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文/青輝

相信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當年的清軍在面對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手裡拿著基本上都是大刀長矛和弓箭這樣的冷兵器,用這樣極端落後的兵器與擁有先進的洋槍洋炮的八國聯軍作戰,可以說是非常的吃虧,而這種情節在很多的相關的影視劇中也得到了一個體現。

但其實這種觀點並不符合當時真實的歷史情況,在當年的清軍之中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火器普及率的,這主要是因為清朝延續了明朝軍隊之中的一些擁有火器裝備的軍事配置。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而當年面對八國聯軍時清軍手裡的武器,雖然整體上來說確實要比八國聯軍落後一些,但是並沒有落後的太誇張,如果清朝有決心進行堅決的抵抗的話,八國聯軍雖然裝備比較精良,但是畢竟是萬里遠征,再加上沒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勝算其實並不會很大。

只不過很可惜,當時的清朝害怕東西太多,所以並沒有抵抗太久,就向八國聯軍投降了。而在八國聯軍進京以後,對於清軍放置武器的軍械庫進行了搜查,這一查使得八國聯軍,看到了很多令他們驚訝的場景。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因為他們發現在清軍的武器庫之中,有很多在當時並不算落後的主流武器裝備。

當時,領隊的意大利海軍中將西蒙事後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呈交聯軍指揮部,在這份列表之中西蒙詳細的盤點了清軍武器庫之中的輕重裝備:

87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36門,大部分甚至還沒使用過;7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60門;勞登菲爾德速射機關炮各種口徑、型號126門;各型號、口徑克虜伯大炮、機關炮156門挺。

可以說這樣的裝備和質量使得八國聯軍非常的感到意外,因為如果清軍用這樣的裝備與自己作戰的話,那麼八國聯軍將很有可能會面臨失敗的結果。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在感到意外的同時,八國聯軍也非常的納悶,為什麼清軍放著數量如此眾多的先進武器不用寧可將它們放在軍械庫中生鏽,也不拿到戰場上呢?

那麼當時的清朝到底是怎麼樣的打算呢?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筆者認為這大致應該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時的清朝根本就沒有打算長期的與八國聯軍作戰,甚至沒有打勝的想法。在面對洋人的士兵進攻的時候,從上到下鬥志非常低,有很多清軍,甚至在洋人還沒有進攻之前,都已經作鳥獸散了,這樣的軍隊,這樣的鬥志,他們根本就不會想到合理的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與敵人展開作戰。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第二,當時的清朝當然知道這批武器的威力,但是清朝有自己的擔心,他們害怕一旦將這樣的精銳武器散發到軍隊之中,會產生自己控制不了的局面,洋人雖然比較的強悍,但是他們來到清朝無非就是想要些錢要點地盤而已,並不能算是心腹大患,但是如果這樣先進的武器武裝了反對清朝的團隊,那對於大清來說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也是不得不防的一件事情。

八國聯軍在武器庫中繳獲大量先進武器,清朝為什麼寧可放著也不用

筆者認為當時的清朝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所以寧可讓比較先進的武器放置在武器庫中不用,也不願意大規模的散發至軍隊之中!

注,本文為青輝說史原創,謝絕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