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臨死前對展昭說了句話,為何展昭消失了?

尤雅玲


正所謂: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這是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形象地說明了包公鐵面無私和江湖豪傑助其剷除奸臣的故事。



當然這些是小說中的人物。南俠展昭就是其中一位,他被皇帝封為玉貓,他不僅行俠仗義,而且在包拯周圍,幫助包公破案和斷案,為老百姓破解了很多疑案和答案,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因為包拯是龍圖閣大學士,同時也是一位大清官,他不畏權貴,即使朝廷中的大員他也不懼怕。所以,在破獲各種大案要案中,包拯和展昭得罪很多人,不僅僅是朝廷中的大員,還有民間的各種勢力和大盜。



當然,在包拯身邊有一群武林中的俠義之人在保護著包拯,以確保他的人身安全。當在包拯去世之前,他將展昭叫到身邊,悄悄對展昭進行了交待,後人們發現,在包拯去世後,展昭就不見了蹤影。



實際上這是因為,一方面展昭是武林中人,他之所以能夠從武林到官府保護包拯,就在於包拯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為民的好官和清官,這樣的官需要保護好,但是一旦包拯去世後,展昭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本來就不留戀朝堂的生活,自然在包拯去世後就回歸於江湖。



另外一個方面,包拯在去世的時候,在他耳邊和他說的話就是因為在公務期間,他們得罪了很多權貴之人,如果包拯去世,希望展昭保護好自己,不要繼續在開封府效力。所以,展昭在包拯去世後就歸隱於江湖,所以人們找不見他。

我們可以想象,再次迴歸江湖的展昭行俠仗義,為百姓打抱不平,讓那些欺壓百姓的人膽戰心驚。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上班時,突發疾病,皇帝立刻派御醫診治,發現包拯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只能等死了。

包拯被送回府邸,他與展昭進行了一段只有兩人在場的秘密對話。

包拯:展護衛,我不行了。

展昭:大人,我不許你這麼說。

包拯:我是認真的。我今年64歲,年齡到了。

展昭:大人,你一定會沒事的。

包拯:死有何懼!我什麼都不擔心,只擔心你。

展昭:大人,我武功高強,有什麼好擔心的?

包拯:正因為如此,我才擔心你。

展昭:大人,為何有此一說?

包拯:你不離我左右,保我安全,卻得罪了多少高官權貴。我一死,我怕你逃不過他們的明槍暗箭。

展昭:大人所言極是,不過萬一大人有何不測,我也不活了。

包拯:別說傻話!你還年輕,有父母妻兒,好好照顧他們。

展昭:大人你別說了!

包拯:聽我一句話,我死後,你一定要退隱,最好一夜消失,不讓任何人知道。

展昭含淚不語……

1062年7月3日,包拯病逝,終年64歲,宋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

很多人都沉浸在包拯病逝的痛苦中,卻沒人注意到展昭,等人們想起他的時候,卻發現他早就蹤影全無,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展昭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素有包青天美譽的包拯,剛正廉潔,斷案如神,深受百姓尊敬愛戴。包拯因不畏強權,堅持正義,自然免不了得罪權貴和綠林賊匪。包拯在查案中,遭遇刺客,便是常有的事。而包拯每次遇險,都能逢凶化吉,其中必然少不了展昭的功勞。

展昭自幼習武,武功高強,為人沉穩、謙和、大氣,一身的忠肝義膽,頗為受人敬重。因此,江湖人稱其為“南俠”。

在開封府六大幕僚中,包拯與展昭結識最早。包拯進京趕考,途中曾遭遇兇僧、劫匪和刺客,幸得展昭相助,才化險為夷。二人也從此成為了莫逆之交。

包拯考中功名,入仕為官,特別將展昭推薦給了皇上。由此,展昭被封為了御前帶刀護衛,並特賜“御貓”稱號,留開封府供職。

原本,展昭對做官並無多大興趣。他完全是因為感動於包拯的正直無私,以及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才在包拯請求下,留了下來。展昭是因為他幫包拯,就是在行俠仗義,造福百姓,因此才堅定了追隨包拯的信念。也正因此,當包拯不在時,展昭辭官而去,也是必然的選擇。

況且,離開了包拯,僅憑展昭、公孫策等人,根本無法在朝廷立足,甚至自保都不可能。畢竟,包拯在世時,有時候都自身難保,更不要說展昭等人了。

在有關包青天的傳說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宋仁宗趙禎出生時,被當時的劉德妃,後來的劉皇后、劉太后(歷史上有名的真宗皇后劉峨,其實她並不壞,而且才能不輸於武則天),以狸貓掉包。仁宗生母李宸妃因生下妖胎被廢,在劉德妃的不斷陷害下,又被真宗賜死,幸得人搭救,才逃出了宮。而剛出生的仁宗趙禎,被劉德妃交給宮女寇珠勒死。寇珠不忍,交給了太監陳琳偷送出宮,並交給了八賢王撫養。趙禎這才撿回了一條命,並在八王府長大。

真宗因為無子,就收養了八賢王的兒子為嗣子。八賢王趁機將真宗的親生兒子趙禎還給了真宗。真宗去世後,仁宗繼位。包拯在陳州放糧,偶遇流落民間的李宸妃,得知了真相。

包拯明鏡高懸,設下計策,最終查明瞭真相。劉太后自盡,而李宸妃和仁宗母子相認,八賢王也成了護主有功的大功臣。看似圓滿的結局,卻給整個開封府帶來了一場滔天大禍,包拯、展昭、公孫策,以及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都差點因此被處死。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八賢王除了收養了仁宗趙禎之外,自己還有一個親生兒子,名曰趙祥。在包拯查明瞭狸貓換太子案後,趙祥頗為怨恨八賢王當年沒有用自己替換趙禎。他眼看著同自己一同長大的趙禎,成為了九五至尊的皇上,而自己卻備受親生父親壓制,大志難展,就想挑起朝廷爭端,趁機漁利,甚至是奪取皇位。其實,八賢王是想保護自己的兒子,避開朝廷的險惡之爭,只是父子之間沒有好好溝通呀。

仁宗自幼在八賢王府,由王妃撫育長大,非常喜愛喝王妃親手釀製的米酒。於是,趙祥就設下圈套,將摻有昏睡藥的米酒送入宮中。仁宗飲後,連續昏睡了四天未醒。當時,正好有契丹等國使者來朝,國事緊急。趙祥就暗中運作,鼓動公孫策、展昭找來了跟仁宗長相相似的黑妖狐智化,並讓智化假扮宋仁宗接待各國使臣。包拯知道後,怒逐公孫策,並疏遠了展昭。

趙祥乘機利用自己兵部侍郎的身份,誣陷已經被包拯驅逐失蹤的公孫策,說公孫策盜取了兵部名錄,偷偷獻於契丹。包拯為了救公孫策,也被誣陷為通敵叛國,並被判處斬立決。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知道包大人是被冤枉的,他們一起替包拯鳴冤,結果也統統被抓入了大牢。

而此時的公孫策,被趙祥施計,毫不知情的隱居於一山莊中。而展昭因為尋找公孫策,暫時未被牽連。但包青天要被斬首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最終還是被展昭和公孫策得知。兩人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刑場之上……

刑場之上,包拯被押上了斷頭臺,而展昭奮不顧身,擋在包拯之前,甘願與包拯共死。展昭對包拯說:“黃泉路上,陰曹地府,展昭替你開路!”這才是忠義感乾坤,氣節耀日月,開封府上下同心,為了正義公理,不惜全部血染刑場。這裡只能給他們點一個大大的讚了!

幸虧,八賢王大義滅親,揭穿了兒子趙祥的陰謀。仁宗一道聖旨,赦免了開封府上下所有人的罪責。

正是因為遭遇過差點全體覆沒的大劫,包拯才在臨終之前,特別交代展昭等人,在他死後,一定要辭官歸隱,遠離紛擾;只有展昭等人平安,他才能安心的長眠於九泉之下。

展昭本無意於為官,自然聽從了包拯的遺言,從此浪跡天涯,退隱江湖。而三俠五義的故事也就此再無續篇,只有人們對往事的回憶,和流傳不息的感人故事。


奕天讀歷史


包青天身邊跟著一個對他從不拋棄的人,那就是展昭。其實像包大人這種能人,有很多忠心的護衛,比如王朝、馬漢這一類的。但是要說起誰最特殊的話,那一定算是展昭。展昭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是哆啦A夢,每次包大人遇到了危險,他就會及時出現,這就像哆啦A夢每次都能幫助大雄渡過難關一樣。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使得展昭的呼聲如此之高,都快和包大人齊名了。

而且展昭這個人物的設定也很符合眾人的心,他是一位大俠形象,對一些黑暗勢力看不過去,主張正義。他之所以會在包拯的身邊幫助他,就是由於他覺得包大人做的是為民的正義事,值得他去幫助、輔佐。這樣一位三觀相當正的人物,自然很得大家的喜愛。最主要的是,他如此的樂於助人,但是卻不求回報,不需要名和利。這樣一位正直又熱心腸的人物,說實話,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他太直白了,心中計謀不深,容易中別人的算計。還好他跟著的是包大人,一位正直的人物。如果是一位擁有邪惡心腸的人,可能就會利用展昭替他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就是因為展昭的性格,包大人在去世之前才覺得格外放不下他,怕他吃虧,怕他被人害了。因此在臨死前,包大人專門囑咐了他一些話:你做的工作讓你得罪了不少的人,我在的時候還能夠護著你,但一旦我去世了,你的性命就將堪憂。所以現在你要趕緊遠離這些塵世間的紛紛擾擾,退隱江湖才是保命之道。對於包大人的囑託,展昭也是放進了心中,因此他後來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隱匿於世間,不再過問江湖事和朝廷的事。

但是,展昭的故事其實是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物。之所以安排了兩人這一段對話,也只是撰寫故事的作者希望以此表達出包拯的大智慧,同時也表達出展昭這個人物的光輝一面。

展昭這樣的形象,是很多人的英雄,是很多人崇敬的對象。但同樣,這樣的英雄在世間其實很難找到,因為展昭太過於純粹了,這種性格能得到世人的讚揚,但很少有世人真的會成為他這樣的人。因為這種人在社會中常常會吃虧,你不去算計別人,也總會有別人來算計你。


紫禁公子


是因為包青天將一本《青天秘籍》交給了展昭。

這本青天秘籍是包大人一生心血寫就,這裡面記錄了成為一個青天的秘密。包括各種推理、探案的訣竅所在,更主要的是包青天將自己一生的經歷都寫在了這本書裡,讀了此書,不禁頭腦清醒,而且身上威風自啟,不怕權貴,不怕殺頭。

修行到最高境界,一個人走到三丈之內就能讓掌握他的一切秘密。

例如,你走到一個身邊,他就知道你養了幾條,逃了多少稅,買了幾處房產,甚至包了幾個小三,都能一清二楚,你怕不怕他?

包青天就是這麼一個讓人怕的人 ,你說厲害不厲害。

這本書多少人夢寐以求。

皇帝想得到這本書,因為他就可以直接分辨誰是忠臣,誰是奸臣。

有了這本書,誰也休想再騙皇帝,

統治起來就順手多了。

龐太師想要這本書,因為有了這本書,皇帝就看不到自己的黑心肝。

忠臣們也想要這本書,因為有了這本書他們就可以直接向皇帝告狀說某某要造反,同時有了這本書也可以避免被奸臣陷害。

江湖人士也想要這本書,有了這本書他們可以一統江湖。

為了這本書包青天家裡整日雞犬不寧。各種各樣的人都在他家穿梭不息等等。

包青天實在無奈,他把展昭叫道面前,說這本書就拜託你了,你拿著這本書交給包家莊賣包子的包慶豐,然後保護好他。

展昭領命而去,果然遇見了包慶豐,就把書交給了包慶豐。

包慶豐得到這本青天秘籍,更加勤勞的賣包子,終於他買得起房了,有了房趕快娶媳婦,有了媳婦趕快生孩子,在孩子長大後,他把這本書交給了兒子,叮囑他:“好好學習。”他兒子後來將這本書交給了他兒子,他兒子後來終於當上了九品芝麻官。

以上純屬扯淡,請勿相信


錦翼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我認為也許包青天包拯臨死前想到與展昭展護衛除惡揚善,為百姓伸張正義的過往,想讓展昭有個善終,所以讓展昭趕緊退隱山林,遠離朝廷吧。

我們大多數人對展昭的記憶來源於電視劇《包青天》。劇中臉如黑炭,額有彎月,一身正氣的包拯,因為不懼權貴,為百姓除惡揚善,被老百姓稱為”包青天“。而最吸引我的當屬外形俊朗,武藝高超的展昭,小的時候經常和鄰居扮演《包青天》裡面的情節,誰要是抽到了展昭這個角色,都高興一整天。

展昭本是一名遊俠,自幼習武,劍法高超,行走江湖之間行俠仗義,而被稱為”南俠“。與包拯結識後,估計也是一次次看到包拯與朝廷中其他魚肉百姓的官員不一樣,確確實實是一個敢為民請命的清官,被其折服,從而甘心情願在其身旁,護其周全。包拯也感恩於展昭的救命之恩,向皇上推薦,於是展昭任職於開封府。

雖說二人年齡相差較大,有官職懸殊,但二人關係卻很好。包拯任職期間,因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得罪了很多朝廷權貴,或者江湖勢力。等到包拯即將去世的時候,肯定不忍心自己的老朋友展昭出現意外,所以囑咐其趕緊遠離這個是非之地,隱姓埋名于山水之間。

我們不去討論展昭在歷史上究竟是不是存在,或者以誰為原型,而應該注意到塑造展昭這個人物的目的在於是宣揚正義!包拯和展昭等一批開封府的人物,都成了正義的代名詞,這才是我們要注意到的。關於展昭的結局,書中並未做說明,我想這也是最好的結果了。

一點愚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孫老師,記得關注我哦


開心的魚頭


民間關於包拯包青天的傳說很多,最扣人心絃的就是包拯與狄青“換臉”了,都說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而狄青是武曲星下凡,只因為兩位天神在天庭拿錯了臉譜才造成了主文的包拯臉黢黑,而主武的狄青卻因為生的青秀不得不在打仗時戴著銅面具。


當然,還有關於包拯殺害身邊重要謀士公孫策的說法。相傳有個叫江龍的人為報弟仇憤而行兇,而在他行兇時有他的養女做為幫兇,但公孫策查到此案時卻驚奇的發現江龍的養女如意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公孫策動了惻隱之心將其放走。最終查明真相,包拯怒鍘公孫策。

其實,我們瞭解的關於包拯身邊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小說中的情節,有的甚至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的電視劇情節,比如《包公出巡》、《包青天》等等,而我們經常說的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孫策、南俠展昭都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只有包拯是北宋年間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小說、演義、正史區別開了,我們才能更深入地探討問題。

看過小說和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三俠中除了南俠展昭以外,另外的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都沒有進入官場。

為什麼都是武林人士,三俠中只有展昭進入了官場?這事需從包拯進京趕考說起。

包拯進京趕考路遇展昭,並且展昭多次救過包拯,而包拯在成名之後就舉薦他,這才有了後來的展昭被皇帝封為四品帶刀護衛,成了專抓五鼠的“御貓”。但是起初展昭並不想涉足官場,只因包拯御前保舉,盛情難卻:“唯恐學藝不驚,反要辜負了相爺的一番美意”。


之後,展昭作為包拯的主力護衛,匡扶正義,輔佐包拯懲惡揚善。直到包拯彌留之際告誡展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礙於你職業的原因基本都是與人交惡的工作,我若在世你可平安,如今我即將西去,你要儘早遠離世事才可全身而退”。於是,展昭在聽完包拯的告誡之後便從此退隱江湖,不再過問世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因此,包拯在臨死之前對展昭說出了他所面臨的險境,展昭在認清事實之後便選擇退隱,從此消失了。其實,展昭本身也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人,他作為江湖豪傑,願意在朝為官只是出於對包公的敬重,包拯為官清廉替百姓著想,這一點深深感動著展昭,但他同樣也知道官場的險惡,想當清官嚴吏自然避免不了得罪很多大勢力大背景的豪強,包拯的去世不僅對展昭而言是莫大的悲慟,對普通黎民百姓來說,更是天大的打擊。



小小嬴政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那麼官場都是殺人不見血的。”

包拯要死了,展昭的靠山也就沒了,展昭畢竟是武林中人,官場的謀生之道他是不會的,以前有包拯罩著他,他可以安然無事。但現在包拯要死了,想想這麼多年來辦過多少大案,殺過多少人,那又得罪了多少人,可想而知數都數不清,包拯死了,可以說展昭再留在官場處境十分危險,一不小心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公元一零六二年五月的一天,包拯正在上班時,突發疾病,雖然皇帝立即派御醫前來醫治,但包拯此病是急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了,無奈太醫只得回去稟報仁宗皇帝。

但包拯顯然是放心不下展昭的,正好趁著無外人的情況下,包拯推心置腹地和展昭有一番談話,這麼多年,自己處在開封府尹的位置上,雖然為民辦了不少好事,但也正因為懲治了各類犯法之人,所以得罪許多當朝權貴,現在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這些人雖然當時拿我沒有辦法,後現在一定會對你們施加報復,而你們位卑言輕,朝中必然沒人再能保護你們了,你們應當早做準備。

展昭細細思量了包拯的話,知道包拯一死,自己畢竟處於非常危險之境,而當初自己做為一個江湖俠客,並不多麼留戀官場,只是被包大人的正義所感染,才決心一心追隨大人,並輔助包大人破案,現在包大人將死,朝堂之中再難出現像大人這樣正直的人了,自己也是時候退出這汙濁的官場了。

所以當晚,展昭就喬裝改扮,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一齊離開了開封府,當昔日那些仇人找上門來時,開封府早已人去樓空。





大魔王說歷史


說起展昭,人們一定會把他和包拯包青天聯繫在一起,包拯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貼身侍衛,時時隨侍在側。可南俠展昭卻像超人一般,一般在最關鍵時刻才出現在包拯身邊,救他於危難之時,攜助包拯完成一個有一個艱鉅的查案任務。

最初瞭解展昭是從《三俠五義》這部經典的武俠小說中,他武功高強、剛直不阿,有著悲天憫人的俠義情懷,他除暴安良,救人民於水火,是老百姓心中的戰神,是行俠仗義的大俠,深受百姓的愛戴。




展昭在《三俠五義》裡是被濃墨重彩描述的人物,他來到包拯身邊後,因為敬重包拯的清為人,願意追隨他,助他查辦案件,為老百姓謀福利。這樣就會觸動許多貪官的利益,因此有很多人想暗殺包拯,展昭總能在危難之時來解救他。

展昭和包拯的感情非常深厚,包拯更是把他當作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們雖為上下級關係,情意卻勝過親人一般。

可以說如果沒有包拯,展昭不會歸順朝廷,他更願意做一個匡扶正義、來去自由的大俠,為人民懲奸揚惡、除暴安良。但是他自與包拯結識後,對包拯的為人非常敬佩,願意追隨在他的左右。包拯向皇帝舉薦了展昭,皇上封展昭為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封號“御貓”,在開封府供職。

展昭和包拯在一起幾十年,已經勝似親人,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包拯的身體日漸老去,他只活了六十歲便撒手人寰,離開了熱愛他的老百姓、敬重他的同僚、器重他的皇上。

在他臨走之前,包拯對展昭還有心事要傾述,他對這位老戰友有放不下的牽掛。 他們曾經一起出生入死,打擊各類犯罪分子,因此和不法分子結下了深仇大恨,他們視包拯和展昭為眼中釘、肉中刺,必要除之而後快。

包拯活著,還可以做展昭的靠山,為他說話。可是自己一死,展昭作為一名侍衛,在皇上面前說不上話,如果有人要陷害他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包拯一定要在臨終前和展昭把當前形勢講清楚,讓他為自己早做打算。

包拯在重病之時把展昭找到自己面前,語重心長地和他說了心裡話。展昭武功高強,在江湖上有數不清的朋友,為了自身安全著想,最好帶著家人遠走高飛,如果執意要留在朝廷上,只怕等包拯一走,就會有殺身之禍。

展昭之所以願意為朝廷效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衝著包拯,他願意和包拯一起為百姓謀福利,可是沒有了包拯這個朋友和後援,他再待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義,什麼榮華富貴、身後功名,展昭完全不把那些看在眼裡,他更願意做個自由自在的人。

所以包拯和他推心置腹地說完以後,他便下決心要儘早離開,他捨不得包拯,但是這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包拯讓他儘快離開,不要留戀自己,所以展昭回家後便帶著家人一早離開了。



一時之間,包拯去世,展昭離開,這對於廣大老百姓來講,是多麼難過的事情,能夠為百姓撐起一片青天的人不在了,願意為百姓除暴安良的人消失了。百姓們掩衣哭泣,悲痛萬分,日後誰來保護他們?誰來為他們伸張正義?包拯一走,世上再無展大俠!斯人已逝,百姓們只能期盼著有更多像包青天一樣的人出現於世,有更多的展大俠為大家匡扶正義。(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雨霽視角


南俠展昭是三俠五義中的主要人物,與北俠歐陽春、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4人並稱為三俠。五義這裡我就不再展開介紹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這本書。


包拯和展昭的“情緣”(只說演義!)

從這簡短的介紹當中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南俠展昭是虛構的。但是話又不能說這麼死,畢竟南俠展昭出現在近千年前,已經沒有辦法去歷史考證了。

南俠展昭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才20多歲,後來包拯進京趕考,兩人相識並且結伴同行。在進京的路上,南俠展昭多次救包拯於危難之中。

從剛開始的金龍寺退兇僧,土龍崗與劫匪鬥智鬥勇。後來落腳天昌鎮捉刺客,到了京城太師府又捉拿刺客刑吉。可以說如果沒有南俠展昭,包拯可能都進不了京城。

最後包拯在京城任職,經過他的推薦,展昭也可以進入廟堂之上。成為了皇帝的御前四品帶刀侍衛,還被皇帝封為了御貓。可以說是三俠裡面官職最高的一位了,那麼最後去了哪裡?


包拯一句話,展昭消失無蹤(只說演義!)

在這之後的時間,包公斷案如神,自然引起了小人的覬覦。因此經常遇到刺殺的事情,也正是他多次出手,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而包拯死的時候多大了呢?差不多63歲。

古人進京趕考,基本上已經是30歲左右的年齡。南俠展昭在書中出現的時候,也是20多歲的樣子。雖說包拯60多歲的時候,展昭最起碼也是50多歲。

古人的身體素質本來就不好,再加上年齡大了就更不行了。而武功又是很吃身體,就算習武能夠強身,已到50多歲的年齡,最多也是40多歲的身體。

這個時候已經大不如前,最好的就是功成身就退隱山林。然而作為俠義之士,他又不可能拋棄包拯於不顧。所以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包拯去世之後立刻隱退。

為何如此?其實不僅是因為包拯可能說的話:我死之後,必須立刻隱退。因為包拯的名聲在那放著,包拯活著就是展昭的最大靠山。


俠義之士本來就不喜歡廟堂,能夠留下來也是看包拯的面子。既然包拯都沒了,就算是於情於理,他都會選擇退隱山林。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的推測,畢竟三俠五義裡面沒有記載。

展昭有沒有後人?(只說演繹!)

在三俠五義當中,作者給展昭安排了一個老婆丁月華,是丁氏雙俠的妹妹,兩人收比武招親的時候認識的,定親之後交換了武器湛盧劍。

有關於展昭的後人,在三俠五義當中並沒有介紹。但是在《小五義》當中卻有著蛛絲馬跡,這裡面出現了展昭的侄子、侄女,其中侄女展小霞嫁給了盧芳的兒子盧珍。

這裡也沒有明確寫展昭有後人,但是在另一個地方卻標明出現了。清代有個人寫了一本書《續俠義傳》,裡面介紹展昭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後來兩個兒子還分別娶了舅舅家的兩個女兒,也算是親上加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