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老婆是谁?为何鲜有见闻?

华农笑笑生


据有关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33个子女(儿子23个,女儿10个)。

众所周知的原因,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失,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史料随之灰飞烟灭。到现在有据可考的只有4个——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

从秦始皇有33个子女推断,秦始皇后宫女人肯定不会少。但是秦始皇的皇后是谁却鲜有人知,究其原因还是史料和文物的缺失所致,我估计等秦陵发掘后这方面的资料会增多。

现在没有史料能说明秦始皇的皇后是谁,有人说秦始皇根本没有立皇后,原因是他母亲赵姬生前秽乱宫廷,造成了秦始皇对女人的偏见,玷污了他的心灵,所以称帝后虚置皇后位。

这只是一种猜测。

赵姬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难道所有的女人都如此吗?显然这是“洪桐县里无好人,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曾和假太监嫪毐通奸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想让其中的一个儿子当皇帝,也就是想夺取秦始皇的皇位。赵姬因为宠爱嫪毐,对此听之任之。

秦始皇当然不干了。在亲政后以雷霆手段诛杀嫪毐,乱棍打死了两个异母兄弟,把母后赵姬打入了冷宫。

从险象环生的宫廷政变来看,我认为朝堂上争权夺利远比母后淫荡造成的伤害更甚!也就是说,母后赵姬行为不谨的理由,不足以造成秦始皇不立皇后。

换言之,秦始皇其实有皇后,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那么谁有可能成为秦始皇的皇后呢?



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秦始皇最喜欢的女人有:阿房女、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胡亥的母亲——胡姬、四川寡妇巴清这四人。

阿房女是秦始皇年轻时的情人,是嬴政的初恋,据说秦始皇修阿房宫就是为了迎娶阿房,目的就是“金屋藏娇”。

阿房原名夏玉房,他是赵国神医夏无启的女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想立他为皇后。亲们注意了,阿房女是赵国邯郸人,他和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同一国家的人,由此反推,秦始皇对母亲赵姬淫荡这件事儿并不在意。

反倒是大臣们提出了反对,阿房女为了不让赢政为难,殉情自杀了。(有人认为历史上没有阿房这个人,秦始皇也没有修阿房宫)

秦始皇在初恋女友死去后,由于爱得太深,无法忘记阿房,之后没有再立皇后,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胡亥的母亲——胡妃虽然很受秦始皇的宠爱,但都是秦始皇的妃子,并非皇后,这有零星的史料来证明。




在秦始皇三十多岁时,他爱上了四川寡妇清,秦始皇亲切称其为“巴清”。【巴是指巴郡(今天重庆和四川两省部分区域)】。

巴清的丈夫早死,然后她掌控了丈夫家族中的财富。

巴清的产业是从朱砂中冶炼水银,这在秦朝时期是独家且一本万利的生意。秦始皇认识巴青,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秦始皇修秦陵需要大量的水银,据说秦陵里面有一条水银河,由此可见秦始皇需要水银量多么巨大。

当时在秦国中,能够有如此巨大生产量的只有巴清掌控的家族企业。由此秦始皇结识了巴清,秦始皇包销了巴清出产的所有水银,双方合作十分愉快。

有道是“日久生情”,长期的接触使35岁的秦始皇爱上了46岁的巴清,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双方属于“姐弟恋”。到最后,秦始皇一度想把巴清立为皇后。但是丞相李斯极力反对,李斯的观点是“寡妇当皇后没有前例”。




秦始皇很生气,愤然说道:“立阿房为皇后,你们说是赵国人,现在我立巴清你们说是寡妇,这个皇帝你来当吧!”

李斯急忙跪下磕头赎罪“臣万万不敢,还望皇上体谅为臣一片苦心”说罢以头触地。

秦始皇迫于种种压力,从此心灰意冷,再没有立皇后。所以到现在没人知道秦始皇的皇后是谁!


秉烛读春秋


秦始皇是有老婆的,而且不止一个,这是肯定的,否则他23个儿子,10个女儿哪里来的。

古代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有无数宫女,都是皇帝可以随意临幸的对象。只要身体吃得消,皇帝想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女人。


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后宫都是有记录的,并且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此事,特别对于母仪天下的皇后,那更要大书特书,详加记载的。

可是,秦始皇的老婆们是谁呢?皇后是谁呢?翻遍秦朝历史,却没有找到答案。秦始皇的老婆和秦始皇的身世一样,成为了千古之谜。

曾经有考古学家,亲自考证了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与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的墓葬,发现秦王与王后,都是夫妻二人合葬一处的,阴阳相合,合乎常理,合乎制度。


然而,到了秦始皇这儿,却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大墓,不见皇后之墓相伴,这种有悖常理之事,难怪让史学界大呼看不懂了!

到底咋回事呢?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呢?

第一种说法,秦始皇忙于战事,无心立后。然而立皇后乃国之根本,根本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况且秦始皇39岁之时已经统一了六国,那时候总该抽时间来立皇后了吧?

可是,秦始皇并没有。

第二种说法,秦始皇巡游天下之时,美女太多,一时挑花了眼,不知道该爱哪个妹妹,所以始终未立皇后。

这更不可能了,立皇后更多是政治上的考量,皇后从来都不是皇帝最爱的那个,秦始皇根本不必纠结。


第三种说法,秦始皇受过女人的伤害,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赵姬。

赵姬最初是吕不韦的女人,后来被吕不韦当做礼物送给了秦庄襄王,而在送给庄襄王之前,赵姬就有孕在身了,所以有极大的可能,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爹。

秦始皇继位之后,赵姬继续与老情人吕不韦勾勾搭搭,纵情淫乐,搞的满城风雨,无人不知。最后,秦始皇一气之下,就把吕不韦贬到了四川,吕不韦郁郁而终。


吕不韦死了之后,赵姬又勾搭上了缪毒,后来还给秦始皇生了两个小弟弟,秦始皇一气之下,把赵姬驱逐出京城,把缪毒车裂了,还把两个小弟弟装进麻袋扔下了悬崖。

自此之后,秦始皇就开始仇视女人,他认为天下的女人都水性杨花,风流成性。女人对于他来说,只是满足生理需要,传宗接代的工具,根本没有任何爱情可言。所以,秦始皇一直未立皇后。

我觉得第三种说法更靠谱一点。


虽然史书对于秦始皇的老婆们记载甚少,但还是可以从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些琐碎的记载。譬如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胡亥的母亲胡妃,还有神秘的阿房姑娘。

然而,关于她们三个出身如何,经历如何,结局如何,就无从考证了。


一半秋色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史书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后宫妃嫔的记载。甚至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他受母亲赵姬淫乱的刺激太大,心理受到伤害,因此终身没有娶妻。那么事实如何呢?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史料缺乏,我们就这个问题提出几个猜想和推论:

秦始皇真的没有结过婚吗?

关于秦始皇因为受到母亲赵姬的刺激,终身没有娶妻的话题,在现代网络时代流传甚广,甚至还有许多人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秦始皇的心理问题。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分析:

  • 秦始皇因为心理问题一生没有女人:这是显然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我们从史书中可以知道秦始皇有几十个子女,其中在史书中明确留下名字的就有4个,其中著名的的就是长子扶苏和幼子秦二世胡亥,另外还有公子高和公子将闾。这些儿女就证实秦始皇的生活中是有妻妾的,否则这些子女从何而来呢?

  • 秦始皇因为心理问题一生没有结婚:即秦始皇虽有妻妾,但是从未进行正式的婚姻。这一点因为没有秦始皇妻妾的史料记载,因此没有实质的证据。但是我们从秦国历代秦王的历史来看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君王的婚姻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的政治根本之一,作为一名成熟政治家的秦始皇嬴政应该大概率不会那么做。

综上,秦始皇是否会因为母亲赵姬而选择不立后,不结婚呢?个人认为不会:

  • 一是他母亲赵姬的行为其实不是孤例,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其实也有同样的情况,也没见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一生不结婚啊。

  • 二是以历代秦王的结婚时间来看,大体上在二十岁成人礼时都需要正式结婚,昭告天下。那么秦始皇嬴政在当时也不能有特殊,毕竟那时他还不是统一六国、乾纲独断的秦始皇,他也只是秦王政,而且是亲政前后的嬴政,他的行为仍需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嬴政的成人礼在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是在公元前238年,当时的嬴政二十二岁正好符合历代秦王的惯例,因此嬴政应该大概率在公元238年前后举行了婚礼。

外戚:秦始皇婚姻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38年前后举行了婚礼,那么他的妻子是谁?有着怎样的背景呢?这就需要从秦国历代秦王的婚姻中的外戚影响去分析:战国以来,秦王的婚姻大多从有影响力的外戚势力的母国选择。

  • 秦惠文王的王后是魏国人,他死后,秦武王继位,秦武王的王后也是魏国人;

  • 秦武王死后,他的弟弟秦昭襄王即位,芈八子成为宣太后,楚系外戚成为秦国最强的外戚势力。但是我们无法查证秦昭襄王的王后叶阳后是否为楚国人,但是我们可以从秦昭襄王的继承人秦孝文王的婚姻看出这个规律依旧如此;

  • 秦孝文王赢柱本来不是法定继承人,他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后,嬴柱成为了储君,而史书记载,此时他将自己最喜爱的夫人华阳夫人立为正夫人,这里先不管是不是最喜爱,但是华阳夫人是楚人是可以肯定的。个人认为甚至可以推测赢柱是为了取得楚系外戚的支持才将华阳夫人立为正夫人的。

  • 到了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时期情况有点特殊,秦庄襄王早年在赵国当人质,先娶了赵姬。后来逃回秦国,被华阳夫人收为养子,并改名子楚取得楚系外戚的支持登上秦王之位。而在长平之战中与秦国结下世仇的赵国也将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意图也是在秦国扶持赵系外戚势力。

由此可见,秦王的婚姻大多由掌握后宫权力的太后决定,从政治上来看受外戚影响极大。那么在公元前238年左右的秦王政的婚姻大概率也是如此:那么当时秦国的政坛有哪些外戚势力能够参与其中呢?

  • 赵系外戚:显然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毕竟她是嬴政的生母,所以她及她所代表的赵系外戚必然会为秦始皇安排一个赵国的妻妾。

  • 韩系外戚:这是秦始皇的奶奶,也就是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她是韩国人,而且也活到了公元前240年,因此她也可能为嬴政选择了韩国的女子。

  • 楚系外戚:看起来这是与嬴政血缘关系最少的外戚,毕竟华阳太后(夫人)只是秦庄襄王的养母。但是楚系外戚从宣太后芈八子开始就一直是秦国最有势力的外戚,嬴政父子的秦王之位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楚系外戚出力最多,因此秦始皇身边一定有楚国的妻妾。

嬴政在亲政前后,秦国有赵、韩、楚三系外戚势力的存在,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王后大概率从这三国国家来选。那么秦王政的妻子或者说王后到底会是哪国人呢?还是从这三系外戚势力去分析:

  • 韩系:从夏太后在公元前240年去世这一点来看,秦始皇的王后是韩国人的可能性最小,毕竟夏太后在秦始皇父子上台之前本就不受宠,不可能在秦国有什么政治根基,加上韩国又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也无法从母国得到什么大的支持。

  • 赵系:在秦始皇的婚姻中,赵姬本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是在秦始皇亲政前后,她正躲在壅城与情人嫪毐生小孩,加上秦始皇已经对母亲赵姬的事情有所察觉,双方的关系正日趋紧张,而且在秦始皇的成人礼上,嫪毐发兵叛乱,随即被秦王政发兵剿灭,赵姬被囚居在壅城,嬴政明示与赵姬断绝母子关系。故此,赵姬为秦王选择王后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 楚系:作为支持嬴政父子上位的最大支持力量,楚系外戚在嬴政继位之后一直不显山露水,史书中没有什么过多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嫪毐之乱,还是清除吕不韦,楚系外戚都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是在剿灭嫪毐的叛乱中,楚系外戚势力昌平君和昌文君开始在史书中登场,并且昌平君大概率是继吕不韦之后嬴政的第二任相国。更为关键的是,华阳太后一直活到公元前230年,即秦始皇亲政之后的第八年。在夏太后已死,赵姬被囚的情况下,在秦国还有谁能对秦始皇嬴政的婚事有权参与呢?答案当然是地位尊贵的华阳太后,因此秦始皇的妻子或者王后大概率是楚国人。

扶苏:推论嬴政之妻为楚人的另一因素

扶苏在史书中明确记载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而且也被认为是秦始皇嬴政的接班人。但是史书也依旧没有记录他的生母是谁?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的事件上来寻找蛛丝马迹:

根据日本学者藤田胜久和李开元先生的推论,在秦末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中,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记载,即当时陈胜吴广等人起义时,打起了扶苏和项燕的旗号,项燕是楚国将领,作为楚人的陈胜打他的旗号很好理解,而扶苏却是秦始皇的长子,秦二世胡亥的大哥,作为反秦的起义却打对手的旗号,这不是很反常吗?

但是如果根据上文的推论,秦始皇的王后是楚国人,也就是扶苏身上有楚人血统的话,这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扶苏之死本就令人不平,而扶苏又有楚国血统,那么陈胜、吴广打他的旗号就可以号召对扶苏报有同情的楚人一起反秦。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论,结合上一节对外戚的分析,个人认为是比较可能的推论。

为何秦始皇的后宫没有任何记载

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战国其他国家的史书都受到极大的破坏,几乎没有多少流传下来,但是秦国的史书是不在被焚之列的,而且一定也是有官方支持不断编修的。但是相对比较完备的秦国史书却没有发现关于秦始皇妻妾的任何记载,甚至秦二世胡亥的后宫也一样如此,这就可能不是遗漏或着战乱被毁等因素所致,大概率是秦始皇登基后有意进行了删除和制定了明确制度,秦朝史书不记载这些秦朝的后宫妃嫔。

秦始皇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大一统帝国的建设,“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等措施都是明证,可以看出秦始皇在极力消除六国的影响,焚书坑儒中将六国的史书销毁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但是如果要在秦国的史书中记载他的妻妾的话,很难避免要暴露她们的母国或者身份,那么就不得不又重新出现六国的影子。再加上嬴政的前半生受够了外戚势力的困扰,出于弱化这些外戚因素影响的考虑,秦始皇可能也就不愿意秦国的史书和档案中留下这些后宫妃嫔的记载。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秦始皇肯定是有妻妾的,而且大概率是正式迎娶过王后的,毕竟史书有明确的记载证明他有子女。同时结合历代秦王的婚姻中外戚势力的影响因素,秦始皇的王后大概率是由华阳太后选择的楚国女子,同时也可能是就是扶苏的生母。而史书中缺失了对这些秦始皇妻妾的记载很可能是秦始皇本人为了消除六国的影响,刻意抹去了这些记录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不在史书和档案中记载秦朝皇帝的后宫。


围炉品茗人


秦始皇的老婆是谁?这还真的为难世人了。别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秦始皇到好,没有立后!翻遍史书,没找到,还真的没有皇后。邪门了,难道秦始皇不爱美女吗?那么他的儿子扶苏,胡亥又是哪来的,总不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功成名就后再娶妻?

秦始皇嬴政13岁继位,39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嬴政的事业心很强,他用多年的心血终于实现了大一统。在他39岁之前,大家可以理解,事业重要嘛,何况秦始皇的皇后不是好当的,不是随便哪个朝臣之女能胜任的。于是一拖再拖,拖到了大一统。

大一统后,重朝臣看到老大这么厉害,要是自家女儿能成为皇后,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于是开始纷纷上书推销自自家闺女或者远方亲戚。但是被秦始皇杀鸡儆猴的一顿操作唬住了,此事就再也无人问津了!


没有立后不代表嬴政没有后宫,而且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叫老婆!

秦始皇一生有23个孩子,亲生的,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秦始皇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贪恋美色的一位好皇帝!他可能认为女人是麻烦的事物,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自己后宫的安稳,嬴政把女人当成了传宗接代和解决生理需要的工具,不会给任何真心!有一些琐碎的记载,譬如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胡亥的母亲胡妃,还有神秘的阿房姑娘,都只是一视同仁的妃子!他的真心都给了大中国!


风流成性的母亲赵姬是嬴政讨厌女人的最大原因!

赵姬本来是吕不韦的女人,他两都生米煮成熟饭了,结果狠心的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了他当时主子。貌美如花的赵姬很快就得到了老男人的宠爱,还诞下了皇子。后来嬴政登基,吕不韦辅政,更是光明正大的和赵姬行苟且之事,有时嬴政去找母亲还得因为这事气的跑回自己的宫殿!

嬴政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开始对女人深恶痛绝。关键是,赵姬还不知悔改,变本加厉。走了吕不韦,来了个缪毒,那是夜夜笙歌,结果赵姬还一前一后给嬴政生下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后来,嬴政找理由处死了吕不韦,缪毒,赵姬还有那两个孩子!

就这样,嬴政开始对女人避而远之!孩子的生长环境很重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还好嬴政根正苗红,没有遗传她母亲的一点点“优良传统”不然后来的盛世怎么来?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秦始皇就是不贪恋美色,女人有,嫔妃也有,但是都不是老婆!老婆是正室,是一国之母,其他女人都是妾


斯幽说历史


应该说是秦始皇个人刻意隐瞒而已,由于其母赵姬的淫荡和不检点,使得秦始皇十分痛恨女人,所以在秦始皇登基以后,有关和其母赵姬,自己的皇后,妃嫔一切信息都被秦始皇销毁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和秦始皇在位时期两次政变有着莫大的关系。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李开元先生的《秦迷》。分析的十分缜密与合理。

战国时期,秦楚国相互联姻。后宫嫔妃和诸皇子之间背后都有来自母后娘家的支持。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兼并六国势必引发巨大反对和阻挠,而最大阻挠就来自这些后宫的嫔妃,甚至为此引发政变,历史上不仅没有秦始皇的皇后和妃嫔,就连秦始皇兄弟姐妹相关记叙都没有,真正做到了孤家寡人。根据《秦谜》分析,秦始皇的皇后应该是楚国人,而且是公子扶苏的母亲,有课可能是华阳太后的亲戚,扶苏自杀也是因为他的母亲是楚国的公主。胡亥能够登基也在于他母系不强,不是六国的王室后裔的原因,这也是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以扶苏和楚国的名义起兵的原因。

在秦始皇刚刚登基的时候,首先叛乱的就是嫪毐与赵姬,秦始皇是在依靠昌平君、昌文君兄弟(楚国王室),以及嫡祖母华阳太后娘家楚国的势力平定叛乱稳定了王位。而立志要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势必要与楚国王室发生巨大冲突,楚氏外戚集团必然要反扑,意图推翻秦始皇,这才有了秦始皇在位时期的二次政变成蛟叛乱,忍无可忍的秦始皇在平定以后,将楚国外戚集团也一举铲除。这其中也肯定包括秦始皇的皇后楚国公主,不仅如此。灭六国中,其他六国外戚势大,出现了其他外戚反扑,外戚集团也一定被秦始皇全部清除干净、而且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任何印记。

由于秦始皇个人对女人“痛恨”和外戚对秦国内政的干预,让秦始皇十分厌恶反感女人,不仅自己皇后给消除了,而且连胡亥的母亲,都不载于史书,也就是说,有关秦始皇以下所有和皇室有关的女性都“消除”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其实,秦始皇根本没有老婆。吃惊吧,堂堂一统华夏的始皇帝竟然一直唱着《单身情歌》!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生母赵姬对他的伤害非常大。

秦始皇本是庄襄王子楚的儿子,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当时子楚不受待见,被送往赵国做人质。

吕不韦本是河南濮阳商人,拥有万贯家产,野心勃勃,对王权很感兴趣。早年认识了歌姬赵姬,并使她怀孕。不久,子楚见到了赵姬,对他垂涎三尺,吕不韦干脆把赵姬送给了子楚,当然隐瞒了有孕一事。

吕不韦知道子楚生活窘迫之后,认为奇货可居,如果能够助他当上秦王,自己可以在秦国拥有权利。

于是,吕不韦找到了子楚,给他五百金做生活费,另外五百金做为公关费用。子楚很受感动,说:“如果真的如你所说,助我为秦王,必将裂土予之。”

吕不韦来到咸阳,费尽心思巴结上了安国君赢柱的夫人华阳夫人。他对华阳夫人说:“您现在雍容华贵,深得安国君宠爱,然时光匆匆,日后一旦衰老,必然失宠,那时您该依靠谁呢?”华阳夫人有所触动,吕不韦接着说:“您不如认嬴政为子,母凭子贵,保您无忧。”于是子楚被立为嫡嗣。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病死,安国君赢柱继位,称为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可是,孝文王仅仅继位三天就死了,于是子楚成了新的国君,号庄襄王。庄襄王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立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成功了。

公元前247年,在位仅仅三年的庄襄王去世,于是,13岁的嬴政继位。赵姬自然成为母后。

据《史记》记载“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年轻的赵姬和吕不韦旧情复燃,祸乱后宫,后来,吕不韦有介绍了嫪毐给赵姬,并且生下了两个儿子。秦始皇知道后,暴怒,诛杀了吕不韦和嫪毐,摔死了她的两个弟弟,还把母亲赵姬赶出了咸阳城。



母亲的事情对秦始皇的影响非常大,把对母亲的怨恨逐步发展成为对一切女人的仇视。宫中众多女人,只是满足了他生理上的需要,但是一直都没有立皇后。

二、秦始皇为前无古人的伟人,要求自然较高。


天下的美女出自山东六国的皇宫,她们做为亡国之女,竟然侍奉二君,秦始皇对这种行为十分鄙视。皇宫里面的美女看不上来,难道民间会有吗?

三、秦始皇迷恋长身不老,兴趣发生了转移。

秦始皇多次巡游天下,一是展示皇帝威严,二是寻找长生不老药。他曾经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寻找神药,结果,徐福溜之大吉,去了日本做了神武天皇。

再说,秦始皇公务繁忙,每天要去批阅六十斤的公文,身心疲惫,对立皇后一事自然没有多少剩余的精力。


品读春秋001


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高历史地位的秦始皇,作为一统天下的始皇帝,后宫佳丽即使没有3000,但也绝对少不了。

那要说起秦始皇的原配老婆,历史上有没有相关的记载呢?如果有的话,史记中又是如何描述的?

秦始皇为我国的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他焚书坑儒的典故,也同样遭人诟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却依旧活在人们心中,他所做的功绩还是值得人称颂的。

至于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秦始皇皇后的记载,就不得不从秦始皇的母亲说起。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生前可给秦始皇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阴影,赵姬在宫中胆大妄为,不仅与假太监私通,还打算将生下的孩子。

作为当时皇子的储备人选,那她真是把秦始皇又放在什么地位呢?

母后如此淫乱朝政,也是被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当时赵姬受假太监蛊惑,想以假乱真,但他们还是低估了秦始皇的力量。

秦始皇在继位之后,不仅处死了与自己母后私通的假太监,而且对于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坚决不予承认,派人用乱棍将其打死。

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可能还有一丝生养之恩,不忍心让她死在自己手里,但是对于她这样的行为做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打入冷宫,孤独终老。

不得不承认,母亲赵姬的这件事,给秦始皇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他对于女人的信任,也在内心重新审视,关于要不要立皇后这件事,怕是在他内心还是心有余悸的。

但是要说秦始皇完全不喜欢女人,那就有点太过于偏颇了,当时深受秦始皇宠爱的女子,有胡姬、郑妃,当然也还包括阿房女和寡妇巴清。秦始皇不在年轻时就对阿房女情有独钟,还特意为其修建阿房宫,其中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阿房真名叫夏雨房,嬴政还特意称呼其阿房,这位阿房也大有来头,她可是赵国神医的女儿。

当时他也想立阿房为皇后,但是宫中的大臣却因为赵姬的事情,再加上阿房国籍问题,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阿房作为一名善解人意的女子,为了让秦始皇没有这么多烦恼,用自杀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更加让秦始皇对她念念不忘。

本来最应该立为皇后的阿房却死了,那么后来有没有人能取代阿房的位置呢?后来秦始皇的表现,也印证了没有人可以替代阿房的位置。

由于当时遗留下来的史记资料并不多,根据仅存的证据来看,秦始皇是因为赌气,也或许是他对阿房一往情深、念念不忘,并没有一个妃子能够真正走进秦始皇的心中,替代那个曾经让秦始皇心心念念的阿房。

毕竟我们现在是一夫一妻制,当时妻子的概念也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异,要说皇帝的妻子,无疑就是皇后最有说服力。

后来直到寡妇巴清的出现,再一次让秦始皇有了想立他为后的念头。

并不是秦始皇有什么特殊癖好,一方面也可以同情巴清的遭遇,另一方面巴清可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富婆,当时找一位门当户对的公子哥也属实不容易。

恰好遇上秦始皇有这方面的需求,当时秦始皇因为水银和巴清结缘,最终两人日久生情,本来合作关系,但最后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也可能当时,比秦始皇年长11岁的巴清,更加成熟睿智。秦始皇想立巴清为皇后,可能已经步入中年的他,也已经在心理上认同了巴清的地位。

但是这一提议,再一次遭到了丞相李斯的反对,立寡妇为皇后,一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二来也确实有损先秦的威严,秦始皇眼看利立皇后屡次不能如愿,反而撂挑子不干了。

最终也没有人知道秦始皇最终立皇后为谁,当然也就没有人敢轻易说秦始皇的妻子是谁!


大国布衣


老婆是妻子的代称,对于秦始皇来说,也就是秦始皇的正妻,即皇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集权制国家。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在任何史书上都没有见到关于他妻子的记载,也没有关于他后宫妃嫔的记载。这就让人非常疑惑了,到底是秦始皇刻意抹去还是他根本就没有立后?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根据历史的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非常淫乱,宠幸伪宦官嫪毐,而且生下两个私生子,嫪毐还被封为长信侯,嫪毐不懂得收敛,引起秦始皇的不满,最后对嫪毐处以极刑,也把赵姬打入冷宫。这样的母亲对于孩子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秦始皇会不会因为心理上受到刺激,而一生没有娶妻呢?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根据历史的记载,秦始皇有33个孩子,其中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对于孩子们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秦始皇的年代距离我们十分的久远,导致资料很少。现在,有历史可以考证的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这四个人。秦始皇有这么多孩子,后宫的女人肯定也不在少数,但是皇后的信息却少之又少。

现在所存在的史书中,没有任何的书籍有明确的记载,关于皇后的信息。其实,秦朝的两个皇帝都没有皇后的记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名叫吕雉。汉朝紧随秦朝,汉朝的大臣里也有很多在秦朝做官。古代的人肯定也像现在人一样喜欢八卦,而且皇家的八卦更是人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吧。秦二世登基的时候年龄尚小,还不到大婚的年龄,没有立皇后很正常也可以理解,但是秦始皇去世的时候都已经50多岁了,还当了那么多年的秦王,所以他不可能没有皇后,而且当初是有大婚这个惯例的,所以他不可能这么多年没有皇后。

如果秦始皇有皇后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人选是谁呢?秦始皇的父亲子楚,经过了重重波折,努力拼搏才当上了皇上。秦始皇跟他的父亲不一样,13岁便继位秦王。对于一国之王来说,他的妻子肯定不能是随随便便找的,必须要经过层层的挑选,考虑周全,权衡各方面的利益,挑选最合适的人选。而且政治联姻也是很普遍的,是巩固自己权利的最佳手段。在春秋的时候,就有秦晋之好这个典故。商鞅变法后,秦国势力增强,宫中肯定也少不了其他其他国家的人,那么最多的人就是楚国人。对于皇室来说,宫中惯例和礼法尤为重要。国王和皇帝也不例外,在秦始皇那个时候,他一直也是在遵循着惯例和礼法。秦惠文王,20岁即位,22岁行加冠礼成人亲政,23岁大婚,迎娶魏女立为皇后,也就是秦武王的母亲惠文后。行加冠礼表示着已经成人了,然后大婚,立后。这是正常的操作,秦始皇并不可能例外。

秦始皇刚刚成为秦王的时候,由于年纪小没有办法亲政,所以权力掌握在宰相吕不韦和太后的手里。但是秦始皇在举行加冠礼的22岁和大婚的23岁,这两年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知道了自己母亲和嫪毐的不堪事情,平定嫪毐之乱,赵太后被打入冷宫,罢黜宰相吕不韦。

尽管后来赵太后回归咸阳,有了嫪毐这样的事情,母子直接肯定有隔阂,所以赵太后在秦始皇的婚事上肯定也不方便多说话。所以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够对秦始皇的婚姻产生影响的就是她的祖母,华阳太后,楚国贵族。再往上数,秦国的很多王后都是楚国人。这些王后的兄弟们在朝堂上也极具势力,不容小觑。所以说楚国的外切是在朝堂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由此我们可以猜测,秦始皇的妻子大概也是楚国人。秦始皇有妻子,但是没有立后,也是有可能的。

秦始皇的性格非常多疑,如果按照我们的猜测,秦始皇的妻子是楚国人的话,那么楚国的外戚势力太大。再加上皇后的力量,很容易造成外戚专权。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自己的权利肯定是格外的重视和珍惜,按照这样的逻辑,秦始皇是肯定不会让外戚专权这种情况发生的,也是为了避免以后有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干脆就不立皇后。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秦始皇做的也是没有错误的。

自己的母亲和嫪毐的淫乱之事,对秦始皇的影响巨大,还狠心将自己的母亲赶出了咸阳。赵太后身为一国太后,没有担起母仪天下的风范,还做出如此荒唐之事,秦始皇内心肯定是有怨恨的。可能由此也会造成一种心理障碍,对母亲的怨恨转移到对女人身上,从此不相信女人,这种心理也会影响他立后。

秦始皇十分的迷信,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到各地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在此事上特别的专注。当人有了一件特别专注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另外一件事儿,大概秦始皇太想长生不老了,跟长生不老相比,立后显得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木剑温不胜


古时帝王中没有老婆这一称呼,只有皇后和妃子!因为在封建时代,帝王的老婆实际上就是皇后,而秦始皇至死都没有立后。

自古以来,按照封建制度,只有帝王的正妻(老婆),才能被册立为皇后,众所周知,秦始皇终身没有立过皇后,虽然他的妃子众多,但是史书上关于始皇帝妃子的记载少之又少,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有明确记载。

千古一帝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华夏、功盖千古!其实也有闹心事,那就是立后的问题。按理说,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他有充足的时间考虑立皇后的问题,可是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这个统一的秦帝国也没有迎来自己的女主人——皇后!秦始皇不立后也成了一桩千古之谜。

秦始皇虽然没有立后,但是在他众多妃子中,有两位是比较有名的,也是秦始皇后宫佳丽中为数不多的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两个妃子,她们一个是郑妃、另一个是胡姬。其中郑妃是公子扶苏的母亲,胡姬是公子胡亥的母亲。

秦始皇没有立皇后,很可能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因为他的母亲赵太后私生活不检点,先与吕不韦有染,后与嫪毐私通,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嬴政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可能不知道母亲的荒唐事,这给年少的嬴政留下了心理阴影,对女人产生了厌恶和不信任的心理,对他来说,女人或许只是他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只可利用、不可信任。他没有册封皇后,极有可能也是出于厌恶和不屑,所以后世关于嬴政的私生活基本无从考证,他的后宫佳丽鲜少提及也就不足为奇了。




悠悠华夏五千载


简单来说,我们压根就不知道秦始皇的老婆是谁。

老婆是妻子的代称,放到帝王身上,就指代唯一的正妻,其他的妃子姬妾不算其中,而秦始皇妻子在历史上属一片空白,正史野史均无提及。

算起来,秦朝两位皇帝都没有关于皇后的记录,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汉朝紧跟着秦朝,也有秦朝的大臣在汉朝任职做官的,秦朝皇帝有没有皇后是肯定知道的,而皇家八卦一向流传极广,像陈胜吴广起义都知道拿二世弑兄当大旗。如果秦始皇和秦二世有皇后的话,正史野史多少会有记载,可毫无记载,那就说明二者没有皇后。

可问题又来了,秦二世继位时候年龄小,可能都没有大婚,没有皇后很正常。但秦始皇去世时都50岁了,还当了二十几年的秦王,而且亲政前他很大程度上受到赵姬和吕不韦等人的左右,算上加冠大婚的惯例,他不大可能二十几年都没王后。

然而,历史上也找不到秦始皇称皇帝前有王后的记载,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秦始皇真的连王后都没有,也就是没老婆;要么秦始皇有王后,但痕迹被他抹去了。

如果秦始皇有王后的话,这个王后最可能是谁呢?

跟努力拼搏才夺得太子之位的父亲子楚不同,秦始皇13岁就继位为秦王。这也注定他的正妻不可能像母亲赵太后那样来自民间,而应该像曾祖父和祖父那样,来自于他国王室。

王室联姻被认为是巩固联盟的最佳手段,秦国更是把这一招玩得出神入化,在春秋时期就留下了秦晋之好这一典故,商鞅变法后秦国活跃于战国舞台,王宫中也少不了他国面孔,其中最多的,无疑是楚国人。

放到秦始皇所处环境,他其实一直在遵守秦宫的惯例,我们以秦惠文王为例,秦惠文王20岁即位,22岁行冠礼成人亲政,23岁大婚,迎娶魏女为王后,即秦武王之母惠文后。

先行冠礼以示成人,然后再大婚,这是一般操作,秦始皇也是按照这个操作来的。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始皇22岁,行冠礼,则次年应该是秦始皇的大婚年龄。但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

一是嫪毐之乱被平定,嫪毐被杀,赵太后被迁往雍城幽禁。二是吕不韦被罢相,迁往蜀地,后自杀。三是秦始皇听了茅焦的劝告,迎赵太后入咸阳。四是秦始皇下逐客令,李斯崭露头角。

尽管赵太后重入咸阳,但出了嫪毐这档子事,她在秦始皇婚事上说的话,恐怕并不具备多少分量。再算上秦始皇亲祖母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前240年)病逝,真正能够影响秦始皇婚事的,恐怕只有仍然在世的嫡祖母华阳太后了。而华阳太后,芈姓,楚国贵族。

再往上数,秦宣太后是楚国芈姓,其兄弟在秦国朝堂上极具影响力,秦昭襄王的叶阳后也很可能是楚国人,华阳太后是秦昭襄王的儿媳。这样一顺,除了秦庄襄王的王后赵姬(也就是赵太后)是赵国人以外,楚国人已经占据秦国王后之位很久了,楚国外戚也是秦国朝堂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铲除嫪毐之时,《史记》记载“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这个昌平君就是楚人,是楚考烈王之子,同时也是秦昭襄王的外孙。

身居相国之位的昌平君,无疑是楚国外戚在秦国朝堂的代表,在他和华阳太后的联手下,内宫外臣一致选择,如果秦始皇要大婚,王后必定是楚人。

我们知道,秦始皇最后灭了楚国,这帮楚国外戚大臣的态度是如何的呢?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史记·秦始皇本纪》

楚国公子昌平君最终叛逃秦国,被项燕立为末代楚王,在秦军的打击下被杀殉国。

昌平君的背叛不仅让秦军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让秦始皇觉得楚国外戚不可以信任,决心对朝堂进行清洗。那他有可能会允许枕边人是个楚人吗?即便不杀,废后也要提上日程。

有了这次教训,秦始皇对外戚集团是充满了忌惮,在他开启皇帝制度后,并未留下与之对应的皇后之位,所为的,就是防范外戚的坐大与反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