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未來如何?曹德旺大膽“預測”,潘石屹“攤牌”

時至今日,即便很多人仍然嘴硬不承認,但已經無法掩蓋房地產徹底“變天”的事實。


“變天”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上市房企都在扎堆賣房套現,嘴上說是為了回籠資金提升企業運營效益,實則是趁最後通道尚未關閉,抓緊落袋為安;其二,一向宣揚“炸了都不會降價賣給剛需”的開發商,今年集體降價,恆大帶頭,最高優惠4折讓利購房者;其三,國家高層、重要會議、黨媒等接二連三重磅表態,“不走房地產拉動經濟老路”,釋放的信號再明確不過:經濟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房地產不能繼續上演過去的瘋狂了;其四,預期大變,購房者相當淡定——各大熱點城市不管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都罕見遇冷,一線城市房價“永漲”神話也被徹底打破,市場已經從少數城市降溫演繹成了全面降溫。除此之外,各路專家們和地產商大佬們也集體悲觀了。
一向鼓勵民眾“放心買房”的北師大金融專家鍾偉第一次發出“中國樓市應是夢醒時分”的聲音,罕見承認“房地產正在進入調整期”,“一個高度樂觀、高增長和高盈利的強勁週期已經遠去”,“將樓市作為暴X富籌碼的時代幾乎結束了”;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更是大呼,“今年的調控政策之嚴,我沒有預料到”。同時他也警惕到,2020年房地產確實令人擔心,很多指標向下的趨勢非常明顯,比如,前9個月房屋竣工面積下降8.6%,土地購置面積下降了20.2%。

相比於專家們,地產商大佬的悲觀更勝一籌,畢竟他們是市場真實感應者,市場具體如何他們最有發言權。融創孫宏斌快人快語,“我對今明年的市場特別悲觀”,他甚至直言“三四線風險很大”。所以融創方面表態,未來拿地要趨於謹慎,一二線少拿,三四線儘量不拿;新城歐陽捷則語出驚人,“2020年90%的中小房企會退出地產市場”,意思很明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400+地產商破產倒閉,還只是“前菜”,真正的“大餐”還沒上,明年地產行業將迎來“大洗牌”,大批中小房企的“災難”才會真正降臨;老大哥萬科的高層同樣不太樂觀,董秘朱旭前不久直言不諱,“儘管市場十分繁榮,但背後卻存在著隱憂。未來仍將謹慎,尤其對三四線城市保持謹慎。”
以上幾位地產商大佬還只是停留在對市場的悲觀上,但是接下來要說的這位不僅早就對市場“悲觀不已”,而且還在用腳投票。他就是潘石屹,而且據悉他近期又在“搞事情”了。
10月30日各大媒體報道,SOHO中國考慮以80億美元出售中國的辦公大樓權益。對於是否存在出售資產一事,SOHO中國表示“無可奉告”。受消息影響,潘石屹張欣夫婦持有的SOHO中國出現股價大漲。 潘石屹方面沒有公開給出回覆,我們當然不知道消息是否屬實,但現在網上既然傳得有鼻子有眼,且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廣,倘若真無此事,潘方面早就否定了,由此看來這事八成是實錘了。倘若情況真的屬實,那此事傳遞的信息量還是蠻巨大的: 首先,有人說潘石屹這麼著急大規模“清空”房地產業務,十有八九是看到了什麼常人看不到的趨勢,至於到底是什麼“神秘隱情”我們現在還無法給出準確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會對房地產的衝擊非常巨大,否則潘不會在三個月前剛剛說過會持有地產業務,轉眼如孩童般出爾反爾做出南轅北轍的“行動”。 其次,2014年至今,潘石屹通過出售辦公樓、停車位以及相關資產,已經累計出手超過250億元的物業資產。毫無疑問,這個昔日的地產大佬一直在“看空”樓市,即便是在2016、2017樓市呈現“火熱行情”的兩年他也沒有停下“拋售”的腳步。 彼時我們可能還心存疑惑,但是看到今年市場的行情之後,相信很多人應該恍然大悟了,房地產的確到了投資暴X富落幕的階段了,市場下行趨勢愈演愈烈,加上國家對房地產地位定調發生重大變化,房地產過去的瘋狂未來很難再繼續複製了。有些大佬看透這一切,提前對資產進行重新配置,不得不讓人心服口服,原來先知先覺者可以提前那麼久就開始佈局籌謀。 再者,趕在這個時間節點爆出這樣的新聞,很多人可能摸不著頭腦,但是我想說這一切或許都並非空穴來風。潘石屹一直強調,“未來房價必須降”,降房價最好的措施他也給出過建言,那就是徵收房產稅。我大膽預測,或許房產稅這個長效機制真的要出臺了,這個措施的出臺對持有大量物業者的影響巨大,潘石屹最近幾年沒有再蓋樓,但是他手上持有大量辦公樓,如果國家開始徵稅,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被徵收對象。所以這樣看,他選擇現在“拋售辦公樓”,或預示著房產稅這個“大殺器”要不了多久真的要來了。

樓市變不變天、開發商融資難不難、徵不徵收稅款,其實作為剛需真的關心不起來,當下絕大多數的剛需購房者最為關心的還是明年房價走勢,說白了大家還是想弄明白,2020年到底可不可以買房? 看統計局披露的9月7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數據,其實大家應該也能感覺到樓市“降溫”了:近5年來首次,有28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下跌,且這是連續四個月有20+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毫無疑問,當前的市場正在理性回調,尤其是前兩年嚴重透支購房力的城市,房價下跌的表現最為突出。 據此,有人可能認為“剛需上車的時機到了”,甚至有人認為“抄底的時機來了”。先不說我的觀點,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實幹家曹德旺對樓市走勢的“大膽預測”:
曹德旺前段時間因為《美國工廠》紀錄片頻繁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採訪,其中也有談到過房地產的問題。據新浪財經報道,曹德旺認為,未來3-5年房地產都不會有大變動。理由是,國家為了實體經濟,已經開始對房地產這顆“毒瘤”動手了。他還直接表明,炒房客是高房價幕後的最大黑手——他知道的很多炒房客手中都有多套房源,有“實力”的炒房客手中房源的數量都超過了上百套。國家現在在制定新的措施,未來政策出臺會對這些大量囤房的炒房客實施精準重大的打擊。曹德旺還指出,“不著急的人現在沒必要被裹挾進買房大軍裡去。”

除此之外,曹德旺還諫言國家“重視實體制造業”,“削減房地產這種不必要的、虛假的投資”。如果房地產的問題不解決,還是蓋那麼多的房子,所有銀行的資金、勞工資源等所有的資源都會流向房地產。 其實曹此前也有過類似觀點,他17、18年多次強調過,有錢人不缺房不會再買房,有需求沒錢的人買不起,未來房地產會“玩不轉”。所以有多餘房產的人會賣不掉、租不出。他偏向於建議有多套房的人“趕緊賣掉”,房子夠住就不要再投資買房了。 從上述曹德旺的話語中我們能讀出哪些啟示:首先,明年不一定是買房的最佳時機,因為調控重壓下,房價短期不會出現大波動,新措施未出來前,房價很難大跌,剛需佔不到太多便宜。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會坐不住,但剛需一定要保持定力,需求不急真的沒有必要去跟著搶房,間接推熱了市場,得不償失;其次,房地產確實不可能再複製過去的瘋狂了,實體制造業才是立國之本,國家現在已經意識到了,且正在往這條路上走,這就決定了未來幾年房價會基本保持平穩微跌的趨勢,當然,具體城市要因城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我個人比較認同曹德旺“重視實體制造業,削減房地產”的觀點。但是對於剛需買房,我有不同意見。我還是保持往日一貫觀點:剛需買房不要被任何人影響,要從自身出發,有需求有條件就買,沒需求沒條件也沒必要跟著瞎起鬨,更不要被居心不良者裹挾進炒作樓市的氛圍中來。需知,房地產造富時代已經落幕,未來樓市會在“不炒”中逐漸迴歸理性,真正回到造福剛需的本源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