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農業,從虧損50萬到扭虧為盈,他感嘆做農業這麼辛苦

2007年,黃乙釘從西南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像許多人一樣,他在大學期間並不侷限於課本。“授課老師我也認不全。”時間只是浪費,在平庸中虛度光陰嗎?事實並非如此,這促使他選擇提前離開校園,踏上社會,這與他貧困的家庭狀況密切相關。

多年來,他一直從事建築和計算機設備供應業務與“專業對口”。“當時火很旺,我一年賺了300萬,漸漸地行業過了高峰期。現在這家店還在,提供光纖設備供應,每年掙個100萬。”而他的妻子在昆明市照顧一切,家庭,兩個孩子的教育和店鋪。

我瞭解到她的妻子楊菊芬,是該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我們不禁要問:農學專業的妻子負責通訊器材店;他學習計算機,但從事農業生產。

“入坑”農業,從虧損50萬到扭虧為盈,他感嘆做農業這麼辛苦

一個農業門外漢,在過去的四年裡享受著“無所事事”的快樂,但結果卻讓許多人刮目相看!

像黃乙釘一樣,一股勁投身農業的人,很多。問其緣由,他給我們娓娓道來其中不為人知的故事。黃乙釘的老家在四川成都,而妻子是雲南人,他們在昆明的計算機設備供應生意紅紅火火,而黃乙釘似乎早早看到了行業的天花板,他骨子裡的那股突破自我的勁,促使他不斷思考新的事業增長點。

妻子是本地人,又是黨員,帶頭從事流轉土地的工作,土地拿到手裡,他想著土地撂荒了十分可惜,於是花了重金從外面請技術人負責自己手裡140餘畝土地,可能是過於天真,第一年他就虧損50萬,看著這個無底洞,黃乙釘瞬間陷入了兩難。

的確,黃乙釘身上具有一股不服輸的勁,不再依靠他稱之為“不負責任”而且每月支付6000多元工資的技術人員,選擇迎難而上擼起袖子自己幹!

面對眼前的無底洞和爛攤子,2014年最為艱苦的一年,合作社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30多人走的走散的散,最後僅留下10多人,他下定決心學習、整改,記錄本上滿滿的記錄了他跌跌撞撞的農業之路,有種植經驗總結、有植保記錄、有氣象等等天文地理,只要與農業息息相關事無鉅細統統記錄在冊。“幹農業真辛苦,要摸索技術、特點,品種選擇也至關重要!”很多時間,他也會利用手機學習知識技能,“只要是蔬菜相關的我都感興趣!”。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乙釘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不服輸的執拗以及獨特的視角,在農業這條新事業的路上披荊斬棘,走出了一條只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他說:“其實,農業也還好,只要走順了就好走!”經歷了鉅虧的陣痛,2014年黃乙釘靜下心來苦心經營,卯足勁大力整頓,如今回想起來,他不禁感嘆:“我沒想到做農業這麼複雜!”。在他不懈努力下,2015年合作社逐步走上了正軌。

而2016年,被他稱之為“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裡,黃乙釘帶領合作社大搞建設,不僅政府新修了水渠路配套設施以及追溯系統,他自己還投資新建了監視和控制系統。

3000個大棚中152個核心示範點全時段監控,合作社內監控器可以監控,手機也可遠程控制澆水、施肥,但是目前撒藥仍然依靠人工,“我們試驗過自動撒藥,但是不太理想”。這套農業機械化方案由來已久,2015年構想直到2017年6月才竣工完成。但是他並不心急,正如他所言“農業投資回報慢。

像他這樣大搞智慧農業的全縣幾乎沒有,如同當年預見到計算機生意的瓶頸,他這次看到了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的先機——“個人認為現在是分水嶺,要想打開銷路,要有高端、特色、品質的產品。”

目前,播種、水肥、監測均已實現機械化,下一步機械採收也在他的構想之中。今年,他還將組建環境監測系統,對土壤、空氣、環境等因素實時監控。為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說,我們試種的新品種,在不同環境中表現如何,有了這套監測系統,也就有了科學的數據做支持。而這些智慧化設備,正是他密密麻麻記錄的種植筆記的翻版。唯有用心感知,方能精心種植。

有了這些新興的智慧農業設備,合作社實力大幅提升。2016年,嵩明縣天澤蔬菜種植合作社擁有土地1229畝,年產量5680噸,年產值680萬,實現利潤96萬。北上廣是他主要的市場,超過70%的蔬菜產品銷往這裡。而今年,香港市場也剛剛打開,“要求苛刻,但是我們仍然高於要求”,實現無公害生產不是難事,但目前產能不足是嵩明縣天澤蔬菜種植合作社面臨的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