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抗战胜利,国共和谈签订了“双十协定”后,为了进一步落实谈判中双方条件的细节,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梅园新村。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当然,和平只是战争空气的掩盖外衣,蒋介石亲自命令首都(南京)地区“丙种会报"的秘书长卫持平和副秘书长田纯玉布置监视工作。中统对梅园新村的监视工作由“首都实验区"负责。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时中统局“首都实验区"简称 “京区'。

1946年5月自渝迁宁,初以王秀春为区长,田纯玉为副区长,后田纯玉升任区长。“京区"直属中统局本部领导,下分总务、组训、情报、行动、党政五科,并设立东、南、西、北、关浦、句容等七个分区,除王秀春、田纯玉为正副区长外,由王淦任书记,王赓戍等七人分任七个分区主任。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中统叶秀峰

1947年改组,机构扩大,添设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当涂、天长等七个县室及汤山、龙潭栖霞三个站,会报处直属工运组等

由于蒋介石的亲令,中统对驻梅园新村的中共代表团的监视工作也配备了“豪华阵容”。中统局局长叶秀峰亲自挂帅,京区区长田纯玉直接负责,专门设立了 “梅园监视站"。张炳舜任监视站主任,监视站配有吉普车一辆,汽车一辆,脚踏车两辆。梅园监视站的工作分工有监视、跟踪、线索侦查等。由于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及《新华日报》营业处所在地中山路,均在中统京区“东分区"内,该分区主任王赓戍也参与负责“梅园监视站"的工作,并将之列为该分区的中心工作。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中共代表团在工作

“梅园监视站"的监视区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及其周边方圆100米的地方,它还包括位于中山东路360号的《新华日报》社、蓝家庄15号民盟驻地,甚至还包括前来梅园新村与中共代表团联系工作的中共干部偶尔下榻的白下路交通旅社。

由于周恩来经常去上海,中共代表团内的部分职员也会随同前往,留在南京的人员减少,中统遂从 “梅园监视站"抽出部分人员,到白下路交通旅社附近设监视岗。在中山东路上的《新华日报》社的监视哨,则是由窦茂林在附近马路旁人行道上摆香烟摊,暗设 “监视哨"。监视站主任张炳舜、何俊峰等人也常去该处监督工作,监视并跟踪进出《新华日报》社的人员。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周恩来当年使用的汽车

董必武的警卫刘国安回忆,特务在办事处周围设立特务点,“从高楼房的明窗暗洞里用望远镜、照相机对我们院内进行监视。在地面,诸如各种摆摊设点、补锅钉鞋、铲刀磨剪、算命卜卦、说书卖唱、谈情说爱、照相绘画以至讨饭行乞等等,许多都是由特务伪装的。还有那些戴着墨镜、歪戴流氓帽、腰间藏着手枪、鞋里插着匕首的公开特务,更是四处乱窜。”

中统“梅园监视站"的工作方式:

监视及跟踪的工作由京区第四科(即侦行科)科长朱庆之总负责,何俊峰为组长,组员除该科内的人员,还有由各科、分区抽调补充的人员,主要有侯行善、来大德、王顺祥、洪继贤、窦茂林等人。他们负责在梅园新村周边守候,并跟踪中共代表团成员及造访梅园新村的所有人员。中共代表团若有人出去,即由何俊峰或朱庆之指派人去跟踪。负责监视及跟踪的人员经常在监视站的汽车周围等候,也有部分人员在中统女特务张俭(号质谦)家里等候,张俭所租住的房屋就在中共代表团驻地隔壁。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旧南京白下路区域地图

负责线索侦查工作的有行动队长何俊峰及张耀、祝敏之等人,凡发现有人前往中共代表团驻地,即记其年貌、服装、特征、车号,发现中共代表团人员外出,即记所到地址及所会何人,并记下门牌、时间、年貌(会晤双方)、服饰、特征等,然后交由何俊峰、张耀宗,或交当地分区,将线索追查对象的姓名、职业、政治背景等填人“监视报告"。他们按日将该站及各分区、组的报告,于每晚六时汇编成“监视报告" “监视报告"的内容分为“守候" “追踪" “线索" “侦查" “处理办法"(研究与意见)几项,用打字机打印印刷,分送中统局长叶秀峰、杜真(中统局本部代号)二处二科、“丙种会报"及田纯玉各一份。

“梅园监视站"对中共代表团的监控工作,除监视、跟踪及线索追查这些基本手段外,还曾策划特务翻墙进人代表团驻地房间,窃取情报。

1946年秋,由于马歇尔七上庐山向蒋介石汇报工作,周恩来亦离开南京去上海,李维汉由上海来南京,住太平路中段安乐酒家。 “中统"首都区侦行科科长朱庆之先后派张耀宗、王顺祥、候心善等,前往安乐酒家旅馆部找到中统党网内的某职员,让其设法化装成茶房,进人李维汉住宿房间内察看,并相机窃取文件。其后陆定一来南京,亦住在安乐酒家,朱庆之仍派张耀宗、王顺祥命人前去窃取文件,但未能成功。中统特务进人房间后,未能下手,无所收获。朱庆之还曾派义务行动员王保民(系中统党网成员)、赵雪清(系中统通信员)两人,于夜间爬墙由楼窗进人代表团驻处二楼办公室,窃取表册、照片、证章(纪念章)等物,叶秀峰曾在报告上批示“嘉奖"。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时特务进人过一次,1947年初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后,交民主同盟南京总支部代为保管期内,特务又进人一次。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中共代表团内会客厅

私拉电话,暗中窃听,也是“梅园监视站"的中统特务们用来监视中共代表团的手段之一。“梅园监视站" 的女特务张俭,是中统首都实验区的会计,国民党国防部某厅上校科长董仲良的小老婆,租住在中共代表团隔壁,中统在她家厨房装有偷听中共代表团及民盟的电话。四47年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后,房产托交民盟代为保管,民盟驻南京办事处遂从蓝家庄巧号迁至梅园新村30号,监视民盟的活动也是“梅园监视站"的重点工作之一。中统首都实验区为了更好地了解民盟在南京活动情况,由中统首都实验区专员叶一舟与当时南京电讯局联系,从梅园附近的一个电话线路的分线箱上把通往民盟南京办事处的线接上一根线。那部窃听电话安好后,由中统派在梅园的监视小组负责,监视组由中统首都实验区第四科(即行动科)指挥,派人昼夜窃听民盟来往电话,作好记录,每日送交中统首都实验区情报科处理。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梅园新村外景

策反人员,安插内线,是中统特务破坏中国共产党组织最得意的手段之一,他们在“梅园监视站"也企图用这种方法达到目的。中统京区东分区主任王赓戍,曾没计收买在苏北参加过新四军的杨坛,利用杨之前的经历和与中共代表团成员的私交,多次指派杨前去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了解情况,后又逼迫杨填写表格加人中统组织。杨耘最后终于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通过关系将王赓戍的要求予以拒绝。虽然杨耘并未给中共代表团带来损失,但中统特务的企图心是通过此事一目了然。中统首都实验区还派过一个特务,以进步面目打人民盟活动,这个人当时在中统化名叫灵安,特务编号是壬字2号,前面所述中统利用惯偷深夜进人民盟窃取文件的事件,就是因为他给了一张民盟内部地图作指示才顺利得手的。

中统“梅园监视站"开展特务工作时,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即与宪兵、警察及其他特务系统相互勾结、配合,交换情报,共同行动。在情报工作方面,“梅园监视站"派出专门人员出席首都地区党政军宪特联席的 “丙种会报",与宪警及其他特务系统沟通消息,并将 “梅园监视站"编写的每日情报都提供一份给“丙种会报"参考。

「说谍」抗战后国共和谈期,中统“梅园监视组”对中共监视的方法

中统“梅园监视站"的工作,可谓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特别是中统对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从事特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即监视更严密,但成果并不显著。因为其面对的对手,正是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的创立者以及中共老资格的情报领袖周恩来与董必武,即便在他们的严密监视下,其工作对象中共代表团及民盟等,仍胜利完成了工作,并在国统区宣传了中共的政策,团结和教育了更多的群众,为新中国的成立贏得了更多的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