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針對近期陝西省寶雞市部分農田頻發的蠐螬、金針蟲為害麥苗情況,10月29日至31日,陝西省楊淩示範區科協、楊淩示範區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聯合組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專家仵均祥教授、小麥栽培專家張睿研究員及示範區老科協李省印研究員、謝恩魁教授,以及寶雞市農業科學院小麥栽培專家張會成高級農藝師等5人,就渭北旱塬麥田出現缺苗斷壟現象及突發地下害蟲問題,趕赴鳳翔縣田家莊鄉寺頭村、城關鎮火星村、柳林鎮塬村、陳村鎮西槐村,武功縣貞元鎮顏西莊、代家社區南留村、武功鎮涼馬村等地進行了實際調研,大家通過沿途觀察、深入田間詳細查看、與農戶及村幹部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調查了麥田缺苗斷壟及蟲害發生程度、發病原因及可能採取的對策,初步形成如下共識。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楊淩示範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曹智午(左三)組織專家組在陝西省武功縣貞元鎮瞭解小麥受災情況

部分麥田缺苗斷壟嚴重,多年罕見

調研結果表明:今年由於較去年小麥播種期普遍提前,目前秋苗總體長勢喜人,且較去年同期明顯偏旺。但部分麥田存在的缺苗斷壟現象也不可小覷,部分麥田由於缺苗斷壟嚴重,甚至為多年罕見,目前已有部分麥田被翻耕重播。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考察組在鳳翔縣陳村鎮尹家務村田間調查,地下害蟲造成麥田缺苗斷壟情況近90%,地下害蟲造成大片小麥根部被食,地上部分大片枯死

鳳翔縣城關鎮火星村種有小麥5000餘畝,絕大多數麥田缺苗斷壠現象不嚴重,缺苗率在10%以下,或者3%至5%之間。但有個別田塊缺苗斷壠較嚴重,缺苗率在20%左右,全村已翻耕重播麥田20餘畝,約佔全村小麥種植面積的0.4%。

鳳翔縣柳林鎮塬村相對普遍發生較重,但絕大部分田塊缺苗率在10%以下,個別田塊缺苗率可達30%至40%,也看到了一塊大約2畝左右的麥田已翻耕重播。

鳳翔縣陳村鎮西槐村是調研的3個村子中發生最輕的村莊,在調研的4塊麥田中,僅一塊地缺苗率可達20%左右,其他3塊地的缺苗率均在5%以下。但在去西槐村的途中,發現同屬於陳村鎮的尹家務村一塊大約10餘畝的麥田,是調研人員當天看到的缺苗斷壠最嚴重的一塊麥田,全田塊缺苗率達60%至70%,田間呈現大範圍的“斑禿”現象。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鳳翔縣陳村鎮三里村田間調查發現,播種質量差及地下害蟲造成小麥田間大片斑禿,缺苗斷壟情況達到80以上%以上

武功縣武功鎮西塬涼馬村、洛陽村、聶村、新寨村和古鳳村,貞元鎮顏西莊和代家社區南留村等7個點,基本苗在14-28萬/畝,葉齡在0.5-2.5之間,播種適期偏晚,地下害蟲在播種偏深的田塊有輕度發生,危害程度也較輕,麥田雜草基數比較高,調查點中缺苗斷壟相對較少。

本次參與調研的專家基本都是從事植保和小麥栽培30年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長期從事植保和小麥栽培技術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工作,具有豐富的基層實際工作經驗。其中仵均祥教授和張睿研究員曾長期受聘擔任陝西省農業廳相關專業技術專家,也都曾被中共陝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聘為陝西省農業專家服務團特聘專家,還多次參與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相關調研活動。大家一致認為:近期麥田出現的缺苗斷壟現象實屬罕見,特別是在關中西部地區,近30餘年很罕見,應引起各級政府和村民的高度重視。

原因複雜,部分原因尚屬推測

專家一致認為,引起近期麥田嚴重缺苗斷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部分原因由於缺乏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尚有待今後進一步證實。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鳳翔縣柳林鎮塬村田間調查發現,播種深度過深以及地下害蟲危害,雙重因素造成小麥弱苗比例較大、田塊中缺苗斷壟達20-30%。

1、地下害蟲發生嚴重,主要為害害蟲發生了變化

調查結果表明,已翻耕重播的田塊無法判明缺苗斷壟的真實原因,但目前嚴重缺苗斷壠,尚未翻耕重播的田塊地下害蟲均很嚴重,死亡麥苗均是有與地下害蟲的危害所致。深刨麥際土壤所找到的9頭地下害蟲經室內鑑定確認,共有3種,其中溝叩頭甲1頭,大黑鰓金龜1頭,暗黑鰓金龜7頭。地下害蟲的種類組成與以前相比發生了明顯變化。由以往冬前麥苗死亡80%左右由金針蟲危害所致變成了由目前的80%麥苗死亡由蠐螬危害所致。即蠐螬成為地下害蟲中主要為害種類,與金針蟲比較,蠐螬的危害要更為嚴重,這是今年出現麥苗缺苗斷壠的主要原因之一。

2、播種質量較差,特別是播種過深,嚴重影響小麥出苗

缺苗斷壟嚴重的田塊,基本上均存在播種深度過深的問題。小麥播種的最佳深度為3-5 釐米,不超過5釐米。但在缺苗斷壟嚴重的田塊拔出麥苗發現,播種深度均在6-8釐米之間甚至更深,個體地中莖在3-6釐米,形成弱苗,也是地下害蟲危害最重的,出現嚴重地缺苗斷壟現象。已翻耕重播的田塊,這一問題似乎更為嚴重。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鳳翔縣城關鎮火星村田間調查發現,部分地塊遭受地下害蟲食根,加之播種質量不高,造成小麥田塊約10-20%缺苗斷壟,形成明顯斑禿

3、小麥收穫後免耕直播,秸稈還田利於地下害蟲發生

小麥收穫後免耕直播,減少了對地下害蟲的機械殺傷作用,有利於土壤中蟲源的積累。秸稈還田,秸稈在田間腐熟過程中散發的氣味對地下害蟲的趨向產卵有吸引作用,同時增加了土壤表層的有機質和疏鬆度,均有利於地下害蟲的發生與危害。

4、“白籽”下種或藥劑質量不過關,沒有起到防止地下害蟲發生的作用

缺苗斷壟嚴重的田塊幾乎播種時種子均為進行藥劑處理或雖然隨種子播種,混播了顆粒劑,但防治效果不理想,特別是隨種子撒施了顆粒劑的地方,所用藥劑的質量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調研,這一問題曾在2016年岐山蔡家坡500畝土豆田中發生過,因所用藥劑質量嚴重不過關造成了重大損失。

5、氣候條件

今年夏末至整個秋季,關中地區降雨量大幅度增加,除了有利於金龜甲產在土壤中的卵順利孵化,不利於土壤中多種天敵的活動外,整個農田環境中植被更為豐富,金龜甲喜食的植物源更加豐富,從而使蠐螬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而喜歡土壤疏鬆且相對乾燥的金針蟲數量減少,引起地下害蟲種群發生了顯著變化,危害加重。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專家在鳳翔縣田家莊鄉寺頭村田間調查發現,小麥苗根部遭受蠐螬和金針蟲危害後的不同狀況

各地防治對策宜因時而定

針對部分麥田出現的缺苗斷壟現象,專家認為應從長遠和眼前兩個方面分別採取相應的防治對策。

從長遠來講,小麥缺苗斷壟現象的預防是小麥生產中首先應該抓好的基礎一關。引起缺苗斷壟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下害蟲,包括蠐螬和金針蟲,二是播種深度過深。而地下害蟲是小麥生產中常發災害性害蟲,播種深度是每年播種時都要面臨的問題。所以,首先應加大地下害蟲防治和小麥規範播種技術的宣傳與推廣普及是今後一個長期的任務。在普遍宣傳培訓的基礎上,首先一定要做好小麥播種時的種子藥劑處理,這是防治地下害蟲危害最關鍵、最簡單、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要使農民掌握小麥適宜播種深度,避免播種過深影響出苗的情況發生。

蟲害嚴重,這些地方的小麥已經缺苗斷壠了

從目前來講,專家建議,對缺苗率50%以上的田塊抓緊時間重播,由於土壤墒情好,重播時不用翻耕,直接用播種機在原來苗子的基礎上播種,播種量為每畝10公斤。缺苗率在10%至50%的田塊,宜採取人工補種方式在缺苗斷壟處點播。缺苗率在10%以下的田塊,由於地下害蟲即將潛入土壤深層進入越冬狀態,暫時可以不防,估計對產量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但必須注意,補種及重播的種子必須進行藥劑處理,處理方法為:每100斤種子,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0.3斤,現將要用8-10斤清水稀釋後均勻噴拌到種子上,待種子將藥液充分吸收後即可播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