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人殉的发展历史

人殉简单来说就是用活人为死人陪葬。古代社会文明程度有限,因而出现了人殉。通常一些氏族首领、奴隶主去世,而和这些人比较亲近的妻妾、子女、奴隶、近侍会陪葬。

特别是商朝的晚期,人殉非常普遍。在商朝贵族的坟墓中出现了大批殉葬者,这些殉葬者少则一两人,多则几百人。当然了,这些人并不是自愿为坟墓的主人而死。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来,很多奴隶惨遭杀害,或者直接被活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人殉被大规模推广。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把后宫中没有子嗣的嫔妃全部给秦始皇陪葬,因而殉葬人数非常的多。秦始皇陵至今没有发掘,因而具体殉葬者有多少不得而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秦始皇陵建造了三十多年,征调了几十万百姓,其中一万多名工匠被杀死在秦始皇陵之中。

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秦朝灭亡以后,人殉实际上被废除了。汉代的法律是明令禁止人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汉建国初期,人口特别少,因而鼓励生育,废除人殉。比如赵缪王刘元要求自己的奴婢为其殉葬,因而导致十六人被迫自杀。汉宣帝因而处罚了刘元,撤销了刘元家族的封国。

两汉、三国、以及后来的宋朝,人殉都是很少的。人殉作为一项残酷的制度,其废除也是历史的进步。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人殉成了祖制,它居然又死灰复燃了。

明朝的宫廷殉葬始末。

明朝的人殉主要是宫廷殉葬,又可称作宫殉,被杀的往往是嫔妃和宫女。《明史·后妃传》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以后,很多宫人被陪葬。但是到底死了多少人,明史没有具体的记载。《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一共有四十名嫔妃一同为朱元璋殉葬。

明代的宫殉制度持续了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景泰五朝,等到明英宗朱祁镇驾崩的时候,他临终留下遗诏,要求废除明代宫殉制度。自此以后,明代宫殉制度便被废除了。

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为什么明英宗会废掉明代殉葬制度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殉葬不得人心。对于这一点,从明代皇帝的殉葬人数就能看出来,基本上是逐渐减少的。所以明英宗的遗诏送到内阁的时候,内阁大臣阅览以后,激动得涕泗横流。从大臣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明代的殉葬制度不得人心。

(2)明英宗个人特殊情况。明英宗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但是他本人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特别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钱皇后对他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不过钱皇后没有孩子,因而在后宫之中地位不稳。明英宗去世以后,按照当时的宫廷殉葬制度,钱皇后可能会被逼殉葬,这是明英宗不愿意看到的。

(3)周宪王奏疏的影响。周宪王朱有墩生前希望死后一切从简,因而明英宗特意下旨让朱有墩的王妃和六位夫人不用殉葬。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圣旨下来的时候,王妃和六位夫人已经自杀了。

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

按照历史的发展潮流,殉葬制度违背儒家的仁政,深受人们的诟病,并且早已经废除了。一个非常让人疑惑的一个问题是朱元璋为何要恢复残忍的宫殉制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古人封建迷信。过去的人认为人死后是会到阴间的,为了在死后的阴间也能生活的好,因而需要殉葬者。所以封建帝王为了让自己在阴间能够继续享乐,他们把自己生前的妻妾奴婢带到坟墓。

(2)古代妇女价值观的影响。近现代一直提倡妇女解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王朝对妇女的压迫过于厉害。在当时各种封建礼教的灌输教育之下,妇女形成了独特的贞节观。贞节观让很多妇女愿意殉夫,甚至殉夫守节成为很多妇女追求的目标。

(3)防止后宫干政。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皇帝。虽然他没上过学,但是他也是一直在读书学习的。考虑到历史上后宫干政的危害,朱元璋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制定严格的后妃管理制度,从民间选妃,只重品行,不重视门第。

宫殉也是朱元璋防止后宫干政的重要举措之一。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大规模是实行宫殉制度,严防后宫干政。

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4)元朝的影响。我们知道有个词叫做“汉承秦制”,意思是说汉朝的制度很多都延续了秦朝的。可见,前朝对后面的王朝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原因很简单,毕竟新的王朝创立者也多半是在前朝长大的,日濡目染,自然会受到很多影响。

很多人会觉得元朝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举个例子,元朝的行省制度,可是一直沿用的,对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沈氏日旦》中就认为,明朝妃子陪葬是来自于元朝:

“嫔御殉葬,夷俗也。国初犹仍胡元遗风,至英庙始禁軰著为令。则宋濂、方正学、觧缙等诸臣所润色何事乎!”

他认为是大明朝的嫔妃殉葬是受外来风俗习惯所影响,因为朱元璋也做过元朝人。元朝统治了97年,也经历了几代人,明朝初年社会风气受其影响是非常正常的。

宋朝的时候的北方兴起了很多政权,无论是辽国、还是金国,都有活人陪葬的风俗。这其实也不意外,因为这些政权甚至还存在奴隶。

虽然元朝的正史之中并没有记载嫔妃殉葬的事例,但是别的资料能够显示元朝的统治者是有活人陪葬这个习俗的。

为什么明代早期会盛行已经灭亡多年的人殉制度?

1.《世界征服史》、《史集》记载了成吉思汗死后四十个蒙古少女殉葬,成吉思汗死的遗言中也有陪葬的内容;

2.拔都死后,有奴隶和妻妾殉葬;

3.旭烈兀死后,用幼年美女殉葬。

清朝在入关之前一直都是有殉葬的,最有名的便是多尔衮的母亲为努尔哈赤殉葬。不过后来他们推行殉葬制度遭到了汉人抵制,后来康熙便取消了。

至于说明朝陪葬妃子具体的死亡方式,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提到的死法有“自刎”、或者“绝食而死”。过程相对具体点的便是明成祖了,具体如下:

明成祖朱棣去世了,殉葬的人有三十多个。在殉葬的那天,她们都在一个院子里面吃饭。吃完饭以后,便到另一个房间去自杀。具体就是房间里面有个小木床,殉葬的人站在小木床上把头挂在绳子上,然后撤走小木床。据说这些殉葬的人哭得死去活来的,情况非常的惨。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