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央行的數字貨幣發行邏輯是怎樣的?

穆長春 intoae


上一講我們說到了人民銀行想要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DCEP,那這一講我們就來看看,DCEP是怎麼樣來進行運營的。

DCEP:央行的數字貨幣發行邏輯是怎樣的?


雙層投放和雙層運營

人民銀行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2016年,當時的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還接受過財新的專訪,討論過關於數字貨幣的話題。現在網上也能找得到,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一看。

2018年的1月25號,央行的範一飛副行長也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現在在網上也能找到,從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實際上就已經確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框架。

這個研發框架主要就是說,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應採用雙層運營體系,當時還叫作雙層投放體系,現在改成了雙層運營體系。

什麼叫雙層運營體系呢?就是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對老百姓。

我們為什麼要採用雙層的運營體系來進行DCEP的研發和兌換呢?簡單說,就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和發揮社會力量。

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資源稟賦和人口基數,差別都比較大,所以你在設計、發行和流通的整個環節,就要充分考慮所面臨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如果我們採取單層投放、單層運營,相當於人民銀行一個機構就要去面對全中國所有的消費者,環境複雜,考驗非常嚴峻。

另一方面,雖然央行也建立了很多自己的系統,比如現有的大額支付系統、零售支付系統、超級網銀、銀聯、網聯等,都是在央行的主導下進行開發運營的,央行也積累了相關經驗。但是這些系統面對的用戶原來都是銀行機構、金融機構,沒有直接面對過老百姓。

如果人民銀行要搞這麼大一個直面老百姓的系統,既要滿足用戶的體驗,還要實現系統的高效,人民銀行自己的預算、資源、人才,都會面臨客觀的約束。

而商業銀行和其他一些商業機構,在IT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體系上,都已經比較成熟了,在金融科技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人才儲備也比較充分,完全沒有必要拋開現有的商業銀行IT基礎設施,再去另起爐灶、重複建設。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雙層的運營體系。

那麼我們會使用什麼樣的技術路線呢?

我們的選擇是,不預設技術路線。前面我們說了,Libra是個混合架構,雖然DCEP也是個混合架構,但是我們的混合架構就是不預設技術路線。

央行這個層面屬於技術中性的,也就是說,央行不會干預商業機構的技術路線選擇,商業機構對老百姓兌換數字貨幣的時候,用什麼技術來兌換?是用區塊鏈,還是用傳統賬戶體系?是用電子支付工具,還是用移動支付工具?無論採取哪種技術路線,央行這個層面,都能適應。

只要商業機構能夠達到我們對併發量的要求,和我們對於客戶體驗的要求,以及對於技術規範的要求,無論採取哪種技術路線都可以。

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要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選優來實現系統優化,共同開發,共同運營,有利於整合資源,也有利於促進創新。

避免金融脫媒

當然雙層運營體系還有別的考慮。

一個是可以避免金融脫媒。

什麼是金融脫媒?如果我們採用的是單層運營的話,人民銀行直接對老百姓發行數字貨幣,那意味著人民銀行會成為商業銀行的競爭者。

因為老百姓一兌換數字貨幣,就會把商業銀行的存款轉移到人民銀行來,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就會升高,實體經濟就會因此而受到損害。

而且,人民銀行直接對老百姓發行貨幣,老百姓的所有信息在人民銀行都有存儲,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人民銀行知道每個人、每個企業的信用狀況,也知道你每個月掙多少錢、花多少錢,你資金來源是什麼樣的,這些數據人民銀行全有。也就是說,人民銀行可以替代商業銀行做所有的金融業務。

如果你年紀比較大的話,可能就會記得1984年以前,中國就只有人民銀行一家銀行,金融脫媒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那如果採用單層運營的話,意味著我們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商業銀行了?不需要金融中介了?人民銀行直接放貸,把所有的金融業務全做了,直接省去中間的摩擦,這個效率會不會更高呢?

你會發現,這像什麼?像計劃經濟。

有人說,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豐富到可以搞計劃經濟了,這一點我是非常不同意的。

計劃經濟做到極致,所有的經濟學家、統計學家都坐下來,把世界上所有信息蒐集來,這種情況下你做的資源配置,能做到的最好情況,也不過就是和用市場做資源配置的水平一樣而已。

萬一這裡邊有什麼信息沒有蒐集齊,或者是數學模型不對,算錯了,或者數學模型給了你一個結果,但是你決策作錯了,都可能導致資源配置的失敗。

我們反對計劃經濟,並不是說我們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而是經過一定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也是經過實踐得出的結論,南斯拉夫當年就做過這樣的嘗試,得到的教訓是很慘痛的。

所以,並不是說信息多了、數據多了,就能搞計劃經濟。因為計劃經濟沒有競爭,沒有激勵機制,一旦出問題,就會是大問題。

我們採用雙層運營體系,本身也是為了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配置,調動商業銀行和商業機構的積極性。

你可以這麼理解DCEP的投放過程:跟紙鈔投放一樣。紙鈔是怎麼投放的呢?人民銀行印出來以後,商業銀行給人民銀行繳納貨幣發行基金,然後把紙鈔運走,運到網點,然後老百姓去網點兌換現鈔,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數字貨幣的兌換依然會保持這種結構: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開戶,按照百分之百全額繳納準備金,個人和企業通過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開立數字錢包。

而且我們要求是進行M0替代,也就是紙鈔的替代,不能是M1和M2,這樣也就意味著公眾所持有的央行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進行信用擔保,具有法償性。

那麼對於用戶來說,你其實也不需要跑到商業銀行去,只要下載一個App,註冊一下,這個錢包就可以使用了,比如接收別人的付款,再比如你要兌換數字貨幣,那麼只要用你的銀行卡進行兌換就行了。

當然,跟取現金一樣,我們也會按照現行的現金管理規定,設置一定的摩擦。

什麼意思呢?

比如如果一旦有金融危機了,或者說某個銀行有兌付問題了,可能所有人都去擠提,排隊把存款從銀行裡面取出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銀行可能會設置一些門檻,比如你兌換現鈔,小額的直接取沒問題,但你要是取大額的,比如50萬,那你就需要提前預約,數字貨幣也是一樣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