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菩萨我想对你说


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下午,而光绪皇帝死于1908年11月14日下午。也就是说,慈禧生命的最后24小时,恰好是在光绪皇帝死后的一天。在这24小时里,慈禧主要做三件事。

立新帝——命溥仪继皇位。

1908年11月15日的这一天,已是弥留之际的慈禧太后在昏昏沉沉之中醒来。慈禧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因为这位统治了中国长达47年之久的女强人已是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寿元无多了。清晨洗漱打扮进膳之后太后老佛爷就召集军机大臣和载沣,隆裕等人商讨另立新皇。

让溥仪继承大统,其实是此前早已定下的。溥仪是光绪的亲侄子,当时只有3岁。慈禧为何让一个3岁的孩童继承皇位呢?为何不让光绪成年的弟弟载沣(溥仪之父)继承呢?

原因是同治和光绪都没有儿子,他俩都需要嗣子。当初同治皇帝死后,慈禧让同治的堂弟光绪继位,就有大臣不同意,理由是同治没有嗣子。但慈禧的说法是,等光绪生了儿子,首先过继给同治做嗣子。可是,光绪并没能生子。

因此,光绪死后,慈禧便不能再等了,只能直接让溥仪继位,做同治的嗣子,同时兼祧光绪。也就是说,溥仪同时要做同治和光绪两人的儿子。光绪死后,慈禧命溥仪正式继位。这是慈禧死前最后一天的第一件事情。

确定新帝辅佐人物及大权——命溥仪生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侄女隆裕任太后。

溥仪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很显然,一个3岁的孩子不可能理政。于是,慈禧给了溥仪生父载沣一个监国摄政王的名分,让他代替溥仪理政。同时让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制衡载沣。慈禧一辈子,都在搞平衡。这是她的帝王心术。让载沣监国后,慈禧也许是对载沣的能力不放心,也许是怕他一家独大,无人可以抗衡。因此,很快又下了一道旨意,让载沣遇到大事,必须与隆裕太后商量,载沣不能独断专行。

立遗诏——在遗诏中反思和辩护自己,同时处理身后的名和事。

慈禧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下了遗诏。在遗诏中,慈禧反思自己,违反祖制,后宫干政。但之后又大篇幅地为自己辩护,声称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对这件事好像非常在乎,大概觉得见到爱新觉罗的列祖李宗不好交代。即将咽气时,她又留下口谕:以后,后宫不得干政,太监不得干政(主要意思)。

交代完之后慈禧太后关心自己的身后之名,让张之洞宣读了遗诏。觉得遗诏里面略有缺陷的地方改动一下,还在遗诏后面加上自己操劳一生还是忧心天下苍生的赞美文字。

慈禧太后随后借着问光绪是否停灵乾清宫后,又反问不会将自己搁慈宁宫吧。慈禧太后的意思是不想停灵在慈宁宫,庆亲王奕劻反应很快,马上说自然是皇极殿了。慈禧太后这个最后的愿望也得以实现了。

交代完这些大事以后,天色也不早了,摄政王载沣等人跪安退出。留下了慈禧太后静养,没有了心事没有了要交代得了,慈禧太后心里为之一空,身子也放轻松了,不久就跟着光绪帝而去了。


叨说历史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的生活与皇宫中前一天发生的那件大事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一、前一天,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1908年11月初,慈禧太后拉肚子非常严重,光绪皇帝和百官大臣都要去探望;

但是,慈禧太后发布懿旨告谕:皇帝已经患病,不必再来请安了。

光绪皇帝接到懿旨,先是大吃一惊,后来心生悲哀,预感“大祸临头”。

懿旨发布后当天晚上,慈禧赏赐给光绪一碗酸奶,这碗酸奶可能有鬼。

光绪皇帝才37岁,日常生活可以自我料理,行动也是完全自如。

这一碗酸奶喝下去之后,光绪皇帝真的需要卧床治疗了。

御医总是先从慈禧太后那边请示一下,然后再给光绪皇帝诊断、开药。

御医把脉时,都是轻轻用三根手指贴到光绪手腕,实际上也许根本没有摸到脉象。

御医在光绪皇帝身边时,很少抬头观察皇帝脸色,都有一种畏畏缩缩的表情。

1908年11月14日晚上,也就是慈禧太后死亡的前一天晚上,清廷皇宫中发生了重大事件:光绪皇帝去世了。

从光绪皇帝去世,到后来的慈禧太后离世,中间只有20多个小时。

在这最后的20多个小时中,慈禧太后怎么度过的?

二、慈禧太后最后的20多个小时

第一、精心梳妆

慈禧太后向来非常讲究形象仪容,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因为拉了几天肚子,身体明显消瘦,而且全身无力,慈禧太后睡在寝宫的大床上。

当光绪皇帝去世的噩耗传来时,慈禧太后禁不住心头一颤。

她睁开眼睛,沉思了几分钟,命令宫女、太监把自己扶起来,靠到床头叠好的被子上。

慈禧太后叫李莲英给自己梳头。

李莲英爬到床上,轻手轻脚给慈禧太后梳头、理发,塑造成太后一贯喜欢的发型。

李莲英打开珠宝箱子,从中选择了几件非常显眼的珍宝头饰。

慈禧太后拿到手中掂了掂,放到眼前看了看,交给李莲英。

李莲英接过头饰,小心翼翼安放到慈禧太后的头发上。

李莲英又把慈禧太后的上衣整了整、理了理,轻轻抚平。

做好这一切,宫女递过来一面铜镜,李莲英拿着镜子,让慈禧太后反复照了照。

慈禧太后满意地、轻轻地点点头之后,李莲英爬下床来,准备引进等候在外的大清重臣。

第二、确立新帝

清朝重要的大臣都已经在皇宫中等待召见。

慈禧太后的寝宫西苑仪鸾殿,门外保卫森严。

李莲英走到寝宫门口,请进最重要的四位大臣。

依次走进寝宫的是: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太子太保张之洞。

跟随李莲英走到慈禧太后床边,四位老臣在烛光之中,给老佛爷磕头请安。

但是,老佛爷只是幽幽地说: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下床了。

庆亲王奕劻首先禀报:老佛爷万事吉祥。喇嘛供奉的佛尊,遵照懿旨已经请进地宫。菩陀峪万年福地,吉光高照,老佛爷定会很快康复。

慈禧太后对四位大臣说:皇上已经驾鹤成仙,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新帝,你们各有什么看法?

庆亲王奕诓举荐恭亲王溥伟、溥伦;

醇亲王载沣表示听从老佛爷安排。

袁世凯表示希望皇太后做主。

慈禧太后说:你们都是这样态度,哀家就挑选溥仪做孙子;醇亲王载沣从今天要担起重任,用心摄政。

醇亲王载沣向慈禧太后磕头谢恩。

慈禧太后命令拟定懿旨,四位重臣依次退出太后寝宫。

第三、临终遗嘱

军机大臣们离开之后,慈禧太后保持原来姿势,靠在被子上、闭目养神。

军机大臣们拟好懿旨后,再次回到仪鸾殿慈禧太后寝宫。

慈禧太后艰难地睁开眼睛,对他们说:我恐怕也不行了。

有人小声哽咽。

慈禧太后说:溥仪还小,以后国事要当面请旨摄政王。

李莲英告诉几位大臣,让老佛爷休息一会。

过了一会,几位军机大臣再次进入寝宫,磕头请安。

慈禧太后对他们说出最后的临终遗言: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1908年11月15日17点,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73岁。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就是这样走完了。

慈禧太后真是为了大清帝国操劳到死!

能不能说:慈禧太后为大清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岳飞的飞


1908年11月15日是慈禧的最后一天,也是光绪驾崩的后一天,这一天对于北京城里的人来说很漫长,对于慈禧来说也很漫长,而这一天发生的事很平常,又不正常!

光绪是1908年11月14日下午6点33分死的,而慈禧是1908年11月15日下午1点45分左右死的,如果按24小时计算,他俩死的时间相差不到24天。80年代考古学家曾对清理崇陵时留下的光绪头发进行研究,确定光绪是被人下砒霜毒死的。

光绪葬礼

早在1908年10月,光绪和慈禧都生病了,但光绪是卧病在床,而慈禧要轻微一些,虽然年纪大了也有胃病,但是光绪死的时候慈禧状况还是不错的,当天晚上慈禧还安排了第二天光绪大葬的事宜。这里要多说一句,溥仪在10月份光绪大病时就已经被慈禧安排在宫里,并不是光绪死后才突然抱进皇宫的。

慈禧葬礼

1908年11月15日早上6点,慈禧照样召见军可大臣、醇亲王载沣、隆裕皇后等人,详细安排了光绪葬礼的程序,一直忙到中午,刚吃过午饭后的慈禧突然昏厥过去,御医也无力回天,好大一会慈禧才醒过来。

醒过来的慈禧发现自己体力空虚,精神恍惚,于是她赶紧叫来了身边的人,做了一系列的后事的安排。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又立了一个小皇帝,这里有件事也要讲清楚,1875年慈禧在第一次垂帘听政时,光绪不是给同治皇帝立皇嗣,而是给咸丰皇帝立的皇嗣,光绪死了以后,光绪的后代再给同治皇帝立皇嗣,所以溥仪是给同治皇帝立的皇嗣。

慈禧在生命最后一刻发了三道上谕,来确保立的小皇帝。第一道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第二道溥仪是承继毅皇帝为嗣,就是说溥仪是继承同治皇帝和嗣;第三道摄政王载沣为监国,但所有军政大事不能随便做主,要以慈禧的训示为依据来实施。做完这些后,慈禧对她自己的高寿是非常有信心的,以为能平安渡过,但慈禧想多了,不久74岁慈禧暴病而亡。





V587累


网上都在说,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很多人都在给她梳妆打扮。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在交代着身后事。


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天——操心下任皇帝

这件事情的背景发生在皇帝病重,慈禧太后病入膏肓之刻。两个人分别躺在各自的寝宫当中,绝大多数的朝中重臣,都被慈禧的一道道懿旨召了回来。

这里是慈禧太后的寝宫,位于福昌店的西暖阁,大殿门口有很多的护卫军,李莲英站在西暖阁守门。门口已经站着很多的重臣了,就差军机大臣没到,已经催人去叫了。

军机大臣一到,一名小太监就掀开了门帘,李莲英在房间里面打开了半扇房门,只能够容许一个人进入。第一个进去的是庆王奕劻,接着是醇亲王载沣,还有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等人。

李连英带着这些人走到了里间,给这些老臣挑开了门帘。按照原先的顺序,一个个的走进了内房。整个房间比较昏暗,窗户也完全的紧闭,满屋子的药味儿。

在这之前的时候,他们这几个老臣从来没有进入过慈禧太后的卧室。心里面难免有点紧张,立刻跪在地上乱七八糟的磕了一阵头。

等到他们把头抬起来的时候,看到面前有一张非常大的床。这张床的西面,叠着一块非常大的锦衾和绣枕,慈禧太后就靠在这上面。整个身子骨瘦如柴,眼睛也比平常大了很多,不过头发仍然束得锃亮。

只见慈禧太后用非常沙哑的声音说道:“庆亲王有没有回来?”虽然说声音比较沙哑,但是还勉强可以听得清楚。

奕劻在下面回答道:“臣在,我刚刚从东陵连夜赶回来。普陀峪的万年吉地,已经修得非常好了。喇嘛之前供奉的佛像,我也按照懿旨放在地宫里面。兹光一定会保佑皇太后早日康复。”

但是慈禧太后却说道:“要是想恢复到没有生病那样,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听说皇上如今已经是危在旦夕,皇后也跑过来告诉我,希望立嗣这件事情早定下来。虽然这件事情我早有打算,但是还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接这个话茬的仍然是庆王,因为他非常清楚载振绝对不可能继承大统,国赖长君(之前打算选个年长的)也是空话。不过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卖一个空头人情,拉一笔好感:

“臣举荐贝子溥伦,或者是恭亲王溥伟。因为溥伦是宣宗的长曾孙,我认为更加合适。”慈禧太后又继续问道:“载沣,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载沣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我和恭亲王的意思一样。”然后慈禧太后又问张之洞:“你一向老谋深算,我也没有把你当外人。虽然说给立嗣是家事,但是也是国事,你有什么意见吗?”

张之洞回答道:“这件事情皇太后决定就好了,作为臣子的不敢妄加议论。虽然我担任宰辅,所重者是统绪。现在给穆宗立嗣,皇太后应该明白宣示,立下的是兼祧。”


慈禧太后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张之洞这个话很公平,可以按照他说的来办。”不知道是因为鹿传霖本人的原因,还是慈禧太后不想听他说话,直接跳过问了袁世凯。

袁世凯也是直接附和道:“皇太后做的主必是极好的。”慈禧带后顺着他们的话说道:“既然你们都相信我的主意,那我就实话告诉你们,溥伦、溥伟虽然有才,但是他们还不够格当皇帝。我想挑选醇亲王的长子溥仪做我的孙子。

醇亲王的身份今天也不一样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从今天开始,由载沣摄政。”虽然载沣还想说什么,但是被旁边的人拉着,让他赶紧谢恩。载沣只好磕头道谢皇太后隆恩。

慈禧大后处理完这件事情,显然已经非常疲惫了,然后说了一声:“罢了,就这样先拟两道圣旨来看一下。”在慈禧的允许下,这几个老臣才颤颤巍巍的退了出去。

慈禧太后去世当天,考虑遗嘱的事情!

说完了慈禧太后,我们再说回另外一边。光绪皇帝躺在一处没有外罩的床板上,虽然这个地方称作是御榻,但是和外面的门板没有什么差别。

下面只是垫着一床旧毡子,身上盖着一床蓝色的被子,看上去又旧又脏。床前还有一张方凳,方凳上面放着三本医书。在旁边有一个茶凳,上面还有半碗没有喝完的茶汁。

已经有4位太医在门口等候了,他们几人看到皇帝躺在那里,还是按照规矩行了一个礼。其中的太医杜钟俊,刚刚把三个手指搭到光绪皇帝的手腕上。


看到已经面如死灰的光绪皇帝,突然像触了电一样把手缩了回去。整个面部也跟着抽动起来,杜钟俊大吃一惊,这是肝风的脉相。

如果此时眼睛闭了过去,那么定然没有再醒来的机会了。倘若皇帝死在自己手里面,这该如何担当?后面的三位太医依次上来达脉,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几个人回到内务府之后,太医杜钟俊先开口道:“今天晚上肯定挺不过去了,方子也不用给他开了。”旁边另外一位太医附和道:“根据这样的情况,神仙也救不活。”

但是另外一位太医周景焘却认为:“方子一定得开,但是不管怎么写都可以。”几个人商量之下,提笔写下几个大字:“危在眉睫,拟生脉散。”其实生脉散就是养生茶,主药是人参、五味子。

就在这4位太医诊脉之后的第二天,差不多凌晨的时候,清朝的光绪皇帝宣布驾崩。这个消息传的很快,太后早上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不过并没有宣扬,准备秘不发丧。

另外几个大臣也早早的收到消息,他们商量着这个时候应该去见太皇太后一眼。万一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我们不在场的话可能会抱憾终身。

等到他们赶到慈禧寝宫的时候,慈禧太后已经不能起床了。不过还是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非常艰难的坐了起来。对下面的人说道:“看来我不行了。”

慈禧太后的话音还没有落,袁世凯就嚎啕大哭起来,把大家吓了一跳。经过旁边人的提醒,他的声音才小了起来。慈禧太后稍微的提高了嗓门:“你们不要哭,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听好了。

我怕是真的不行了。以后国事都交给摄政王裁定。如果有些非要请太后懿旨的事情,也需要摄政王当面请旨。你们听清楚没有?(这是为了抑制光绪皇帝皇后的权利)

另外还有张之洞,我虽然比不上宋朝的宣仁太后,但是历朝垂帘听政的太后,没有一个遇到过我这样的处境。如果不是因为内忧外患,可能穆宗落不到这样一个下场。张之洞,你们将来一定要替我说几句公道话。先把我的遗嘱念给我听一下。

于是张之洞起身念道:“予以薄德,衹承文宗显皇帝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年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俶扰,海疆多故,民生调敝,满目疮痍!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暨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以冲龄人嗣大统,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

后面慈禧太后又让张之洞念了一遍,从里面挑出来几个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字眼,都让张之洞现场改了。然后又询问载沣自己死后停在哪里,得知是皇极殿之后,才算是停了这个话茬。

又稍微讲了一些关于处理后事的事情,李莲英劝老佛爷赶紧歇一会儿,等到精神好了再叫几位大人王爷。载沣等人自然领头跪安,但是到军机处不久,再一打听的时候,就得知慈禧太后去世了。


基本上慈禧太后的去世前一天,在考虑到底选哪个皇帝的事情!在去世的当天,在考虑自己的遗嘱以及死后的很多事情。


史之策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1908年11月15号,光绪帝驾崩后的后一天,也是慈禧太后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对紫禁城里的人来说十分漫长,对于慈禧太后而言更加漫长。

英国人普兰德·拜克豪斯在日记中曾记载,1908年11月14日,慈禧依旧在终日处理政务,到了晚上才休息,虽然非常辛苦,但是身体和气色依旧不错。

11月15日,由于光绪帝驾崩,宫里忙着给光绪帝操办后事,而慈禧也没有闲着。她在忙着清朝最重要的事情,立新帝!当然还有可能她也沉浸在失去光绪帝的“悲痛中”。总之,当时已经73岁的慈禧本来身体就不好,还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那一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慈禧像往常一样,六点起床,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梳洗用餐,而她作为大清最高的统治者,她的心思还是都在国事上的。早餐吃完后她就赶紧召开紧急会议,和大臣一起商讨立帝事宜。当然这次会议还是以监国摄政王载沣和军机大臣为主,当然也包括了光绪的皇后,她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

最众人的商议下,最终决定立溥仪为帝,载沣是摄政王辅佐国事,而慈禧是太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成为了皇太后,慈禧依旧是大清最高掌权者。当时还商量了要筹办的庆祝尊号的礼制,并规定监国受职之典礼。等这些事解决了,慈禧太后的心也放下了,于是和往常一样吃了午饭。

但或许又是因为这口气突然放下了,慈禧太后突然身感不适,四肢乏力,呼吸困难,顿时晕了过去。过了许久,慈禧太后醒过来,她说自己是因为接连几日处理政务劳累旧病复发,病根还是夏天时候患痢疾太久了,所以元气大伤。

可能感到自己要走到尽头了,慈禧太后连忙召集早上那一批大臣。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太后开始拟遗诏,并且对身边的大臣说一些体己的话,比如:好好辅佐新帝;我掌权也是没办法,我尽力了啊......之类的。

大臣们也很无奈啊,你想想昨天光绪帝驾崩,忙坏了,还没睡多久又被慈禧一大早喊过来。好不容易商量完新帝的事情能够回家坐一会,屁股还没坐热,又被叫了回来,而现在累的半死还要听这些客套话,能不能讲重点啊!

正当老佛爷要咽气的时候,突然她就回光返照了,慈禧突然坐了起来,说了一句非常令人震惊的话,原话大概是这样的:“垂帘听政实乃无奈之举,我死之后一定要遵从祖制,不许女人干政,再者要谨防明末之事,不许宦官掌权!”

说完这一段话,慈禧好像再也没有什么想法了,倒头昏睡过去,下午五时,慈禧面向南面,慈禧就离开了人世。不过是不是非常奇怪,慈禧这最后的遗言和她的一生的所作所为大相径庭啊。其实仔细想一想,慈禧这遗言其实也维护了叶赫那拉的权势。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权力。

慈禧死后,葬礼规模十分庞大,出殡那天,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单单慈禧的灵柩就需要几百个强壮的汉子轮流抬着,更不要说其他的金银珠宝了。

对于慈禧的一生肯定是过多于功的,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肯定是想自己的国家强盛,也不愿被欺负,不过接连丧失领土主权,还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想是谁也不愿意的。不过这样的是非功过也只能留给我们后人评说了。


朱文芳123


今天我们来聊聊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再次之前先来介绍一下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俗称西太后,是咸丰帝奕詝之贵妃,同治帝载淳之生母,光绪帝载湉之母后。

慈禧在世的前一天,光绪帝因疾病死亡,因此慈禧在死前的那天早上召见军机与皇后、监国摄政王及其福晋荣禄之女商讨立谁为帝。谈话多时,立溥仪为帝,尊皇后为太后......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慈禧忽然间就晕倒,很长时间才醒来,慈禧自知末日将至,又召见光绪皇后、监国摄政王政事,宣布授予摄政王有裁定政事之权,如遇到重大难决之事,由载沣向裕隆皇太后请示办法。

慈禧在生前,或者至少在光绪帝死前,她本人未必能知道即将亡敬。这还可以从脉案记录方面来分析,御医们直到十月二十一日,并未对慈禧之病感到束手无策,用药一直比较平和。而且自十月以来,慈禧之病,一直主要由太医院院使张仲元主治,并未像光绪帝那样频频更换御医。表明她在光绪死后,仍要继续操纵朝廷大权,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很快死去。(下图为太医张仲元)

“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扶床一见雏孙拜,定省仪鸾仅隔晨。”这是后人及清末慈禧太后死时情景的一首宫词。作为一个反动的统治者和民族的罪人,其一死不足弥补她的过错,凡我炎黄子孙,均将长此共遣之。


当年的你


公元1908年10月15日,这一天依旧是24个小时,整个紫禁城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即将命不久矣、撒手人寰了,所以说在这一天里,人们都处在一种异常的紧张惶恐的不安情绪当中。



那一天,整个北京城的街道空无一人,商店门面也都大门禁闭,只有是不是往来巡逻的清兵来来回回着游走着,但是慈禧太后在这人生的最后24个小时内,即便垂死边缘,但仍心系皇家之事,她是真正的把整个天下都攥的紧紧的,生怕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趁她不注意一把被外人多了去。所以说,慈禧太后最后一天也没有消停,仍然是想着国事和皇室储君的事儿。

公元1908年10 月14日,光绪皇帝病逝驾崩,很巧的是,年纪轻轻的光绪帝居然死在了慈禧太后前面,而且只提前了一天,关于这种说法,有人说是慈禧太后怕自己死在了光绪帝前面,然后光绪帝会重新复出,大干一番的。毕竟之前的戊戌变法可是光绪帝背着慈禧太后的面而支持的。据考证,光绪帝是中毒而死,这也就更为贴切是慈禧太后杀死光绪帝的猜测了。在光绪帝驾崩之后的这一天,慈禧太后虽然已然病入膏肓,但还是硬撑着虚弱的身子像回光返照一般将王公大臣召进宫来商讨储君后事。



这不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像往常的许多日子一样平淡而无奇。这天早上,慈禧太后在宫女的帮助下早早地起了床,然后大太监李莲英也早就周全地为慈禧太后准备了早饭,慢慢地给慈禧太后喂下,看来今天太后的脸色还好。不多久,在李莲英的带领下,唯唯诺诺地走进来几个人,纷纷跪拜在慈禧太后的床榻前。

慈禧召见这些人进宫来,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赶紧趁她还尚存气息的时间把新皇给选出来。最终经过载沣和张之洞等人的商量后,慈禧太后决定立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为新皇,载沣为摄政王,慈禧为太皇太后,裕隆为皇太后。



口头上的安排都说好了,于是慈禧便派张之洞拟订圣旨,好黑字白纸,就这样定型了。吩咐完照实拟订圣旨之后,慈禧太后便草草躺入软榻之上,众王公大臣纷纷退场。中午的时候,慈禧太后咽食不下,头脑有些昏涨,慈禧太后自感不适,再一次派李莲英急忙将居住在京城的那波人又叫了进来,慈禧太后靠在床边,垂帘对众人说着“你等皆为清朝重臣,务必要好好辅佐新帝,护他周全。”然后慈禧太后让张之洞念了拟定好的圣旨,直到改到自己满意后,慈禧太后才松了一口气,再次躺在软榻上昏睡了起来。

等到众人当天下午五点左右再去面见慈禧太后时,却意外发现,慈禧太后已经撒手清朝,结束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


小镇月明


说慈禧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光绪帝,他是1908年11月14日突然暴毙,享年38岁。而慈禧呢,则是光绪帝死之后的一天去世的,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享年73岁。光绪帝带走了慈禧(个人玩笑)。

那慈禧是怎么度过这最后一天的呢?

光绪帝死了,那就没皇帝了,慈禧首件大事就是立新帝。

话说早上慈禧醒来,先洗脸然后吃饭,毕竟慈禧不知道自己今天也要走了,肯定都和往常一样,唯一一点不同的就是,今天很忙,心事也多。吃完饭后的慈禧赶紧喊大臣来一起商讨国家大事,立新帝。经过众人的商量,决定立3岁的溥仪为皇帝。等这些事情都商量结束后,慈禧该吃午饭了。午饭吃完后,慈禧就感觉身体不行了,再次把摄政王大臣们都喊来,开始立遗诏了。直到下午5点的时候,慈禧在仪鸾殿去世了。后来被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简单来说慈禧最后一天基本上是在忙和等死中度过。先忙,忙完了,开始等死了。


理科男读历史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由于光绪皇帝无子,慈禧命醇亲王之子溥仪入继大统,并且肩挑同治和光绪。慈禧安排完这些事情后,于第二天(也就是11月15日)下午五点逝世于中南海仪鸾殿,史书记载死于痢疾。

两天之内两位大清的重要人物去世,实在是太蹊跷了,关键是光绪竟然刚好比慈禧早一天去世,这不禁让人怀疑光绪是被人暗害的。至于是谁暗害的,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慈禧绝对有一定的嫌疑。慈禧害怕光绪从新掌权后,对自己不利,万一自己再和多尔衮一样,被鞭尸麻烦了。所以还是先料理了光绪,这样比较放心!(最后一样难逃厄运,孙殿英把她鞭尸了)


那么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最后一天怎么渡过的呢?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死前有什么遗言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其实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基本上和往常一样,因为前一天已经基本上把大事都定下来了。其实慈禧在自己死之前这几天的安排还是比较中肯的,作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慈禧,也是又再一次秀了一把神操作。可以说从发动“辛丑政变”,到后来的“甲申易枢”,再到最后的立溥仪为帝,慈禧在政治权谋上就没有输过,在这一点上本人确实很佩服,如果慈禧不死,清朝估计真的可以续命。



慈禧死之前的操作。

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慈禧在病重期间得到消息:袁世凯准备废掉光绪,推戴奕劻的儿子载振为皇帝。慈禧太后认为不管这个消息确切不确切,不管袁世凯过去对她立过多大的功,也不管他们这次动手的目标正是被她痛恨的光绪,慈禧为了爱新觉罗,为了自己也会警惕起来。所以慈禧直接让奕劻去查看东陵修的进度,把北洋军的段祺瑞第六镇调出北京,开往深水,调铁良的第一镇接防京师。

然后等到奕劻从东陵回来,基本上就大事已定了,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也就是公元1908年11月13日)庆王回来,被招至宫中,然后宣读慈禧太后懿旨,指定载沣为摄政王,让载沣之子溥仪到宫内教养,在上书房读书。当天就把溥仪带到宫中,还让溥仪见了慈禧一面,由于溥仪才三岁,看到这么多人害怕的哭,慈禧让人给溥仪个冰糖葫芦,溥仪吓得直接摔倒地上,并且说,要嫫嫫,要嫫嫫,弄得慈禧都没有办法,只能说这孩子真别扭,把他抱到一边玩去吧!


根据溥仪父亲载沣日记里的内容,应该是光绪皇帝驾崩的那一天,即1908年11月14日,载沣在宫内跪闻光绪皇帝驾崩后,慈禧召见庆王、载沣、袁世凯、张之洞等大臣和皇亲。

面承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钦此。又面承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教皇帝为嗣。现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挑。钦此。又面承懿旨:现在时势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钦此。是日住于西苑军机处。

由此可以推断在光绪皇帝驾崩的那一天,慈禧就确立了溥仪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也根本没有像网上说的和大臣们商量什么的,直接下了懿旨。然后剩下的事就是光绪皇帝的后事了,需要料理。所以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天基本上把大事做完了,很满意的入睡了。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

由于前一天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慈禧太后最后一天和往常一样不慌不忙的洗涑,吃早饭。然后就以溥仪的名义封裕隆为皇太后,封自己为太皇太后,这时候慈禧还想着能和孝庄一样当太皇太后再活几年。这时候慈禧还觉得自己没事,因为前一天宣布完立溥仪为帝后,还和摄政王载沣说,遇到大事还得请她来拿主意。

等到慈禧中午吃过饭以后,就突然觉得不行了,昏迷了好久才醒来,然后立马招王公大臣来,下了最后一道懿旨,大体就是说小事摄政王做主,大事还是得和皇太后(裕隆)商量。到最后了,还在为她们叶赫那拉氏着想,让自己的侄女有一定权势可以自保。

说完这些又让张之洞给她看看起草的诏书,自己觉得不利于自己的慈禧又改了改,大体就是说自己这些年垂帘听政实属无奈之举,不是自己贪权。改完后,慈禧很满意,然后又昏睡过去。


到了四点左右,慈禧突然回光返照了,坐了起来,然后说出了,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说完这些话后,慈禧太后马上又昏迷了,直到死亡。

慈禧太后到最后或许可能意识到了后宫干政确实坏处很多,还有太监擅权危害也很多,但是她自己却把这两件事都做了,实在是打脸啊!就这样慈禧走完了自己的最后一天,不过不得不说,慈禧的权谋确实无人能及,慈禧最后的安排也无懈可击,如果自己不死,一样可以掌握大权,载沣老实,肯定听话。而且载沣痛恨袁世凯,因为袁世凯背叛过自己的哥哥光绪皇帝,这样即使自己死了,载沣也不会重用袁世凯。只是她没料到年轻的载沣根本不是老辣的袁世凯的对手,最后武昌一声枪响,清朝灭亡。


总评,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最后几十年的掌舵者,确实在清王朝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时稳定了局势。她重用汉臣,整顿吏治,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又兴办洋务,使清朝后期的国力有所提升。慈禧太后最后几年的新政,确实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中国已经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它已经有资本主义的成分了。

可是慈禧太后生活奢靡,贪恋权势,她的政治举措虽然有进步的意义,可是这也是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下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慈禧掌权期间,签订了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肯定负有主要责任。死之前又立幼帝继位,为中国的动乱纷争埋下了祸根,所以溥仪继位仅三年,大清灭亡,中国直接进入了民国军阀割据的时期。


楚风说历史


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驾崩后,不到24小时也去世了,去世的时间为1908年10月15日!这一天整个紫禁城的人都提心吊胆的过着,而且这一天过得非常的漫长,那么慈禧太后又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有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做拜克豪斯,他在自己的日记当中有关于慈禧去世的详细记载。首先,1908年10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光绪皇帝在早上八点多钟的时候被人抬到了乾清宫,一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入殓,就在所有人还在为光绪皇帝的死亡的焦头烂额的时候,第2天下午,也就是10月15日就传来了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慈禧太后在光绪帝死后的24小时之内也西去了,两人去世的时间仅仅相差了不到一天。据说,当时小皇帝溥仪刚参加完光绪皇帝的入殓奠礼,就匆匆的赶往了仪鸾殿!11月14日这一天,慈禧太后处理朝政到了晚上,而皇宫中的其他人则在为皇帝操办后事,慈禧这一天虽然非常累,但是气色看上去依旧很不错。

不过,虽然慈禧表面上没有太大的悲伤,但是慈禧在光绪帝死后非常的忙碌,表面的坚强很有可能是伪装的,毕竟当时的慈禧已经73岁了,身体也老早就出现了问题,虽然这些问题还不至于要了慈禧的命,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极有可能是造成慈禧去世的重要原因。11月15日慈禧6:00起床之后在太监和宫女的服侍下,简单的梳妆打扮了一番,然后便去用早餐了!慈禧在皇帝去世之后表现的很正常,吃完了早餐之后,她还召开了一次紧急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和大臣们一起商讨立新的皇帝。除了这些大臣们以外,光绪帝的皇后和他的侄女也参加了这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结束之后,年仅三岁的傅仪当上了皇帝,而摄政王则负责辅佐皇帝。虽说皇帝已经是傅仪了,但是慈禧仍然是清朝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之后,慈禧又处理了一系列重要的政务,等这些事情全部解决了之后,她就像往常一样准备吃午饭。

在吃午饭之前慈禧的身体还没有任何的状况,但也许是因为一些重大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慈禧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因此她突然感到四肢无力,并且呼吸困难,然后立刻晕了过去,醒来了后慈禧说自己是因为处理朝政,过度劳累而导致旧伤复发,所以才昏厥的!而这个病根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随着痢疾再次复发,慈禧太后的身体也元气大伤。慈禧也许是感到自己的生命要结束了,所以便赶紧又召集了上午的那些大臣,并且开始拟定遗诏!

慈禧跟大臣们说了很多反常的话,比如说要让大臣们好好的辅佐新皇帝,还跟大臣们解释说自己掌握那么大的权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说自己已经尽力了等等!慈禧说的这些话让大臣们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昨天因为光绪帝驾崩的事情忙坏了,而今天一大早又被叫过来开紧急会议,会议刚开完,刚选了新帝,没过多久又被慈禧叫了过来。之后,慈禧就一直在说一些客套话,正在大臣们疑惑之时,慈禧突然就要不行了!不过,在慈禧就要咽气时还回光返照了。据说,慈禧突然坐了起来,并且说自己垂帘听政实属无奈,自己死后一定要遵从祖制,不能够让女人干政,还要防止明末之事的发生,不允许让宦官掌权!慈禧说完了这段话之后,便立刻昏了过去。

慈禧的遗言和她一生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相符,这一点令人感到十分困惑。也许当真是应了那句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慈禧太后就这样过完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她死后,人们为她举行了大的葬礼,并且陪葬了很多的金银珠宝!慈禧的一生做过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最终带来的过肯定是大于功的,她作为清朝的统治者,一直是人们所议论的焦点。不过此人究竟是好是坏后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你是如何看待慈禧的呢?你觉得她的最后一天过得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