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历史上亡国之君往往是被后人责骂的,唯有明崇祯帝是被后世所可怜的。虽然明朝是在他手上灭亡的,但是他却不没有对这个国家的灭亡做出任何不好的事情。作为一个志在复兴大明、勤于政务、明于事非、果敢勇断的大明帝君,在位十七年后却落得个自缢煤山,身死亡国的下场。虽然崇祯接手的明帝国千疮百孔,问题很多,但以崇祯的能力,如果缓缓施为,不犯或少犯一系列战略错误,崇祯还是有希望成为一个中兴之帝的。而“错过南迁”是崇祯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如其南下,可避免后来南明时期帝位之争的内耗,依托黄河天险和江南富庶的经济,至少可以争取个如南宋一样的局面。甚至励精图治而收领土也不是没有可能。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一、 崇祯南迁的三次战略时机

造成洪承畴被俘的“松锦之战”后,是崇祯南迁的最好战略时机。当时明朝中央直辖的机动军团全部阵亡或被俘,除少数辽东军队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逃脱出来,借山海关关城暂时挡住清军外,明朝在急需平乱的关内已经没有了能打的军队。松锦之战结束之后,崇祯皇帝基本处于无粮可调,无兵可用,在关外满清和关内李自成的双重攻击下,大明的北方明显守不住了。此时崇祯可以从容南迁,山海关有吴三桂,清军也无意南下。即便李自成打下北京北攻吴三桂,吴三桂也可以依靠辽东铁骑的机动性,大可弃三海关而择机南下或西去,不必借清兵之力抵挡李自成。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崇祯南迁的第二次机会是李自成攻陷山西之后,此时还有准备的时间。应果断由吴三桂军保护弃北京而南下,让出战场给李自成与满清。即便受到清的追击或李自成的堵截,只要崇祯一个人到达南京,依托南京备用的政府机构,也可以仿效南宋,至少御敌于长江以北。从而为帝国复兴保留住基础。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第三次机会是李自成快杀到北京城下时。此时崇祯南迁如南宋赵构之南逃,轻骑减众,还有到达南京的生机。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二、 为什么崇祯南迁可避免南明覆灭的下场

首先崇祯南迁不会改变满清南下的结果,而李自成也必然也不会抵挡住满清铁骑,以多尔衮的眼力,李自成假投降那套必然也行不通,即李自成在明清夹击下灭亡是必然。其次军事因素,清不可能统一全国,即便通过黄淮地区都将十分困难。失去吴三桂的关东劲旅,清军虽然可以组织一些伪军,但崇祯帝这一正面旗帜还在,伪军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而大明在南方尚有百万雄师,北方大同、山东等六大军镇也可南下勤王防守。第三是经济因素,北方地区战乱已久,经济崩溃,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不适合养兵作战。而南方地区则战乱波及较小,经济基础还在,军队后勤保障和兵力补充没有问题。崇祯死后,南明坚持了十八年就是实证。第四是政治因素,南明没有坚持到底的最主要原因是拥唐拥桂致使军事与政令得不到统一,自乱而亡。否则以李定国和郑成功等的军事才能,保半壁江山应当没有问题。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三、 崇祯为什么不能如于谦一样守住北京

于谦守北京而保住大明天下可能是崇祯不南迁的最大精神依靠。以为于谦能守住,他作为皇帝也一定会守得住。殊不知,天时、地利、人和均已改变,待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北京已如纸糊一般。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我们来看于谦守北京时,“天时”方面,土木堡战役结束后,瓦剌并没有马上率大军进犯京师,而是先班师北返蒙古,后又再率兵南下,给了于谦近两个月的时间充足的准备。大量兵力和资源源源不断运送到原本防备空虚的京城,双方交战时,瓦剌军13万,明朝军22万,粮草兵械充足。而李自成拿下山西后到达北京城下仅用了15天。兵力方面,李自成大顺军应是10万不到,而明军虽史料记载是5万在城外驻扎,而城上的守兵还有5万,一共也有10万之数,但久疏战阵,战力与自西安而来连战连胜的大顺军不可相比。与于谦守城时的充足后勤、各地纷沓而来的勤王部队,更不能相比。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地利”方面。北京城原本就是城高池深,于谦再组织军民加固了北京四周的城墙和九个城门,并且深浚了城壕,,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的防御能力。蒙古人历来只善于野战,攻城战根本不行,在强大的北京城前只能望城兴叹了,所以明朝占尽地利。而崇祯时,没有时间加固城防。且顺军开始攻城,城外的三大营兵一触即溃。顺军缴获了京营的火炮等装备,直接用于攻城。明军则只能株守城墙。城中后勤供应不足,守城兵每天只能吃到一顿饭。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最后说“人和”,于谦发布命令,凡言弃城者斩,并将大太监王振抄家灭族,请皇太后改立监国郕王为帝,逐渐稳定了局面,激发了广大军民抗击瓦剌军的勇气。崇祯守城时,缺乏对东林一党权贵阶层的杀伐果断,不仅募集兵款不利,而且大顺军仅攻城两日,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就主动打开城门,迎李自成入城。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四、 崇祯不南迁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崇祯的性格所致。崇祯倔强、刚烈、高傲,从其内心讲,他不愿意背着逃跑的名誉去南京;其次是南京和北京的权贵阶层都不愿意崇祯南下,崇祯身边勋贵们的财产和土地都在北京,南下意味着财富被剥夺,而即便北京守不住,投降罢了。南方的士绅们也不愿意崇祯来,毕竟崇祯南迁会带来北京的权贵,从而形成权力和财富的重新分配,这是南方士绅们所不愿看到的;第三是东林党人的“清流”,南迁意味着大臣们的无能,对于只会嘴上功夫的东林党人,不考虑实际境况,只会从“情怀”方面来劝阻崇祯南迁;第四是崇祯过于相信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等军镇的战斗力。在兵力差距过大、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即便如战斗力最强的吴三桂辽东铁骑兵团为抵御李自成的进攻而不得不借兵于满清。后来宣府、大同、昌平三镇献城投降,六镇仅一镇勤王,未开打就降也不奇怪了;最后是崇祯怕至南京被架空。江南地区是东林党人的根据地,在崇祯完成对魏忠贤宦官集团打击后不多久,发现东林一党独大,便以禁止入阁的方式对东林党进行防范。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崇祯不南下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崇祯是当时天下人都认可的能代表明朝的旗帜。比较南宋,南明不断的内耗而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一面唯一的旗帜。

错过南迁是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