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 「刚感冒了一场,浑身虚弱,得吃点好的补一补。」
  • 「上周做了个手术,多吃点肉调养调养!」

孩子生病之后,瘦了一大圈,家长的心里在滴血。

所以就想给孩子多吃点大鱼大肉,把生病时缺乏的营养重新补回来。但是,刚生完病就大补特补,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生病以后,需要大补吗?

生病以后盲目进补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孩子腹泻刚好没几天,又呕吐或者便秘了;本来只是简单感个冒,最后因为病程迁延,变成了慢性鼻炎;生过一次病后,变得体质很差,经常生病,迁延不愈,为何?

不正确的喂养观念对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是重要的原因!

宝宝在生病期间,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都会对脾胃造成损伤,使脾胃变得虚弱,这个时候给孩子去大补,只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加重或延缓孩子的病情。

不能大补,那吃什么?

医生常常会告诉患者,吃易消化的是食物。那,什么是易消化的食物呢?大多数食材,我们人体都可以消化,差别就在于时间长短。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① 不要硬喂食

发烧或咽喉口腔不舒服的孩子可能在生病期间这也不吃,那也不喝。如果东西口感不好,吃到嘴里,还可能直接给吐出来。

这时候如果家长态度过于强硬,逼迫孩子吃饭,很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后期家长的喂食就更难了,而且哭闹会造成更大的能量消耗。

但是,在生病期间不能因为情绪差而坏了吃饭的「规矩」,把玩具和iPad拿到餐桌前哄骗孩子吃饭,这样很容易造成疾病恢复后的进餐行为问题。

生病没食欲,吃的食物量减少,对孩子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宝宝肚子不舒服不想吃东西,减少食物的摄入可以让肠胃得到足够的休息,也算是自我保护吧。

② 液体最重要

如果孩子得的是发热、腹泻这种普通常见病,一定要记得让孩子补充足够的液体。

当身体出现发烧、呕吐、腹泻这类症状时,都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严重时会造成宝宝脱水,让情况更加紧急。

为了预防脱水的发生,在家里可以储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市面上常见的「激X,脉X」都可以,起到补充孩子必须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作用。

另外,在生病期间只要是孩子愿意喝下去的液体都可以多多补充,比如奶类、口味清淡的汤,含水量高的水果,甚至是甜饮料,对于补充孩子的液体都有帮助。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如果是2岁以下的孩子,家长们还要特别关注尿不湿。

如果尿不湿一天不到4次,或者尿液颜色很黄,就说明孩子明显缺水了!孩子生病食欲差本身没问题,有很多疾病甚至吃药都不用。但是,如果小便少,并且连续超过48小时,就要去医院输液。

③ 热量需保证

生病胃口不好,但如果一连几天都没吃什么实质性的食物,会失去抵抗力,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在孩子情绪好,没有发烧的时候,家长应尽可能让宝宝多吃几口食物,而且这时候吃的一定是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比如酸奶、牛奶、面条,糖果、巧克力等。

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在生病的时候宝贝需要的就是能量。但是油炸的食品、豆类这种不易消化的食物,还是少吃。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发物」能不能吃?

老人说,生病受伤的时候,「发物」千万不能吃。

一般来说,大家说的「发物」,是指有营养、或口味刺激性较大、或容易过敏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而对宝宝来说,家长更会格外谨慎,很多东西都不敢给他吃,尤其是像鸡蛋和海鲜这样传说中的「发物」。

还有鱼、虾、螃蟹……甚至还有奶,都不敢给娃吃。感觉宝宝一生病,就要做和尚了。什么也吃不了!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宝宝生病需要忌口吗?DrX给大家几点建议:

❶ 如果孩子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是需要忌口的。

如果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妈妈需要回避进食含有牛奶蛋白的所有奶制品。

或者宝宝患有婴儿过敏性结肠炎,母乳妈妈也需要忌口,除了回避牛奶制品以外,还要回避鸡蛋、豆类、鱼和小麦等食物。

❷ 生病后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食品。

当呕吐腹泻或咽喉肿痛时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咽喉不舒服或胃肠道症状。所以,在宝宝生病时,不建议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有些妈妈给孩子葱蒜煮水治疗感冒,这种土法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一些所谓的「自然疗法」也很容易耽误我们对病情发展的判断。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❸ 嗓子疼、咳嗽应杜绝糖分高的甜食。

对于宝宝嗓子痛、咳嗽等不适症状,不仅要清淡饮食,还应杜绝添加糖分较高的甜食,比如蛋糕、巧克力、糖果等,一方面增加脾胃负担,另外一面太腻太粘刺激咽喉,这会让咽部黏膜充血,口腔更不舒服。

孩子生病后千万别乱补!食物本没有错,爱过敏又要瞎吃、吃东西不卫生、暴饮暴食……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食物的错。对于大病初愈的人来说,胃肠道功能紊乱,恢复饮食一定要循序渐进。

孩子生病之后,这些东西千万别再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