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質量的勤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低質量的勤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差別是什麼?

點贊最高的一個回答是:“窮人思維多強調自己的努力,而富人思維則想的是借用其他資源,如何順勢而為。”

最近看到德國《商報》的一個調查:中國員工每週平均工作時間達44.6小時,而德國員工僅35.5小時。而且,中國員工一年工作時間是2200個小時,排名世界第一。

但是在收入方面,中國人均工資位列全世界最後一名,第一名卻是德國,每小時人均工資大概是30美金,第二名美國,大概是22美金,我們才0.8美金一小時。

這說明了一個殘酷的現實,中國的勞動者們全年勤奮努力地工作,卻依然在最底層的崗位拿著最低的工資過著窮困的生活。

東方固有的文化總是提倡“勤能補拙”、“勤勞才是生產力”,但是仔細想一想,這種一昧只強調勤奮的觀點真的靠譜嗎?

1
一切不注重方法的勤奮都是無效的

相信大家在學生時代,都遇到過這種人:

他們喜歡記下好幾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成績卻沒有一點起色;

習慣每天凌晨5點起床背書,一到考試就腦袋空空;

做了無數的數學題,錯過的題目還是一錯再錯;

……

聽過我課程的朋友都知道,這種做法是典型的瞎努力。聰明的人做一件事,都會注意方法和技巧,會去總結和反思。

那些學習好的人,可能有1%的人靠天賦,但其餘的99%,都是靠學習方法取勝。

在職場中也一樣。我始終覺得,沒有什麼非得加班到半夜三點的工作,如果你老是熬夜加班,這說明你的工作方法出現了問題。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跟我說過他招的兩個實習生的例子:

實習生A入職後,表現得非常勤奮,天天埋頭寫文案,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經常加班到深夜。

她看似對工作非常投入,實際呢?她的文案是反饋效果最差的,她自己也是進步最慢的。

實習生B進公司的時候,沒急著做具體工作,第一步先是和前輩交朋友,請教經驗;第二步就去翻看資料,學習一些抓準產品點和文案寫作的技巧。

最後她總結了很多方法,找準定位,才著手寫文案。她總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作,並且修改的次數也非常少。

實習生B就屬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努力的人。愛因斯坦有個成功公式:“成功=勤奮+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光知道勤奮,光給自己空大的理想是不行的,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低質量的勤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2高質量的勤奮=堅持不懈+深度思考

看到豆瓣上有個姑娘這樣說:

“自己也想要努力,真到了努力的時間,卻總是沉不下心來,一會兒寫微博傷春悲秋,一會兒刷朋友圈怨天尤人,一會兒想起一場電影還沒看,一會兒記起哪兒的餐廳西餐好吃,總之,雖然看著也忙忙碌碌,卻沒實質的內容。最後,眼睜睜看著別人一步步走向成功,自己只有豔羨的份兒。”

她最大的問題是,看似非常努力,但是無法專注去做好一件事,缺乏堅持。

這一點,減肥的人深有體會,你必須每週堅持鍛鍊,日復一日嚴格低卡飲食,才能保持好身材。一旦堅持不下去,身體不會騙你,立刻就會反彈,陷入惡性循環。

你也許會問,很多人也能持之以恆地努力,但結果也是持之以恆地失敗。這又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他們忽略了比持續努力更重要的事:深度思考。

思維,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最大因素。窮人拼的是體力,富人拼的是腦子。

曾任百度副總裁的90後李叫獸就是個喜歡深度思考的人。很多人想成功,首先想的是大刀闊斧幹一把,投錢、做事、夜以繼日、多勞多得……

李叫獸不一樣,他首先思考出成功必須要與人建立起聯繫的道理,然後分析出自己不善與人交往的特質,最後想出另一條路徑:

開公眾號,持續輸出高質量的知識內容,吸引大批人來與他建立聯繫。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都是習慣深度思考的人。他們對外界有深入研究,對自己也有清醒的認知。只有學會深度思考,你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辦法,正確的通往未來。

低質量的勤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3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做最有效的事?

說了這麼多,是時候給大家甩一點乾貨了。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天的工作和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一直低質量的勤奮,就等於在浪費時間。

所以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做事。

  • 第一步,先調整好自己的身體和心態。

你可以適當運動,然後對自己進行積極心理暗示,把這一天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注意運動不要太激烈,容易疲勞。高效的一天,從一個美好的小儀式開始。

  • 第二步,消除干擾。

保證自己在一個能讓你專注的環境學習或工作,最好的辦法是拿掉手機和斷網。

比如你讀書的時候,最好不要聽音樂。有人做了個試驗,同樣的一本書,聽音樂看和不聽音樂看,閱讀的進度相差一半,而且後者的閱讀體驗更好。

  • 第三步,提前一天制定一個工作清單

暢銷書作家Dan Pink說,可以建一個下班的規矩,知道什麼時候停止工作,每天以同樣的方式結束工作,清理桌子,關上電腦,然後制定一個明天需要做的清單。

列好清單後,你就可以把工作按照輕重緩急去劃分:

緊急重要的事情先完成,然後再處理次重要的事。最後再來考慮,緊急的事情是否必須自己親自花時間完成不可。

如果是,那儘量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如果不是,那就儘量不要多花時間。把精力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能獲得更多的回報。

  • 第四步,要學會休息

只會蠻幹不會休息的人,是不明智的。長期加班加點、疲勞透支的生活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甚至引發猝死。從長遠來看,對你個人的成長沒有一點好處。

一定要學會休息,按照自己的節奏給自己充電。我建議中午最好午睡半個小時到40分鐘,晚上不要超過12點睡覺。

《睡眠革命》這本書裡,把人的睡眠按1個半小時劃分一個週期,理想的夜間休息模式是睡足7個半小時,也就是5個睡眠週期。

  • 最後,要記得為自己設立一個週期內的目標

你可以短暫的迷茫,但是一定不能一直消沉。要找到自己想要什麼,然後靜下心來研究抵達目標的方法,再去持續不斷的努力。

有的人懶惰,但是他享受了生活,而有的人看似勤勞,卻一直在做無用功。休息也沒休息好,幹也沒幹好,這才是最可怕的。

生活本就不公平,有人起點高,有人起點低。你要努力,更要走心,世界一定會獎勵懂得高質量勤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