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新海誠自己打自己的臉了?

昨日,《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當電影結束,音樂響起的時候,看著前排偷偷在擦眼淚的男觀眾,這是我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2016年,日本票房年冠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成為了國內影壇小爆款,新海誠也成為繼宮崎駿之後,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日本動畫導演。

時隔三年,他的新作《天氣之子》藉著《你的名字。》當初的口碑成為本週最受期待電影,但是它所表達的東西卻和《你的名字。》截然相反。(下文含部分劇透,請謹慎閱讀)

01

《天氣之子》與《你的名字。》的“貌合神離”

新海誠因《你的名字。》而變得炙手可熱,《天氣之子》上映,《你的名字。》必然會被再度拿出來說起。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劇照

不過這兩部作品確實有著深深的羈絆。

寫實細膩的畫風,青春純淨的感情,《天氣之子》與《你的名字。》身上都帶有新海誠強烈的個人風格。

他們的聯繫並不僅僅如此。

熟悉《你的名字。》的觀眾,還能在《天氣之子》中發現宮水三葉和立花瀧(《你的名字。》男女主角)的身影。

按照時間線,兩個人還有一年的時間就將要重逢。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劇照

不過這個彩蛋的構思並不起源於《天氣之子》。在《你的名字。》中也有他更早作品角色的客串。

這裡題外吐槽一句,中國《天氣之子》引進版本的翻譯有誤,宮水三葉在片中是作為帆高為陽菜挑選禮物時的售貨員出現,但中文翻譯中,三葉打出來的卻是另外一個名字。

兩部片子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相似之處。兩個故事中都有著人力無法控制的自然難題,也有著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力量。

新海誠的故事通常都是人和自然發生聯繫,這種關係甚至高於人和社會。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但是,這三年的時間,卻讓新海誠把故事的內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的名字。》中地震的傷痛被兩位主角憑藉著神秘的力量所化解。而在《天氣之子》中,化解災難成為了男女主角之間阻礙。最終,故事中的主角們放棄了拯救世界,而成全了自己的“小情小愛”。

其實,新海誠兩部作品的變化,其實和日本現如今的文化脫不開關係。

02


平成廢物的時代結束了,撫慰之後該面對了

對於熟悉日本的人來說,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昭和男兒,平成廢物”。(昭和、平成均為日本年號,昭和為1926-1989年,平成為1989-2019年,本句中指代的是在相應年份出生的人,類似於中國稱呼80後90後,只不過日本時間跨度更長)

日本平成年代的年輕人相比前人缺乏幹勁,備受吐槽。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可能有人聽過這個小故事。

在日本陸軍演習中,車長趁著休息在坦克裡用顯示屏看動畫,被人責問真開戰了怎麼辦。車長回答,陸軍都要上去打仗了,說明空軍和海軍早都已經完蛋了,那就直接投降好了。

這似乎和我們印象中的日本人不一樣。

平成一代,日本流行宅文化,大家只關心自己身邊三米之內的事情。他們不想工作,不想奮鬥,只想沉浸在動畫和遊戲之中,在幻想中解決問題。

《你的名字。》最大的衝突點,來源於日本真實發生的大地震,在這場地震中,有1萬8千人喪生。電影用奇幻和想象避免了這樣的災難,給受災人最大的心理慰藉。但是,在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其實也就是在空想。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用虛幻來自我安慰,甚至有點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意思。

成長的第一步,往往是能夠面對。

這也是魯迅先生所說的““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天氣之子》中的災難是虛構的,是連綿不絕的雨,甚至讓東京很多地帶被水淹沒。

但是,在災難面前,人還是好好地活著。大家很容易地接受了這突發的改變,很快,船隻代替了電車等交通工具,人們找到了新的家園。

就連年邁的婆婆也很平靜的說,在幾百年前,這裡本就是一片海。

當真的面對災難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災難並沒有那麼可怕。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今年,日本的昭和年代已經結束,現在是令和元年了。

逃避的、自我安慰的思想也是時候變一變了。

03

“中二病”的進化論

很多人說,新海誠骨子裡充滿著浪漫主義。

這話不假,但其實,他的作品中,還有著無法忽視的中二之魂。

“中二”一詞本就起源於日本1999年的廣播節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馬鹿力》。起初,是作為一個貶義詞存在。

中二直譯是初中二年級的意思,所以,中二表達的是青春期少年們自以為是的思想和行動以及價值觀。

但隨著日本漫畫的盛行,中二漸漸成為了一種中性詞。例如大受歡迎的日本動畫《反叛的魯路修》無疑就是中二的。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反叛的魯路修》劇照

曾經風靡一時的《美少女戰士》中“代表月亮消滅你”一句話也無疑是中二的。

在《天氣之子》中,“中二”這個詞貫穿了整個故事。

男主帆高從想要自由呼吸的離家出走,到改變東京的天氣,到和警察對抗成為通緝犯,再到最後的關於拯救世界的終極選擇,無不透露出他的中二之魂。

但是,當你感受著這股中二氣息的時候,心裡卻總隱隱感覺,似乎有哪裡不對。

其實這種感覺沒有錯,《天氣之子》的中二“變味”了。

曾經,哪個少年沒有中二過呢。我們幻想自己與眾不同,披個床單,就敢當超人拯救世界。

沒錯,以前的中二,往往是為了拯救世界,造福人類。

但是,《天氣之子》裡,帆高明晃晃地表示,相比東京一直下雨,我想要的,是你回到我的身邊。

整個世界的安危“比不上”兩個人的“小情小愛”了?

這種觀點,其實對於國內很多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因為,這太“自私”了。

“集體主義”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老師為自己班級的學生輔導功課,而枉顧自己生病的孩子。

新聞宣揚的,我們讚頌的往往是這樣的事情。

這些確實是偉大的行為,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天氣之子》中,帆高寧願讓東京被淹沒成為大海,也不想陽菜犧牲自己的生命。結果就是,東京真的被淹沒了,但是東京的人們還在好好地生活。

而帆高和陽菜重聚,有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老師少輔學生一時半刻的學習,真的對學生的學習影響那麼大嗎?但自己的孩子生病不得到及時醫治,卻真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種 “自由主義”、“個體主義”在悄然興起。

這裡必須明確一點,自由主義和精緻的利己主義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利己主義是毫無同情心地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他人的利益。

自由主義,並不需要別人做出犧牲。

例如,帆高只是讓陽菜放棄拯救世界,而不是想要摧毀世界。

老師也是要在下班照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求自己的學生去犧牲學習時間,給自己幫忙。

新海誠這次想說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只要,是你真正想要的選擇,只要你做出了選擇,那就是負責任的。

《天氣之子》打臉《你的名字。》?

長大後不再中二的人,意識到自己不是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

而還在中二的人,也不再選擇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世界那麼大,怎麼可能就靠一個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