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01 期中考試的重要作用

▼ 初一:自信心

老師說: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很重要!

為什麼?因為第一次關乎自信心!

知識增多,難度加大,青春發育,加上陌生的環境,學生很容易產生不適應。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正常情況:高分和低分的學生都比較少,處於中間水平的比例最高。

不正常情況:成績好的佔2成,成績不理想的佔8成。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甚至會在某個層面影響中考發揮。

通常第一次考試前100的同學,到中考大部分也是如此。

由於第一次取得好成績的學生,一方面建立了自信,另一方面得到老師的重視和關注,自己內心的成就感會不斷督促自己去進步。

這樣,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就更有動力和進取心。

▼ 初二:爬坡關鍵點

初二新增物理,對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學習會變得吃力,很容易在初二被分化下來。

學生在爬坡過程中會遇到層層阻礙,若在開端遇到極大困難,很難在後續爬坡過程中跟上老師的思路和節奏,信心會受到打擊,可能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倦和排斥。

因此,初二期中考是檢驗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上是否完全轉變的關鍵點,也是發現問題、防微杜漸,防止被分化下來的關鍵時刻。

▼ 初三:總結梳理

是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檢測

學生通過這次考試,清楚自己的位次。

特別是參加區統考的學生,在整個地區排名讓自己初步瞭解目前處於什麼樣的位次,對志願定位,還有學習計劃目標調整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檢驗學生對試卷適應性程度

中考試卷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創新題,同時有改編題等等,學生對試卷的適應程度直接決定其中考走向。

初三的學生對不同試卷、題型的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02 期中考試三步走

▼ 期中複習三大步驟

第一步:列計劃,細化複習目標

因為期中考試涉及科目較多,複習時間有限,同學們應給自己劃定每天的任務,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增強複習的目的性和緊迫感,進而提高複習效率。

要提前列好複習計劃,計算好離考試還有多少天、有多少內容需要複習、每天需要複習哪些內容,每天拿出多少時間複習

第二步:抓基礎,以教材為本複習

課本是複習的階梯,學習須有“本”可依。

複習要以課本為主線,根據期中考試的考點、範圍和題型,全面溫習所有考試內容,包括課文內容、課後題、每課的重點章節和需要熟記的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複習並不等於把過去學過的知識再看一遍,重點在於系統梳理、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對比,尤其對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在複習中一定要弄清楚。

掌握課本上最基礎的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最基本思路、規律和方法是取得優秀學習成績的基礎。

第三步:重練習,養成解題習慣

我們都知道,多做練習題是消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

在做題時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速度。

考試都是有時間要求的,如果平時練習的時間太寬餘,很容易在考試時間壓力下產生緊張,急忙中思路混亂,出現各種問題。

因此練習時做題速度要快,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思維、表達和運算的敏捷性。平時能夠做到快速而準確地解決問題,考試時肯定會更加從容。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03 高效複習抓三點

1. 知識點:

知識點是學習過程中最需要掌握的基礎性知識,它雖然簡單,但是佔比最多,也最容易疏忽,需要同學們認真、謹慎地複習。

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辨析清楚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把知識點梳理成一張大網,掃清課本里的邊邊角角,不放過每一個。

2. 重點:

重點相比於知識點數量要少,但考察頻率極大地增加,難度也會更高,是考試重點考察的地方所在,需要同學們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擴展,進行深層複習。

在知識點已經掌握紮實的情況下,對照課本形成自己的角度和思路顯得更加重要。

3. 難點:

難點就是自己不會的地方,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難點,對於別人來說易如反掌的題目,在你可能就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而別人的難題,你有可能輕鬆就能應對。

這個時候,錯題本就發揮了它的廣大神通,同學們可以利用錯題本、好題本,對自己的難點進行集中複習。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04 時間緊張怎麼辦?

1. 文科理科,交替複習

想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內容上要注意將文科和理科相互交錯安排,不把內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學。

由於相近科目的學習內容相似,大腦皮層工作的部位也比較相近。

長時間使用同一部位,會造成局部腦細胞內物質的消耗大,產生疲勞,降低學習效果。

因此在複習時,應注意文理交替,如學完語文看物理、做完數學看政治歷史等,使大腦皮層工作部位獲得交替的休息。

2. 化整為零,分散複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的短時記憶容量是很有限的,如果在短時間內記憶內容太多,則容易出現錯亂。

因此,最好是採取分散複習時間和複習材料的方式。

如果一天有60分鐘的複習時間,集中一次用完不如分成幾段間隔複習效果好。

你可以上午複習30分鐘,下午複習20分鐘,晚上再複習10分鐘,防止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果。

分散複習材料也是如此。一篇文章整記不如分段記憶,一次記50個單詞,不如分兩次三次記憶。

3. 嘗試回憶,知識“反芻

在開始回憶時,最好先不要看書或筆記,等到想不出來的時候再看書或筆記。為了加深記憶,還可以一邊想一邊把主要的內容寫出來。

這個方法可大大加強複習的針對性,回憶能讓學生及時瞭解自己識記的對錯,知道哪些知識已經過關,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

接下來,就可以集中“火力”攻克那些還沒有掌握的知識,做到有的放矢。

4. 知識梳理,分類複習

就是對知識進行梳理,分清類別,從而使得複習過程更為條理。

例如,語文的複習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部分,針對不同的部分要採取不同的複習方法。

字音字形、成語、古詩詞等基礎知識在複習階段需要加強背誦;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在平時學習中形成,複習只是加強、提升的過程,因此複習的重點不是放在怎麼讀和寫,而應放在怎麼審題、鍛鍊解題方法上。

5. 背誦知識,靈活記憶

在考前複習的這段時間,每個科目都會有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同學們一定要根據學科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記憶。

如在記英語單詞時,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音標記。只要熟練音標和字母在單詞中常見的發音,當聽到一個單詞的發音時,就能很快拼寫下這個單詞。

而在記憶歷史知識點時,要抓住歷史事件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關鍵要素記牢,而前因後果、意義、經驗等則只需領悟精神要義,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記會更容易一些。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的期中考試裡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我們要達到知識的殿堂,就不能放棄每一個小的知識點;要想在升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要重視每一次考試。

就從這次期中考試努力複習做起。

因為,你能考上什麼高中,信息都隱藏在這次期中考試的努力裡,狀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