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川人的來源及其組成部分

川人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自岷江上游興起的蜀地文明。從原始部落到商周交替時期“武王伐紂,蜀與焉”的封侯襲爵,蜀國的發展歷史不可謂不源遠流長,蜀地也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在蜀地幾千年的發展時間內,曾有過數次大規模的外地人口西遷進入四川。秦滅蜀後,曾“移秦民萬家以充蜀”,部分蜀人被同化,原始蜀文化被分解,不再完整。隨著朝代的更迭與北方戰亂的頻發,大量其他地域的百姓來到蜀地繁衍生息,其中尤以清初“湖廣填四川“一事影響為最甚,直接對蜀地的人口結構造成了巨大的改變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由於蜀地自身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形,再加上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平原的存在,使其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不斷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本地蜀人的快速消亡,原蜀人大量的古籍、建築等一切能體現其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也被破壞殆盡。因此,蜀文化的傳承很快出現了斷層,“後人不知前人所述”成為新生蜀人的常態。再加上後期長時間受大量外來人口所帶來的外地文化衝擊,蜀人不蜀成了當時四川地區的真實寫照。

也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雖然川人的歷史源頭為巴蜀,但古蜀人卻絕非現今大多數川人的祖先。如今的四川,應算作一個移民省份,川人雖然來源甚泛,但還是應以湖廣地區為主。

四川文化的形成及其內容

因為盆地的封閉性和與之而成的地勢上的

複雜,導致了川人對外出入的極大不便與蜀地的相對獨立性。同時,四川自然條件的優越與生活資源的豐富,使得川人僅在本地便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這更加減少了他們的對外慾望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這樣長時間的發展下,川人的“盆地意識”也表現得尤為明顯:安穩、知足、樂觀等性格特點慢慢形成,構成了川人較為輕鬆活潑的文化氛圍。但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在蜀地廣泛流傳的“五丁開山”,還是有“南方絲綢之路”美稱的蜀地棧道,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蜀地閉塞環境對川人內心的刺激,這應該也是川人“敢為天下先”精神形成的重要原因。

雖然蜀地曾有過燦爛的三星堆文化,但其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消失與湮滅,直到現在也依舊不可考據。至於它所傳承下來的古蜀國文明,也在中原文化、南粵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的碰撞衝擊下,逐漸失去了在蜀地的主導,不再具備盛行的能力。然而,文化碰撞的過程亦是融合的過程,最後的結果便是一種汲取了眾多文化的

新川蜀文化形成。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川文化也具有全國不同地區的相同特點,以至於會給初到四川的外地人一種如在家鄉的歸屬感。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說到四川文化, 四川方言和川劇是絕不能繞過去的。戲劇是集音樂、舞蹈、文學、美術、雜技等為一體的

綜合藝術, 而地方戲劇的突出特點在於極具地方特色的音樂和語言, 川劇亦不例外。雖然川劇的形成時間稍晚,並未受過完整的原始蜀文化薰陶,但由於其後期受蜀地融合文化的影響頗深,所以在方言的運用與表達上,仍具有濃濃的四川地域特色

同時,從川劇表演中極富生活化的語言,也可以看出川劇作為四川地區的特色劇種,其對川人生活的真實寫照與客觀反映。如川劇《野鵝灘》中對川菜的大量描寫體現了川人生活內容的豐富,《易膽大》中轎伕的表演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川人的日常生活環境。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四川的影響

於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製品、玉石製品以及黃金製品,其工藝之高超與精美,向世人展示了古蜀國工藝製作水平的高超。同時,三星堆文物迥異於同時期中原物品的風格,也為其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四川盆地的隔絕與入蜀道路的險惡,導致中原與蜀地的交流一直都不甚密切,甚至在古書典籍上,對蜀地的描寫也並不多見。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蜀地高度發達的文明,完全是在漫長時間中自己獨立發展而來。也就是說,在中原商周文明存在發展的同一段時間內,位於西南方的蜀地,古蜀國也蓬勃發展,並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風格。而這也強有力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地區存在過不亞於黃河流域地區的古文明,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界對中華文化發源的

認知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雖江南地區多出俊傑人才,但我卻認為川蜀地區與之相比,卻也是絲毫不差的。四川西接高原,東臨丘陵,同時自身處於盆地之內,這使得四川境內地形多變,光怪陸離之景也數不勝數。無論是以險峻著稱的蜀道,還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揚名的巍巍劍閣,其實都是四川自然美景的典型象徵。

深受奇特景色的影響,本地川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變得極為豐富,再加上受到眾多移民文化的薰陶培養,在融匯百家之長而取其精華後,四川地區的文人墨客也自然泉湧。其中,無論是以漢賦獨步天下的司馬相如,還是詩中自有仙氣飄然的李白,抑或是三遭貶謫仍樂觀積極的蘇東坡,都為中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解讀“川人”:四川人從何而來?“川人”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歷史上,四川作為曾經蒙古主要軍隊進攻的地區,本應被征服殆盡,但卻因為蒙哥身死釣魚城下,使得蒙古的侵虐一度終止。該事件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蒙古的擴張行動走向低潮,更多文化也得以保存下來而不被蒙軍毀於戰火

在後來的抗日戰爭期間,川軍作為我國抗日主力,也以其不惜犧牲、敢打敢拼的精神,實現了浴火重生,用生命和鮮血書寫出一篇壯麗的抗戰歷史。“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這不僅是毛主席的評價,亦是歷史應給予四川人民的榮譽和驕傲。因此,從某個方面來說,四川也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軌跡,它的歷史作用,自然也不言而喻。

作為一個早有獨立文明存在與發展的地方,四川的文化意義及歷史意義都是巨大的。雖經歷千年滄桑後,如今的川人已不能算作以前蜀人的後代,但生活在四川的人心中的滿腔熱血與一身豪氣卻不曾改變。我相信,四川也將在昂揚中

蓬勃發展,書寫出屬於自己的新篇章。

《四川方言:川劇的文化符號》——藍鷹等

《華陽國志》——常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