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透露一項宏偉的月球計劃,法國人:中國可做到美國做不到的事

我國透露一項宏偉的月球計劃,法國人:中國可做到美國做不到的事

科技委主任包為民

近些年,我國探月計劃備受矚目,正成為月球探索的主力軍。在今年初我國完成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壯舉,但是探月不止於嫦娥四號。近日,我國再次透露一項宏偉的月球計劃。

據科技日報報道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透露,我國將盡快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爭取在2030年完成基礎問題研究,突破關鍵技術;到2040年建成可靠、航班化、低成本的航天運輸系統,2050年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

而這一計劃最直觀的就是經濟效益,預計到2050年左右每年在地月空間經濟區的總產值可高達10萬億美元的規模。對於普通人而言,星際旅行的夢想或將成真。

我國透露一項宏偉的月球計劃,法國人:中國可做到美國做不到的事

其實這並非突發奇想,在2016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就曾提到,我們早就有了地月空間的目標,未來我們的載人航天並非簡單的登月,而是技術積累。此外我國在2018年發射了一枚“鵲橋”中繼星,是嫦娥四號登陸月背成功與否的關鍵。

當時建立起地球與嫦娥四號之間的通信鏈路,完成了有史以來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陸。但這個中繼星不僅是為了嫦娥四號,而是架在地球控制器和月球遠端之間形成通信橋樑。無論是中繼星、嫦娥四號還是載人登月等計劃,都是在一步一個腳印為地月空間打基礎。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是邁向更遠深空的中轉站,具有獨特位置、環境和物質資源,運營成本也比空間站要低很多,是人類未來開發利用太空的首選目標。自1958年以來,世界共展開了120多次月球探測活動,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探月活動無人問津。分析稱,今年我國嫦娥四號探月再次掀起第二輪探月高潮,主要航天大國都開始加快探月計劃的推進。

我國透露一項宏偉的月球計劃,法國人:中國可做到美國做不到的事

​但要實現地月空間的發展,還需要突破先進運載火箭技術、新型航天器結構材料和製造技術一體化,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智能自主飛行技術等關鍵技術。不過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人類已經具備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的技術條件,但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成本。在不久前,美國一份報告顯示,由於無法解釋計劃延遲和成本超支的原因,NASA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的努力受到威脅。

不僅是成本障礙,據法媒報道稱,中國目前在太空上的支出超過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另外總能去創造奇蹟。然而美國仍然需要依賴俄羅斯的火箭才能將宇航員送入太空,想要憑藉SpaceX和波音的私營火箭來改變現狀,卻也遇到一些技術障礙。在載人航天、探月計劃或是空間站領域,美國開始後勁不足。也就是說,法國人認為,中國可以做到了美國做不到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表示,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這將是實現地月空間經濟區最堅實的一步。中國探月工程雖然起步很晚但起點高,但在國際月球探測領域正從“跟跑”走向“領跑”。(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