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吐蕃王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往唐朝弔祭太宗李世民,在大唐,松贊干布接受了唐高宗李治的冊封后,在長安住了有半年的時間,便決定啟程回吐蕃。啟程之前,吐蕃使團又向唐高宗李治請求,請朝廷提供蠶種,並派造酒、碾、磨、紙、墨的優秀工匠進藏指導工作。文成公主入藏之時,雖然已經帶去了大量的中原技術和物種,但此時的松贊干布學習中原文化技術的熱情非常高漲。當然,吐蕃使團的請求唐高宗李治當即答應一一賜給。

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歷史上的和親

吐蕃使團向唐高宗李治請賜中原技術和物種,是松贊干布學習中原文化的延續。這也是他的英明所在,這也成為吐蕃快速崛興的重要原因。自他當政以來,不僅汲取中原文化精華,他還善於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精髓。對於他的這種精神,藏文史書《賢者喜宴》中這樣寫道:

從東方漢地和木稚,

引進工藝歷算書籍;

從南方白色的天竺,

翻譯佛陀正法經典;

從西方粟特尼泊羅,

開享用財物的礦藏;

從北方霍爾和回紇,

獲得法律事業典範;

統治四方的勇武之王,

各種財富源源而入……

松贊干布接受封賜後,起程之時,唐高宗李治還特意選調了2000名有特長的軍士,組成公主衛隊。將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路護送到吐蕃,並將衛隊留在了吐蕃,作為文成公主的護衛隊。[1]

松贊干布回到吐蕃的第二年(公元650年),吐蕃大面積爆發瘟疫,松贊干布也不幸染病,雖然吐蕃王廷廣招名醫診治,但病情不見好轉,反而一天天加重。病情的加重,松贊干布感到自己的時日不多,因而也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事。

一天,松贊干布在病中召見祿東贊。大相祿東贊到宮中看到松贊干布病弱的樣子,禁不住老淚縱橫。松贊干布示意他到跟前坐下,斷斷續續地說:“有兩件事本王放心不下要託靠你,一是芒松芒贊才力乏弱,難以統理吐蕃事務,你要悉心輔助;二是文成公主年紀尚輕,本王死後,務必多多關心。假如他願意回長安,就請送她回去吧,誰都會想家的,不要忘了唐和吐蕃友誼。聽說仲琮、名悉臘在唐朝國子監學習回來啦,可惜本王無法召見,像他們這樣的唐朝通,要多加任用。團結,安寧,學習唐朝才更有益於吐蕃民族的發展。”

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故事

祿東贊聽了松贊干布的這些話,鄭重地回答說,請陛下放心,東贊一定盡心輔佐芒松芒贊結好唐朝,多多關心文成娘娘。松贊干布聽了,臉上露出一絲放心的微笑,之後便溘然長逝了。

松贊干布的去世,吐蕃政權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負責葬禮的吐蕃大相祿東讚的要求下,專業技師們以檀香木水塗滿松贊干布的遺體以便防腐。人們給已故的贊普國王穿上帛絹綾衣,扶坐在虎皮座上,然後用馬車拉到西藏山南的雅隆香波雪山之側,安葬在松贊干布的祖先們也就是吐蕃歷代先王的長眠之地。

松贊干布逝去後,吐蕃臣民以極其崇敬的心情,無限悲痛的真摯感情,歷數松贊干布立下的豐功偉績,弘揚佛法,教化藏民的言行功德。並頌揚他英明偉大,德服四鄰。大相祿東讚的換歌中唱道:

外是南瞻部洲廣,內是髑提吐蕃強,

地分“四如”邊境陲,地降福氣正中央,

高高哈布山之東,洛黑達河北岸上,

吉祥拉薩聖廟堂,住有君主真佛陀,

大名松贊干布王。一聞英名生敬信,

一睹尊顏除蔽障,如此君王佛化身。

美譽傳到天竺境,羅薩陛下具東王,

雙手合十念菩提。您的無上大功德,

漢地君王也聞聽,欲見尊容表恭敬。

……

祿東贊這首輓歌通過對松贊干布英明神武德服四鄰來表達對他的讚頌。吐蕃臣民因有這樣英明的贊普而驕傲,接著祿東贊又在輓歌中對失去這樣一位英明的贊普而感到深深的痛惜。他又唱道:

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文成公主進藏》

痛哉!如意寶珠沉泥潭,

叫我向誰祈所願?首要肢體頭顱斷,

無頭軀殼有何為? 明亮眼睛已失明,

無眼盲人實可憐,菩薩請把盲人牽。

須彌聖山從頂塌,三十三天驚又怕;

四大天王宮殿毀,七座金山從根拔;

香水七海底乾涸,海中龍王何處住?

黑色鐵山四周陷,有情眾生化塵煙;

太陽隕落虛空界,四時農活怎安排?

十五圓月天狗吃,夜行人兒難走行;

船行大海帆繩斷,舵手商人怎麼辦?

花園鮮花已枯萎,蜜蜂何處把蜜採?

陛下已去淨居天,我等藏民依靠誰?[2]

松贊干布去世後,王孫芒松芒贊即繼贊普之位。並立即將松贊干布的喪訊報告給唐朝。唐高宗李治與長孫無忌、禇遂良等輔臣商議後立即派遣左武侯將軍鮮于匡濟為弔喪使,持著璽書前往吐蕃弔祭。璽書對松贊干布維護藏漢人民團結公德的一生給予了肯定和讚頌。

公元650年5月,左武侯將軍鮮于匡濟領高宗之命,率唐朝弔喪使團一路快馬加鞭趕往吐蕃。鮮于匡濟在吐蕃期間,除了弔祭松贊干布外,又拜見了文成公主。

松贊干布去世,唐高宗李治對文成公主的晚年十分關心。因而,李治讓鮮于匡濟代為徵求文成公主意見。按照高宗的旨意給她帶來了兩種選擇:回長安或留在吐蕃。松贊干布的去世,文成公主內心有多麼的沉痛,是文人和史家無法用言語去描繪的。十年的共同生活,使她和松贊干布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感情。松贊干布英武的氣質,虛心好學的精神,尤其對公主的尊重、對唐蕃友好的執著,都被年輕的文成公主看成是一生的依託。現在,夫婿已經撒手而去,而在少數民族部落裡,國王一旦去世,王妃的處境常常是很艱難的。今後到底怎麼辦,文成公主陷入了沉思之中。

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結婚的畫像.

鮮于匡濟代表唐高宗李治拜見文成公主,徵詢是留在吐蕃還是回到長安之意見後的一天,吐蕃大相祿東贊也趕到王宮,向文成公主說了松贊干布臨終託付之事,問她是希望回到長安,還是繼續留在吐蕃。

祿東贊說道:“啟稟文成娘娘,臣此番前來就是稟告贊普遺言。贊普臨終之時,託靠臣徵詢文成娘娘是打算回長安還是留在吐蕃?雖說是贊普託靠,臣也有肺腑之言。自臣受贊普恩命,奉旨前往大唐,親迎娘娘入蕃。轉瞬之間,娘娘在雪域生活已經有十年了。十年裡,娘娘弘佛法,建寺宇;定法典,去蠻性;造文字,化風俗;吐蕃之所以能有今天,哪一點兒不是娘娘悉心謀劃的結果?現在,神聖的贊普薨逝,他臨終遺言,去留聽從公主所願。微臣以為,吐蕃的今天來之不易,若求治而不亂,還有賴娘娘的精心匡助。”

祿東贊回顧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十年來的功績,文成公主靜靜的聽著。祿東贊又接著說,何況太宗皇帝允婚以來,文成娘娘已成為維繫唐蕃友誼的紐帶橋樑。如果文成娘娘在贊普去世之時離吐蕃而去,太宗與贊普之心血恐將付之一炬。到那時,於外,邊患重生;於內,何人教誨百姓禮儀規範。文成娘娘入蕃十年來,教化臣民向善。如今功業未峻,文成娘娘如果離去,恐十年來的苦心經營也將如流水失去。微臣斟酌再三,還是伏望公主以吐蕃的國計民生為念,願文成娘娘長留雪域。奉贊普遺命,微臣對天起誓,從此以後,唯娘娘馬首是瞻,披肝瀝膽,死而後已,敬請娘娘恩示。

松贊干布病逝,看看西藏人民唱的什麼歌?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大唐

文成公主和親

文成公主聽了祿東贊推心置腹的話語,不僅為他的真誠挽留而心生感動,這也是文成公主在贊普新喪的悲慟時刻,感到了吐蕃之地的暖流。是啊!十年來,唐蕃之間止兵息戈,邊地安寧,商業貿易,往來交流可謂不絕於道。的確,十年來使吐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出嫁那時,從大唐帶來的醫學、農技、佛教,理算,無不在推動著吐蕃的進步。而這進步無不凝結著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啊。以至於今天,常常使她感到雪域的山山水水,草木生靈,和自己都是那麼的親近,而憶及大唐,反而似乎覺得有點兒生疏了。尤其聽到大相祿東贊最後對自己不稱公主而以娘娘相稱,說明誠懇之中還透著嚴肅,自己如何忍心為了兒女情腸、一己之私而置雪域的百姓於不顧呢?

文成公主想到這裡,對祿東贊說:“大相所言甚有道理,為吐蕃的發展計,本宮定當慎重考慮。”

權衡再三,公主忘不了太宗皇帝要她幫助藏民、和好唐蕃的囑咐,忘不了松贊干布對她傳播先進文明、造福吐蕃人民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愛上了西藏這塊神奇的土地,她捨棄不了愛戴她的淳厚朴實的吐蕃人民。她毅然決定留下來。幫助藏地發展生產,匡助佛法。

——————————————

參考文獻:

[1] 廖立:《中國藏軍》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第2頁。

[2] 蓮花持明:《蓮花生大士全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