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约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战期间可以说是英雄辈出,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其中以下四大战役最为经典。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一、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登陆过程: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此后,288万盟国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二、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

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日本在中国、东南亚的战争,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日本无法消灭和占领美国,他需要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让美国做出让步。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这场战役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由于日本未能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但即使日本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助日本。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三、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70万多人,损失坦克约248辆,损失飞机9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180多万,损失坦克6800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3500架。

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30万人,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6千多辆,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质素仍然远在苏联之上,同时亦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期后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四倍。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

四、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我方称"芷江保卫战")。 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 。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垂死挣扎,制定所谓"本土决战"计划,从中国东南调兵于华北为配合其集中兵力和实施所谓本土决战;1945年4月,驻湖南日军抽调5个师团3个外加独立旅团约8万人发动了对湖南的最后一次 ,也是对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芷江作战(中方称湘西会战或雪峰山战役)。国民党第三、 四方面及第六战区一部,以雪峰山为依托,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给日军以歼灭性打击。最终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二战四大经典战役,中国战场占了一个

湘西会战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此次战役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的国威。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败仗多,胜仗少。而湘西会战,国际声誉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