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皇帝,其中一位,一腳踢死自己的兒子。

第一位無道昏君商紂王,紂王年輕時天資聰明,口才過人,行動敏捷,接受能力也強,而且非常力氣大,據說能空手與猛獸打鬥,是一個能文善武的強人。紂王前面有兩個王兄,之所以被選定為繼承人,跟他的武勇有很大關係。紂王曾經抱梁託柱,保障了其父王的安全,得到父王、商容聞仲等一種大臣的認可,繼位為王。紂王最著名的一戰是黃飛虎反出朝歌紂王與他面對面打了一場,雙方居然打了很久不分勝負,要知道對方可是封神世界裡面的第一戰將黃飛虎,紂王與其大戰許久,可見紂王武力,並非一般武將可比。

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第二位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烏獲、任鄙二將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因為作戰英勇而倍受寵愛,秦武王即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而秦武王的死,也是因為他的天生神力,一次秦武王與手下比賽舉鼎,當時的大力士孟奔剛剛抬起鼎,就雙目流血。秦武王卻爭強好勝,將鼎抱了起來。還要轉幾圈,不覺體力已經耗盡,大鼎從手中不覺落下,秦武王來不及收腳,大鼎已經重重地砸在他的右腳上,只聽一聲悶響,將右腳脛骨壓個粉碎。武王大叫一聲:“疼啊!”登時昏死在地,半夜就因失血過多而死了。

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著名的馬上皇帝,且不是那種坐在指揮部或者戰場後方裡面運籌帷幄的儒將,而是親自在沙場上拼殺的勇將。歷史書中曾有如下記載:尉遲恭曾說:“秦王持弓,我執矛,而天下莫能當。”他也自誇自誇道:“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可見李世民的騎射很受手下將軍推崇,自己也引以為傲。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是通過射箭,比武招親娶了竇義的女兒,他當時兩支箭非別射中了畫在屏風上的孔雀的兩隻眼睛,可見弓法嫻熟。可是《舊唐書》記載,李淵連李世民的弓都拉不開。由此可見李世民的武功也是很高的。

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第四位宋太祖趙匡胤,太祖長拳應源於趙匡胤祖訓練士卒的遺法真傳,綜合士卒在戰場上真拼實殺的格鬥經驗編製成三十二勢長拳。趙匡胤登基後成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猶覺此拳的珍貴,乃名之為“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自古太祖長拳以實戰性著稱於世,少林寺也對太祖長拳另眼相看,公開承認太祖長拳為少林武功最大的別枝,由此可見太祖長拳在中國武術中非凡的地位。中國流傳至今的武術中,以太祖長拳命名的拳系流派,從山東、河北滄州、河南嵩山、雲南、福建、臺灣,由南到北不在暇而。就連《四川武術大全》中記載的趙門也是假託趙匡胤而得名,故稱趙門。趙匡胤對中國武術的另一大貢獻就是以他命名,其首創的,伴隨他打遍天下,開山立國的“太祖盤龍棍”。太祖盤龍棍亦稱哨子棍,以其結構獨特,簡練實用難防,演練威猛霸氣聞名。其練法至今仍然為各大門派密珍保留,鮮有得見真容。

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第五位清朝道光皇帝,清朝的皇帝,都是馬上皇帝,都很勤快的。每天早早起床,習文練武。可以說每個皇帝都會一些拳腳,那為什麼說道光皇帝武功高呢?道光帝有三個兒子,皇長子奕緯、皇次子奕綱、皇三子奕繼。大兒子奕緯的母親地位低下,是一個端茶倒水的丫鬟。並不得道光帝寵愛,但是奕綱,奕繼相繼夭折,只剩下奕緯這一個兒子。這個大皇子本來是放養的,就是沒人管,甚至連下人都不重視這個皇子。現在繼承人只有他了,道光帝對他就重視起來了。可是散漫,吃喝玩樂的性格已經二三十年了,不那麼容易改變的。道光帝對奕緯的忽然重視,使得他讓一位學富五車的大臣教奕緯學習。一次,奕緯在上書房仍然心神不寧的。這位老師,就慢騰騰地坐下來,語重心長地對奕緯說:“阿哥好好讀書,將來好當皇上”話裡話外,字裡行間透出奕緯將來要繼承大統的意思。奕緯心領神會,直言不諱:“要是我將來當了皇上,第一個把你殺了!”這位老師,憤憤不平,連去向道光皇帝告狀,道光火冒三丈。連忙叫人,傳大阿哥奕緯來。怒髮衝冠地訓斥了幾句,然後踢了幾腳奕緯。沒想到,踢到了奕緯的下部。經醫治無效,便死去了。道光帝后悔莫及,追封他為“隱志貝勒”。


古代帝王中也有功夫高手,盤點中國歷史上武功高強的五位皇帝

父親打兒子,只用幾腳,就把自己兒子踢死了,可見道光帝常年練武還是有一定的造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