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福建畫報》2019年第七期(總第464期)福建古驛道專欄大篇幅刊載文章《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回溯了武夷山桐木關、分水關、嶺陽關、溫林關、下梅村等古關古道的歷史,描摹了當前的發展之路。現將文章微信首發如下(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武夷山是閩贛之間的界山和分水嶺,這條蜿蜒曲折的東南第一高峰所在的武夷山脈,將中原來的文明通道攔腰截斷。歷史上,要實現對海西地區的有效控制,就必須橫越武夷山脈開通行道,別無他途。歷朝歷代,經勞動人民披荊斬棘、開山劈石的多次開拓,慢慢形成了從江西進入福建的多條通道。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武夷山自然風景區內,大王峰—天心村古道上的茶人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景區的大紅袍母樹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大紅袍母樹作為古樹名木已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文人遺韻 商路風雲

武夷山市古名崇安,崇安縣去往江西的古驛道始於漢朝。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為平定閩越王叛亂,派大臣朱買臣統領三路大軍攻打福建。其中一路經江西鉛山鑿通武夷山北部的分水關,修築了能通車馬輜重的"五尺道",直搗崇安閩越王的都城。從此,這條大道變成了閩越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途。清代茶路的開拓,又使其升級為國際商貿通道的一部分,從此車馬喧囂,熱鬧了150年。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分水關兩旁的古道,雖纖若遊絲,卻編織了閩贛繁榮的文明歷史。分水關南寨外有一處館驛名叫蘇州館,早年是蘇杭絲綢商人的歇腳處,隨著路上商旅往來不絕,之後又有了酒樓、戲臺及各種店鋪……這一帶逐漸繁華起來,蘇州館也成為地名。古道上河口、蘇州館等古村鎮遺存的格局和風貌,可見當年的輝煌。

曾經的古道,沿途設有鵝湖驛、大安驛等大小30多處驛站。路上,日夜驛馬如飛,商旅來往不絕。福建各地的茶,先彙集到崇安,挑夫經分水關挑到河口,再由水路沿信江入鄱陽湖,一路經贛江過梅嶺入廣東,一路溯長江到武漢。

古道上,既有朱熹、辛棄疾、陸游、徐霞客、馬可·波羅等歷史名人留下的文化足跡,更有被稱為"崇安擔"的挑夫灑下的血汗痕跡。挑夫們把浙、皖、贛等地產的絲綢、布匹、瓷器等挑進崇安,把福建的茶葉、荔枝、龍眼、柑桔、食鹽等貨物挑到河口。他們用自己的肩膀維持生計的同時,也維繫著一條贛閩經濟交往的通道。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公元1175年,朱熹應陸九淵邀請,經分水關去往鉛山鵝湖書院。理學界的兩位泰斗——陸九淵和朱熹,在江西信州鵝湖寺進行了一場學術辯論,史稱"鵝湖之會"

今天,這條古道早已廢棄,但在莽嶺和古村落遺址中,我們尚能尋找到幾段荊棘叢生的殘存古道、古關和客棧,它們是這條中原入閩商旅通道繁華的見證。

我們行走在歲月久遠的閩贛古道上,崇安方言叫做"走西路"。"走西路"就是沿著崇安西溪流域,徜徉古渡口、遍訪古茶村、駐足古驛站,一直追溯到分水關,找尋到散落在崇安以西的茶葉生產貿易經營、運輸流轉、茶俗信仰的文明碎片。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1997年12月,江西橫豐至福建南平的橫南線(現改稱峰福線)建成通車,一座名為分水關的隧道洞穿武夷山脈

四渡村傘街是"西路"上的第一個街。如今這裡的蕭瑟讓人很難想象,它竟是當年"走西路"的第一街。傘街的原住民大都姓陳,陳氏祖先很早在這裡落腳,起初靠擺渡賺錢養家,後來閩贛兩省官府修築了一條互通的官馬大道,從佛嶺向西北往分水關一路延伸,這就是閩贛古道。舊時"走西路"的商旅行人都攜帶笨重的油布傘。他們駐足陳家客棧歇腳時,陳家就為他們張羅起修補雨傘的活兒。誰知過路商客都信賴他們,客人到此就把傘寄在此處,從江西返回時,再取走傘……於是,沿路有了傘鋪,傘街也由此得名。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黃連坑地形狹長,中間是一條明清時期就修築的官馬大道,它全由鵝卵石和大石板鋪就,寬敞堅實,成為村莊的中軸線。兩側的吊腳樓板壁房,就是商鋪和客棧

一位陳姓老人自豪地說:"陳氏祖上了不起啊,靠雨傘生意掙了好多錢,所以才拓荒購地,並田擴充。"如今,傘街已不復存在賣傘修傘的店鋪,但陳氏傘商購買百畝大丘的傳奇故事,仍在武夷山民間流傳,足見當年閩贛古道上的商旅貿易是何等繁榮。

"走西路"最後一條街,是離崇安縣城最遠、靠分水關最近的黃連坑街。武夷山文化研究學者趙建平告訴我們,黃連坑街是古代閩贛古道上最繁忙的運輸之路,商人們運送茶葉的獨輪車必經此地,車輪發出的咕嚕聲,晝夜在此軋軋作響,一直綿延到數里之外。黃連坑,一個帶著苦味的地名,實際上包含著行旅艱難的暗喻,可這條狹長山谷裡的黃連坑街,三百多年來運送了無數的武夷茶,也下了驛卒、使臣、舉子們北上晉京的腳印。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小漿古道上,石階西端設有榫卯,推測為安裝護欄之用,以便挑夫休息,這也是古道高工藝建造的證據

如今,黃連坑街雖不復當年繁榮,但與它相伴的橫南鐵路、寧上高速公路、京福高速鐵路宛如三條平行動脈,穿過分水關隧道,譜寫出閩贛交通與商貿的新史詩。

雄關漫道 墨紙生香

嶺陽關亦稱綿陽關,始建南宋。關隘在重崖峭壁之上,有"八閩雄關"之稱,是武夷山八大關隘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關隘和古驛道。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嶺陽關關口

武夷山北路有首《嶺陽謠》唱道:"嶺陽關喲,像扁擔,一頭挑江浙,一頭挑崇安"。嶺陽關確屬閩浙贛要衝,是個雞鳴三省的地方。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嶺陽關有一個風俗:添祥禮,是嵐谷鄉民間傳承下來的祈福儀式。每年的天罡日,大人們都會起早到嶺陽關,在關頂點上香燭,跨過關隘,寓意"順利過關",祈福一生平安順遂

嶺陽關既是關隘,便有血腥與殺戮。公元前110年,無諸王餘善擁兵自重,漢武帝派將軍楊僕率漢廷十萬大軍血戰嶺陽關;1646年,清軍大舉南侵,南明鄭成功在嶺陽關設軍營,在百里嶺陽道上拉開了"南明政權保衛戰"的序幕……20世紀30年代初,閩北蘇維埃在這裡設立了"嶺陽關對外貿易處",開展閩浙邊和閩贛邊的對外貿易。著名的閩北紅軍兵工廠建在嶺陽關腳下,也稱"嶺陽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不僅供給閩北紅軍,還源源不斷地送到贛東北蘇區和中央蘇區。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這是橫源村保存最好的一座老建築。村民周長茂告訴記者,這是他祖先的房子:"祖上是做宣紙生意的,這是明朝末年我爺爺的爺爺建的。"據介紹,當年他的祖上利用毛竹造紙,販運到杭州等地售賣,發家致富

《嶺陽謠》還唱道:"嶺陽關喲,像扁擔,一頭挑百姓,一頭挑平安。"嶺陽關確實是一根"挑"著兩個名叫丘嶺和半山村莊的扁擔,兩個村雖分屬閩贛兩省,卻僅相隔五里,言相通,習相同,通婚嫁。兩地人們一起勞作,世世代代恪守著謙和禮讓、親善親和的古訓。嶺陽關這根扁擔,"挑"著兩地的和睦。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嶺陽關位於武夷山市嵐谷鄉西北部,與江西鉛山交界

武夷山氣候溫潤,盛產竹,因此造紙業盛久不衰。嶺陽古道上的嵐谷鄉橫源村便是以紙繁榮的村莊。明清時期,村中大多村民以造紙為業發家,販紙業相當繁榮,小小山鄉便有了許多富貴人家。現在,橫源村中仍保留著明清時期徽派古建築20多處,村子昔日的繁華依稀可見。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位於嶺陽關嶺尾的曾家客棧是當年商旅往來不絕的見證。1962年這裡通車後,古驛道漸漸失去了它的交通功能,今年93歲的曾水發既是曾家客棧最後的主人,也是這一歷史變遷的親歷者。他與來自江西的妻子的結緣也歸功於當年這條熱鬧非凡的古驛道

崢嶸歲月 紅色之都

溫林關位於鉛山縣武夷山鎮東偏南16.1千米處,關南屬福建武夷山市,關北屬鉛山縣。舊時是鉛山通往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的孔道,因關口南鄰福建溫林村,故名溫林關。

順著溫林關古道,我們追尋著當年的紅色崢嶸歲月。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地勢險要的溫林關古道

洋莊鄉坑口村是個偏僻村莊。溫林關和寮竹關橫貫其間,北出寮竹關與江西上饒縣交界,西北過溫林關與江西鉛山縣毗鄰,南經洋莊鄉距縣城32公里,進出此地僅有一條道,故名坑口。這裡天然形成的兵家必爭要塞,是近代史上農民舉旗聚義、揭竿鬧革命、建立紅色根據地的地方。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坑口村位於武夷山市西北部,閩贛交界處。境內群山環抱,地勢險要

坑口長澗源不僅是方誌敏入閩第一戰和閩北獨立師重新整編之地,也是閩北各路紅軍游擊隊,從閩北出發,翻越溫林關,開赴江西省鉛山縣石塘整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五團"集合出發之地。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程國寶和他的妻子章玉妹在長澗源飼養山羊已經一年多了。2018年3月,夫妻二人從溫州帶著小羊崽回到老家長澗源,開始了種田、牧羊的生活

如今,坑口長澗源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和平寧靜,山水秀美,沒有網絡、信號,甚至連供電都是有限的。這裡的平靜無聲勝有聲,生活在這裡樸實的人們將當年紅軍吃苦耐勞、堅毅不屈的品格傳揚著,緩緩的溪水似乎將曾經發生過的紅色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方誌敏在武夷山坑口村農家牆上書寫的"中國紅軍萬歲"標語

1931閩北革命形勢危急,紅十軍政委方誌敏和軍長周建屏率紅十軍從溫林關進軍福建崇安。 國民黨第二次圍剿蘇區派了兩萬多人的軍隊,方誌敏率領紅十軍五千人,進入閩北,第一場戰役就發生在坑口,紅十軍獲得巨大勝利,恢復了閩北分區委黨政軍機關駐地坑口區委和蘇維埃政府。離開時,方誌敏在牆上留下"中國紅軍萬歲"的標語,一直保存到現在。方誌敏率紅十軍首次入閩前後作戰鬥11次, "戰戰皆勝",粉碎了國民黨派對崇安蘇區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使崇安蘇區從危急中得到恢復和鞏固。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1931年10月,閩北分區委,分區蘇維埃政府從坑口遷往大安。在大安街召開閩北分區第一次黨代會

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坑口成立,這裡也是閩浙贛特委的誕生地,被譽為"閩北紅色首府"。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洋莊鄉,閩北蘇維埃政權會議廳舊址內景

現在的坑口,不僅保留了許多紅色遺蹟,還建起紅色廣場和紀念館,以便於人們更好地瞭解這裡的紅色文化和紅色故事,讓這份紅色血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坑口村全景

正山小種 茶事傳奇

桐木關為鉛山與福建的八大關中,現在唯一還有樓關的關口。

桐木關不以關聞名於世,但以茶享譽中外。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桐木關:隱藏在峽谷深處古道邊的這個小山村,叫桐木村。早在宋代,這裡就已經種植茶樹

"並非武夷山的茶皆稱'巖茶',有一處海拔千米以上者,名曰桐木關,桐木關出品的茶則為紅茶,'正山小種'是也。"說起武夷山的茶葉,不能不提桐木關的正山小種紅茶。17世紀初,正山小種紅茶乘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遠渡重洋到達歐洲,之後迅速風靡歐洲上流社會。拜倫在《唐璜》中讚美道:"我覺得我的心兒變得那麼富於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於武夷的紅茶……"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桐木關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系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曾築垣而駐戍卒,以堅防守,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

恰克圖的貿易興起後,茶葉成了最大宗商品,而紅茶又是茶葉中最受俄國商人青睞的品種。中國有廣大產茶區,晉商卻獨本武夷山而來,武夷山原產,品質優良的正山小種紅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立關北望,兩側高山聳峙入雲,"V"形的大峽谷猶如一道天塹,直向江西鉛山縣伸展。這是地質活動造成的桐木關斷裂帶,極其雄奇壯觀

請橫過來看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關於正山小種的誕生,當地有一個傳說。明末清初,時局動盪。有一天,一支軍隊從由贛入閩,夜宿桐木關。此時正值茶季,家家都在發酵製茶,"過兵"使得驚恐的桐木關茶人無心理茶,第二天隊伍開跋,新鮮茶葉卻無法及時烘乾被擠壓發酵成了黑色。茶人不捨丟棄,便將茶葉用焙火烘乾,挑到集市,不想卻大受歡迎。於是,武夷山茶的一個新品種誕生,正山小種迅速揚名天下,大有與巖茶分庭抗禮之勢。

茶路起點 萬里茗香

當溪水緩緩流過,將下梅村分為南北兩條街,街兩邊散佈著30多棟明清古建築。實際上,這是一條人工運河。當年下梅富商耗巨資開鑿這條運河,便是為了讓船能夠從梅溪直接到達茶坊。這是下梅唯一溝通外埠的水路,茶葉由此進出。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下梅古時是商賈雲集之地,山西晉商在這裡施展才華,武夷山的巖茶、紅茶便從這裡起運,北至山西、內蒙、俄羅斯,南至福州、廈門、印度。因此,下梅村又稱"晉商萬里茶路起點"

下梅是一個因茶而興,也因茶而衰的古村落。昔日,一艘艘載滿茶葉的船隻從這裡出發,途徑江西、湖北、山西、內蒙古等省份,輾轉運至俄羅斯恰克圖,行程5000多公里,成為舉世聞名的中蒙俄萬里茶道。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依然緩緩流淌的當溪水,儘管早已不見了昔日裡舟來楫往、南下北上的熱鬧與喧囂,但因茶留下的文明遺存,卻與今天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下梅獨特的魅力

下梅鄒姓是茶葉貿易大戶。清代中後期,萬里茶道的主要開闢者——山西省榆次市常氏茶商,與下梅村鄒氏景隆號茶商,建立起貿易伙伴關係,從下梅收購茶葉先走水路運到縣城,再用馬車載到江西河口(今鉛山縣)登船,再一路北上,經歸化,過庫侖,到達中俄邊境,轉手給恰克圖的俄羅斯商人。《崇安縣誌》中記載了當時晉商在武夷山採購集運茶葉的繁忙景象:"康熙19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餘艘,轉運不絕……"

【媒體看武夷】福建畫報:崇安古道 茶紙飄香

鄒氏第29世孫鄒全榮是武夷山知名文化學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下梅人文歷史資料的研究與挖掘。他說,沉寂的萬里茶道歷史正在被喚醒,尤其是積澱在萬里茶道上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這就是下梅的鄉愁。"

茶的運輸,使崇安(今武夷山)這個閩地小縣與外界聯通起來,併成為富甲一方的寶地;也帶動了沿途200多個城市的發展,促進了中蒙俄三國的經濟交流。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時,將萬里茶道和新世紀的中俄油氣管道並稱為"世紀動脈"。

下梅的茶,武夷的茶,濃縮著歷史,更昭示著未來。

(文/吳承熹 圖/賴小兵 吳軍 黃景業 武夷山宣傳部 武夷山市文體旅局供圖 福建畫報原文編輯/賴小兵 吳軍 吳承熹)

來源 | 福建畫報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