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在我国古代,皇帝是一国之主,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老大。他享受着全国上下最顶级的资源,吃穿用度也都是上上品,所以自古一来呢?一般皇族中人也都是奢靡成风,整日只知贪图享乐。但并不是所以的掌权者都是奢靡浪费、大兴土木的,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就十分勤俭,以至于勤俭到了抠门的地步,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了他,赵匡胤了,然不是。这个皇帝他不仅抠,曾还被自己的厨子和女人欺负。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人是很让人讨厌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位皇帝,他却让敌人敬佩。甚至在其死后还来祭拜。

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他就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后世称“千古第一仁君”的宋仁宗赵祯了,历史学家评价其为“守成贤主”,也就是说宋仁宗并不是一个很有野心致力于发展国家版图大业的激进分子,他只是一位致力守护好现有的资源之人,但话又说回来,自古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守住江山是很难的。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宋朝虽没能如唐朝那般扬名海外,但因为赵祯是一个十分宽厚仁慈的明君,可以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和批判,且从来不生气或私下报复,所以不仅满朝文武大臣爱戴他,就连国外之地也很尊敬他。

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赵祯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宋朝更是繁荣昌盛,在历史上被称作“仁宗盛治”。而且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赵祯性情温和,严谨节约,不仅严令大臣不许奢靡浪费,还时刻要求自己和后宫要保持节俭之风,并且这位皇帝还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吃饭的时候看到碗里有沙子,会故意遮掩不让其他人看到,皇后问为啥,他说如果这是传出去御厨一定要被治罪,不可张扬。

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夜晚批阅奏章,到了凌晨感觉肚子饿想吃点宵夜,皇后想吩咐下人去做却被他制止,因为怕自己开了先例,以后宫中就会形成风气,到时御膳房必然每日备着大量吃食,以供各宫随时取用,太浪费影响也不好。就因为他的这种善良,所以经常被厨子欺负,饭里面常常都有沙子。要说以上他的善良到了让人感觉可爱的地步,那么下面这件事就要说这是个心软到了极点的男人了,我们都知道后宫最多的就是女人,但真正的男人却只有一个,可是赵祯却是个严以律己的人,绝对不会发生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事情,所以后宫妃子时常被冷落是常有的事,于是就有妃子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后被发现,宋仁宗竟然下不去杀手,把人送到到尼姑庵了事了。

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这样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却在53岁的时候就驾崩,他的丧礼受到全国百姓自发的追随,连隔壁的辽国皇帝都失声痛哭,可见虽然他的武治不如李世民,但是太平年代他的文治,才是更得人心的。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千古仁君:还真仁慈,厨子和女人都能欺负,死后敌国将其奉为祖宗

岂止是国内,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史载辽道宗“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当战争的牺牲品,但人们总愿意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忘却仁宗这样以“仁”治国的“仁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