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齡隱居》一詩?

影視蜃樓


《宿王昌齡隱居》一首隱逸詩,詩人是唐人常建。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
宿王昌齡隱居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此詩作於詩人留宿王昌齡隱居之所時,時間當為天寶中後期。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惟:只有。
此句意為:清澈的溪水深不可測,隱士的居所只有孤雲相伴。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松際:松林的樹枝間隙。
清光:清亮的月光。
此句意為:松林的間隙之間露出少許的月光,這清亮的光芒似為你傾灑。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宿:停貯。
藥院:種植芍藥的庭院,芍藥簡稱藥。
滋:生長。
此句意為:茅草為頂的亭子停貯著花影,栽種芍藥的庭院生長著苔蘚。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謝時:指辭別世俗。
鸞鶴群:與鸞鳥仙鶴為伴。
此句意為:我也要辭別世俗歸去,與西山的鸞鳥仙鶴為伴。
詩的首句寫了“清溪”、“孤雲”兩個意象,都屬於幽景。“清溪”暗指王昌齡清明的品德,“孤雲”暗指王昌齡孤高的情操。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是名句,松間微露的月光,觀之猶如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而月光如人般有情,專為“君”。“清溪”、“孤雲”、“微月”、“花影”、“苔紋”等靜景,層層相疊,營造出一幅幽清的景象,正是隱者的好去處,所以詩尾句詩人才言“餘亦謝時去”。
此詩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詩人寫景意象深遠,猶如一幅山水墨卷,令人不勝嚮往 。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裡評道:“言欲與偕隱。清澈之筆,中有靈悟。”

謝小樓


《宿王昌齡隱居》常健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賞析]

開元十五年 (727),常建與王昌寫寫同榜登科。常建常寓居鄂渚(今湖北武昌),以詩招王昌齡同隱。這首詩通過寄宿者之眼來觀察王昌齡隱居的地方,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用一"唯"字,表明除了孤雲外,沒有別的俗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選取了松間月、茅亭花影、藥院苔紋等景色,寫出了夜景之清幽,如出塵表。其中"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兩句對杖工整,煉字精準,"宿"、"滋"字是全詩"詩眼"所在,最後兩句寫自己心生嚮往,想要離開俗世歸隱,和西山的鸞鶴為群,這可說是情隨景遷。此詩沖淡秀麗,神清氣朗,境界幽遠,在盛唐時就被譽為山水詩名篇,到了清代更是受到"神韻派"的推崇。

賞讀這首千古名詩


劉楚雲817


宿王昌齡隱居

唐 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先說常建其人,乃開元十五年進士,與王昌齡同榜登科,但是兩人的仕途均不如意。常建僅出任了江蘇盱眙縣尉,便辭官歸隱,一生寄情山水。王昌齡仕途也十分坎坷,曾做過江寧丞、龍標尉,安史之亂時,避居江淮,因為觸忤刺史閭丘曉,為其所殺,結局令人唏噓。此詩即為常建辭官歸隱,繞道石門山攬勝時所作。王昌齡出仕前便在此隱居。

再說回此詩本身,首聯寫王昌齡隱居處之清幽,清溪流入山林深處,不見盡頭,抬頭望去只能看見一片孤雲。一個“孤”字,既寫雲之孤,也寫人之孤,朋友王昌齡不在,只有詩人獨自借居深山,何其孤寂。古人常以白雲作為隱居山中的標誌、清高風度的象徵,所以此處作者也借孤雲來暗贊主人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唯有孤雲,再無俗物。

頷聯寫月,松林中間明月微露,清輝照入院內,似是為君而來。主人雖然不在,但明月依然多情來伴,由此即可想見王昌齡當年隱居在此,常有清風明月相伴,情趣盎然,何其自在。

頸聯寫院中景物,詩人步入院內,夜已深沉,茅亭內花影如眠,王昌齡在院內種滿了芍藥,因為久無人來,小路上已長滿青苔。松間微月、茅亭花影、藥院苔紋,如此清雅幽靜的隱居之所卻久無人住,可以想見詩人此時的內心是多麼惋惜。

尾聯寫詩人的心境,看見如此隱居佳境,更使作者心生嚮往,想要謝絕世俗,和西山的鸞鶴為群。一個“亦”字,表明作者也想像王昌齡一樣隱居山林,實際上此時王昌齡已經出仕,所以此處也婉轉地道出了作者諷勸王昌齡堅持初衷、重歸山林的心意。如若王昌齡能像作者所勸,辭官歸隱,也許就不會落得個為人所殺的悲慘下場。

此詩意韻深遠,沖淡秀麗,是山水詩中的名篇。


浪跡天涯83780411


宿王昌齡隱居

唐 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用陶淵明的詩概括再合適不過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謝!


57744839


 宿王昌齡隱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常建和王昌齡是公元727年(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後的經歷和歸宿卻不大相同。此詩即作於常建辭官歸隱途經王昌齡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縣石門山時。常建夜宿故人舊時隱居之處,觸景生情,遂作此篇。

這是一首山水隱逸詩,在盛唐已傳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韻派”的推崇,同《題破山寺後禪院》併為常建代表作品。

  此詩題曰“宿王昌齡隱居”,一是指王昌齡出仕前隱居之處,二是說當時王昌齡不在此地。王昌齡及第時大約已有三十七歲。此前,他曾隱居石門山。山在今安徽含山縣境內,即此詩所說“清溪”所在。常建任職的盱眙,即今江蘇盱眙,與石門山分處淮河南北。常建辭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繞道不遠,就近到石門山一遊,並在王昌齡隱居處住了一夜。

  首聯寫王昌齡隱居所在。“深不測”一作“深不極”,並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說清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王昌齡隱居處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門山上,望去只看見一片白雲。齊梁隱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對齊高帝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因而山中白雲便沿為隱者居處的標誌,清高風度的象徵。但陶弘景是著名闊隱士,白雲多;王昌齡卻貧窮,雲也孤,而更見出清高。清人徐增說:“惟見孤雲,是昌齡不在,並覺其孤也。”這樣理解,也具情趣。

  中間兩聯寫詩人夜宿王昌齡隱居處所見所感。頷聯“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詩人宿在此處,舉頭望去,松樹梢頭,一彎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齡。說王昌齡雖不在這裡了,明月多情,卻仍來陪伴著他的客人。王昌齡隱居處清貧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是說夜宿茅亭,看見窗外團團花影,錯落斑駁;而到院子裡,則看見蒔養的各種藥草,依然生長得很好,只是由於長久沒有人來往,路邊已長滿了青苔。這似乎只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其實字裡行間流露了詩人對王昌齡沒有堅持退隱的惋惜心情。

  尾聯就寫詩人自己的歸志以及對朋友的諷勸: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鸞鶴群”用江淹《登廬山香爐峰》“此山具鸞群,往來盡仙靈”語,與鸞鶴合群,與仙靈為伴,即表示要終身歸隱。這裡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對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時王昌齡已登仕途,常建卻借讚揚王昌齡歸隱之處,說我也要跟隨你一起歸隱。這是故意這樣說,是對王昌齡一種善意的諷勸。這是本詩的主題所在,是與題目《宿王昌齡隱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說,常建是在招王昌齡歸隱,與本文開頭所介紹的《鄂渚招王昌齡張僨》一詩同其旨趣。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確同《題破山寺後禪院》,“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詩人善於在平易地寫景中蘊含著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就此詩而論,詩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齡從前隱居的舊地,深情地讚歎隱者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和隱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誠摯地表示諷勸和期望仕者王昌齡歸來的意向。因而在構思和表現上,“唯論意表”的特點更為突出,終篇都贊此勸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達,使王昌齡隱居處的無情景物都充滿對王昌齡的深情,願王昌齡歸來。但手法又只是平實描敘,不擬人化。所以,其動人在寫情,其悅人在傳神,藝術風格確實近王維、孟浩然一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