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園林何巧女各個王冠掉落、女富豪謝幕

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28日,2017年躋身富豪榜的浙江女富豪何巧女卸任東方園林法定代表人,由劉偉杰接任。同時,何巧女退出董事長職位,由慕英傑接任。此外,東方園林還新增了經營範圍,包括工程管理服務、企業管理諮詢。

而早在今年8月份,何巧女、唐凱夫婦再次向朝陽區國資委轉讓東方園林5%股份,並將16.8%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委託給了國資委,據此讓出了東方園林的實控權。

何巧女曾經擁有很多美稱,“園林皇后”、“PPP女王”和“諾捐女王”,從女富豪到一年財富暴跌165億、負債高達289億,到如今被踢出局,她何以淪落至此呢?我們分別來察看她的各個不同王冠,從中窺其原貌、探其緣由。

東方園林何巧女各個王冠掉落、女富豪謝幕

01 “園林皇后”

1966年,何巧女誕生於浙江省武義縣的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裡,家裡兩兒三女,何巧女排老二。據說,何巧女10歲時才穿上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雙鞋,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雞蛋。

東方園林開始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花房,時間是1990年,彼時何巧女還是該院的一名學生,但已經開始嘗試創業。這一段時期,相當於東方園林的孕育期。

來看看東方園林的發展史:

1992年,東方園林前身成立,經營植物租擺業務,並快速進入房地產園林工程業務領域。

2000年,東方園林集團成立,並進行股份制改造,啟動創業板上市計劃。

2003年,東方園林全面收縮業務領域,專注於核心業務景觀領域,到2008年,成為業界翹楚。

2009年,在深市中小板上市,成為中國園林第一股。

2013年,東方園林進一步拓展業務領域,涉及景觀、生態、苗木、地產、婚慶五個板塊。

2014年,生態環境業務艱難升級,探索“三位一體”技術治理理念。

2015年,搭建全產業鏈生態技術平臺,“水資源,水環境,水景觀”三位一體+水務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從此開始,東方園林全面進軍環保行業,主攻水處理和固廢處理領域,並且開始了快速的擴張式發展,通過併購、投資等方式很快奠定了在環保行業的地位。

自何巧女1993年創辦了東方園林,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手將東方園林發展為“中國園林第一股”,並且一度是A股明星企業。何巧女也因此被稱為“園林皇后”

02 “PPP女王”

2016年7月,東方園林成立環保集團,進軍工業危廢領域,力爭中國危廢第一品牌,環境集團成為 PPP 龍頭民營企業,佈局200 個城市,200 條清澈河流。因為在PPP領域表現強勁,何巧女成為業界有名的“PPP女王”。

不過大肆進入PPP,也為東方園林後來的債務危機埋下隱患。2016年到2018年,東方園林三年中標PPP項目的總額約1500億元,一度成為“PPP第一股”。在2018年民企PPP中標榜單上,東方園林高居第二位。

有專家分析:“PPP項目需墊資20%以上資本金,而項目淨利潤率僅在15%,長期來看存在5%的資本缺口,同時項目淨利潤的一半以上又轉化為了存貨及應收(存貨週轉天數在372天左右,應收週轉天數在150天左右),從墊資到收回現金需要將近1年半。”

“所以乾的項目越多,東方園林越缺錢,每個已簽訂的PPP項目都是一個吞噬資金的巨獸。”

果不其然,隨著監管機構對企業融資的政策收緊,融資難問題成為東方園林資金鍊斷裂、財務狀況惡化的導火線。

東方園林何巧女各個王冠掉落、女富豪謝幕

2018年5月21日,東方園林原計劃發行10億元的公司債券,實際卻只發行了5000萬元。此次發債只融到原本計劃發行規模的二十分之一,東方園林做為PPP明星企業,拿著AA+這個還不錯的評級水平,發債竟然吃了這麼大的“閉門羹”,東方園林這次發債可堪稱是史上“最悽慘、最尷尬”的一次發債。

外界據此對東方園林的財務狀況分析很不樂觀,對於幾百億市值的東方園林,連5000萬都要發,可見其債務危機已經迫在眉睫。

期間,東方園林先後與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合作,獲得64億授信額度,併發行了12億元的融資。2018年8月27日,東方園林復牌後,股價一路下跌,跌破8元/股。

與此同時,關於東方園林拖欠工資、獎金等的消息也不絕於耳。就在當年9月4日,在央行、全國工商聯組織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上,何巧女向易綱直言:“現在民營企業太難了,如果易綱行長給我批准一個銀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業於血泊之中,一個一個地救。”

東方園林的資金鍊問題已經難以掩飾,而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比例高達82.88%,隨著股價下跌也徘徊在平倉邊緣。

其實從業務收入來看,東方園林一直處於增長狀態,2015—2018年,其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79億元、85.63億元、152.04億元、132.93億元。

但是PPP項目上的激進,使其負債居高不下,2015—2018年,東方園林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3.83%、60.68%、67.62%,69.33%。

東方園林也依靠自身努力過,主動請退了多個PPP項目,同時爭取資金紓困,但是資金鍊嚴重斷裂、財務狀況惡化迅速,已經無力自救,所以何巧女才讓渡控股權給北京朝陽區國資委旗下的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03 諾捐女王

“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為什麼如此勤奮工作,為什麼會有這麼遠大的理想,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為什麼熱衷於做慈善?因為,我們小時候的理想是,等我富裕了,我一定要幫助大家”。何巧女曾經這樣慷慨激昂地言說。

在東方園林陷入危機之前,熱衷於公益事業一直是何巧女身上的一大亮點,她有“諾捐女王”之美稱。

身價達到百億規模之後,何巧女發起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會。包括在母校北京林業大學六十年校慶時捐贈4000萬元、向北京大學捐贈2000萬元、向家鄉武義捐贈2000萬元設立公益基金等。

2015年8月8日,深圳慈展會期間,何巧女承諾將捐贈個人持有的東方園林部分股權給巧女基金會做以大自然保護為主的公益事業,當時共計7630萬股,價值29億元。

正是由於此筆捐款,何巧女登上了2016胡潤慈善榜和2015年中國捐贈百傑榜。在胡潤慈善榜上,她位居第三,僅次於馬化騰和陳一丹;而在中國捐贈百傑榜上,她則高居第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善”。

不過讓人可惜的是,這條鉅額捐贈承諾,只是在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的官網上掛著,並沒有看到捐贈的相關公告

2016年8月何巧女宣佈,將在未來5-8年內向阿拉善SEE基金會捐贈1億元用於支持後者“任鳥飛”專項基金。

2017年10月,何巧女在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會議上宣佈,將通過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在未來7年時間裡累計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約15億美元),以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此同時,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與全球最大的大貓保護組織Panthera簽署合作,承諾先期投入20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33億元)在全球建立10片大貓種群保護地。

截至2018年2月,何巧女所承諾捐贈的金額已經超過180億元。遺憾的是,這些鉅額捐贈大多仍停留在口頭承諾的階段。

有媒體通過巧女基金會年報數據等多方途徑查證,發現巧女基金會2012年至2017年年報披露金額,加上何巧女個人捐款,總捐贈額為4億人民幣左右。

承諾的180億和落實的4億,諾捐和實捐之間的巨大差額,讓何巧女獲得了“諾捐女王”的雅號。

東方園林何巧女各個王冠掉落、女富豪謝幕

04 王冠掉落,被踢出局

從2018年5月發行債券融資失敗以來,隨著東方園林財務狀況深陷困境、瀕臨破產境地,何巧女從“園林女王”、“諾捐女王”、 “PPP女王”到“失信被執行人”,再到如今拱手讓渡出東方園林公司實控權,何巧女的各個王冠紛紛掉落,失意至此、情何以堪?

但回首來路,察看何巧女經營管理東方園林,在多元化戰略上大膽冒進、過於激進,讓企業缺少時間和空間沉澱和優化;在PPP領域深度迷戀、賭徒心理,出現債務危機時又不懂得及時止損、保住企業實力;在融資策略上,槓桿巨大、危機叢生,最終導致企業現金流斷裂瀕臨崩盤。而在諾捐問題上,何巧女又自不量力、忘乎所以。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古人誠不欺我也。管理一個企業,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踏踏實實;同時要提高警惕,有危機意識,凡事未雨綢繆。任何失敗都是有緣由的,何巧女最終還得為自己的冒進激進、好高騖遠的行為買單。

東方園林現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新增經營範圍、公司換帥,希望北京朝陽國資委入主的一系列動作能讓東方園林重新起步、煥發生機。

作者簡介:馨一然,寫文聊以自娛、抑或是自我救贖,也藉此傾盡全力追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作品散見於報刊、雜誌和新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