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让权于孙权,司马师也让权于司马昭,为何曹丕就不让权曹植呢?

段德顺


这三个例子是三种不同的情况,不能简单等同,孙策在粗平江东三郡时,遇刺身死,临终把大位交给二弟孙权,是不得以为之的办法。其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年幼,几岁的孩子在那种乱世下想要带领手下群雄,难如登天,必须有长君压阵才行。就算有长君孙权压阵,孙策其实也是不放心的,在《吴历》中记载了孙策交代张昭辅助孙权的一席话,大意是孙权要是烂泥扶不上墙,张昭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没有办法,拱手让出江东也是可以的,可见他死前担忧的深重。那个时候,袁曹大战渐见结果,任一家胜出,以后必对江东孙家不利,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孙策才让位于孙权。


司马师的事更是特例,司马师没有儿子,专生女儿。眼见年纪增大,渐知无望,与其弟司马昭商议后,过继了司马昭第二个儿子司马攸为嫡子,以承继香火。在司马师48岁因平淮南二叛被文鸯闯营,惊吓之下眼眶迸出病死在许昌时,临终交代弟弟司马昭总领大军。一来他也面临孙策时的困境,但他的大患不在外而在内,朝中老臣各自蓄势,虽表面以司马家为首,内里还是暗流。魏帝曹髦更是雄心勃勃,有志夺回大权。

在此情景下,让久经政事军事的弟弟司马昭接盘更好,何况其子也是司马昭的儿子,不必为传给儿子还是弟弟纠结,反正最终都是司马昭一门。司马昭在司马师死后,还接了曹髦一记大招,魏帝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意欲夺回军权,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才使得司马家执掌大权的局面不致失控。 以上二个例子,都是不得已为之,并非让权之人有大德主动让贤。


曹丕曹植的事更加复杂,二人分别是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和第三子,在曹操有意无意的促成下,形成二人争位的局面,后人常以贾诩以袁绍刘表身后诸子之乱劝说曹操一事为凭,以为曹丕上位仅靠嫡长身份,事实可能是,曹操因他的出身,与世家大族、清流名士格格不入,融不到一块,便以二子分立两派,以曹丕为主吸收豪族世家依附,以曹植吸收曹操起用的寒门寒族出身的依附,使两者达到平衡,方便推行各项措施。

最后立曹丕为储,只是因为曹操基本完成世家豪族的收编,寒族代表人物尚未出现压盘的重臣,为身后政局稳定,才决定传给曹丕,与世家豪族共天下,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出台证明了这一点,储位既是曹操全盘谋略一环,自然容不得曹丕相让,两子相争正是他乐意见到的。从曹丕的私德看,是绝不可能让储位给弟弟曹植的。

曹丕当上皇帝后,还对自家手足耿耿于怀,防亲人甚于防贼,除了运用以疏宗掌国政外,虚封诸弟为王,又限制他们的权力权利,让受封者痛苦不已,欲辞而不可得。对曹植则多次徙封,利用小事小题大做进行打击限制。这样的心胸手腕,哪一点像是能让位给弟弟之人?


南方鹏


完全不是一回事,孙策和司马师都没做皇帝,孙策的儿子太小难以掌握局势,司马师那是没儿子,况且这两位跟弟弟关系都不错,曹丕做了皇帝,不但儿子不小了,况且还跟曹植斗得个你死我活,怎么可能让权给曹植?


首先,说孙策和司马师“让权”不准确。他们生前也是大权独揽,孙权和司马昭最多只能算是辅助他们,而之所以可以由亲弟弟辅助他们,只是这二人死后由弟弟接掌权力。其中,孙策是有明确记载传位孙权的,而司马师去世比较突然,司马昭是靠自己的实力为司马家保住了权势。


孙策去世时,孙权年仅19,不过好歹从15岁开始就跟着哥哥随军征讨,还做过县长处理政务,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孙权作为孙策最年长的弟弟,自然也能获得父亲孙坚的那群老部下的支持,而孙策亲自决定传位孙权,也让孙策从江淮一带招募的部下能够听从孙权的命令。但是孙策的儿子却做不到,因为年纪太小。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孙策儿子的生卒年月,但是,汉末三国时期,除了那些年少就做皇帝的,其他男子一般没有太早就结婚生子的。一般男子结婚生子都在二十岁以后。我们映像中那些十二三岁就结婚生子的,其实多在南北朝以后。孙策死时自己才26岁,所以判断他儿子年纪基本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要知道,孙策还不是统一天下的皇帝,不可能让一个小朋友接位领导整个东吴的。在乱世之中,如果一个小孩子做了江东之主,最后一定会大权旁落,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给弟弟孙权。这是孙策传位的逻辑。


司马师情况又不一样,他没有儿子,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过继为子。后来父亲司马懿去世,司马师以大将军身份在曹魏大权独揽。结果在出征回师途中病死。司马昭当时随哥哥一起在许昌,并不能在国都洛阳主持大局。由于当时魏帝曹髦意欲乘司马师之死剥夺司马家的权力。司马昭违背其旨意,毅然带兵回到洛阳。司马昭一到,众臣迅速重新倒向司马家。司马昭从而接掌哥哥司马师的大将军官职,并统揽一切朝中军政事务。所以说,司马昭不是司马师让权的,而是靠自己的实力从朝廷手中为司马家夺回权力的。这个必须要在军中朝中具有足够威望的人才能完成。司马师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司马攸是肯定做不到的,因为那年他才九岁。何况司马攸又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就算让九岁小孩儿司马攸做大将军,最后掌权的还是司马昭,一个样。所以,司马攸只能继承司马师的爵位“舞阳侯”,而不能继承他的官位,更没办法继承他的势力,这后两者只有司马昭办得到,也只有司马昭继承了,整个司马家族才有希望。

解释清楚前两个,最后曹丕曹植的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因为曹丕的嫡长子身份,而曹操偏爱曹植,所以曹丕和曹植在曹操在世时为了世子之位斗得你死我活。曹操虽然还没称帝,但是以魏王、丞相身份把持大权,谁做了魏王世子,谁就能名正言顺接掌曹操的势力。权力面前无兄弟,所以曹丕最终-成功后当然对这个弟弟多加防范,难道还能让权给他?而曹丕去世时,早已称帝,皇位不同于官位,不需要控制住局势,只要有传位的旨意就行,理所当然是儿子继承。所以,虽然儿子曹叡当时只有十三岁,但曹丕只要给他安排几个辅臣,也就自然可以稳住大局了。何须给弟弟,而且是曾经你死我活的弟弟曹植呢?


伊耆角木


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曹丕不可能也没必要让位曹植。

一.孙策让权于孙权

汉献帝建安五年,孙策在丹徒打猎时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临终前对张昭交代“善相吾弟,甚毋北渡”,并且对弟弟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于天下权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将自己与父亲创下的基业交给了孙权。

孙策的顾虑太多了,才会做这样的选择。当时的江东政权不稳,外有强敌环伺,儿子孙绍年纪尚幼,乱世之中,国家需要一位长君镇抚,主少国疑国将不国。

二.司马师让位于司马昭

司马师去世的时候48岁,自己没有亲生儿子,没有合法的继承人,唯一的养子也是司马昭的儿子。与此同时,司马昭领兵在外,已是手握天下兵权的卫将军,皇帝让其镇守许昌,但是司马昭以亡兄为由,领兵回到京师,阶梯兄长司马师的所有权限,京师的精锐和驻外的精锐都在司马家的占控制之中,这也为日后司马家一统中原奠定基础。司马师为了保证司马家的政权,全面掌控京师的局势,也只能传位于司马昭。

三.曹丕为什么不传位于曹植

原因一:曹操在世的时候两人就有过竞争,关系比较恶劣,较之前的孙氏兄弟和司马氏兄弟而言,关系太差了。而且曹丕将曹植发配到偏远地方就是不想让他影响到国家的安定。

原因二:曹丕的儿子曹睿并不是一个差劲的皇帝,在位期间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战役,虽然没有太大的收获,但是也没有多大的过失,魏国在他手中没有衰败。与他相比,曹植其实并有多少的真材实料,虽说文化成绩高,但是治国方面如果厉害的话,曹操就把皇位传给他了。

原因三:曹氏没落主要是到了曹芳时代,曹家没有可用之人,曹操的嫡系此时也损耗殆尽,威望不比当年,凭借一个曹爽独木难支,很难了。


司马笨李白


孙策让位于孙权,一是知道孙权的能力足够胜任。二是江东正处于危难之际,如传于幼子,不说大权旁落,更大大的增加了败亡的可能。

司马师没有后嗣,唯一的儿子还是司马昭过继给他的。因此,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司马师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何况,在政治方面,司马昭比之司马师更擅长,为了司马氏的利益,选择司马昭是必然,也是唯一的最好的选择。

而曹丕和曹植之间却不一样。就个人能力论,曹植就是个纯粹的文艺青年,诗书礼乐是样样精通,类似于魏晋狂士之流,在政治上缺乏机心于历练。在曹家天下历经两代,有宗室和大批可靠大臣的辅佐,与其让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文艺青年当皇帝,瞎指挥,还不如让幼主继位,发挥宗室和大臣的主观能动性来的安全可靠。况且,曹植本就是曹丕的竞争对手,换谁也不会让对手得逞啊!


羊山史话


孙策让位与孙权 司马师让位与司马昭 两者的共同点是 他们所经营的政权正处于创业阶段 内忧外患 不宜传与幼子 而曹丕已经逼迫汉献帝让位 他的政权已经是个颇具完善的帝国政权 虽天下还未统一 但曹魏经历两代人的经营 已经相对稳定 再者曹魏有曹真 曹休 陈群 司马懿这些谋臣良将的辅助 曹丕可以传位与幼子曹睿


沙漠之狐丶


孙策临死前自己的儿子尚在襁褓中自然无法理政所以一定要把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弟弟。而司马师无子,虽然其弟司马昭把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他当儿子,但他死前司马攸年幼只好让权于司马昭,再说司马攸毕竟是弟弟的亲儿子他也没必要坚持,上面两个人的情况大致相同。但曹丕不一样,曹丕和曹植本来就是竞争对手,曹操活着的时候这两兄弟为了世子之位明争暗斗,可没少下功夫。好不容易继承大位没有弄死曹植已经算客气了,怎么可能会让权于自己的弟弟?况且曹丕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曹叡已经是20多岁的成年人了,完全可以继承他的事业。而曹植自争夺世子之位落败以来一直远离曹魏的权力和政治中心,基本上跟一个闲人没什么两样,在朝中毫无人望和支持自己的势力


MrHui2242065083


孙策让位孙权,因为孙权才华能力都很强。

司马师没有后嗣,唯一的儿子还是司马昭,所以继给他的。

而曹丕和曹植之间却不一样,就个人能力而论,曹植就是个纯粹的文艺青年,生政治上缺乏心机于历练。曹丕不如传位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