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导语: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大汉王朝的国君,更是一位难得的贤明君主。汉武之雄才韬略,乃是罕得,而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汉族开启第一个黄金时代。在他亲政期间,即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都在抗击北方的匈奴,将威胁拉大汉数代人的威胁彻底解决掉。用实力捍卫了大汉的尊严。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

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在汉武帝的特别照料下,原本只是一个战俘的金日磾官运亨通,一路高升,最后进入到中央决策中枢。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汉武帝临终之前,还钦定了金日磾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仅次于霍光,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二把手。

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

金日磾的首秀

河西之战可谓是金日磾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之前,他是匈奴修屠王部的王子。经历了河西之战后,这位王子不仅父母被杀,部下投降,年仅十四岁的他连同母亲一起被俘虏,连带着他的弟弟一家三口被带去长安,沦为养马奴。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金日磾画像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在被俘来到长安那年的秋季,汉武帝阅马,金日磾的机会来了,凭借此次机遇一举翻身,从一个小小的马奴摇身一变成为马监。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的养马官

在阅马当天,汉武帝带着莺莺燕燕的后宫佳丽们检阅骏马,马奴们依次将马牵上场,这些马奴们哪里见过如此多花枝招展的美人,个个都心不在焉,频频偷看。唯独金日磾目不斜视,身长八尺二寸的他目光坚毅,容貌伟岸,虽然年仅十四,但气质便远超同龄人,顿时间鹤立鸡群。

并且金日磾的马又肥好,令得汉武帝很是诧异,召他上前问话,金日磾面对刘彻的提问毫不怯场,对答如流,汉武帝越发的诧异,最后赐予他沐浴金汤,衣冠品阶,拜为马监。

此时距离金日磾被俘来到长安,仅仅过去才半年的时间。家庭遭遇此大变,身处绝境,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很快地认清现实,将手头的事做好。不仅将马养的膘肥体壮,还借此机会学会了汉语,展现了他出众的学习能力。从汉武帝对金日磾对答如流感到诧异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汉语水平之高令汉武帝很是满意。

最重要的是,本就是王子的金日磾从小就经历过大场面,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马奴能够比拟的。并且他人大心细,善于观察,最终展现出自己的不平凡,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汉武帝慧眼识英雄

汉武慧眼识英雄这是他在历史上被大家所熟知的,知人善用这一点也是他能够成就千古一帝的重要原因。苏轼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古之人,惟汉武帝号之人。盖平生所用,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古代骑兵

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而金日磾本是修屠王部的继承人,不仅熟知匈奴高层决策流程,并且现在又会养马,又会汉语,简直就是刘彻梦寐以求的人才啊。

于是汉武帝眼光毒辣地将金日磾收入麾下,并且一路照料"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首先侍中这是汉代的加官,可以做皇帝的侍从,陪伴在皇帝左右,供其商榷顾问。

而这里的驸马都尉指的可不是汉武帝的女婿,而是掌副车之马的一个官职,皇帝出行的时候,正车是由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由驸马都尉掌管。而到三国时期,皇帝的女婿一般都会授予驸马都尉的官职,因此从那以后,这个称呼就成了帝婿的指代。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驸马都尉

大夫就是皇帝的近臣,分由光禄大夫、太中大夫和谏大夫,其中地位最为尊崇的就是光禄大夫,专奉皇帝诏令,掌议官之首。

金日磾一家可谓是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战俘的命运就此被逆转,金日磾本人也是一飞冲天,成为汉武帝身边最宠信的人。

金日磾并没有因为身居要职而有丝毫怠慢,他向汉武帝展示出来的是认真谨慎,不骄不躁,就这样一个"既亲近,未尝有过失"的人,有谁会不喜欢呢?

汉武帝对金日磾可谓是相当的信任,不仅经常赐予丰厚的奖励,经常有宫伺伴左右,就连出行都带着他。刘彻对金日磾如此宠爱,以至于有大臣贵族在背后说闲话"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知道此时的汉武帝哈哈大笑,说了一句"愈厚焉。"

指定金日磾为托孤大臣的原因

金日磾与刘彻之间相差了22岁,但是君臣相伴却有34年之久,长达数十年的朝夕相处,两者早已将心比心。

"累著忠孝节,而笃慎克让有足多者"在马何罗兄弟行刺案中,忠心护主的金日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氏兄弟与金日磾一样,能够自由出入于禁宫当中,而他们的举止异常也收到了金日磾的怀疑,于是金日磾就在暗中观察着两人,俩人也察觉到了金日磾的举动,一直没能找到机会下手。

在公元前88年六月,汉武帝临幸林光宫,在那天晚上,马氏兄弟开始发动叛变。在第二天的凌晨,马氏兄弟趁着汉武帝还在睡梦中,悄然潜入宫中,企图刺杀。

而这时恰好遇上了出来上厕所的金日磾,袖中藏着尖刀的马何罗顿时脸色大变,直冲冲地向刘彻的卧室虎扑而去,见到此情此景的金日磾连忙飞身阻拦,并大呼马何罗造反,这才惊动了侍卫。纠缠在一起的两人难以分开,刘彻担心就地格杀马何罗会伤到金日磾,于是下令活抓马何罗,最终是金日磾将马何罗摔倒在地,才得以生擒。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金日磾的母亲

在金日磾的母亲去世以后,汉武帝为了表彰她教导有方,为大汉养育了这么两位栋梁之才,下诏令在甘泉宫壁上绘画金日磾母亲的图像,并在上面署名"修屠王阏氏"。思母难奈的金日磾每次看到母亲的画像,都会大哭跪地,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金日磾的长子弄儿从小就生活在宫里,十分得汉武帝的宠爱,因此每当汉武帝闲下来时,都会与其逗趣取乐。待到弄儿稍微年长些以后,就成天与宫女们嬉戏玩闹,有一天被金日磾碰见了。看到儿子的行为,一怒之下就把弄儿以"整齐家风而杀之"。知道这件事以后的汉武帝勃然大怒,质问金日磾为何这样做,金日磾坦然说出了杀儿的理由。汉武帝心中只能感慨,流下了几滴眼泪,心中对金日磾也是越发的敬重起来。

金日磾始终把谨言慎行四个字作为自己在大汉为官谨记于心的信条。伴君如伴虎,在陪伴汉武帝这数十年里,一直循规蹈矩,不敢有半步逾越雷池的行为,刘彻赏赐给他的宫女,从来都不接近,刘彻想要将他的女儿纳入后宫,拉近两者的关系,金日磾也是拒绝了。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金日磾不仅忠孝仁义具备,为人也是小心谨慎,心思缜密,这样的人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汉武帝会将他指定为托孤大臣了。

临终受命藏玄机

在公元前87年,汉武帝的病情日益严重,恐怕自己撑不了多久的汉武帝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桑弘羊四人钦定为托孤大臣,让他们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太子登基。就在授命完的第二天,汉武帝驾崩了,年幼的太子即位,为昭帝。

我们来看看这四位托孤大臣的官职,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是这个托孤四人组的老大;金日磾是车骑将军,老大的副手;上官桀是左将军,金日磾的副手;最后的桑弘羊是专门负责经济建设的。

这样一看,金日磾的授命另有玄机。

在上文说到,金日磾能够入选托孤大臣班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日磾忠心护主,心思缜密,其实还有另一项原因,那就是他是个匈奴人,在大汉为官必须谨慎,从来都不敢拉帮结派。

我们看到金日磾排在霍光后面,但他很明显就是为了牵制霍光而存在的,这个牵制的作用从他们的官职上看会更加的明显。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卫青曾经也是大司马大将军

汉朝的车骑将军仅次于霍光的大司马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排列在前后左右将军之前。

霍光作为大将军,对内理朝纲,对外伐匈奴,但骠骑大将军一职在霍去病死后就一直空缺着,因此金日磾的车骑大将军就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了,掌管着全国的军政大权。

最重要的是,车骑大将军是执掌京师卫兵和宫廷守卫的,因此整个长安城和皇宫都是在金日磾的掌握当中。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到汉武帝对金日磾是多么的信任。

在某种程度上看,汉武帝对霍光是托国,而对金日磾就是托孤!

暮年的汉武帝将希望寄托在了金日磾的身上,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金日磾的照料下茁壮成长,直到他能够亲自执掌朝政。金日磾也明白汉武帝的良苦用心,不仅对年幼的昭帝照顾有加,还将自己的两个和昭帝差不多大的儿子送入宫中,陪伴在左右。

结语: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昭帝即位的第二年,金日磾病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