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 謹防“入坑”

“雙十一”已經來臨,然而如今的“雙十一”不僅折騰著消費者的錢包,那些預售、定金、尾款……更是成為一場充滿算計的博弈。與此同時,網絡交易中存在的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也隨之突顯出來。那麼,如何在網購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什麼好攻略?中消協提醒,科學理性消費才是保住錢袋子最靠譜的法寶,“剁手”前要牢記四個“小心”。

小心購物陷阱:

紅包、拼團、先漲再降

“定金”與“訂金”

部分商家混淆“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消費者在支付前要看好商品的預售介紹,並保留下單憑證。

紅包詐騙

小心紅包詐騙,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碰,分享鏈接後與好友共搶的紅包需謹慎。“隨機紅包”是某些電商給出的優惠政策,但消費者要注意登錄個人身份信息的、拆紅包要求輸入密碼的都不可相信,高額紅包也要提高警惕。

虛假拼團

此外,大家還要謹防抽獎和虛假拼團鏈接。消費者要辨別清楚:“一元拼大獎”大部分實為抽獎;“低價拼團”基本是為了獲取用戶隱私信息;虛假拼團鏈接有些可能帶有木馬病毒。

先漲再降

注意進行前後價格對比,提防“先漲價再降價”等貓膩,明確紅包、積分及優惠券的使用範圍等,避免事後因不瞭解促銷規則而發生消費糾紛。

小心虛假評價:

產品銷量評價不可全信

選電商看實力

選擇品牌知名度高、實力強、售後有保障的大型網購平臺,此類平臺其一可以幫助消費者篩選和監督電商賣家,其二可以在消費者權益受損時提供有效的售後服務。

對於不熟悉的網上商城、微信公眾號網店等,消費者應仔細查看其經營資質,謹慎選擇。

產品銷量評價不可全信

對於價格遠低於正品、質量又不輸正品的產品宣傳,消費者要多留心、多比較。同時,產品相關頁面顯示的銷量數據和評價曬圖僅供參考,消費者應仔細辨別評論真假。

小心電商專供

所謂的“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價格較低但是品質較差,特別是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同時,因不能現場挑選商品,假貨、水貨魚目混珠,消費者切勿貪圖便宜而買到仿冒產品。

儲值辦卡貓膩多

根據自身需要謹慎選擇預付消費服務,不要貪一時的高折扣或輕信商家的銷售承諾而辦卡。如果確需預付款消費服務,應儘量降低預付款額度,縮短使用週期,並儘快消費。

小心付款留存證:

注意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

提防支付定金前被強制簽訂定金不退等預售協議,選擇可靠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謹慎選擇可直接進入對方賬戶的支付,以防權益受損。

注意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時間期限,保留好消費憑證,比如聊天記錄、購物記錄、購物頁面截屏等,以便出現糾紛時能及時有效維權。

因此,消費者網購時應索要小票、發票等票據憑證,同時注意留存聊天記錄、商品頁面截圖、電子訂單、付款記錄等電子數據;在收到商品時應注意驗貨,是否與網站圖片及描述信息一致,確認商品無問題後再作簽收。

如果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直接向賣家交涉、索賠並協商和解;如未能解決,消費者可以向網購平臺投訴;如果不能得到滿意結果,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權。

小心快遞出錯:

選擇好口碑物流服務提供者

消費者應做好“雙十一”快遞物流滯後的準備,接受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同時及時關注物流進展,如必須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需選擇口碑好、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按照承諾或者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並承擔商品運輸中的風險和責任。但是,消費者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除外”。

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雙十一”消費高峰期也是快遞高峰期,有可能因物流高峰問題導致寄遞物品不能及時送達等情況,應慎選在此期間寄遞保質期較短的商品或鮮活易腐商品,避免因此帶來消費糾紛和個人經濟損失。

同時,一定要真實填寫寄件人和收寄人的姓名、地址、電話以及物品種類和數量,如寄件內有發票、單據並有編號的最好一併註明,並要求收派員當面驗視,避免給派件或退件帶來麻煩。

□本報記者 博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