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

不才讲史


甄选出以下十位:

第十位、陈子昂:

陈子昂是初唐非常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和初唐四杰一起彻底改变了当时绮靡纤弱的诗风,对盛唐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等影响深远,他的代表诗作《登幽州台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在年十七八时,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可即便读书了,陈子昂还是命运多舛,他两次参加科举都落第了,一直到36岁时才进士及第,但是两年后就因父老解官回乡,42岁被人迫害,冤死狱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陈子昂大部分的诗都是晚期所作,《登幽州台歌》是38岁时写的,称之为大器晚成应是名副其实的。

成名年龄:36岁。

第九位、李成梁:

李成梁是明朝中后期将领,与戚继光并称为万历两大名将,他纵横北疆四十余年,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蒙古女真等各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明史》称之“然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李成梁成名很晚,他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成为险山参将,但他屡建战功,很快就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接着又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并多次击败入侵的蒙古军队,此后李成梁开始镇防辽东,兵压建州,遏制女真,在东北建立一道坚固的屏障。

成名年龄:超过40岁。

第八位、左宗棠:

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人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更是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的功臣,后来中法战争时,他又自请赴福建督师,最后73岁时病逝于福州,有清一代,左宗棠是少见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少时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20岁乡试中举,但此后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只能在家留意农事和潜心读书,咸丰二年1852年,左宗棠已经41岁了,当时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左宗棠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谋士,策划守城军事,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只能撤离,左宗棠由此开始一生的功名。

成名年龄:41岁。

第七位、陈庆之: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他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也不善于骑射,却富有胆略,善兵有谋,深得众心,一生主要成就包括北伐北魏并攻取涡阳,其成就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少有,陈庆之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当时人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并非出身望族豪门,所以早年虽是梁武帝萧衍随从,却从未领兵,也不为人所知,一直到普通六年,陈庆之已经47岁了,他才有机会成为武威将军,率梁军前去彭城接应投诚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后来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梁军溃散,损失十之七八,唯有陈庆之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

成名年龄:47岁。

第六位、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后来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并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此时他已经48岁了。

成名年龄:48岁。

第五位、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和《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可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年少时却不好读书,而是喜欢任侠壮游,到处游荡,直到18岁还不会断句和作诗文,一直到“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但一开始他仗着聪明,学习态度很不好,所以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就落第了,后来“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此后参加科举不顺,就在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北宋嘉祐初年,苏洵已经57岁了,他带二子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推荐,从此文名大盛。

57岁在当今社会也是快退休的年龄了,苏洵却刚开始成就文名,这很值得离退休的老年人朋友学习啊。

成名年龄:57岁。

第四位、郭子仪:

唐宋明清对郭子仪的评价都很高,都将他配享历代帝王庙,唐代宗李豫说他“秉德资忠,懿文经武,内凝庶绩,外定群凶”,他是李唐社稷延续一百多年的首功之臣,史书记载他最主要的成就是:1、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2、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

但是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一直未受重用,甚至战乱爆发时他还因母亲去世而守孝赋闲在家,这一年他已经58岁了。待他平定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时,他已经66岁了,这时吐蕃又趁机攻入长安,但听说他正调集军队靠近长安,吐蕃立即撤离,他68岁时吐蕃、回纥入寇,又是他说服回纥兵联合击败了吐蕃。

这样的一位盖世英雄,前半生却一直默默无闻,他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从九品下的左卫长上,后来才累迁至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等,53岁才升任从三品上的左武卫大将军,在将星云集的唐代,这样的经历实在太普通了。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了,他挽救了李唐社稷,大器晚成,正是时候。

成名年龄:58岁。

第三位、晋文公重耳: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其文治武功卓著,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其一生主要成就包括强大晋国、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勤王败楚、称霸春秋。

但是晋文公一生并不顺利,有半生的时间都在流亡,晋献公十八年他39岁时,太子申生被陷害上吊自尽,重耳和夷吾开始逃难,晋献公去世后公子奚齐继位,但不久后被大臣刺死,接着晋惠公夷吾即位,这一年重耳已经48岁了,晋惠公在位十四年去世,晋怀公圉继位,杀死了重耳的外公狐突,第二年秦国护送重耳归国即位,并杀死晋怀公。

成名年龄:62岁。

第二位、黄忠:

黄忠是东汉末年名将,曾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立蜀汉政权,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定军山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首功,被封后将军。

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来跟随韩玄向刘备投降,建安十八年黄忠已经67岁了,刘备入川,黄忠率兵自葭萌出兵,一路攻到涪城,从此名扬天下。

成名年龄:67岁。

第一位、姜子牙:

姜子牙被后人尊为“百家宗师”、“兵家鼻祖”、“神上神”、“武祖”,他作为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建立齐国,对后世影响久远。

姜子牙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并因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被封在吕地,但他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年轻时他曾以屠夫、卖酒为生。虽然姜子牙在人生的大半时间里一直默默无闻,但他却一直坚持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最后在72岁时终于等到了西伯侯姬昌,当时他正在渭水之滨磻溪垂钓。

成名年龄:72岁。


历史名将录


姜尚。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姜太公,姜子牙,姓姜,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姜子牙在刚出世时,家境已经十分不堪,早已不是名门望族,所以姜子牙在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一句话,只要能填饱肚子又不违法啥都能干。但姜子牙时刻都没有放松自己,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于苍天不负他,在他耄耋之年,终遇明主,兴周伐纣。姜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并为后世传下太公兵法。

另外,姜太公年近九十高龄才出山确实年龄很大,但要知道姜太公活了一百四十岁,我们一般人活不了这么久的,所以没有那么长的命,就不要想着学习姜太公一样默默等待了,还是主动出击的好,拿直钩钓鱼一般人会饿死的😂😂😂


三国乱


所谓大器晚成,三四十岁、四五十岁已算挺晚,而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应该算是姜子牙了。

姜子牙被后人尊为“百家宗师”、“兵家鼻祖”、“神上神”、“武祖”,他作为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并建立齐国,对后世影响久远。成名之时已经72岁高龄,搁在现在也属比较高龄。

姜子牙,又叫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 

而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于是还留下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 

姬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九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姬发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姜子牙同写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时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精选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发兵时姬发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姬发和众臣的决心一度动摇。姜子牙力排众议,坚定了姬发伐纣的信心。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商纣王也集结70万(一说17万)兵马赶至牧野。战幕一揭开,姜子牙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前面挑战,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攻击商纣王的军队。商军人多势众,但士卒与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第二天,姬发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姜子牙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原来莱国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淄河西岸展开对垒,姜子牙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报政”,即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当下说历史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历史上有很多人大器晚成,跟这些时间节点完全靠不上边,但是,史书是一个重结果的东西,只要你发出过光芒,无论何时都会青史留名,甚至改变世界。

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要论岁数应该属姜子牙姜太公了,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

姜子牙年轻的时候还是个在朝歌卖牛肉的,还卖过酒,走南闯北,见识不凡,是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但是,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喜欢研究政治,经常与人探讨治国之道,然而别人都觉得他应该好好卖酒。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从事什么低微的工作,他都始终在抽时间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战略,研究治国之道,期待有一天能为国家贡献才华。

直到暮年,在姜子牙72岁时,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是西周的开国元勋,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享年139岁。

黄忠也属大器晚成之最,62岁的时候,投降刘备。64岁,随刘备战益州,表现十分完美,开始受到刘备赏识。黄忠72岁高龄依然在沙场驰骋,进击汉中定军山时,他斩杀了魏国的夏侯渊,从此一战成名。73岁,黄忠病逝,他是个真正征战到死的人。

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曾令多少后人感慨万端。少年时的理想,是做一名游侠,可如今偏偏被困在十里乡村之间,每天所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张家被偷了,他得去抓贼;李家闹离婚,他得去劝和;王家有亲戚来串门,他得去清点人口。

可是刘邦不愿如此生活,48岁时带着自己的小分队,与沛县的父老乡亲里应外合,拿下县城,被沛县父老推举为沛公。

51岁的刘邦成为汉王;再过4年,56岁的刘邦成为天下的主人——大汉帝国皇帝。刘邦在同龄人陆续去世的年龄,才开始追逐一生的梦想,并且用了七年的时间成为天下说了算的那个人。





时空传说60361239


曾国藩16岁时,参加长沙童子试考了第七名。21岁时入湘乡涟滨书院,随后23岁中秀才,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然后25岁、26岁考进士,名落孙山,28岁才中进士,经过十年寒窗苦,曾国藩通过科举走上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虽然入了翰林院,曾国藩常常感觉无事可做,有种被打入冷宫的感觉。很多人一到翰林院,就开始钻门路,拉关系,等做官。有的被派到地方,很快就飞黄腾达,但好景不长,很快就出事了。曾国藩则不然,他哪儿也不去,他像古圣先贤一样追求一样东西——安身立命,经国济世之道。曾国藩在京十多年,勤读史书,培养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

曾国藩分别在30岁和36岁时生了病,人往往在生病的时候,会领悟一些平时悟不到的道理。他在报国寺养病的过程中,领悟到“执两用中”的大道理,就是说做事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有进有退,才能刚柔并济。

经过9年的沉寂和积淀后,37岁的曾国藩升任内阁大学士,39岁升礼部右侍郎,后兼任兵部右侍郎。当人从幕后一旦走上前台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住自己,显然还没有脱离“愤青”的年龄。曾国藩四十岁后多次上疏朝廷,适逢咸丰皇帝登基不久,气得咸丰皇帝要杀他。42岁再一次上疏,咸丰皇帝真的要杀他了,但是历史的巧合让曾国藩继续得以行走,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帮了他,当时咸丰皇帝的想法是“没有洪秀全,不杀你才怪;有了洪秀全,那就要看洪秀全会不会把你杀掉”。

时势造英雄,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成就了曾国藩的一代名相之身。42岁的曾国藩回乡奔丧守孝期间,正逢太平军出广西,攻长沙。恰恰这个时候巡抚张亮基给曾国藩写了一封诚恳的信,请曾国藩出山,几经推辞后,曾国藩成了湘勇的主帅。

曾国藩临危受命,既艰难,又险阻,带领乡兵游勇经过二三年搏斗后,屡战屡败,最后连死的心都有了,他甚至还写遗书给皇帝,后来左宗棠的一通痛骂把他给点醒了,顿时明白死不能解决问题,自己的问题在于恒心不足:“只有恒久,才能成事”。后来他又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道:“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深耻矣。”曾国藩51岁的时候,定三路进兵之策,曾国荃围攻金陵,左宗棠攻打浙江,李鸿章主攻江苏,直至他54岁时攻陷天京(今南京)。

曾国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可谓十年磨一剑,不论是寒窗苦读还是入翰林院,再到后来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曾国藩都历经了极大的曲折与艰辛,最后成就辉煌,后来功成身退,完成华丽的转身,解甲归田直至62岁善终。


西南郎中令


这样的人有很多,以下给出我认为的10个典型代表: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 黄忠

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5.慕容垂

慕容垂从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6.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位为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之一。

7.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8.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齐白石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10.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