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頻繁出差、學英文...蘋果產業鏈如何聚斂精英?

受惠於iPhone11的熱賣,蘋果又重回萬億市值,人們對這家企業的興趣再度濃厚,各路專家紛紛解構之,蘋果的技術創新、產業鏈建設、用人制度等等,都在小範圍內引發了熱烈討論,雖然有點“冷飯熱炒”的感覺,但細細地咀嚼之後,依然會有些收穫,總之,蘋果能有如此成績,能如此得基業長青,看似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但如果考慮到喬布斯和庫克的整體佈局,以及對細節的完美掌控,他們能“紅火”這麼久,其實是必然的,比如地球人都知道喬布斯建制了最優秀、最嚴苛的品質體系,而且不惜犧牲大量的成本、出貨速度,甚至“浪費”大量的原材料,傳說喬布斯淘汰的物料,被華強北的小商販們看到之後,垂涎三尺,這些簡直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如外殼上有一個1mm的破損,肉眼很難看到,但這個價值上千元的外殼就會被“扔掉”。或許,正是對品質的如此堅守,才讓幫主有底氣說:蘋果重新發明了手機,也在經年累月中,重建一個新的生態圈。

熬夜、頻繁出差、學英文...蘋果產業鏈如何聚斂精英?

幫主走了之後,庫克接棒過來,開始了大刀闊斧地產業鏈建設,不僅增加了iPhone的種類、顏色以及容量,還快速擴充了供應商list,產能被快速鋪開。為了管理如此龐大的產業鏈,庫克招募了大量的供應鏈精英,長期駐紮在供應商所在區域,一方面傳達來自美國總部的指示,另一方面監督供應商嚴格執行標準,兼顧物料、設備等資源的規劃,是美國總部和全球供應商之間的橋樑,也是這個龐大帝國不可或缺的粘合劑。

聚攏精英,蘋果靠什麼留住職員?

業內人士透露,自庫克上任CEO以來,蘋果的組織擴大了3倍以上,職員大都是深諳電子行業的老兵,經驗豐富,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飛來飛去,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頻繁地出差,需要趕場子參加會議,因時差問題,熬夜工作也是常有的事兒,當然,High level的交流自然是用英文,亞洲人必須要每日修煉之。此外,更大的壓力在於:蘋果產業鏈好像一根緊繃的發條,1秒延遲會引發蝴蝶效應,都有可能造成數百萬的損失,容不得任何失誤,壓力可想而知,顯然,要 “聚攏精英”,庫克需要一整套管理制度。

熬夜、頻繁出差、學英文...蘋果產業鏈如何聚斂精英?

首先,蘋果有著非常高的利潤率,庫克雖然對產業鏈苛刻,但對自己的員工還是比較不錯的,包括美國總部的、印度籍、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區的,筆者尚沒有官方數據做參考,但從一些行業內的朋友瞭解到:連蘋果最基層的員工,都能負擔得起北上廣深的房子,而且有一部分員工也打算趁著工作機會移民到國外,此外,供應鏈管理的壓力雖然大,但本質上並不需要“太天才”的素質,職員只需要邏輯清楚,能應付“繁瑣”即可,從這個意義上講,庫克支付的薪水要在一定程度上“大於”職員的貢獻,如此理念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些衝突,但卻是蘋果聚攏精英的特色手段;其次,蘋果在福利待遇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他們要求員工頻繁出差,卻可以入住五星級酒店,一些重要幹部還要在當地僱傭高端車輛,以確保其足夠安全,對於長期駐紮在海外的人員,也會要求供應商提供相對豪華的“蘋果空間”,最大限度地優化辦公環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庫克聚攏精英最好的辦法還是把公司的業績搞上去,保持企業財務結構的絕對健康,同時,不懼怕轉型,以確保實現基業長青。事實上,作為世界上最偉大公司的員工,蘋果職員在心底會有一種“溫暖”的安全感,也有一種“令人興奮”的自豪感,這些感覺會讓員工上癮,從而持續刺激出自己的潛能,創造商業價值。

錙銖必較,蘋果為什麼會基業長青?

如前文所述,蘋果的話題雖然是“炒冷飯”,但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穫,最令人深思的地方無疑是“聚攏精英”的手段和基業長青的經營目標。

談到基業長青,很多人覺得不現實,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家,短視的毛病更加突出,這也是受古代聖人們的影響,聖人最擅長總結規律,而懶得去研究背後的規律,總結出一些“只適合古代社會”的格言警句,如月滿則虧、盛極必衰什麼的,月滿則虧是不爭的事實,但盛極為什麼一定要衰敗呢?有什麼科學道理呢?這些舊時代的格言警句,之所以應該遭遇詛咒,正在於給了很多企業家巨大的心理暗示,如此暗示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其經營困難的時候會被無限制擴大,如某企業在創造一個小巔峰之後,就覺得應該衰敗了,或者說,既然衰敗在所難免,也就懶得去未雨綢繆,進而錯過“基業長青”的機會,所以,我真希望中國大批的哲學聖人們都能活過來,把格言警句收回去一些。

熬夜、頻繁出差、學英文...蘋果產業鏈如何聚斂精英?

幸好,我們能讀懂英文,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企業沒有受到“盛極必衰”的蠱惑,而且經過努力、實驗、調整,逐步找到一些“基業長青”的秘籍:

如本文提到的蘋果,已經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他們構建的生態系統,至少能確保十年內無憂,當然,庫克必須要在自己老去之前,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以延續輝煌,最重要的是,不要滿足於萬億市值或者兩千億的現金儲備;事實上,庫克為了延續蘋果的輝煌,除了守住iPhone的利潤之外,早就開始了新業務的探索,尤其是在“服務業”上的佈局,更是神來之筆,把IOS系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此外,他們也藉由產業鏈,逐步涉入AR技術、基帶芯片研發以及自動化、人工智能等等,可以說,如此的沈某遠離,已經確保蘋果未來十年的光輝未來,那些精英們會繼續享受現在的安全感。

顯然,蘋果是西方企業,有著優秀的現代管理制度,“中國古代聖人”的思想無法束縛,庫克喜歡聚斂精英,也喜歡花大價錢培養高端人才,用錢砸,把普通人變成優秀人才,解決掉人才問題,也就解決了“基於長青”的最大問題。(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