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卻不報道,“放鴿子”原因為何?

大學生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卻不報道,“放鴿子”原因為何?

高考每個人對自己的標準是不同的,每個地區的情況也不一樣,隨著大學的擴招,落榜生越來越少,但是每年有很多考生被大學錄取之後不去報道,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說高考錄取已經進入了個性化的時代。

大學生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卻不報道,“放鴿子”原因為何?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主動型的,自己就是衝著某所大學去的,只要自己沒考上就會一直復讀,直到收到錄取通知書;有的人是自己考試發揮失常了,本來自己的成績能上985的,但是成績出來卻連一本線都沒到;現在家庭條件都好一些了,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有很多人即使是被985和211大學錄取了也會在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中間選擇出國留學,這也會出現錄取不報到現象。

還有很多人復讀是被動的,比如高考報考失誤,報考信息被篡改;報的學校沒有錄取;服從調劑之後被調劑到了不喜歡的學校和專業,有的人分明想學計算機,卻調劑到了水產養殖,實在是和自己的期望相距甚遠;還有同學是調劑的大學花費太高了,學費就幾萬,再加上其他的花費,根本無力承擔。

大學生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卻不報道,“放鴿子”原因為何?

錄取不報道的數據官方只公佈過一次,那就是2003年大學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是428萬張,但是報道的人有382萬人,有46萬人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後沒有報道,之後就沒有公佈過這個數據,但是我們可以從高考報名數據中看到每年錄取後不報道的人還是很多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可以自己選擇上哪所大學,但是這種錄取不報到的現象確實是擠佔了高校有限的招生計劃,讓很多能夠上大學的人沒有學上,這種行為是不夠誠信的。高校今年招生計劃沒有達到,明年就會縮減,這對考生也是壓力。

大學生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卻不報道,“放鴿子”原因為何?

雖然這種情況不能全面遏制,但是很多地區和高校已經採取措施了,比如有的地區把錄取不報道的考生參加下一年高考分數的位次排列在同一總分的最後位次;有地區限制錄取不報道的考生填報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願的各個批次,允許填報志願的學校數量不超過2個;有的學校為了防止考生錄取後不報道提前收取學費。

可能未來會出來更多的防止考生錄取後不報道的政策,但是應該還是很難全面制止。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