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是否幸福,往往跟這三種念頭有關

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得幸福。可是是否幸福,並沒有一個可以量化和確定的標準。幸不幸福主要是看自己內心的感覺,而不是由外在的物質或其他條件來決定的。有的人腰纏萬貫,卻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充足的時間來享受生活,同樣過得不幸福;而有的人身無分文,卻逍遙自在,樂在其中。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你的生活是否幸福,往往是由自己的這三個念頭所決定的。只要你能夠把握得住,平衡得了這三個念頭之間的關係,就可以極大程度的提升你的幸福指數,生命質量也將大幅度提升。

你生活是否幸福,往往跟這三種念頭有關

第一個念頭就是你的直覺。用專業的術語來說就是潛意識,佛教中解釋為阿賴耶識。遇到一件事物,未經仔細的分析判斷,就能夠快速的從頭腦意識中提取出來,這就是一種感覺。是來自本性裡的東西,這往往就是最真切的,因為它能代表對自然界的一切人,事,物,各種現象最好的,最有利的發展方向和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我的第六感,我的直覺告訴我的,往往就是最正確的。但是可惜的是,這個念頭是一閃而過的,不容易抓住。

第二個念頭是以世間法為標準而產生的。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每個人的身邊都和其他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必然要牽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間的關係。你不能完全憑藉自己的直覺和感覺去做事,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你必須要遵守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跟其他人和社會和諧相處,才能融洽的處理好各種關係,做好這個社會的事情。

你生活是否幸福,往往跟這三種念頭有關

第三個念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執,越到最後考慮的往往就越是自己。把自己作為評判標準,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好的。每個人都會本能的趨利避害,去選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以上的三個念頭,如果你僅僅憑藉其中的一個來做決定,往往事情的結果會有偏頗,最終不夠完美。而一旦你綜合考慮了這三者,也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換位思考,三種念頭各佔三分之一,不存在偏心,不存在片面,那麼就會既迎合了自己的直覺,又能夠利益自己,還能利益他人和社會,這種事情的成功概率是最高的,與此相應的自己的情緒,狀態,幸福的感覺也是最好的。

你生活是否幸福,往往跟這三種念頭有關

其實,這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追求幸福、轉變命運,提升幸福指數的最高境界。既沒有違背自己的意願,又能實實在在的做到自利利他,一切都合情合理,相互圓融,而且不昧因果。有了這樣的智慧,也就不可能再有成敗得失所帶來的得意與失意的煩惱了,一切的生活和工作都照常進行,但是自己的心境卻不一樣了,去掉了所有不好的概念和情緒,也沒有缺少實質性的東西,生命質量得到了本質的提升。

如果人人都能如此,世界也將變得更加真實與和諧。我們的生活將不再盲目,時刻都能擁有一顆清醒的大腦,保持充裕的精力和高能量的狀態,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了。

本文由“修善無上”原創,轉載請註明。文中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敬請交流探討,感恩閱讀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