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都說中國人愛存錢、怕借錢。
但如今,這樣的評價早已不合適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唄。”

剛剛,砰砰砰,地雷已炸響:

838億元信用卡貸款逾期。

觸目驚心!

在信用卡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大家都知道逾期不還的後果很嚴重,

輕則影響個人徵信記錄,以後想再從銀行貸款就難了,

重則會被以信用卡詐騙為名起訴,當事人很可能被判刑坐牢。

然而,在中國,依然有很多人僥倖選擇了“花錢不還”的策略。

央媽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 838.84億元!

對比之下,在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76.89億元,也就是說,9年翻了11倍以上!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與央行這個數據相佐證的,是前幾天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裡提到了一個很扎心的數字:1339。 

這個數字是什麼意思呢——在受訪的18至34歲之間的年輕人中,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這兩者互相對比,讓人觸目驚心!

藉藉借!買買買!

來啊,消費吧,反正有,大把時光!

“螞蟻花唄”官方發佈的《2017年中國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中,就有提到:

在中國,90後年輕一代是花唄的主力軍,25%的90後擁有花唄,並將花唄作為首選支付方式。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年輕,上網,樂意接受新鮮事物,是他們的共同特徵。

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擁有自己的收入匹配不上的消費慾望。

買蘋果買單反,信用卡,刷!出國旅遊,信用卡,刷!網上買化妝品,花唄,借!白條,打!……

換句話說,他們借錢,更多不是用於非買不可的消費,更多是一種炫耀性消費。他們透支的信用,大抵用來滿足的,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虛榮心。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而這時,移動互聯網,又帶來了可以超前滿足他們消費快感的金融工具——網貸。只要你的信用良好,幾乎是憑著一張身份證,隨便就可以在一個借貸平臺上借好幾萬。

這一時的享受和僥倖,固然是消魂蝕骨般的爽。然而,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寅吃卯糧的代價,透支信用,透支未來,乃至透支生命。

1月29日凌晨,25歲的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羅正宇,在武漢市江岸區上海路一家小旅社自縊,選擇逃避這個讓他有點絕望的世界。

他,選擇離開,可能是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這麼多年讀的書。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沒有工作,而是通過17個小額網貸app“借新還舊”,輾轉在小旅社、網吧“流浪”生活。

僅僅只欠下5萬元的債務,就讓他面臨奔潰,選擇了極端,父母含辛茹苦培養他20多年,他的一生卻只給父母留下了寥寥幾行字...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國外,其實也有類似的故事。根據宮部美雪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火車》中,小市民姑娘新城喬子一心憧憬著電視、小說、雜誌中描繪的生活品質,沉浸在靠信用卡刷出的,富庶的幻覺中。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新城喬子負債累累,四處逃亡。

這跟今日深陷消費貸泥潭的年輕人何其相似。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花錢速度遠遠超過了掙錢速度”

為了彌補財務上的這種空缺,甚至有極端者,無所不用其極的借錢,

各大銀行信用卡透支完了,就接著從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借…….

只是,這個世界怎會有“借錢不用還”的好事,

為了這一時的享受和僥倖,殊不知,他們正在毀掉自己的未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如果你信用良好,可能只憑一張身份證也可能接到一百萬。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自律,你的一生,甚至你的孩子、孫子也會被你所拖累。

僅僅就從信用卡逾期不還來說,其後果就相當嚴重。

輕則影響個人徵信記錄,不僅從銀行貸款更難,更會影響之後的學習考證。

例如最近人社部的便民政策,取消42項證明材料 ,對部分職稱及資格證明實行告知承諾制。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指的是行政機關在辦理有關許可登記等事項時,以書面的形式將法律法規規定證明的義務或者證明條件一次性告知當事人,

然後申請人書面進行承諾,已經符合這些條件、標準和要求,同時也願意承擔承諾不實的法律責任。這時候行政機關就不再向其索要證明,直接予以辦理。



但對於信用不良者則不適用。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重則會被以信用卡詐騙為名起訴,當事人很可能被判刑坐牢。

這個世界沒有不勞而獲,但這個世界卻有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的人生。其實,如果真要加槓桿,請不要用於寅吃卯糧的消費,而要用於對自己認知能力和職業技能的投資。

要知道,人生,最不能放棄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而不是難以遏制的消費慾望。面對貧窮和匱乏,人生需要扛過去,扛過去,才能勝利。

相反,如果屈服於自己一時的慾望和虛榮心滿足,那麼,別指望老天爺會在那種全是牆的地方給你開一扇門。

請記住:人生最寶貴的,還真不是豪車洋房,而是自己的信用!

如果過度透支信用、放縱慾望,地獄之門將從此打開!


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戒掉花唄

道理都懂,可就是想買。

我曾經看過一句話,簡直就是心聲:“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唄。”

為什麼戒不掉?

根據經濟學家Prelec的觀點,人們在進行信用支付時,體會到的“消費快樂”最為強烈,而“還款疼痛感”最為微弱。

換句話說,就是“先消費後還錢”讓人最爽。

而這恰好也是各種“消費貸”讓人上癮的套路。

要想不被套路,唯有剋制自己心裡蓬勃生長的消費慾望。

怎麼剋制?

在“奇葩說”上,姜思達就提到過一個剋制慾望的小建議——

有錢買的時候,喜歡喜歡真喜歡。

沒錢買的時候,呸,真醜!

838億!央行突然宣佈大消息!高配正在“套路”你的人生

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我訝異於他們毫不尷尬、脫口而出的“I can't afford it ”。“I can't afford每週三次外出用餐”,“I can't afford每年兩次出國旅行”,“I can't afford 兩百美元的大衣”……

“I can't afford it ”在英文世界從來不是一句羞於啟齒的話,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理直氣壯地大喊一聲:老子買不起!

▎本文來源:21財經搜索(ID:www-21so-com)、霍老爺(ID:ddz_233)、財經要參,由高頓整理發佈,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臺議定合作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