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消費勿進陷阱

“雙11”消費勿進陷阱

今年“雙11”,眾多電商平臺都推出全新的“玩法”,讓消費者目不暇接。但我們有必要提醒消費者,“玩法”雖然看起來有優惠,但其中的貓膩卻很難根除。當您面對拼購、滿減、秒殺、紅包、購物津貼、遊戲瓜分紅包等眼花繚亂的促銷信息時,還得繃緊神經,切莫掉進不良商家的消費陷阱。

陷阱一 別被紅包蒙了心

今年“雙11”預熱期間,各家電商平臺玩法全面升級。在平臺活動中,各種紅包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天貓推出“全民開喵鋪瓜分20億紅包”,京東、拼多多、蘇寧也紛紛推出“百億補貼”互相牽制。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平臺推出各種紅包玩法的主要意圖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提高消費者的活躍度,引流且激活用戶,提高用戶留存度。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宣傳推廣,激發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消費者一定要保持理性,按需購買,不要為了滿足使用紅包購買條件而任性消費。此外,還要小心紅包詐騙。需要填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碰,需要分享鏈接與好友共搶的紅包不要碰,拆紅包時要求輸密碼的不要碰。

“雙11”期間,各電商平臺推出秒殺、打折、發優惠券、預付定金直減等優惠活動。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優惠規則,以免下單後後悔莫及。

警惕先漲後降,“低”價不低。部分電商平臺某些商品在“雙11”促銷前先漲價,而在促銷當天降價,促銷活動名不副實。消費者對於心儀商品,要關注平時的銷售價格,與促銷價格進行對比,看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實惠。

預售商品謹防“退換”問題。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消費者在支付前應仔細查看商品的預售介紹,諮詢客服關於“定金是否可退”等問題,並保留下單憑證。

陷阱二仔細辨別“電商專供”

“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但在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別。目前“電商專供”商品存在三種情形,即同款不同質、同牌不同質、盜用品牌,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在一些特價限購、消費返現等活動中,商品頁面上顯示特價商品限購100件,前100名下單的用戶消費返現,但消費者成功下單後,商家卻以已達上限等理由拒絕接單,或者稱用戶非前100名用戶,無法兌換返現承諾。商家打出此類標語主要是為了吸引消費者下單,對於特價限購數量與實際不符情況,消費者可向平臺方舉報。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下單前,商家如承諾附送贈品,一定要截圖保留宣傳活動頁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諾發送贈品。

陷阱三 社交拼購藏貓膩

“雙11”期間各電商平臺的拼團促銷活動此起彼伏,也良莠不齊。

拼團的價格往往低於一般銷售價,消費者容易衝動消費,也容易買到質量不符合預期的商品。由於拼團是出於某一特定目的而臨時組織的鬆散團體,拼團交易成功後就解散,售後一旦出現糾紛往往很難再組織起來維權。此外,拼團購物需提前支付,成團後發貨,容易出現發貨不及時的情況。

消費者在參加拼團購物前最好仔細查看商品介紹,避免由於售後服務不完善帶來不必要的購物糾紛。不要點“虛假拼團”鏈接,朋友圈等社交軟件分享的拼團鏈接可能帶有木馬病毒,儘量選擇大型、靠譜的平臺進行拼購。

如今多數消費者習慣通過手機APP下單購物。對於一些從未安裝的電商APP,在下載安裝時往往會跳出多個對話框,而消費者一般都不會仔細查看條款內容,直接點擊“同意”或“是”,這就讓商家獲取了很多用戶的個人信息,有些是購物所必要的,有些是非必要的。近年來信息洩露事件屢屢發生,而APP過度索要授權是個人信息洩露的導火索之一。

為此,消費者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從正規渠道下載APP。在註冊APP時,注意跳出的授權對話框,仔細閱讀後再選擇是還是否,儘量關閉一些敏感信息的獲取權限。對於不同的APP儘量設置不同的密碼,以防密碼被不法分子攻破後造成一系列應用程序賬戶安全的淪陷。

陷阱五 小心詐騙“釣”錢

“雙11”期間,消費者還要警惕各類電信詐騙、木馬病毒等。

釣魚木馬鏈接詐騙:主要出現在QQ、旺旺等聊天工具、彈窗頁面等。消費者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

中獎詐騙:消費者信息遭到洩露,詐騙分子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發送中獎信息,消費者容易落入詐騙分子陷阱。

退款詐騙:詐騙分子冒充網店客服人員給消費者打電話,以訂單出現問題為由要求消費者退貨,消費者如果按照詐騙分子的指示操作,很容易落入陷阱。

快遞貨到付款詐騙:詐騙分子假冒的快遞員送空包裹,謊稱需貨到付款,消費者被騙運費。所以對於貨到付款包裹,一定要先驗貨再付款簽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