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常有小夥伴來問我:貓姐,現在保險代理銷售誤導這麼亂,國家就不管管嗎?

管!怎麼沒管!

從2017年就出手了,發佈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雙錄”正式出臺!

啥叫“雙錄”?

說白了,就是面對著攝像頭,保險代理人問一大串問題:balabalabalabala ,明白了嗎?

我們挨個問題回答:明白!

這整個對話全程被錄音錄像,這叫做“雙錄”。

提問的內容會包括銷售人員介紹自己身份,介紹產品和核心內容,對免責條款說明,投保人簽署合同,抄寫風險提示語句等等錄音錄像。

“雙錄”最大的作用在於,

將來如果發生了理賠糾紛,咱們可以依靠這個錄音錄像,判斷究竟是誰的責任!


雖然之前出臺了政策,但是主要是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投保超過1年的人身保險、年金、萬能等產品才需要雙錄。

而就在今年10月份,江蘇省全面實行了“雙錄”政策,並且實施的力度更大,規定範圍也更廣:

由投連險產品擴展到所有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從老年消費者擴展到所有個人消費者。

既然開始了第一槍,估計其他省份也會慢慢加入。也就是說,未來可能人人買保險都要做雙錄了!

這樣看起來,實行雙錄似乎非常不錯!


但沒想到,反而成了某些銷售機構的“保護罩”,甚至是誘導銷售的噱頭,忽悠大家趁還沒實行雙錄趕緊買保險。

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提早規劃買保險是正確的,但卻扭曲了“雙錄”真正的意義!

銀保監會啟動“雙錄”最根本的是為了保護咱們消費者的權益,避免銷售人員的誤導。

如果本身健康就有異常,什麼身高、體重、住院史,就算沒有雙錄,現在基本上各種健康大數據都互通,社保卡記錄一查便知,你以為保險公司不能查得到?

所以這種說法根本就是在曲解我們對“雙錄”的理解!

“雙錄”還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錄像內容也只是簡單講解,真正說明講解和推銷過程並沒有放到錄像裡面,實際上只能避免比較低級的詐騙。

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這位大媽被高收益所吸引,一步一步被銷售誘導,在“雙錄”時按照銀行職員吩咐,面對風險提示一直回答:清楚明白。結果拿自己的養老錢買了高風險產品,最後血本無歸.......

大家別覺得大媽傻,實際上很多人確實是這樣子!

貓姐遇到過很多小夥伴,是聽完我的課程之後才認真去看自己買的保險,一看才知道已經入了坑。

保險並不是像買衣服一樣是一次性消費品,而是一旦決定了就有可能要交幾十年的錢!


所以,不管有沒有錄像,一定要聽清楚業務員跟我們介紹的,最好是在投保之前自己先做做功課瞭解一下保險,才不會那麼容易被坑!

可能有些小夥伴會問:那在互聯網買保險,也要做雙錄嗎?

因為互聯網保險本身就公開透明,咱們在買保險之前自己就能夠提前看到保險條款責任,承保機構,繳費方式,退保風險等等。

這跟傳統的付費前只能看到業務員的計劃書,無法更完全仔細瞭解產品是不一樣的。

而且,銀保監會文件也有明確說明:目前互聯網銷售的保險,並不需要“雙錄”。

國家新規定,所有賣保險的都害怕這件事......


另外,互聯網保險投保成功後,也有電話回訪這一環節,也會被錄音,有點類似“雙錄”的。

但不管有沒有雙錄,咱們買保險全過程,一定的弄明白,特別是免責條款,健康告知等等,這些都是有可能會影響後期理賠的大事兒,更加得搞清楚!

實在不懂的,留言來問我也行。

可別稀裡糊塗一直回答:清楚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