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隋朝留下的糧食夠唐朝吃50年,是真的嗎?

鳶飛九天2018


問題中說的隋朝的豐富的糧食儲備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建立的,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我國的歷史中向來對糧草方面比較重視。

在隋朝再次統一中國之前,中國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戰亂,造成的食不果腹,餓殍遍地,給大隋開國皇帝楊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隋朝建立後,關中地區又因連年乾旱出現大範圍的饑荒,為了吃飯,楊堅只有率領群臣百姓集體外出討飯,跑到洛陽去吃糧,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逐糧天子”。後來隋文帝認為吃飽飯才是硬道理,手中有糧才能用作釣魚臺,於是發出了一個名為“義倉”的積糧活動

開皇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國範圍內設立“義倉”,這是一種由政府組織公益活動,百姓自願交糧加以儲存,如果遇到連年災害或者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把義倉的糧食拿出來分配給百姓,這種形式因政府只是出面協調,交糧分糧這種事都由百姓民主決定,所以百姓多為支持,又因正趕豐收很快就積糧成山。

但是好景不長,僅僅5年後,隋文帝以“義倉”設在民間糧食損耗太多為由,下令所有“義倉”納入所在州政府管理,啟動“義倉”的國有化進程。使得“義倉”由民間自救儲備,轉變為國家糧食儲備。後來乾脆直接下詔,強制百姓交糧。“義倉”這種百姓自願的抗災糧庫變成了政府的強制稅收。就這樣在“義倉”國有化後,隋朝也迅速富有起來。

開皇12年,負責財政的大臣給楊堅報告稱“府藏皆滿,無所容,積於廊廡。”意思是說糧食太多了沒地方放,都放過道廊裡了。在隋朝之前這等盛況也只有在漢武帝劉徹時期達到過,然而漢朝用時70餘年,而楊堅僅僅用了10餘年就做到了,在社會生產力和漢朝相當的情況下,斂財效率是漢朝的7倍,看來這楊堅算得上是“傳銷”鼻祖。

在當年倉中糧食真夠當朝百姓食用50年,但在不斷對百姓的壓迫使得隋朝在歷史上僅僅38年就滅亡了,在後期唐朝發現的隋朝存糧由於戰亂已經用完了,李淵等經常靠賑災來募兵。李淵進長安時,其實長安就沒糧食了。就算有糧,以當年的科技手段也難保糧食50年不變質,在後來發現的糧食也只能是腐敗碳化的糧食顆粒

在這裡不得不多說一句,辦出這種事兒的這可是大隋開國皇帝。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和妲己睡覺的隋煬帝楊廣,大隋的皇帝還真是從根上就沒把百姓當回事。這也就不難說為什麼大隋江山只維持了38年,就被李淵父子推翻。


鄒師史說


這是個典型的謠言,欺騙廣大網友。

(隋朝糧倉)

首先,這個謠言的來歷,有這樣一段史料記載:

貞觀二年,太宗謂黃門侍郎王珪曰:“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

有些人一看這個就激動了:這不白紙黑字記載著嗎?隋朝的糧食,唐朝吃五十年。

其實真不是,首先,人家說的是隋文帝留下的糧食非常多,是留給楊廣的,不是留給唐朝的。

關鍵是,隋文帝的糧食是怎麼存這麼多的?當然是從老百姓手裡搶來的。所以,楊廣有了糧食,開始糟蹋,老百姓開始饑荒,起義造反。


這所謂的“夠吃五十年的糧食”,在隋末就消耗殆盡了。

(開倉放糧是募兵的最快方式)

首先是起義軍開倉賑濟貧民。你不發糧食,老百姓憑啥跟著你造反呢?所以,李淵的兵越打越多,就是開倉放糧招募來的。

再比如說李密,有記載他也開倉賑濟災民。

密遣世績帥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濟河……襲破黎陽倉,據之,開倉恣民就食,浹旬間,得勝兵二十餘萬。

看到沒,李密派遣李世績開了黎陽倉,讓老百姓隨便吃,一下子就弄到了二十多萬兵。二十多萬人隨便吃啊,可不是隻吃掉一星半點。

這種搶隋朝的糧食賑濟災民的事情,記載的非常非常多……可以說,隋文帝留下的糧食,在隋末那個動亂時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會不會沒消耗完,還留了很多呢?

(唐太宗吃蝗蟲)

唐貞觀二年,京師遭遇了大蝗災,老百姓賣兒賣女換東西吃。李世民憤恨的抓住蝗蟲活吞了,一心想把災難轉移到自己身上。

如果這時候還有足夠五十年吃的糧食,還在乎這一年的蝗災?

其實《舊唐書》中的一句話就說明了問題,李淵進入長安的時候,“傾竭府藏以賜勳人,而國用不足”。也就是說,那個時候隋朝留下的東西就已經用完了……


七追風


在我國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朝代,這個時代留下的功績不亞於秦朝,這個朝代的皇帝廣設糧倉,開通運河,重修馳倒。但是這個王朝僅僅存活了38年,便被李淵起兵一網打盡。究竟是他的豐功偉績使得王朝短命,還是因為昏君暴政導致其滅亡呢?還望大家跟隨麻辣君一起探究。

在隋朝滅陳之後,隋文帝和隋煬帝也像各個初代帝王一樣,心官上任三把火,開始大興土木搞建設

打造兩個超級大都市

隋文帝先是興建大興城,不過這個大興並非北京的大興區,而是歷代古都——長安,又叫西京,如今西安的西京醫院就是由此命名。雖然隋文帝建了一個都城,但是隋煬帝似乎還不滿足,在隋煬帝即位後,又興建了東都——洛陽。可是這兩個都城似乎離得太近了吧,按照如今的交通運輸速度,最高鐵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唉,還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打造一條超級運河

沒錯,這條運河就叫做京杭大運河,不過要說這條河是隋煬帝開鑿的,可能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這條運河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是春秋時期吳國為了伐齊國而開鑿的。與其說隋煬帝開鑿了京杭大運河不如說他擴建了大運河。但是就偏偏是這看似風光無限的大運河,卻成了隋朝滅亡的敗筆之作。

廣設糧倉

根據史料記載和如今的考古發現,我們不難看出隋朝的糧倉之多,雖然隋朝僅僅存活了38年,但是他擁有的糧食足夠隋朝人民再吃五十年。唐朝為什麼那麼牛?秦始皇給修了長城,足以抵禦外敵;隋朝給修了大運河,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速度加快;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唐朝的前幾十年老百姓們吃的糧食,都是隋朝省下來的,這一下省去了多少財政支出,這國家想不飛黃騰達都難啊!

雖然隋朝的這兩位皇帝都與秦始皇一樣豐功偉績,但很不幸,隋朝在第三十八年就被李淵起兵推翻,而隋朝兩位皇帝的故事從此止步在公元618年。


奮鬥的陳先生


然而貞觀初年鬧蝗災,唐太宗為了鼓勵百姓吃蝗治蝗,當著百官的面前生吞蝗蟲。如果真有隋朝“剩下”的五十年海量存糧,即便五十年不生產也餓不死人。但是現實是一個蝗災來臨。百姓半年都撐不了,只能吃蝗吃樹皮,還要皇帝站出來祛除迷信,鼓勵吃蝗。歷史上在含嘉倉等官倉存量記錄最高的是唐朝宋朝,不是隋朝。


六月流火520


可以查一下,貞觀早期的關中蝗災,面對饑荒李世民被逼迫到了什麼地步。

查一下隋唐兩朝皇家去洛陽就食的次數。

查一下糧食儲備能放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