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话体系怎么统一不起来?

读书少莫要骗我


中国自古以来一贯没有所谓的神话体系,有体系的是神仙佛祖之类的宗教派系。中国的神话故事以零散状态分布在各种典籍中,现在有个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机会,那就是当代神话学的学科建设。神话学学界普遍认为,碎片化的中国神话无体系,剔除长生仙话对文化英雄的负面影响之后,拿得出手的神话故事更是寥寥无几,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被学者称之为神魔小说,从中寻找神话体系毫无意义。如果一定要拿出一个像样神话体系,文化英雄与传承必不可少。三皇五帝的英雄时代素材颇多,无奈年代与年代之间跨境太大,最起眼的禅让制度已经与历史同化。

那么在学者眼里什么是神话呢?神话起源于先民的口头创作,后世非口头创作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神话吗?答案是不确定的,神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寄托就有生存土壤,所以现代神话追求成为独立学科。神话成为独立学科的阻力在那里?中国学者在学术上认定神话必须拥有原始先民印记,可是希腊神话有吗?日本神话有吗?希腊神话出现的背景已经是是奴隶社会,日本神话更甚,保守估计大概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这类宗教神话,饱含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中国称之为仙话。所以学术意义上的神话与文学意义上的神话的差别也很大,简而言之差别在于对神话历史化的承认程度。

神话传承有瓶颈,只能说我理解神话我宽容。中国知识分子对神话不宽容的态度源于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在正统文人中已经盖棺定论,所以神话的地位历来都受到排挤。但是通俗文学又离不开神话,神话是人文英雄特有的气质,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援引,因为神话的起源特性让他们无法回避。打破与重建是神话学发展的方向,神话学在历代受到政教的打压形势在今天已经式微,神话堂而皇之迈入文学殿堂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新兴神话的崛起表现为母题在被不断的寻找,支持神话题材作品就是未来建设神话体系的手段之一。


百八子黑户


新搜神记,用科学和历史打通神话的任督二脉。

因为中国太大了啊!

不说别的,就著名的“希腊神话”,希腊的面积与中国是一个数量级吗?你说历史?是,希腊神话据说是来自公元前没错,可公元后呢?被一个个征服者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神话也就成为历史文物了。中国和它最接近的就是《山海经》上的故事。

可能有人会说《山海经》看不懂,那你肯定自己能看懂原本拉丁语的希腊神话?等它被中国人看到时都不知道过了多少手了。先是翻译成英文,然后翻译成中文,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再创造。而且还不知道最古老的本子是不是这样。

什么叫“统一中国神话”?你知道这个范围是多大吗?中国神话就现在我的发现至少具备三个维度。

首先是时间的维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战汉期,唐宋期,明清期。(战汉之前现有的资料太少,《山海经》一般认为是战国作品。但这并不意味在战国之前和明清之后没有新的有神话元素的作品出现。)彼此间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战汉期代表作品是《山海经》,《神异经》等作品,配以汉代画像石,帛画,这一时期的神话原始古朴,雄浑壮丽。唐宋期神话的代表是唐宋传奇故事,多见于《太平广记》,《夷坚志》,配以敦煌壁画,大足石刻,这段时期因为佛教进入,道教兴起,神话更繁丽,元素众多。明清期是中国神话的最后定型时代,这一时期的神话很多更表现于娱乐性和说教意味,但故事更加长篇完整,佛道儒三教更为统一,代表作就是《西游记》,《镜花缘》等等,相配的有各种民间彩画,壁画。

第二个维度是空间性,从南到北,每个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特色。相似的崇拜,不同的地域都有很大区别。东北的四大门和华北的四大门就不同。藏传佛教中的大日如来和南传佛教里的释迦摩尼不同。同在四川,观音可以是妙庄王的三女儿,也可以是乌尤大士。同在岭南,哪吒可以是太子爷也可以是小儿国的国王。在这里面,存在同一人物被不同的人群分别赋予正邪截然相反的形象,最典型的无过于蚩尤,在汉民族的神话中,他往往是恶魔的形象,但在少数民族神话中,他却是祖神和英雄。五十六个民族至少有不下百个神话体系。比如同是藏族,西藏藏族和四川藏族的体系就不同,汉族内部的神话体系更是错综复杂。

第三个维度是阶级性,神话在不同的层级是不一样的,奉老君为祖师的锅炉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懂什么是“道可道,非常道。”同样,紫禁城钦安殿的道士不会听过真武为屠夫的传说。《西游记》里如来只是五方五老之一。而很多道士相信玉帝就是帝释天。这就更一步使神话复杂起来。在古代体系中,高居顶点都曾是国祀崇拜,也就是国家神话。那里面曾经有大禹治水,后稷感生。其次是宗教神话,佛教,道教,儒教都有不同的神话。再下是民间神话,但过去一般理解成民间故事。而文人创作的小说属于神话文学。如此浩浩荡荡的数量,光整理出一鳞半爪就足以耗费人的一生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任何一个的神话都可以和希腊罗马神话匹敌,哪像其他国家的神话,就几本古书就搞定了?

而且这三个维度是彼此嵌合的,时间、空间、级别相互影响,造成神话数量呈立方上升。比如现在大部分人所了解的“上古神话”,其实是上个世纪中国神话大师袁珂汲取中国古籍中的神话元素,模仿希腊神话进行的再创作。它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让很多人认为它是真正的上古神话。事实上有如对着化石还原的恐龙。其实是无法真正复原的。因为这种误差,造成了女娲这样的上古女神在现在人们印象中过高。其实这是根据社会进化论中的“母系社会”位置来的。事实上在汉代画像石的神谱中,伏羲女娲都在西王母之下。还有在《左道》中,作者指出,中国神谱的等级是“家神

统一中国神话体系的难度恐怕不下于统一太阳系。以前也不是没人努力过,有一本古书《历代神仙通鉴》就统一了历史上的神话故事,可按照神话的定义,它就不是神话,因为很多人相信,神话就应该是古代的,而且是歌颂神和人的勇气的。他们感觉这本书原创太多,不是神话。就像你把希腊神话和漫威故事统一了,会有人承认它是神话吗?

所以神话不可能统一,只能创作成故事,而这些故事能够被多少人接受就只能见人见智了。就像传统神话故事《关公斩蚩尤》,虽然宋朝就有了,但有些人就是不承认它是神话,因为无论关公的粉还是蚩尤的粉都不少,要爱豆打一架,一胜一败,肯定有粉丝不高兴,当然不承认。

信仰内部都不统一。光汉地佛教都有八宗。现代的道教似乎要简单点,只有“正一”和“全真”两派,这是没算少数民族的道教和南方的“师教”。但就这两派下面还有很多支派。像“全真七子”,就一个传一派。

而且统一未必是好事,往往伴随文化的消亡。古埃及、希腊、罗马毁灭了,它们的神话就统一了。印度现在还在,它们的神话就没统一,要不印度教早成世界第三大宗教了。日本神话也没统一,我们熟悉的其实只是一本来路不明的叫《古事记》的古书。美国神话也没统一,所以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知道美国有多少个基督教宗派不?四千多个。相比之下,统一中国佛教,道教内部都要简单点。如果题主有兴趣,单独整理“上清派神话体系”,“侗族神话体系”,“白莲教神话体系”,“泰山神话体系”,“南海龙王神话体系”等等,花几年就可以出成果,还容易得到认可。不过“旁门三千,左道八百”,研究太深了你也回不了头了。

因此,不要想中国神话能统一,我们能够做的,最多是创作一个个好看的故事罢了。补充一点,希腊神话所以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剧情的确强,可以说是古代的“好莱坞大片”。虽然我们的唐宋传奇也不错,但祖先关注的对象多以才子佳人为主。换句话说,主人公很多都是平凡人,不像希腊神话多是英雄、国王,换成现在的娱乐也就算得上小成本网剧(不是所有)。中国神话差就差在这些地方。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个民族心理的原因了。如果祖先愿意把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炎黄大战这些再深化一下,润色一下也会是大片。问题在于中国人很多的精力已经转向当代,也就是真实世界的政治历史方面了。

然而在“体系”方面,中国和外国真的没法比。请不要误会,中国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只要对古天文稍有了解就会明白。比如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左一个狮子,右一个巨蟹,彼此间有什么联系?相比中国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那才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337248798151500"} --}

二十一世纪新搜神记


明明分的很清楚,只是有些自己弄不明白还要瞎搞。

中国神话从盘古开始。

盘古开天地,一气化三清,双目分日月,精血成祖巫。

天地初开,最先成长出来的生灵有鸿钧老祖(一条蚯蚓),陆压道人(一只乌鸦),红云老祖(一片红云)等。

盘古有一宝,造化玉蝶。开天后碎了,后为鸿钧所得。鸿钧依此造化玉蝶得合天道。

天下分四州,东胜神州,南瞻步州,西牛贺洲,北俱泸州。

鸿钧传道,欲成圣者需有大功德。

故三清皆立教(人教阐教截教)以教化万物。后有接引(先天金庚之气化形)准提(先天菩提灵根化形)立西方教。是以五人皆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有一人得提一下,就是红云老祖。他与鸿钧争造化玉蝶陨落,转世为阐教弟子云中子。

天下四州,南瞻部州、西牛贺州各类生灵都有,而东胜神州、北俱泸州基本被妖族占领。

故而十二祖巫与妖族展开争斗,十二祖巫除烛九阴与后土其余皆亡,妖族也退缩回北俱泸州,人族趁机崛起。

烛九阴独去守西北大地,后土身化六道轮回。

后来,几位混元大罗金仙出来主持,选修炼得道者入主东胜神州,是为天庭。尤其封神大战后,各归其位。

自此,鸿钧老大下为三清与接引准提。玉帝是三清代言人,如来是接引准提代言人,他们平级。

如来是佛祖,其余佛皆为佛,比如来低一级。



取名至尊宝为啥不让


前言

中国的神话体系非常复杂,无法进行统一。强行统一也不是好事,得不偿失。

01

中国的神话体系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划分

1.1从时间上分

1.1.1上古神话体系

就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太昊伏羲,大禹治水等等,主要见于《水经注》、《史记》、《山海经》、《尚书》、《吕氏春秋》等记载。

1.1.2晋代至明清时期

出现了神魔体系,代表作有《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等,对中国的神话体系影响很大。

1.2从宗教上分

宗教与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道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有不同的神话传说。

1.2.1道教

老子阐述《道德经》,创建了道家思想。

道教认为,从盘古用神斧开天辟地开始,经过一万八千年,终于成功,盘古死后,头变作高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立柱支撑天地,血液变成河流,毛发变成树木和花草,呼吸变成了风云,声音变成了雷电,泪水变成了雨露。

后来,精血变成了祖巫。一气化成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再后来逐渐演变成天皇、地皇、人皇等三皇。

1.2.2儒教

孔子传教学生,汇编成《论语》,创建了儒家思想。

儒教严格来说又称儒家学说,对中华文化传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元、明、清外,儒家思想一直被当成国教对待,被统治者大力崇尚,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儒教中的神话传说主要认为,天为昊天大帝,是三界至尊,就连皇帝都要称自己为天子。

1.2.3佛教

从古印度传入中国,鼻祖是释迦牟尼,讲述十二部佛经,创建了佛教。

佛教中,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条件,主要看自己去修行本性,最终成佛,并认为,佛是一种境界,佛界是一个极乐世界,佛本身不是神。

但佛教中确有许多神话传说,佛在各种神仙、妖魔、鬼怪等等三界中,地位最高,不是神,却胜似神。

佛教讲究来世,讲究生死轮回,在我国有着极大影响。

1.2.4伊斯兰教

信奉安拉胡,又称安拉。《古兰经》称颂安拉是独一的、无始的、最崇高的、实在的主,是创造、主宰超越万物的主,是全知全能的主。

因是唯一的主宰,又被称为真主。在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信奉真主这位神的人,人数众多。

1.2.5基督教

基督教是从欧美等西方传入我国,包含天主教、东正教、清教、新教等等。

是以圣经为基础,传福音。就是上帝有大爱,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大众,作为救世主,一切信奉基督的人,不灭亡,得永生。

近代,信奉基督教的人在我国也有逐渐增多之势,不可不列出。上帝、耶稣就是他们的神。

1.2.6各教之间的关系

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相互渗透,又各自表述。

1.2.6.1儒家思想影响最大,讲的是仁义道德;

1.2.6.2道家思想讲的是万法自然,顺应天道,修行获得长生不老;

1.2.6.3佛教讲的是要人们修自性,修心境,成佛。

1.2.6.4一部《西游记》就将三教充分融合在了一起。既有儒教思想,又将儒教的昊天大帝与道教的玉皇大天,合二为一,成了玉皇大帝,与佛祖如来相提并论。

1.2.6.5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中国虽然广为传播,但始终未成为主教。但两个教中,也都有神、鬼、妖等传说。

1.3从地域上分

1.3.1按南、北来划分

茅盾先生把中国神话按地域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中部、南部。

1.3.1.1北部神话:主要是指黄河流域地区,讲的是女娲、后羿、伏羲、大禹、神农、黄帝、炎帝等等神话人物。

1.3.1.2中部神话:主要是指长江流域地区,巫术、鬼怪、妖魔、巫祀流传甚广。

1.3.1.3南部神话:主要是指中国南部地区,这些地域神话传说纷繁复杂,信仰交错复杂,同一个神话人物,在不同的民族、区域之间,成为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更别说要统一了。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显得五彩纷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神话文化传承,使祖国的文化传承灿烂多彩。

1.3.2按东、西来划分

中国的神话体系,按东、西来划分,东边为蓬莱神话体系,西边为昆仑神话体系。

1.3.2.1蓬莱神话体系:主要是讲各路神仙施展仙法,如何快活,长生不老。如蓬莱、瀛洲、方丈神话传说。

1.3.2.2昆仑神话体系:主要是讲述大自然各种山、树、兽、鸟、人等等形成的神,显示出了生活在昆仑山地域的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02

神话体系不能统一的原因

2.1各地域、各民族之间,同一位神仙,角色截然相反,不可能做到很好的统一。

2.1.1比如,同为一个释迦摩尼,在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里就有很大的不同。这怎么统一?

2.1.2同为观音菩萨在不同的民族、地域之间形象千变万化,有的甚至善恶截然相反,这怎么统一?

2.1.3再比如蚩尤,在汉族的神话传说中,他是恶魔的形象,但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他却成了英雄、成了祖神。这还怎么统一?

2.2如果强行统一,只能造成混乱,人们也不会去改变信奉已久的神的形象,将会无功而返,出力不讨好。

03

中国神话体系多样化的作用

3.1神话传说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3.2具有寓教于乐大众的作用。

3.3神话传说,从另一个方面为人们解释了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对人们思想形成,作用巨大。在还没有真正弄清楚这些基本起源问题之前,对人们的作用无可替代。

04

中国神话体系多样化的好处

4.1如果将中国的神话硬性统一,就会失去文化传承的丰富多彩性,使许多神话传说消失。现在的神话传说现状,正好反映了中国神话传说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4.2会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丢失。中国历史与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许多神话传说息息相关,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硬性分割,强行合并统一神话领域,就会撕裂历史,造成历史部分丢失。

4.3会失去部分作为神话传说对人们的教育意义。现在,许多家长都会买各种神话传说给孩子阅读,作为启蒙教育。如果强行合并,失去大部分神话传说,造成内容匮乏、单一,就会影响神话传说这种文化对大众的教育意义。

4.4会形成各教、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承混乱,最终无所适从,导致丢失民族文化。现在,世界公认,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最好的真正的文化。


大夫觉成


怎么统一?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体系,中国的神话体系大致分为儒教体系,道教体系,佛教体系,民间体系,上古神话体系。

儒教体系除了元明清,基本都是国教体系,皇帝祭天,用的就是儒教体系,可以说是官方体系,儒教天地君亲师,天为昊天大帝,三界至尊,古时候皇帝称为真命天子便是自诩为为昊天大帝之子。

道教最高神为三清,道祖太上老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道,就是太上老君,二为阴与阳,三为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佛为外来教派,最初是依附道教,搞的老君化胡为佛那一套,中国佛教最高为如来。

民间体系比较杂,大致上为玉皇大帝统领三界,是将儒教的昊天大帝与道教的玉皇大天尊合二为一,称为玉皇大帝。

上古神话体系就是女娲,伏羲那一票,几大系统都尊上古体系。

每个教派的教义不同,怎么能统一神话体系呢?



SMILE大少爷


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日本神话……相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单一神话,中国的神话体系不统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土面积广阔的中国,神话多源头并不奇怪,不像那些单一神话国家就那么大的巴掌地。尽管中国神话多源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的神话也在不断融合当中。

这种神话融合,在后世的文学作品有所体现,比如《西游记》当中,既有原始的女娲补天,又有道家的仙人,还有印度来的菩萨。那么,中国最初的神话是如何的呢?

中国神话研究有很多学者,这里仅仅引用茅盾先生的分法,他把中国上古神话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中部、南部,它们为中国神话系统的根基。

北部神话是指黄河流域的神话,主要讲述的是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联盟的神话,拥有神农、伏羲、后羿、黄帝、炎帝等等神话人物,他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

中部神话是指长江流域的神话,古代这里巫祀盛行,战国七雄的楚国就以“好巫信鬼”出名。在屈原的作品,你能看到大量的神话人物,诗文如“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南部神话是指岭南一带的神话,这一带的神话大多保存着大量的创世史诗当中,可谓是多姿多彩。著名演员唐国强,年轻的时候曾参演《孔雀公主》,这是根据傣族神话改编的电影。

中国的上古神话体系,还可以按照东、西来划分,东边的属于蓬莱神话体系,西边的属于昆仑神话体系。

蓬莱神话体系,很有一番仙家的味道,核心的内容是追求长生不老。当年的秦始皇,就相信这一套,还派人去东边寻找仙药。这类神话主要有鲲鹏神话,以及蓬莱、方丈、瀛洲的神山传说。

昆仑神话体系,带着浓厚的原始的自然崇拜痕迹,神灵、人类、禽兽、植被受到尊重,不少神话主角的登场形象,属于人首兽身、鸟首人身之类。至于昆仑神山,更是显赫的存在,丝毫不亚于希腊神话里的奥林匹斯山。

中国上古神话注重的是族群最根本的问题,其功能就是为解释最基本的概念,像宇宙问题、人类起源等等。

随着文明的进程,各个不同区域的神话体系产生接触,很多神话基于共同点而最终融为一体。但是,仍然有众多的神话保持独立性,并没有纳入统一的神话系统。

另外,中国的神话体系还注入一些外来因素,最典型的是佛教神话体系。可以这么说,有寺庙的地方,就流传着佛教的神话。甚至,佛教神话体系还影响到中国人的往生世界,比如转世轮回的观念、地狱里的地藏王菩萨。

综上所述,中国神话“不统一”,但不失其精彩。祖国不同区域的神话,各有各的流光溢彩,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个世界里,有神山、有异兽、有鲲鹏、有神佛,何尝不美哉……


子屠龙


中国上古神话是缺乏体系的,而且缺乏故事性。没有一个强大的主神以及围绕着这个主神的诸神谱系。不光如此,就算是对同一个神话人物,存在种种不同的记述。拿夸父来说,就在同一部《大荒北经》里,就是俩种记述,俩种不同的命运。

另外一个更加有名的人物蚩尤,在《大荒北经》和《大荒东经》里对他的死做了完全不同的记述。这充分说明,即便是同一时代的记录,描述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上古的神话材料,不具备显而易见的,前后一致的,完整有序的神话故事系列,就更不用说完整同一的神话体系了。


中国上古神话,对各种神氐在神际的关系很少做出说明。就拿女娲和盘古来说,盘古属于创世神话,说明世界的来源,女娲是造人的,类似于造物主,可是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事实上是不清楚。


这就造成了一种困惑,而且这种困惑不是今天才有的,屈原当年就提出过“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也就是说屈原早就问过女娲是怎么来的呢?不清楚。

而且最早的女娲和汉代以后和伏羲结合的女娲再到练五色石补天的女娲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很难把她的故事梳理清楚。


而且盘古做为世界的创造者,要晚到三国时候才出现身影,在这个之前,一直是女娲唱主角。而盘古开天的神话,更多的可能是和佛教的传入有关系,很可能是当时人借用了佛教中开辟世界的神话。


因为俩者之间的确很相似,都是从一个蛋开始,然后里面有一个人,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盘古是在气(混沌)里,而印度的蛋在水里。这个可能又和中国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有关。


创世神话的晚出可能和中国人对于宇宙的起源没有兴趣漠不关心有关。在先秦的诸子中,除了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讨论了一下宇宙的起源外。其他的诸子,关心的都只是人道。

另外一个更有名的例子是大禹治水,在各国的神话中,人类早起的灾难和世纪洪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仔细考察大禹治水的记载,也是含混不清楚的,充满矛盾的。


首先时代,淮南子上一条记录说是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另外一个详细点的说是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之山。舜和颛顼时代相去甚远。


而且共工发动水患之后,同样是在淮南子里,水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而且共工触山折柱发水应该是在女娲补天之后才发生的事。如果不是发生了俩次洪水的话,那只能认为这俩个故事是不同的人创造的。


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归到一个体系里。


总之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常有的现象,就是救世的不是同一个人,比如女娲救过,后来后羿还射过太阳,而女娲和后羿也不在一个体系里。


而且在更著名的黄帝的传说了,各种记录之间的矛盾就更多了,我就不一一说了。

至于后世关于道教的谱系,那已经和上古神话无关了,而且虽然它们也勉强可以算是神话,不过严格说起来算是神仙体系更确切些。


至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尤其是后出的那些,通常是当时人的愿望观念的敷衍,与严格意义的神话也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和外国发达的神话体系比较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西方的神仙大都发展到了人神同体的水平。而中国上古神话的主角大都是“半人半兽的”


后期的神仙体系中,哪里面的神仙都是曾经存在的人类的优秀分子,演绎成了神仙,和神话中的神比较起来,已经没有什么“神性”。这些神仙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道教和佛教竞争,根据佛系敷衍而成的神仙体系。


所以,中国的神话体系怎么统一不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或者你可以理解成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很早人就成了主角。


吴公子燎


中国的神话体系怎么统一不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的神话体系。而中国的神话体系之所以统一不起来,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相传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同的体系,而古代重人文而轻鬼神,认为鬼神都是传说,人们只是当做一种饭后茶余的谈资,而不是历史。

其实中国的神话体系大致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上古神话体系。在中国,我们一般笼统的把大禹以前,也就是夏朝之前,称为上古时代。那个时代没有文字记载,而神话依赖于人们的口口相传。

上古神话体系一般包括了黄帝神系和炎帝神系两个分支,在这个神话体系中最高神是盘古,但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化身万物,没有了形态,所以上古神话体系中以女娲娘娘为最高神祗!因为女娲娘娘不仅黄土造人还补天,是创世女神。

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盘古开天辟地后,鸿钧,盘古之下第一人!鸿钧得到先天至宝“三千造化玉牒”,成为第一个证得无上混元大道的圣人。鸿钧门下,有六个弟子,分别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西方接引道人和准提教主。

二,道教的神话体系。道教的宇宙观是道即是宇宙起源,而太上元始是宇宙诞生的源。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元始天尊之下是玉皇大帝、东王公、西王母、斗姆元君等。众神依次诞生维持天道秩序。

三,民间的神话体系。民间的神话体系中认为玉皇大帝是最高的神仙,掌管神,仙,魔,地府等一切事情,法力无边也权利无限。在庙里供奉的最高的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然后有掌管土地的土地公,掌管财的财神爷,送子观音等庙里塑造的神仙像,都是根据这个来的。

四,民间文化体系。这个就更多了。不过都是根据前人的传说改编而来的。而之所以中国的神话体系混乱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创造了很多作品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搜神记》,《白蛇传》,最近红遍大江南北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每部作品里面妖魔鬼怪,神仙天尊的深入人心,导致人们对神话体系更加混乱。

中国的神话体系大致就这四种,中国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是人民用一种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的表现形式。都是将英雄人物进行了神话的表现。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太注重实际,多民族的文化组成,使得神话体系的多样性,而且中国人太早使用文字记载历史,使得人们把神话当做传说,而更注重历史的研究。


非烟慧语


中国的神话体系,其实挺清楚的啊,但前提是,大量众多的民间神话传说,你要自己有取舍,否则,说法太多,自相矛盾,永远说不清。

中国的神话是二元神话体系的存在,尤其是以中国神话元素为主的中国网络文学。

总得来讲,迈入第21个年头的中国网络文学,占据主要创作份额的虚拟神话类体题小说,还是在由《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所组成的二元神话体系内。《西游记》是一个核心,《封神演义》是另一个核心,围绕这两个核心的,是各类民间神话传说。

在这个二元神话体系下,形成了四大主神家族:第一家族是昊天上帝和瑶池王母为核心的家族;第二家族是女娲和伏羲为核心的家族;第三家族是鸿钧道祖和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为核心的家族;第四家族是如来佛、燃灯古佛和弥勒佛为核心的家族。其余所有神话家族、势力和人物,都直接归属或间接归属于此四大家族。

昊天家族实力最强,如来家族完全听命于昊天家族;鸿钧家族表面上完全听命于昊天家族,但背地里,还得考虑女娲家族的面子;女娲家族,实力第二,明面上不敢对昊天家族怎么样,但背地里,小动作不断。

现今的虚拟神话类体题小说,依旧是“困”在这个体系时,没有创新,这一方面,说明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巨大宝藏作用;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网络文学想象力的悲哀。在此基础上的神话体系和想象力创新,网络文学未来势在必行。(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


董江波


因为佛教系统是外来的吧。

《西游记》是人的作品,但也反映了中国人信仰文化的混杂吧。

中国信仰的是大乘佛教。

据说,大乘佛教是佛陀去世500年后,由龙树(原本是婆罗门教弟子)搞出来的,有种说法说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原因之一就是大乘的兴起,使得佛教越来越像印度教,佛教原本是反对巫术、咒语、偶像等的,但婆罗门教徒把咒术和荒诞故事大量的带进佛教了,并模仿婆罗门教,出现大量多头多臂的佛菩萨形象,如千手观音等…所以,小乘佛教认为中国人所信的佛教其实是印度教,如《西游记》的诸多鬼神,又如阎罗王便是印度教的神祗…

在中国,许多人一边鄙视印度人,一边又去寺庙烧香跪拜印度人(诸佛诸菩萨都是印度人),并信仰印度人所创造的佛教,这是否很矛盾?

按佛教,佛自称是觉悟了的人,即使他所谓觉悟了他也不是神,他仍无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统管万有并保佑别人,佛经也明明说了佛只是教导者,是不佑人的……但许多佛弟子为了骗钱,撕谎说佛能保佑人升官发财赐平安等,诱骗许多中国人去跪拜印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