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道德经》文化及应用博士学术论坛浅论(一)

第二届《道德经》文化及应用博士学术论坛

主题:

为学日益,博者不知,为道日损,去除形式,尊道修德,服务大众。范进中举,歧路亡羊,得不尝失,本末倒置。道法自然,和谐善生,物得其宜,人得其所,生生不息,传承有序。

不远千里,学道弘道,诸位同道,专家学者,多多指教,一家之言!

第一篇:关于易学与老学的思想汇通。

此文内容观点:《老子》所阐述的思想,完全是《易经》的内涵。《道德经》就是乾坤大义。

学习心得:

易为道之用,道为易之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易谈天地,乾坤为纲,生天地者道也,道是宇宙天地万物之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第一位发现道并系统完整的创立大道思想的圣人。廖先生说“老子所阐述的思想,完全是《易经》的内涵”的观点,我不敢苟同!自然、阴阳、道德本义皆始源于老子思想,阴阳出现在《易经》,是易谈变化,愈演愈繁,后世末学层层累加之果,天地万物,何止八卦,文化文字,何止区区、六十四卦?《易经》并未指出生天地万物的本源之物质性与规律性。伏羲简画自然符号,既不全面,也不究竟,周文王并未明道,为其政治服务而已,孔子甚未闻道,遍阅百家,宗教文化,皆无道义,唯有佛心之学,明心见性,知行合一。足见老子作为掌管上古龙脉典籍的守藏室之史,是当时天下第一的文人!

此文说“老子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既不是根本也不是结果,无为是针对“人为”而言,一听就是有分别心,“道法自然”才是根本,无为是后天人道法道去除人为妄为妄念所提出来的方法论,无为是为自然服务的,通过修德性去人为伪念以真朴,修德行去人为妄为以自然,立定于德,顺从于道,达到无不为的自然结果。所以要理解无为,首先要理解自然。自身本来如此,自然演化,自然而然。

可见:此文并未理清道易之别,将二者混淆一体,是不明道源、不知德性之故,是从后天有为境界由易解道,愈演愈繁,对先天阴阳和后天阴阳混为一谈,以分别心看待自然,是本末不分。

第二篇:《道德经》的宏观医疗精神发秘

此文内容提要:

1.道德善静安。

2.中医理论基础。

3.医道理论运用。

学习心得:

1.“五字真言方”,提的好。但是对此五字我也有不同看法。

道:天地万物本源,生发万物,融于万物,无所不至,无所不利。人道法道,顺应道势,自然而然,为而无为,无妄无智,周行不殆,生生不息。

德:得之于道,德性清静,无私无欲,无善无恶,无美无丑,合道为善,合道为美,修德以真,去伪还本,去欲还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立定于德,顺应于道。

善:德性清静,真美善信。同上。

静:同上。

安:天下万物和谐平安!

如此而言,道生德蓄,愈演愈繁,岂止五字?大道至简,为道日损,道德二字,道体德用,自然为体,无为为用,修德合道,人生圆满。

2.中医的理论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而《黄帝内经》成书晚于《道德经》

,其根本思想来源于《道德经》。《黄帝内经》四大学说:

藏象学说:体用辩证,内外兼修。

病机学说:道法自然,和于术数,法于阴阳。

诊法学说,望闻问切。

治则学说:防微杜渐,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其皮毛,其次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用药切忌四时寒热温凉之气。薄厚之药,因其轻而扬之,重而减之,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吐下和。

协调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用反治法,阴阳并补,急救固脱,正治反治:正治也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虚之。

反治也称从治,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适事有度。扶正祛邪皆有度。

病为本,工为标。辩证统一。

“拘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脏别论》

智慧思想:

阴阳学说,通天下一气耳!普遍性,相对性,关联性,对立统一等。

五行:对立统一,相互作用。

五运六气学说,疾病预测学。

独特的养生理念:

整体生命观,有机整体,系统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对立统一,神体形现,神主形基。三养:神、形、心。

生命的根本动力:通天下一气耳,升降出入,顺应自然,

生态健康观:顺应天时,春生夏实,秋收冬藏,阴阳平衡!

科学养生观:协调阴阳,顺应自然,怡情怡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房事有度,药食同源,舒筋活络。(参考《黄帝内经》)

此文并未对此思想有所涉及。

第九篇:有无新辨:道体之有与道用之无——《郭店老子甲本》的体用观

1.分清体用,先天自然之体用与后天之人为体用的区别。道之无是道之无名,道之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状态或形象,这是“无名”,简言之为“无”。道之无名落于有名,即“道生一”,道生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生之德蓄之”、“失道而后德”(后天佐证)等可知,德为道之分,德是得之于道,并由无形无物落于有物有象,所以才有“复归于无物”之言,是德得之于道而复归于道的周行如轮的自然演化。由此可知,德为有名,道为无名,“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生于德,德为天下万物之性,由“道生之德蓄之”、“昔之得一者……万物得之以生”等可知,“有生于无”,就是德得之于道。所以先天自然,道为体,德为用。后天人道法道,道法自然,道独立不改、自然而然、周行不殆,天下万物皆尊道贵德而常自然,万物善生善融,和谐圆满。

道生德蓄之器,就是现象界,是形而上之形而下的体现,体用则反。比如茶杯之形为有为体,茶杯之空为无为用,从现象界,可以说是“有无相生”,从形而上学来讲,无还是体,因为造器是要先有意识或神,此为无形无物之无,而现成之形之器,是形而上之无的形而下之体现。凡是自然现象界,都是“有无相生”,同时存在,体用不二。人为之器,有无辩证。

所以,此文说:有生于无的有实际是为了接前边的尾字,而无实际意义。这句话是错误的。混淆了先天自然和后天现象界的区别与联系,并无系统理解道无名与德有名的思想。

切记:名在《道德经》有命名、形象、描述、名份等意,不可混淆。无名与有名要做系统理解。

此文说:道是可以说的,不是恒定不变的。这句话是合乎逻辑的。对于后天个人来说,名字有别,名有先天父母之意,字有后天自我之意。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有两个名,前后意义有别,前命名而后为描述(其形象)。说道不可道的人,关在家里自悟即可,请不要出门误他了!

大道至简,易知易行。常人解道,愈演愈繁。为学日益,歧路亡羊。为道日损,复归于朴。

道德書院理子,一家之言,欢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