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英烈谱——孙毅民:青山处处埋忠骨

从临清市区出发,沿省道S311向西直行约38公里,有一处僻静的小村落——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务头村(原属山东省临清县)。1942年,在四·二九对日反扫荡突围中,时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的孙毅民不幸中弹,牺牲在这里。


聊城英烈谱——孙毅民:青山处处埋忠骨


孙毅民,1914年1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望腾乡大田庄村。1933年,他考取冀县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孙毅民对蒋介石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和对人民实行独裁专制深恶痛绝。他曾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豺狼当道,猛虎横行,睁眼细看,热血沸腾。加快磨石,马上扫平。救出难胞,共过新生。”同年,孙毅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6月,他和吕士杰等人发起成立党的外围组织——抗日救国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孙毅民被派到南宫苏村参加东进纵队,在政治部任民运干事。1938年3月,南宫县战委会成立,孙毅民调任县战委会组织部部长。在孙毅民等人的领导之下,农教会、妇救会等群众抗日团体很快建立起来。

1938年11月,孙毅民任冀南军区第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春,新七旅建立并兼管第四分区,孙毅民任新七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第四分区武装科科长,1941年1月重建分区时,又任分区政治部主任,并任四地委委员。

孙毅民在制订作战方案与指挥作战方面很有见地。1941年春,根据地逐渐缩小,斗争日趋艰难。军区交给四分区打通临西至邱北、企芝通道的任务迟迟不见成效。面对艰难复杂的局势,孙毅民提出集中力量攻打临西的意见,得到军区的批准。经过一个月的战斗,临西的局面打开了,整个形势也发生了明显好转。

1942年4月29日,日军华北方面军为消灭冀南地区的抗日力量,分多路对冀南区党政军机关进行“铁壁合围”。孙毅民率领全体官兵英勇突围,在香城固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孙毅民生活俭朴,作风朴素。从1933年入党参加革命,到1942年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于临清县务头村,他没留下一点积蓄,没留下一封家书。一次,一位同志问他想不想家。他沉吟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说:“青山处处埋忠骨,战士马革裹尸还。”表明了自己无牵无挂、献身革命的宽广心胸。

1987年,临西县在摇鞍镇贺伍庄村北建立了一座占地25亩的四·二九烈士陵园,用以纪念孙毅民等300余名在四·二九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每年,临西县“国家公祭日”活动都会在这里进行。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英东 通讯员 曹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