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早在T-34中型坦克研制成功之后,1941年国防委员会就决定着手对它进行改进升级,也就是T-34M型,项目代号A43。A43的目的是在T-34的基础上进行加强,火力不变,主要是装甲防护和动力方面。原本该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因为“巴巴罗萨”计划突然发动,A43的整个研发计划都被打乱了,不过它的一些研究成功却由T-44中型坦克继承了。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中型坦克

接下来战场态势的发展大大超出预期,不久以后T-34坦克的装甲优势已经失去,兵工厂忙着给它增加装甲和火力,没有太多的力量去研发新的坦克。一直到1943年左右,苏军全面稳固住了战线,并逐步开始反攻,这才给新坦克的设计制造创造了稳定的条件。

1943年3月,坦克制造厂完成了新式的T-43样车,这种样车既继承了T-34的一些优良设计,同时采用了新式的扭杆悬挂等部件,除了火力没变,整车的舒适性提升不少。遗憾的是同时期苏军已经有了顶着大炮塔的T-34-85中型坦克,T-43就显得多余。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中型坦克在测试

1944年年初,T-44的研制工作正式展开,此时的苏军在坦克方面拥有许多的实战经验,坦克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得到许多坦克设计的有用经验,加上对德军坦克的研究,新的样车在3月就制成并进行试车。

T-44坦克项目代号136工程,目的是研制成一种防护装甲与黑豹中型坦克一个级别的,但是尺寸又要小得多的苏式风格坦克,火力上依然采用85毫米炮。同年5月样车的实验结束,7月得到了正式的T-44编号并开始投产,当年年底开始在几个坦克旅进行装备。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的设计目标就是对空黑豹

1945年的柏林战役时,位于前线的近卫坦克旅已经装备了这种新式坦克,不过各种机缘巧合下,并没有直接参与坦克战。到二战结束前,苏军差不多装备了200辆T-44中型坦克。

以当时的标准来看,T-44坦克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优秀中型坦克,唯一能够和他一比高低的就是英军那款只是在战场上溜了一圈的百夫长重型坦克。整体设计上,T-44采用了宽大的3人炮塔,比起早期的T-34紧凑的炮塔来说更方便人员操控;为了进一步降低车体,减少被弹面积,发动机采用横置布局,传动装置依然后置,大直径负重轮。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中型坦克

防护能力上,依然坚持了成熟的大倾斜角装甲布局,最大装甲厚度达到120毫米,炮塔采用从T-34-85改进而来的六边形铸造炮塔,防弹效果更好。

火力上采用85毫米口径火炮,可以发射普通穿甲弹、被帽穿甲弹和脱壳穿甲弹,发射脱壳穿甲弹的时候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37毫米均质钢装甲,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07毫米均质钢装甲。另外坦克有2艇辅助7.62毫米机枪,一挺为并列式,另外一挺布置在车体前方。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中型坦克

动力上采用一台最大功率520马力的V44型12缸水冷柴油机,横向布置既降低了车体高度,也有效地缩短了坦克的长度,新式的变速箱更加可靠,体积也更小,驾驶员不必再像T-34驾驶员一样带着小榔头开坦克了。行走装置上采用扭杆式五对负重轮,这种结构的可靠性自然不用过多介绍,成为此后几十年里坦克的标配。

除了T-44的基本型,真正全面向下一代T-54坦克靠拢的版本是T-44-100。该型坦克是在1944年年底展开的设计,炮塔座圈直径扩大到1700毫米,后来继续扩大到1825毫米,更大的炮塔就能容纳更大尺寸的火炮了,该坦克安装了著名的D-10型100毫米坦克炮,作战能力比起85毫米炮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同时炮塔顶部装上了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这个版本的坦克除了没有半圆形的炮塔之外,和T-54坦克基本没什么两样,后者就是根据这个版本直接改进而来的。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T-44-100中型坦克

T-44还有一种不太成功的改进型号是T-44-122,也就是安装122毫米坦克炮的版本,这门火炮和IS-2重型坦克安装的火炮是同一款,之所以选择这款火炮是因为它能有效击穿黑豹坦克,而100毫米炮需要首先供应给SU-100坦克歼击车使用。实验中发现中型坦克的体格要想装下这样一门巨大的火炮难度很高,勉强塞进炮塔了又没有地方安置炮弹了,最终的样车只能携带24发各种弹药。这样的坦克那还不如继续生产IS-2呢,最终只好放弃了。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近处为T-44-122

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起,T-44到1947年总共生产了1823辆,赶上了二战的末班车,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个月,相比于二战同时期的各种中型坦克,T-44多少改正了一些T-34糟糕的人机工效,同时在三大要素上进一步提升,以如此小的体格兼顾了火力、防护和机动三大要素,比起黑豹、早期百夫长和M4等中型坦克而言,整体作战能力要优秀得多,唯一能够和它一比高下的就是百夫长中型坦克,两者各有所长,量产型百夫长在火力上优于T-44,而后者在装甲防护上更胜一筹。

二战最强的中型坦克T-44,坦克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匆忙过客

百夫长中型坦克

​T-34坦克作为二战的经典坦克,在坦克设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T-54中型坦克更是一代神车,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装备,而连接这两者的纽带就是T-44中型坦克,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在它的身上既有T-34的一些特征,又有T-54身上的一些超前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