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無用?反艦武器更新迭代,但擊毀這種“保守”平臺絕非易事

文 | 劉怡

以墮落金剛為首的霸天虎軍團從地外行星咆哮著穿過大氣層,突然出現在西歐和北大西洋上空。正在進行艦載機起飛作業的“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用它的SPS-48E型對空搜索雷達發現了快速接近的可疑目標,但在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被熊熊火光包裹著的霸天虎已經從多個方向穿透了由50毫米厚的特殊鋼和凱芙拉複合裝甲製成的飛行甲板,留下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窟窿。“斯坦尼斯”號的艦殼被突如其來的衝擊撞穿,斜角甲板處的撕裂傷迅速朝對舷方向蔓延,最終將332.8米長的艦體撕成了兩截。這艘造價45億美元、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龐然大物在幾分鐘之內就從軸向甲板末端裂開,後半截高高翹起,豎直插入水中,帶著翻滾飛散的F/A-18型戰鬥機和5600多名艦員一同朝冰冷的大西洋底墜去。在護航的“伯克”級驅逐艦上,驚恐萬狀的圍觀者們只看到一團巨大的煙霧從海面上升騰而起;頃刻間,超級航母巨大的身影已經徹底消失……

航母無用?反艦武器更新迭代,但擊毀這種“保守”平臺絕非易事

以上是2009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復仇之戰》中的一個橋段。由於極富視覺衝擊力,這段影像在許多軍工產品宣傳片和海軍科教片中曾被反覆截取使用。許多航母的批評者試圖藉此驗證一項論斷:儘管主流海軍強國已經公認超級航母仍是21世紀初海上作戰的最有力平臺,這種武器卻有著極其明顯的缺陷。在技術和地理條件皆備的情況下,諸如反艦彈道導彈(ASBM)、隱形巡航導彈以及核魚雷這樣的進攻性武器完全可能對航母做出毀滅性打擊,造成巨大的軍事、經濟損失以及不可估量的心理影響。而在世界海軍史上,這樣的案例也曾不止一次出現過:二戰時期最大的航母、舊日本海軍花費4年半時間建成的7萬噸級鉅艦“信濃”號,在正式交付僅僅17個小時後就被美國潛艇用4發魚雷擊沉。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3個美軍俯衝轟炸機中隊在6分鐘時間裡連續炸燬了日本海軍的3艘主力航母,改變了整個太平洋戰爭的走向。

不同版本的“航母懷疑論”或者說“航母無用論”,在海軍史上並非孤立的個案。它們的母題可以追溯至19世紀後半葉的“戰列艦無用論”,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從根源上看,這首先是由於大型戰列艦和超級航母在價格上的昂貴:同一時間內,全世界有能力採購這類頂級主力艦的國家通常不會超過10個,其中能批量建造的更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二流海軍國家,尤其是在海陸兩個方向上都需要投入資源的陸海複合型國家,由於不具備大批建造頂級主力艦的財力,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四兩撥千斤”、以成本較低的對抗手段抵消掉主力艦的優勢。是故各種“主力艦無用論”,往往會和攻勢防禦戰略以及非對稱作戰思維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戰列艦和航母雖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攻擊力,但也存在相當明顯的技術缺陷:戰列艦的水下防禦始終是其結構上的阿喀琉斯之踵。而航母暴露在外的飛行甲板只消被幾枚炸彈或導彈命中,便會徹底喪失作戰能力。從二戰到21世紀,大型航母的基本設計除去若干技術細節外,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而反艦武器卻經歷了層出不窮的迭代更新。這使得人們越發傾向於認同:擊毀航母這種“保守”的平臺,絕非至難之事。

航母無用?反艦武器更新迭代,但擊毀這種“保守”平臺絕非易事

1926年,英國皇家海軍R33飛艇掛載著兩架格羅斯特“ Grebe” 戰鬥機

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各國海軍用於重點打擊航母或者替代其功用的平臺,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其一是各種形式的空中載具,包括可搭載小型戰鬥機的飛艇、子母轟炸機以及設想中的太空武器平臺。其二是水下載具,以可攜帶大量巡航導彈和火箭動力魚雷的核潛艇為代表。其三是遠程岸基武器,以21世紀初名噪一時的反艦彈道導彈為代表。其四則是以浮動機場和可移動離岸基地為代表的人工“浮島”。自20世紀20年代起,以上平臺即已陸續問世,但至今也未能徹底將航母淘汰出局。究其原因,唯有航母這種綜合型平臺能同時兼顧爭奪制海權和行使制海權這兩項任務,功能遠比其“天敵”和“殺手”來得多元。而與已經成為古董的戰列艦相比,大型航母在火力覆蓋半徑、早期預警機制和主動攻擊能力方面已然經過反覆優化,絕非輕易可被摧毀。故而在持久的考驗和質疑之後,百歲“高齡”的航母仍能永葆青春,繼續等待著新的“天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