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疆域區劃的變遷

疆域區劃變遷

本縣疆域褊小,東近海濱,自古以來,即為偏僻之區,隸屬屢易,變化很多,從而疆域境界,區劃沿革,錯綜複雜,難以細考。現據明、清兩代的舊志記載,就其能查證者,概述於下:

一、明代:慶雲縣在州城(滄州)東160裡,東至海豐縣界40裡,南至陽信縣界60裡,西至樂陵縣界40裡,北至鹽山縣界60裡。

慶雲全縣分四鄉,編戶11裡,其後以欽賢三里居民過稠,分為12裡。即:居仁坊,居仁裡,欽賢(鄉)一里,欽賢(鄉)二里,欽賢(鄉)三里,欽賢(鄉)四里,慶雲(鄉)一里,慶雲(鄉)二里,慶雲(鄉)三里,歸德(鄉)一里,歸德(鄉)二里,歸德(鄉)三里。

二、清代:慶雲縣在直隸省之東南境,北極高38°30',距省城470裡,距北京630裡。東至山東武定府海豐縣界35裡,至縣治45裡,西至鹽山縣界15裡,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15裡,南至山東武定府惠民縣界55裡,至縣治90裡,北至鹽山縣界20裡,至縣治60裡,東南至山東武定府陽信縣界42裡,至縣治55裡,西南至山東樂陵縣界18裡,至縣治40裡,東北至山東海豐縣界20裡,西北至鹽山縣界17裡。全境東西廣45裡,南北袤55裡。

全縣泛分為東、西、南、北四鄉,轄村385。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開辦自治的名義下,縣裡設置自治局,全縣劃為八個區,票舉正副區董16人。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又改區局為巡警分局,自治局取消。

從上看來,明清兩代的縣內區劃,雖然也有鄉、裡、區、局之分,但都不是全面的一級行政。

三、民國建立至“七七”事變(1912—1937年):

清末民初,本縣疆域區劃,基本未變。直至1927年,在北伐革命戰爭勝利進軍中,由於國民黨“四·一二”叛變,蔣介石竊取了勝利果實,1928年慶雲縣進入了國民黨統治時期,把全縣劃為六個行政區,共轄村莊380個。疆域面積,南北平均縱長約為二十八公里,東西平均橫寬約為二十公里,全縣總面積約為五百六十平方公里。各區所轄的村數、村名如下:

第一區:(區公所設玉皇崔)

玉皇崔、小秦家、小李家、鄧家、徐波羅、楊油坊、尹家、黑牛王、東南桃木、中桃木、前桃木、後桃木、西桃木、蔡家、小宋、後堂、大楊家、王信家、小楊家、孫八里、李八里、范家橋、劉心卓、竇家、趙魁鬥、馬家、胡家(即城西胡)、杜家、陳家、前秦、於環珍、中秦、簸箕李、后辛(即後簸箕李)、課王家、賈家、白廟、馬家、劉家、羊毛錐子、耿家、龍王廟、海子王、孫良廣家、王打狼家、託家、南臺、大麻灣、石麻灣、胡麻灣、王可忠、西左耳、小王家、王母廟、馬家、馮家、崔家、李冉家、齊家、石家。

第二區:(區公所設嚴家務)

嚴家務、前莊科、後莊科、張辛、周辛、小武家、單家屯、波徐家、大澱、小澱、大蘇家、張培元、賈家、李家、段家、蔣家橋、小蔣家、白家廟(即邢家)、陳道口、徐道口、楊道口、霍道口(即黃道口)、馬古臺、小楊家(即小趙)、東袁家、大袁家、小袁家、趙家集、大楊家、小楊家、黃花馬、梁家、鄭家、任家、牟家、東安務、西安務、後安務、劉貴家、王皇家、受益家、柴林莊、關家、小馬家、波張家、大黃邱、撒黃邱、刁黃邱、蔣黃邱、鄧黃邱、周家、賈家、東三里、西三里、小三里、東左耳、馮家橋。

第三區:(區公所設板打營)

板打營、大劉家、小劉家、大宗家、馮家、頰河徐、大王家、小王家、肖家、大郝家、興隆店、河涯趙、呂家、齊家、王掛甲、西張家、東張家、常家、大唐家、小唐家、霍家、大高家、河東李、河東許、畢家、李家、孫家、郭家、田家、邱家、張巧家、廿裡鋪、簸箕徐家、史家坊、周家、大胡家、小胡家、肖家寺、前柳行、西柳行、後柳行、北齊家、李營家、小魏家、紀家鋪、小楊家、前柳家、中柳家、後柳家、刁家、窪劉家、張風皆、郭家、孟家、徐家、前喬家、後喬家、大道王、石官堂、郭家樓、前馬家、中馬家、後馬家、於家店、魏家窪。

第四區:(區公所設楊和尚寺)

楊和尚寺、文候齊家、王醉酒家、後丁家、中丁家、前丁家、何家、王家集(西頭)、稍瓜張、拐構李、劉古風家、沙田家、沙鄭家、沙窩秦、東崔家、中崔家、西崔家、堤南劉、馬周家、鄭家廟、甄張家、大尹家、小尹家、大辛家(即苗辛)、仁和劉家、西苗家、東苗家、徐家、大店、茂楊家、梁家、前段家、小李家、田家、後段家、中胡家樓、大胡家樓、東小莊、西小莊、北小莊、東胡家樓、郎家、崔宋家、解家、堤口崔、前翟家、東翟家、後翟家、撒家店、白家。

第五區:(區公所設尚家堂)

尚家堂、東劉家、王高家、鷀 王、畢家、東倉、中倉、西倉、呂家坊、周家、大孫家、楊大夫家、前李、後李、陳鄉宦、李赤城、和睦程、小馬家、徐家、王談家、小靳家、西張牌、東張牌、大靳家、賈家、梁家、李家店、徐家堰、棗林王家、李梓家、東吳家、西吳家、灶戶李家、北王家、小姚家、朱家、菜張家、馮家、北侯家、紀王橋、南侯家、棘科寨、南王寨、小勾家、大勾家、小孫家、東崔郎塢、姚千家、馬家、鄭家、李白元家、慶雲趙家、西崔郎塢、李含賁、小周、小劉。

第六區:(區公所設解家集)

解家集、柳家、喬萬家、范家庵、任家店、信家、綿劉家、官後周、後官莊、前官莊、都家、慈家、大陳家、小張家、小劉家、寺後周、石佛寺、南杜家、劉謨家、程太監、劉雙全家、張桃符家、養馬王家、崔家、姜楊李家、李泮池家、竇家、南胡家(即陳瑞芝)、小田家、小侯家、汾水王家、汾水楊家、汾水馬家、小劉家、小高家、小馬家、小丁家廟、大丁家廟、楊馬家(即楊莊子)、賈家、戴家、周家、小尹家、吳家井、韓家、程家、楊欽賜、前於家、後於家、趙蠟臺家、五家井、陳希賢家、王古全家、西窯、東窯、大劉家(即雹泉廟)、小劉家、和尚家、畢凌霄、楊家、小張家(即東楊)、後張、香房、甄家、小崔家、袁家、屠戶崔家、寇家、王知縣、韋家、李博士家、馬家、志門劉家、北侯家、王南津家、小徐家、韓家、屠家、齊家、樓子李、小李家、胡家嶺、劉南純家、陳西野家、撒家、歪柳樹、小解家、李雲衢、杜樹劉家、小鄭家、楊習武家、窪於家。

四、“七七”事變到日本投降(1937—1945年):

1937年秋,抗日戰爭開始。1938年春,共產黨領導下的戰地動員委員會,仍沿用原來六個區的行政區劃開展工作,經過一段時間,根據當時戰爭形勢的需要,將全縣六個區併為三個區,即一、二兩區合併為一區,三、六兩區合併為二區,四、五兩區合併為三區。繼此不久,又把全縣劃為四個區。鬲津河以北,龍王廟以南為一區;鬲津河以南,老馬頰河以北,板打營以西,姜楊李以東為二區;老馬頰河以南,周商以北為三區;板打營以東,蔣家橋以西,老馬頰河左岸,鬲津河右岸的所有村莊為四區。

1939年初,日寇第二次進佔慶雲縣城,沿用了國民黨時期的行政區劃,並在較大村鎮(解集、尚堂、板營、黑牛王、南臺、任家、楊和寺)先後安設據點,妄圖以高壓武力統治全縣人民。為了粉碎敵人陰謀,有利抗戰活動,於1940年春,在上級領導的指示下,乃將慶雲一區的60個村及二區的周尹、賈戴、吳、韓、程五個村和四區的前莊科、後莊科、張辛、周辛四個村,共計69個村劃歸鹽山縣所轄,並由樂陵第三區劃來82個村歸由慶雲縣轄,建立了新的一區。82個村的村名是:

王官家、萬糧張家、小菅家、南趙家、薛家橋、張家、楊家、大范家、小范家、南孔家、小魏家、小王家、王鐵匠家、小張家、小孫家、東辛店、小吳家、畢家、韓家、張立家、萬頃劉家、松樹高家、王文郭家、蔡王家、李孝忠家、劉化風家、尹家、魯家、小許家、姜家、松樹馬家、大李家、張貨郎家、張瑪郎家、陶家、史家閣、李莊宇家、北孔家、石家寨、鄧家集、姚家、坊子、北趙家、顧家、傅興宇家、窪李家、王雙志家、後周家、前周家、石甲王家、小蘆家、小田家、銀丁扣、接骨李家、郭家、張明川家、灶戶田家、香匠家、張培元家、灶戶李家、蔡家、小高家、陳於家、小張家、任洪仁家、蘇家、匡家、焦家、林家、閻家、小李家、曹家、魏家、劉學川家、穆家堰、朱家橋、王家灘子、趙家灘子、鄭家廟、高文亭家、小陳家、張蠍子家。

這個時期全縣共轄四個區,393個村,疆域面積約為五百二十二平方公里。

1941年秋,為了加強地方行政領導,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又將三區東部的50個村(即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老四區)劃為第五區。1944年秋,抗戰形勢有了新發展,又把該區建制撤消,這些村莊仍歸原三區領導。

1943年2月,日寇進一步採取分進合擊、鐵壁合圍的瘋狂掃蕩,為了擴大活動範圍,爭取戰爭中的主動權,又將東辛店西北部的小高、陳於、蔡家、張培元、香匠、灶戶李、接骨李、郭家、銀丁扣、小田、窪李、王雙志、後周、前周、石甲王、小蘆、張明川、灶戶田、焦家、林家、匡家、蘇家、任洪仁等23個自然村劃歸靖遠縣二區,將東辛店以東的45個村劃歸慶雲二區領導,同時,一區在所餘14個村的基礎上,將疆域向西南擴展,由樂陵、陽信兩縣划來142個自然村,歸新一區管轄。這142個村的村名是:

仲家、崔家、張大夫、小孫、溜口田、韓武舉、孫家堰、劉大保、張瑟橋、邢家、雙廟趙、薛樓、鄭庵、旮旯李、馬家橋、劉橋、張家園子、徐家、董家、東關、辛莊、玉皇堂、小鄭、大李、東屯、後屯、前屯、西屯、小張、楊少白、小許、五里莊、魏家、粉李、小郭、崔廟、邢家、韓亭、五里冢、小杜、康家、趙衚衕、豆腐劉、徐趙、葛家、王官劉、小王、小寺、大喬、後彥、前彥、李蓮池、馬家橋、張皮屑、尹西吳、蘇家、王海水、馮家、善化橋、閻家集、唐家、封家橋、小張、大張、小范、國坊、段家、前張、楊橋、興隆鎮、澇窪鄭、孫家、高橋子、大王、小寨、小王、吳家、東姜、小王、史家、高家、賈家、小郭、小逯、尹道口、閻芙蓉、閻孟家、杜家、辛家、宋家、李屠家、張官、西姜、馬家、寨頭堡、丁家、方家、梁廟、王屯、冢上、吳家、闞家、鄭廟、小胡、油蘇、李斗子、尚家、董家、堤口杜、辛莊、小半屯、大半屯、宋廟、八里莊、南王、坡趙、小王、郭家、陳家、韓家、尤家、高家、齊家、谷王、豆腐李、胡家、東堡、西堡、張家場、郝家、桑莊、桑坊、張盤石、小杜、辛莊、小許、鐵甲營、小白家、張王官、大白楊張、小白楊張、張頂家。

這個階段,慶雲全縣分為五個區,共計512個村。縣域境界,西到樂陵縣東關,西南到楊安鎮大半屯,東到河東李、河東許,東北到蔣家橋,南到劉古風、稍瓜張,北到鬲津河。全縣形成一個西南東北向的長條形,總面積約為六百一十平方公里。

五,日本投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5—1949):

1945年7月,慶雲縣城解放。抗日戰爭勝利後,這一段的疆域區劃變化,主要是恢復建制性質的。1945年冬根據上級指示,把原由樂陵、陽信划來的156個村所建立的慶雲第一區,仍舊劃回樂陵縣,並把原由慶雲劃歸鹽山的69個村重新恢復原來慶雲第一區,這時全縣分為四個區。各個區的疆域境界,除第二區增加了從樂陵縣划來的東辛店以東45個村以外,其他一、三、四三個區的疆域仍同1937年。繼此不久,為了加強基層領導,又從一區南部,二區北部,四區西部,劃出52個自然村,建為城關區(即第五區)。全縣乃成為五個行政區的建制,共425個行政村。

1946年,為了有利於對邊緣村的行政管理,又與無棣、陽信、鹽山三縣協商,報請上級批准,調整了縣與縣間的插花村與寄莊戶村。馬頰河岸原屬慶雲縣的村莊河東李、河東許、郎家、宋家、解家、堤口崔、東胡樓、李家、段家、賈家、蔣家橋(11村)劃歸無棣縣。馬頰河以西原屬無棣縣的村莊前王、中王、后王、胡家店、周家、孫家、柴家、東劉、西劉、閻家棗行、徐家園子、巴古、東趙、後趙、龍王廟、小屯、姜屯17村劃歸慶雲縣。與陽信、鹽山兩縣方面的,將原屬慶雲縣的周家、呂家坊、大孫、楊大夫、沙田家、沙鄭家、稍瓜張、王集、慶雲趙等九村劃歸陽信縣,並將原由陽信縣屬的鹼場劉(即小辛)、張拔貢(即小張)、辛莊和鹽山縣的前堂、卞家共五村劃屬慶雲縣。這時全縣仍分五個區,並於1948年在區以下建立了52個鄉,轄427個村。

以上時期的疆界:從縣境西北角的前堂開始向東延伸經後堂、五桃木、油房、耿家、孫良廣、南臺到縣境東北角的小屯一線,為北境邊界,與河北省的鹽山縣交界;由小屯村起向南延伸到大澱村轉向東南經蘇家、閻棗行沿老馬頰河西岸(即今之德惠新河)到前王,再往南行經後段、梁家、茂楊到縣境東南角的何家村一線為東境邊界,與山東無棣縣接壤;由何家村起向西南延伸經鄭家廟、劉古風、秦家、辛莊、東倉經姚千到縣境西南角的李含賁一線為南境邊界,與陽信縣相鄰;由李含賁起向北延伸經西郎塢、紀王橋、楊家、大範、東辛店、姜家、松樹馬、傅興宇、坊子、石高、卞家、王信到前堂一線為西境邊界,與樂陵縣交接。全縣地形基本逞長方形,東西橫寬約為二十一公里,南北縱長約為二十八公里,全縣面積約為五百八十八平方公里。

1948年至1952年行政村分合變化情況表

慶雲:疆域區劃的變遷
慶雲:疆域區劃的變遷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河北、山東調整疆界(1949——1964):

本縣疆域區劃,從1948到1952年間,計有五個,區,52個鄉,405個村。1952年慶雲縣由山東省改屬河北省轄,1953年內對於縣內區劃做了小的調整,在原來52個鄉的基礎上,又調整為57個鄉,仍轄自然村莊405個。各區、鄉所轄村數、村名如下:

1956年8月到1957年底,為了減少行政層次,加強基層領導,進行撤區並鄉,將原來五個區的建制撤消,並把57個鄉併為21個鄉。即:麻灣鄉、胡樓鄉、尚堂鄉、白廟鄉、黑牛王鄉、西韓鄉、李莊宇鄉、解集鄉、石佛寺鄉、小鄭鄉、大王鄉、東郎塢鄉、甄張鄉、徐園子鄉、常家鄉、王皇鄉、大胡鄉、板營鄉、馮家鄉、三三里鄉、韋家鄉。

1958年初又併為13個鄉。即:麻灣鄉、任家鄉、城關鄉、大丁廟鄉、嚴務鄉、尚堂鄉、大靳鄉、中丁鄉、玉皇崔鄉、板營鄉、東辛店鄉、解集鄉、大胡鄉。

1958年8月後,建立人民公社,實行鄉社合一,將原13個鄉,272處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五個鄉,同時也是五個人民公社,即:慶雲鄉(鋼鐵人民公社)、解集鄉(前鋒人民公社)、大靳鄉(後遷尚堂,前進人民公社)、大胡鄉(興無人民公社)、嚴務鄉(慶豐人民公社)。不久,上級指示,為了保留地區歷史名稱,避免各地的社名重複,以及具體體現政社合一體制,人民公社改按社址所在地名命名,這樣,五個鄉與五個人民公社的名稱統一起來。即:慶雲公社、解集公社、尚堂公社、大胡公社、嚴務公社。同時,為了便於基層工作的領導,又在五個人民公社之下,設置38個管理區,共轄村數(大隊)410個。各公社的管理區數以及各管理區的所轄村數:

1956年前,全縣轄村405個,到1958年間,雖然疆域未動,由於幾個村的變化(見附表),總村數增為410個。

〔附〕1958年幾個行政村變化情況表

┏━━━━━━┳━━━┳━━━━┳━━━┳━━━━┳━━━━━━━┓

┃ ┃ 單 ┃ ┃ 單 ┃ ┃ ┃

┃變化前 ┃ ┃變化後 ┃ ┃增加數 ┃ 備 考 ┃

┃ ┃ 位 ┃ ┃ 位 ┃ ┃ ┃

┣━━━━━━╋━━━╋━━━━╋━━━╋━━━━╋━━━━━━━┫

┃ ┃ ┃ 中崔 ┃ ┃ 1 ┃ ┃

┃中西崔 ┃ l ┃ ┃ 2 ┃ ┃ ┃

┃ ┃ ┃ 西崔 ┃ ┃ ┃ ┃

┣━━━━━━╋━━━╋━━━━╋━━━╋━━━━╋━━━━━━━┫

┃ ┃ ┃ 東柳 ┃ ┃ ┃ ┃

┃ 三柳家 ┃ l ┃ 前柳 ┃ 3 ┃ 2 ┃ ┃

┃ ┃ ┃ 後柳 ┃ ┃ ┃ ┃

┣━━━━━━╋━━━╋━━━━╋━━━╋━━━━╋━━━━━━━┫

┃ ┃ ┃ 後田 ┃ ┃ ┃ ┃

┃孫郭田 ┃ 1 ┃ 東田 ┃ 3 ┃ 2 ┃ ┃

┃ ┃ ┃ 邱莊 ┃ ┃ ┃ ┃

┣━━━━━━╋━━━╋━━━━╋━━━╋━━━━╋━━━━━━━┫

┃合計 ┃ 3 ┃ ┃ 8 ┃ 5 ┃ ┃

┗━━━━━━┻━━━┻━━━━┻━━━┻━━━━┻━━━━━━━┛

1958年11月,本縣與鹽山、孟村兩縣合併,稱鹽山縣。原慶雲縣範圍仍保持五個公社38個管理區的組織形式。

1961年6月又與鹽山分縣,仍將原慶雲的五個公社劃為慶雲縣。接著,又將原五個公社劃為城關、劉範、玉皇崔、王可忠、嚴務、大胡、中王、板營、徐園子、尚堂、大靳、東郎塢、中丁、解集、東辛店、小鄭、大丁廟等17個公社。

1962年5月,從中丁公社又劃出了一個楊和寺公社,共18個公社。

七、河北、山東兩省調整疆界後(1964—1980):

1964年底,冀魯兩省調整省界,本縣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仍為慶雲縣。以漳衛新河(原四女寺減河)為界,左岸的部分社隊劃歸河北鹽山縣,計有玉皇崔整個公社的玉皇崔、於環珍、中秦、賈家、白廟、課王、前簸箕、後簸箕、小秦、小李、北鄧、徐波羅、楊油房、北尹、黑牛王、東木、西木、後木、中木、小宋、後堂等21個大隊。

王可忠整個公社的王可忠、西左耳、胡麻灣、石麻灣、大麻灣、王打狼、託家、南臺、東良廣、西良廣、龍王廟、耿家、楊家、馬家、劉家、海子王等16個大隊。

劉範公社的部分大隊,即:範堂、劉心卓、城西胡、趙家、馬家、竇八里、李八里、孫八里、小楊、大楊、王信、前堂、蔡八里等13個大隊。

城關公社的部分大隊,即:城裡、東關、西關、石家、四合村、馮家、王母廟、馬家、前秦、陳家、杜家等11個大隊。共計61個大隊。城關、劉範兩公社的部分大隊,即漳衛新河右岸的後張、和尚家、畢凌霄、西楊、東楊、香坊、西三里、東三里、東周家、東賈家、東後馬、西后馬、甄家、袁家、小劉家、雹泉廟、東窯、西窯、小窯、王古全、陳希賢、趙蠟臺、屠戶崔、寇家、後於、楊欽賜、周尹、賈戴、韓家、程家、卞家等31個大隊,合併建為慶雲縣後張公社。原鹽山縣漳衛新河東岸崔口公社的17個大隊,即崔口東南、崔口東北、崔口西南、崔口西北、小張莊(以上五個大隊原為一個自然村)、劉莊、東齊周務、西齊周務、大齊周務東南、大齊周務東北、大齊周務西南、大齊周務西北(以上四個大隊原為一個自然村)、後程趙、楊程趙、前程趙、陳莊、黃屯劃歸慶雲縣,仍稱崔口公社。並將嚴務公社的一、二、三、四屯和周辛五個大隊,劃歸崔口公社。將原城關公社的中馬、前馬、魏家窪三個大隊劃歸小鄭公社,將小鄭公社的於店大隊,劃歸大胡公社。

1970年9月,將大丁公社的韋家、前於兩個大隊劃歸後張公社。至此,全縣共轄16個公社,381個生產大隊,358個自然村,疆域面積496.9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