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15篇文章)

海瑞刚正不阿,不顾谭伦和赵贞吉的劝阻和锦衣卫的威胁,硬是把何茂才牵扯到皇上的供词递交到了朝廷。

上次海瑞递交供词后,嘉靖帝已经下令对巾帽局、尚衣监和织工局进行查办.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吕芳,显然这段时间并不好过,天刚蒙蒙亮,他就冲没有及时吹掉灯的小太监们发飙。

随后,就见到了这封供词,那么接下来,他为什么瞒着嘉靖帝去见严嵩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15期: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一、

吕芳不明白浙江到底在干什么,他认为是严嵩和徐阶把战场搬到了浙江,导致现在司礼监被将了军。

这时候陈洪也火上浇油,说着他们这么干,无外乎想要我们这五颗人头,况且现在宫里正在清算:

“大不了宫里这十来万人,都砍了头呗!”

关于明朝皇宫有十万人的记载,其实是有争议的,康熙帝讲过,明朝太监和宫女有十万人,因为供应饭食照顾不到,日有饿死者。显然这是刻意抹黑明朝,他们还说过张献忠在四川屠杀了一亿人呢,毕竟明朝的财政一直是大问题,更不可能养这么多宫女太监。

即使真有这么多太监,可想而知,明皇宫一共才9000多间房,按照十万人的住法,一间就要住十个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明朝建立之初太监只有百来号人:

“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足百人。”

即使到了嘉靖时期,也不可能过万,明朝历史不可信,但清朝历史可信,清朝一代,最多的时候,太监不过二千多人,宫女三千多人,包括侍卫三千多人,再三宫六院所有人都加上,估计最多两万人。

陈洪这样说,放在剧中,是衬托明皇宫人员及花销之大,为后来的海瑞死谏做铺垫。但放在这个档口,其实还是故意恶心吕芳,谁让你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呢,谁让杨金水是你干儿子呢?

石公公也蹦出来说话,大体意思是国库还空着,胡宗宪还在打仗,郑泌昌何茂才已经被追究了,为什么还要扯上毁堤淹田,还要扯上井上十四郎,到底想干嘛?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二、

后来陈洪上台后,是把石公公当心腹用的,派去守内阁,显然司礼监五大太监,也是分帮派的。

其他的太监只会发牢骚,真正得拿主意的还得靠吕芳:

“现在置气已经晚了,这样的供词,万不能给主子呈上去,你们说该怎么办吧?”

刚才还蹦着脚骂街的太监一个个都哑巴了,一句话说得好,表态是不要本钱的,而出主意,日后可要担干系的。

这时候就能看出黄锦的重要性了,他虽然没能出个好主意,但是顺着吕芳的话讲了把奏折递给嘉靖帝,可能引发的后果。

难怪吕芳平时喊黄锦为“锦儿”,关键就在这里:

“他们这些个家大业大的,还不如你一个没家的晓事啊。”

吕芳真难,其他的事他倒不怎么在意,真正在意的是毁堤淹田的事,别忘了当初他还安慰杨金水呢:

“你也是为宫里好,难得是你不隐瞒,这便是最大的忠,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

这件事不上秤没事,上了秤就不是忠不忠的问题了,而是嘉靖帝的脸面问题,这事跟司礼监有关,吕芳难逃其咎。

这还仅仅是吕芳这里为难,真正难办的是牵扯到了胡宗宪,毕竟案子是他结的,这时候还在打仗,嘉靖帝该怎么办?处理胡宗宪,那么东南不保,不处理胡宗宪,淹死了那么多人,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么大明朝的尊严何在?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三、

权衡利弊之后,吕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先让黄锦去给嘉靖帝修脚,越久越好,最好撑两个时辰,其次,他要带着海瑞和王用汲审的这份供词,拿给严嵩和徐阶看。

随后就喊陈洪为“陈公公”,这也引起了陈洪的敏感神经,一脸谄媚地让吕芳还是叫儿子吧:

“你是首席,平时我得尊着你点,今天我就叫你洪儿吧!”

陈洪接到的任务是马上给赵贞吉写急递,问他是何居心,竟然把这么份供词交上来,马上重审。

陈洪就是坏,他心中是既激动又兴奋,看不出一点大难临头的样子:

“倘若干爹到时没回来,皇上问起这个事,儿子怎么回话?”

吕芳给的答复是,如果真问起来,就把赵贞吉和谭伦审的那份供词给嘉靖帝,再问别的就往吕芳身上推,随后吕芳强调了一句:

“打个招呼,这里的事有一个字透出去,立刻打死!”

海瑞二审何茂才的供词,跟一审何茂才的供词同样递京,吕芳同样去见了两个人,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第一次去见高翰文和芸娘的时候,他是让黄锦明确给嘉靖帝回话,说的就是去见两个人。而这次吕芳出去,却是让大家瞒着嘉靖帝,不要透露自己去见了两个人。

后来为什么嘉靖帝要罚吕芳去建筑工地,不是说吕芳多么罪大恶极,而是因为,他竟然有事瞒着皇上,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四、

吕芳去了严嵩的府上,一同前去的还有徐阶,而严嵩显然已经穿好官服,时刻准备进宫呢。按照剧中的设定,严嵩一年300多天,往往会被嘉靖帝叫到宫中问话,一些国家大事也是这么制定出来。显然严嵩是习惯性的穿朝服,就等着被传进宫呢,所以看到吕芳走后门进来,已经感到了不妙。

吕芳、严嵩、徐阶落座,吕芳先发表了一通言论,大体意思是嘉靖帝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随后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花雕酒搬出来,给严嵩倒了满杯,给徐阶和自己倒了半杯。

徐阶聪明,说话滴水不漏:

“严阁老是首辅,朝里的担子都靠他了,我能陪着喝个半杯已是逾份了,可宫里的担子全在吕公公肩上,不应该也只倒半杯?”

吕芳脸色一变,既然这样说,那就把两个半杯都被徐阁老吧,徐阁老吓坏了,就要下跪谢罪。

随后吕芳掏出了那份供词,让徐阶和严嵩都看一看……

严嵩看完首先表态,说实话,杨角风第一遍看剧,还对严嵩的表态异常感动,但回头细细一想,不愧是老狐狸啊:

“上奏吧,真如郑泌昌、何茂才所言,是严世蕃他们叫浙江毁堤淹田,还敢通倭,就应该满门抄斩!”

严嵩之所以敢这样说,其实很简单,之前吕芳考虑到的所有顾虑,严嵩都考虑到了。吕芳敢瞒着皇上来见他,就表明吕芳不敢轻易上奏。其次,这个时间点正是胡宗宪跟倭寇决战的时候,即使上奏,也是嘉靖帝为难,不会自掘坟墓,毁掉严党的。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五、

当然,最重要的是,吕芳就代表皇上,严嵩自然搞不清,这次吕芳前来,会不会就像上次胡宗宪夜访一样,是来试探他的?

有了严嵩的话,吕芳又问徐阶的话,徐阶再想倒严,这时候也不能说啊,只能帮忙洗白:

“证据何在?”

说了这么半天,终于点了题,吕芳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句话,他要搞明白严嵩和徐阶两派的态度:

“这话说得好,何茂才在口供里扯出严世蕃,又扯出杨金水,问他证据,却说烧了,这显然是在攀扯!”

吕芳先把这份供词给定了性,就是何茂才胡说八道,胡乱攀扯,随后再问徐阶态度,如果皇上让你去彻查,你怎么查?

徐阶只得表态:

“没有证据,谁也无法彻查!”

由此,吕芳此行的目的达到:

首先他要先确认严嵩和徐阶知不知情,确认了不知情;然后直接给何茂才等人定性为攀扯,让大家认同没有证据;随后质问徐阶,你能为了倒严而不顾西南战局吗?徐阶当然不敢承认,这样严世蕃也获救,杨金水也获救;徐阶最终也只能表态再给赵贞吉写信,让他重审此案。

事情圆满解决,吕芳、严嵩、徐阶举杯共饮,为了皇上,同喝皇上这杯酒,共渡难关……

大明王朝:吕芳收到海瑞的供词,为什么瞒着嘉靖帝急忙去见严嵩?

那么海瑞审何茂才的供词被打回,海瑞会善罢甘休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