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養殖四大家魚是否科學?

Mc毒


可以混合養殖的,但是有個比例密度的問題需要懂

四大家魚親魚的放養密度 種類 每 畝 放 養 數 每畝搭養其他魚類數 青魚 10~15尾(總重200~250公斤) 可搭養鰱親魚8~10尾或鱅親魚4~5尾 草魚 15~20尾(總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養鰱親魚5~10尾鱅親魚1~2尾,池內螺螄...

關於四大家魚(青、草、鰱、鱅)的養殖歷史

唐代以前,鯉魚被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青、草、鰱、鱅的四大家魚。在北宋時四大家魚繼續發展到更廣泛的區域養殖,在長江、珠江的養殖逐漸興盛起來。根據南宋末年周密在《癸辛雜識》中的記載,當時四大家魚魚苗的捕獲,運輸,篩選,販賣已經達到專業化程度。而且,宋代產生了四大家魚混養技術,而且迅速普及。混養技術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資源,而且豐富了魚戶的產品結構,降低了生產的風險。





玲度凡享


混合養殖四大家魚是否科學?

在淡水養殖中我們常說的四大家魚是指: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這四種魚,其中青魚也叫螺螄青、黑鯇;草魚有的地方稱為草根子、白鯇之類的;鰱魚則一般稱為白鰱、鰱子;鱅魚的叫法很多種,例如:花鰱、大頭魚、胖頭魚、麻鰱等。在水產養殖中很多養殖戶也喜歡將這四種魚類混養在一起,那麼混合養殖四大家魚是否科學呢?


對於這一問題,踏火以為是非常科學、合理的一種養殖方式,這樣不僅合理利用了各種餌料也起到了提高單位水面積的產量,這一養殖方式科學、合理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合理利用了水體:每一種魚因自身的生活習性不同,其生活的水體也不盡相同,而這四種魚則是不同水層的代表性魚類,鰱魚通常是生活在水體的最上層,而鱅魚則是生活在水體中上層,草魚一般在水體的中層,青魚是典型的底層魚類。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四種魚類所生活的水層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將這四種魚類混合養在一起則可更好地利用水體空間,起到增產的作用。
  2. 合理利用餌料:四種魚類分別以四種不同的餌料為主,自然環境下白鰱是以水體中的浮游植物為主,鱅魚則以水中的浮游動物為主,草魚主要以吃草料為主,青魚則是吃一些底棲動物為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四種魚類的餌料基本上是不存在重複的,這樣可以更好的利用水中的餌料。當然在現代養殖中,有時池底的螺數量少,這種情況下也可以用鯽魚或鯉魚來代替青魚,這樣起到的作用更好。
  3. 改善水質:鰱魚和鱅魚這兩種魚喜歡生活在水體肥的水中,而在水產養殖中有時我們也用這兩種魚來調水,讓其將水中的過多的浮游生物吃掉後起到改善水體的作用,這樣可以讓養殖水體更加穩定,而草魚和青魚則喜歡生活在水質較瘦的水體中,如果將這四種魚放養在一起從水質這一塊來說則更利於水質穩定和魚的生長。

  4. 利於魚病防治:雖然這四種魚都是淡魚類,但是這四種魚之間有一些魚病是不會相互感染的,例如草魚的出血病一般只會感染草魚特別是當年草魚,而赤皮病則主要感染青魚和草魚,我們常說的打印病則主要以鰱、鱅魚為主。這樣的話因易感群在水體中的密度降低之後對於魚病防治來說更有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分散一些風險。

綜上,踏火個人以為,混合養殖四大家魚是一種科學合理的養殖模式。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四大家魚指的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我認為四大家魚混合養殖是非常科學的。四大家魚在中國,已經有1000多年的混合養殖歷史。通過混養,能大大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增加魚的產量,其實四大家魚的生活習性都各有不同。

青魚又稱黑鯇體型與草魚相似,屬於底層魚,一般以螺螄、蚌、蜆、蛤等為主食,有時也會捕食小蝦和昆蟲幼蟲。青魚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為稀少。


草魚又稱鯇魚一般生活在水體的中層。以水生和陸生的植物為主食,尤其喜歡禾本科植物,有時也會吃小昆蟲。草魚是生長速度快,適應性較強的魚類。

鱅魚也稱花鰱、大頭魚。一般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以水中的浮游小動物為主食,有時也吃多種浮游藻類。
鰱魚又稱白蓮,一般生活在水體的上層,主要以浮游的藻類為主食,是水質過濾很好的魚類。

鰱魚、鱅魚有淨化水質的作用,喜歡肥沃的水質。青魚、草魚則喜歡水質偏瘦無汙染的水域,四個品種混養就能起到循環水質、互不干擾、減少病害、增產增收的作用所以說四大家魚混合養殖是非常科學的。


農夫阿華


四大家魚放養比例根據塘口條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選擇主養品種,搭配其他魚種。目前除青魚價格較高外(但青魚的養殖成本也較大)四大家魚的養殖效益不大好,建議主養品種選擇市場效益較好的魚種,採取“80:20”模式較為合理。 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魚產量,收穫的魚產品的產量80%是由商場經濟價值較高的主養魚組成,20%的產量由配養魚類組成,如有助於淨化水質的濾食性魚類和有助於控制野雜魚類和其它雜食性魚類的掠食性魚,在生產實踐中,從魚苗培育成魚種或從魚種養成商品魚均可採用80:20這一模式技術。任何一種取食性養殖魚類都有可以作為佔80%的主養殖魚類,如鯽魚、溝鯰、團頭魴、草魚、鯉魚、羅非魚、淡水白鯧和其它高價值魚類。 基本方法: 1、用標準方法準備養魚池塘。 2、用標準方法選擇規格均勻主養(如鯽魚、溝鯰等)的魚種,選擇規格整齊的配養殖魚種(主要是鰱魚)放養到準備好的池塘,收穫時主養殖魚類的重量大致佔80%,配養殖魚類的重量佔20%,鱖魚、大口鯰、加州鱸或其它肉食性魚類也可以放養一些,以控制鯽魚的繁殖或其它野雜魚的滋生。 3、以一種營養完全、特性良好的顆粒飼料,按規定的的計劃表和方法飼餵魚類,也可以用標準方法管理池塘,這樣會比傳統混養體系少發生魚病,少充氧,少動水。 4、養殖週期結束時,能一次收穫所有的魚,主養殖魚類所有個體均可達到市場規格,並且規格比較均勻,在養殖中期,市場價格較好的地方可捕撈上市也是經營中的選擇。 三、魚種的選擇及放養 1、適合池塘80:20養殖的主養殖魚類有鯉魚、鯽魚、團頭魴、草魚、青魚、斑點叉尾回、羅非魚、淡水白鯧等,適合作為配養魚類的有:鰱、鱅魚,也可選擇加洲鱸、鱖魚等。下面我們以鯽魚為例來說明養殖魚類的基本選擇標準。 2、放養魚類的選擇及其操作指南: ①選擇體格健壯、無病、規格均勻的魚種; ②儘量選擇原、良種; ③在所有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對魚造成的各種應激,或使之減至最小程度; ④選用在一定養殖週期內能達到市場規格的平均放養體重,規格均勻的魚種進行養殖,即要選擇規格整齊的大規格魚種(下面以鯽魚為例) ——在水溫26℃的條件下,從魚苗養殖至250克大約需要190天;從15克養殖至250克大約需要120天;從60克養至250克大約需要80天。根據投放時間,選擇魚種。 2、池塘80:20養殖放養殖參考模式 表一、池塘80:20養殖放養殖模式 品種 放養情況 收穫預估 備註 主體魚數量尾/畝 主體魚規格克/尾 鰱鱅尾/畝 主體魚產量公斤/畝 主體魚規格克/尾 鰱鱅公斤/畝 鯽魚 800- 1000 50 150 405 300 100 不放或少放小規格鱅魚 鯿魚 1500 50 300 500 450 150 未達到性成熟的一令鯿魚種 鯉魚 1000 150 350 1200 1300 260 草魚 800 150 400 800 1000 250 夏季上市 淡水白鯧 800 50 350 650 750 250 羅非魚 1000 50 350 720 500 260 單性羅非魚 斑點叉尾回 600 50 200 550 600 1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