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的双十一

双十一从最开始的阿里天猫蔓延到所有电商,再蔓延到很多实体店。我发现如今实体店也从完全的被动反击,变成了主动出击。

比如我家附近的世纪联华就展开了一波很汹涌的反击。

在10月底的时候做了一波很大的活动。除了烟酒生鲜果蔬和一些强势品牌(味全,养乐多,光明牛奶,可乐百事之类)之外全场5-7折,力度非常惊人。从时间上看就是为了阻击双十一的。一般来说七折就基本是商超成本价了,没有厂商的支持是不可能这么搞的。然后还没完,这波消费过的都送了抵扣券,满100减20和满150减30两种,截止时间是11月12日,继续阻击双十一。

这波券就真的很厉害,除了烟酒,全都可以用,完全没有任何限制,相当于正常价格直接八折。连那些从来不会在超市做活动的东西全都可以用,包括猪肉。这个力度比之前的更厉害了。我一开始还不太相信,按惯例觉得肯定是哪里偷偷埋了坑,等你结账的时候告诉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怎样怎样的。结果发现真的可以用,就是直接用,一点坑都没有。所以这次双十一我打算就在超市里囤货了,明显比网上更便宜。最主要是不用费脑子算,直接买就行了,没什么这个和那个凑这个券,原来是什么价现在什么价算上活动什么价,跟小学奥数大挑战似的。也没什么双十一的物流阻塞,买一大堆等好几天才收齐,收到后还要去分。

从这个例子我总结出几点:

1, 实体店转变思路之后,反击力度也是可以非常大的。

2, 便宜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消费体验也很重要。

3, 集中刺激消费模式的阈值在不断提高,双十一强弩之末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比如盖楼什么的就是变个花样折腾你,双十一的标签算是在向社交转型,不过只能是特定时间的节日型社交了。

4,双十一从各方面都有点反人性,总量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但是集中消费集中生产集中物流都是对社会正常系统的波峰冲击,各种优惠券和折扣的算法也是消耗时间。

双十一已经从喜闻乐见转变为被动参与了。变成了影响消费习惯的一个因素。大家都知道要买便宜货最好在双十一买,不着急的就等到那时候。其实总消费并没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个人觉得当各方面的潜力都挖掘殆尽,没有继续的刺激跟上,双十一很快就会完成历史的使命,从搅动风云变为平淡是真,成为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

实体店的双十一

实体店的双十一

实体店的双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