荊州;第二次北伐中原,擊敗羌族首領姚襄,收復中原諸郡,但是一退兵,打下來的地方又被敵人搶回去;第三次北伐前燕,桓溫在枋頭被前燕慕容垂擊敗,大敗而歸。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晉末出現個劉裕,先後進行了兩次北伐,第一次滅掉了南燕,徹底消滅了慕容鮮卑(北燕不是慕容氏建立的)。第二次北伐滅掉後秦,使得羌族退出歷史舞臺。劉裕兩戰勝兩族,佔有天下七分之地。

同樣是北伐,劉裕、桓溫的最後結果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若從成果來說,劉裕要遠遠強於桓溫。若從雙方所處的局勢、北伐目的、行軍路線三方面來分析,正是桓溫與劉裕的不同,造成了倆人取得不同戰績。

東晉局勢的異同

一、桓溫:東晉世家正值巔峰,頻頻出手制衡桓溫。

庾翼、庾冰死去之後,何充為了奪取庾氏在長江上游的權柄,將桓溫推上前臺。他所處的時期正是世家門閥勢力的上升期。桓溫在347年以攻滅蜀漢為契機,逐步掌控荊州,桓氏在長江上游站穩了腳跟。

桓溫想將自己的權柄伸入長江下游——建康,他需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試問偏安一隅的東晉,還有比北伐更好的理由嗎?桓溫在永和五年(349年)上書建康,請求自己率軍北伐。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無論桓溫是真北伐還是假北伐,建康士族都不可能答應他。保持權力平衡是東晉士族的共識,絕不允許出現一家獨大的狀況。當初庾氏佔據荊州,其他士族聯合起來與之抗衡,桓溫所處的局面就如同當年的庾氏。

桓溫上書北伐後,建康的士族就有了應對之策。先是抬出褚太后的父親褚裒,讓其主持北伐,率先拿下北伐大義。可惜褚裒能力不足,北伐以慘敗告終。回到建康後,他本人也覺得對不住枉死的東晉男兒,鬱鬱而終。

朝廷不得已又抬出殷浩,希望他能抗衡桓溫。殷浩一開始不願意北伐,找個藉口拖延。桓溫立即移師武昌,這是警告殷浩:你不北伐,我來!

嚇得殷浩想出鎮地方以躲避桓溫,不過被王彪之阻止。殷浩不得已在永和八年開啟北伐。殷浩兩次北伐同樣失敗。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桓溫以殷浩北伐失敗為藉口,立即上表朝廷要求嚴懲殷浩,殷浩被貶為庶人。士族弄出倆人,倆人接連失敗,士族再也沒阻止桓溫北伐的藉口了。

雖沒有人阻止桓溫北伐,王氏、荀氏、謝氏、庾氏等不會暗中破壞,但暗中“不配合”還是有的。桓溫第一次北伐甚至不能完全控制軍隊,順陽太守薛珍明目張膽抗拒桓溫的命令,哪怕他最後取得勝利,也被桓溫殺掉。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一》

順陽太守薛珍溫徑進逼長安,溫弗從。珍以偏師獨濟,頗有所獲。及溫退,乃還,顯言於眾,自矜其勇而咎溫之持重;溫殺之。

二、劉裕:東晉士族實力被削弱。

劉裕掌權的時代與桓溫不同。東晉先有王恭、司馬道子爭權,彼此兵戎相見,繼而引發孫恩之亂。這兩場內亂都造成東晉士族勢力大幅度減弱,一個是士族(包括皇族)所控制的軍隊受到損失,一個是士族子弟在戰亂中遭受重創。

以陳郡謝氏為例,謝琰(謝安的兒子)以及長子謝肇、二子謝峻在孫恩之亂中遇害。吳興太守謝邈、黃門侍郎謝衝以及謝氏女婿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妻子謝道韞)以及四個兒子也遭到殺戮。

《晉書·列女傳·謝氏》

及遭孫恩之難,舉厝自若,(謝道韞)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士族子弟在孫恩之亂受到的打擊,勢力不再強盛,劉裕在政治上便少了掣肘。

若說孫恩等為劉裕減少了政治上的阻力,桓玄則為劉裕掃平了軍事的阻礙。

北府兵一開始掌控在劉牢之手裡,桓玄先以劉牢之“為徵東將軍、會稽太守”,剝奪了他的軍權。不久劉牢之便自殺,桓玄又殺害高素、竺謙之、劉襲、孫無終等人,這些人都是劉牢之舊將,即北府兵高層。

雖北府兵高層被掃滅一光,但桓玄仍需要用北府兵,因此中層將領劉裕有了出頭之日,被桓玄拉攏並委以重任,北府兵聚集到劉裕麾下。這才讓劉裕才有了擊敗桓玄、掃滅盧循的軍事實力,為之後的北伐奠定基礎。

《晉書·桓玄傳》

玄又害吳興太守高素、輔國將軍竺謙之、謙之從兄高平相朗之、輔國將軍劉襲、襲弟彭城內史季武、 冠軍將軍孫無終等,皆牢之之黨,北府舊將也。

《宋書·本紀一》

桓玄從兄修以撫軍鎮丹徒,以高祖為中兵參軍,軍、郡如故。

注:丹徒即鎮江,也就是北府所在的京口。桓修鎮北府,將劉裕任命為自己的二把手(中兵參軍),這是桓玄對北府兵的拉攏。

劉裕少了士族的牽制,又掌握戰力極強的北府兵,他的起點雖然比桓溫低,北伐開局卻要比桓溫強上不少。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桓溫、劉裕北伐目的不同

桓溫、劉裕雖說都是北伐,兩者目的卻不盡相同。雙方北伐的共同點都是為了攬權,不同點在於桓溫是為了自己,劉裕自己以及麾下的北府兵都希望北伐。

桓溫手下大多為士族子弟,諸如袁喬(陳郡袁氏)、郗超(高平郗氏),謝安、謝玄也曾進入桓溫軍府中任職。士族子弟不愁官位升遷,他們用不著以軍功來換取權位。

劉裕的北府兵則不同,他的手下大多出自庶族、寒族,諸如何無忌、魏詠之、檀道濟等。東晉的九品中正制,讓這些庶族出身的人根本做不到高位,甚至有的人只能為吏。正是晉末混亂的環境,給了他們加官進爵的機會。

手下有這些渴望通過軍功換取權位富貴的人,哪怕劉裕自己不想北伐,也必須北伐,否則這些人就不會支持劉裕。

《宋書·武帝紀一》

凡同謀何無忌、魏詠之、詠之弟欣之、順之、檀憑之、憑之從子韶、弟祗、隆與叔道濟、道濟從兄 範之、高祖弟道憐、劉毅、毅從弟籓、孟昶、昶族弟懷玉、河內向彌、管義之、陳 留周安穆、臨淮劉蔚、從弟珪之、東莞臧熹、從弟寶符、從子穆生、童茂宗、陳郡周道民、漁陽田演、譙國範清等二十七人。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桓溫北伐一是為了增加威望,二是為了讓桓氏進入未曾掌握的豫州、兗州、揚州、徐州等地,因此北伐勝利與否對桓溫不重要(當然勝利更好),桓溫主持北伐的過程才是關鍵。

劉裕北伐也有增加自己威望的目的,不過主要目的還是獲得軍功,帶著手下諸將升官發財,因此必須勝利,畢竟勝利才有軍功。

雙方目的不同,軍隊蘊含的士氣、爆發的戰鬥力自然不同,為別人作戰和為自己作戰,這是兩種精神狀態。這也是北府兵戰鬥力強的原因:內心渴望改變自己地位。

桓溫、劉裕北伐路線的選擇

一、桓溫北伐

桓溫第一次北伐在永和十年(354年),僅隔兩年(356年)桓溫便開啟了第二次北伐。但第三次北伐卻到了十三年之後的太和四年(369年),之所以時間間隔如此之長,主要是桓溫吸取前兩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想要獲得徐州、兗州的權力後在開啟北伐。

前兩次北伐給了桓溫什麼教訓——後勤的重要性。

桓溫前兩次北伐,都是自己率軍從江陵出兵,因為桓溫的勢力僅能控制荊州等長江上游。到了第三次北伐,桓溫已經能讓豫州刺史袁真配合一起出兵,這是桓溫勢力擴大的表現。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另外從前兩次北伐(江陵出兵)與第三次北伐(兗州出兵)出兵地點的變化,可以看出桓溫的勢力已經發展到長江下游。

《晉書·桓溫傳》第一次北伐:

溫遂統步騎 四萬發江陵,水軍自襄陽入均口。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第二次北伐:

桓溫自江陵北伐,遣督護高武據魯陽,輔國將軍戴施屯河上,自帥大兵繼進。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第三次北伐

大司馬溫自兗州伐燕。

《晉書·桓溫傳》

以溫領平北將軍、徐 兗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衝、西中郎袁真步騎五萬北伐。

桓溫經過三次北伐,將荊州、豫州、徐州、揚州的刺史都納入桓氏手裡,自己又都督中外軍事,將軍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因為如此,桓溫在第三次北伐失敗後還能廢立晉帝,桓氏勢力已經將建康徹底包圍,桓氏在晉朝內部已經沒了對手。

也正是桓溫第三次北伐失利,使得王氏、謝氏、庾氏敢於反抗桓溫。庾氏更是武力反抗桓溫,結果被桓溫剿滅,大部分庾氏都被桓溫殺掉。

謝安、王彪之、王坦之等哪怕明裡附和桓溫,暗中依然聯合起來抵抗桓氏。桓溫如此大的權勢還遭到士族強烈抵抗,從中可以試想下桓溫早期北伐所面臨的阻力之大。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五》

免新蔡王晃為庶人,徙衡陽;殷涓、庾倩、曹秀、劉強、庾柔皆族誅,庾蘊飲鴆死。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瞭解了桓溫受到的阻力,便明白他想要北伐只得依靠桓氏的荊州。無論古代任何時候,戰爭中最難的都是如何保障後勤運輸的順利。

後勤運輸分水運與陸運,水運既省力快捷,運送量又大,要比陸運強太多。可惜從荊州到北方除了沔水、漢水一段河道可以利用外,其他地方的只能靠陸運補給。

桓溫第一次北伐關中,關中地勢十分險要,陸運補給極其困難。因此桓溫採取的是“因糧於敵”的策略,“因糧於敵”的意思是己方軍隊不帶糧草或只帶極少的糧草,到敵方境內後就地獲得補給。

這個“就地獲得補給”有兩個來源,一是從當地居民手裡搶奪,二是收割敵方田地裡的糧食(當時各個勢力都有屯田)。

桓溫北伐是為了收取人望,關中居住最多的仍是晉朝遺民,他自然不能從他們手裡搶奪糧食,因此桓溫只能採取第二個辦法,奪取前秦田裡的糧食。可惜這一點被前秦苻健識破,實行堅壁清野戰術,桓溫得不到補給,雖然勝利了幾場,但後繼無力,只得掠奪一些人口後率軍返回。

《晉書·桓溫傳》

初,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而健芟苗清野,軍糧不屬,收三千餘口而還。

第三次北伐前,桓溫已經取得徐州、兗州權力,他便希望利用江淮中充沛的水資源來運輸補給,但他選擇了錯誤的水道——汴水。

出發前,郗超認為“道遠,汴水又淺,恐漕運難通”,水淺有兩個弊端,一是會阻礙水船航行。另一弊端,水淺意味著敵人能輕易截斷水道,哪怕船隊順利通過後,敵人可以輕而易舉堵住桓溫的歸路。郗超建議桓溫改道是十分正確的,可惜桓溫沒有聽從。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河道不暢,桓溫補給運輸就困難,若大軍北上,糧草卻跟不上很可能讓士兵失去鬥志而大敗。結果也正是如此,桓溫在北伐前燕的前期作戰中,屢屢取得勝利,打得前燕太傅慕容評“大懼,謀奔和龍”,都想跑路了。

前燕慕容垂看出桓溫後勤補給的問題,先命令豫州刺史李邽“帥州兵五千斷溫糧道”, 這糧道也是桓溫水軍航道,就是郗超所說的“水淺”地段。

糧道被堵,桓溫水軍的歸路就被堵住了,最後桓溫“糧儲復竭,又聞秦兵將至,丙申,焚舟,棄輜重、鎧仗,自陸道奔還”。

桓溫兩次北伐都因補給問題而失敗,補給難以運輸在於錯誤的行軍路線,這是他北伐戰略中的最大失誤。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二、劉裕北伐

桓溫的基本盤是荊州,所以他只能依託荊州來北伐。劉裕的基本盤是北府,也就是江淮諸地。劉裕對江淮水道有著天然控制權。

劉裕北伐南燕十分類似桓溫的第一次北伐,同樣是先用舟師走一半水路,然後士兵下船改為陸路行軍。劉裕面臨著與桓溫同樣的境地——補給運輸乏力。與桓溫不同的是,劉裕的對手慕容超是個蠢材。

南燕聽到劉裕出兵後,大將公孫五樓建議慕容超“刈除粟苗,堅壁清野以待之”,這與當年苻健對抗桓溫的法子一樣,慕容超卻不聽從。

劉裕深入南燕境內,看到滿地糧食高興壞了,舉手指天說“吾事濟矣!”這話既表明了劉裕曾經的擔心——糧草不濟前途堪憂,也表明了劉裕的自信——有了糧草,慕容衝手到擒來。

充足的後勤不能保證一定會取得戰爭勝利,但沒有後勤支援的軍隊大多會戰敗。俗話說:“兜裡有糧,心中不慌”,戰爭同樣如此。

北伐後秦,劉裕選擇利用黃淮水道來運送補給。劉裕從徐、揚出兵攻打關中,雖然在直線距離上比桓溫從荊州進入關中,要遠上不少,但因為有充足的水道,劉裕能節省更多的時間與人力。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江淮間遍佈水道,淮水、淝水、泗水、鉅野澤等等。劉裕剿滅南燕勢力後,東晉水軍在江淮暢行無阻。鉅野澤與黃河相連,劉裕水軍可以從鉅野澤開鑿水道進入黃河,然後沿黃河逆流西上,進入關中。

劉裕以王仲德為前鋒,負責開鑿鉅野到黃河的水道,以此來保障北伐大軍的後勤路線的暢通。劉裕則坐鎮彭城,親自負責後勤運輸。

北伐前,劉裕制定的目標是諸軍彙集洛陽,然後在一起進入關中。因為劉裕帶著後勤補給走在最後,前面軍隊走得太遠很可能因補給問題而失敗。

大將王鎮惡便差點失敗。王鎮惡拿下洛陽後,繼續西進妄圖拿下潼關,結果潼關被後秦重兵把手,王鎮惡被阻擋於潼關,又不斷被敵人騷擾加上沒了糧食,只得向劉裕求救。

可這時候劉裕率領的後勤大軍,正與北魏對峙於黃河,根本脫不開身。還好王鎮惡從當地百姓那裡得到了糧食,否則劉裕的北伐同樣可能因補給問題而功虧一簣。

《宋書·王仲德傳》

仲德率龍驤將軍硃牧、寧遠將 軍竺靈秀、嚴綱等開鉅野入河,乃總眾軍,進據潼關。

《宋書·王鎮惡傳》

方軌長驅,徑據潼關……鎮惡懸軍遠入,轉輸不充,與賊相持久,將士乏食,乃親到弘農督上民租,百姓競 送義粟,軍食復振。

初,高祖與鎮惡等期,若克洛陽,須大軍至,未可輕前……而軍又乏食,馳告高祖,求遣糧援。時高祖沿河,索虜屯據河岸,軍不得前。高祖呼所遣人開舫北戶,指河上虜示之曰:“我語令勿進,而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劉裕正是藉助黃淮水道,保證己方後勤補給的流暢,才能夠遠伐關中,一舉滅掉後秦。若他沒有選擇合適的路線,很可能會重蹈桓溫的覆轍。

桓溫與劉裕的能力誰高誰低不好評判,但劉裕手下大將絕對要強於桓溫手下。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為自己拼命和為別人拼命,是兩種狀態!

桓溫三次北伐失利,劉裕兩次北伐而有七分天下,劉裕真比桓溫強?

結語

無論桓溫是為了攬權也罷,還是真心為了北伐,至少他做出了努力,比那些甘願避居江東的士族強上很多。當然桓溫、劉裕二人能取得不同成果,與敵人強弱也有關係。

桓溫時期,前秦、前燕都正值巔峰。劉裕時期,慕容氏經歷北魏的攻打討伐,僅剩殘餘勢力組建了南燕。後秦姚興剛死,內部不穩,外部又有西秦、赫連勃勃的威脅,無法全力迎戰劉裕。這讓劉裕佔了不少便宜。

究竟桓溫、劉裕誰強誰弱,除非放到同一環境下,否則又有什麼公平可言呢?總之,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