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原來有一不成文“規定”?

Sweet-Maiden


探花是第三名,狀元是第一名,為何得了第三名的,居然比第一名的還要高興呢?

有人說,探花通常比較帥,中了探花,說明自己的顏值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就更有機會成為當朝駙馬。只要娶了美麗的公主,那升官發財,功名利祿,就滾滾而來了,擋都擋不住。

果真如此嗎?


提起探花,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小李探花—李尋歡,李尋歡有兩大法寶:

一是小李飛刀,這種兵器名列百曉生《兵器譜》第三位,只要發出,便不可挽回,必然血濺當場,不死也得要半條命。

二是李尋歡的顏值。他的顏值太高了,爆了很多次表,女人見了心動不已,男人見了自慚形穢,人都習慣用“美”字形容女人,但“美”字放在李尋歡身上,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因為他集女性的陰柔之美和男性的剛毅之美於一體。


李尋歡—小李探花,確實夠帥氣,夠美呆,這毋庸置疑,然而,所有的探花,難道都是帥哥嗎?

這裡先不給出答案,先來看看探花一詞的起源。

探花一詞最早起源於唐朝。我們知道,隋朝之前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當官的世世代代為官,當農民的世世代代為農民,當商人的世世代代為商人,命運好不好,只能靠投胎。

隋朝之後,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了科舉制度,不論窮人,還是富人,都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雖然富人的機會還是比窮人多,但畢竟給窮人開了一扇窗戶。


到了唐朝,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科舉考試大體程序是這樣子的,先參加縣市和府試,兩個都通過了就成為了秀才。

PS:秀才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畢業生。

成為了秀才之後,才有資格參加古代公務員考試—鄉試,考中了之後就是舉人,就可以當個小吏(基層公務員),名正言順地吃皇糧了。

中了舉人之後,可以繼續往上考,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考上之後被稱作貢生,就有機會去中央部委工作了。

考上貢生還可以接著往上考,參加殿試,金榜題名的叫作進士,進士分為三等,第一等的前三甲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能進入前三甲,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千軍萬馬走鋼絲,能走過來的那都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唐朝科舉結束之後,一般會邀請所有進士參加一場大Party,通常稱之為探花宴,園中各色花卉,爭奇鬥豔,大家飲酒賦詩,暢所欲言。

探花宴中的高潮部分,是獻花環節。由官方在諸位進士之中,挑選一個最英俊帥氣的人,由他摘取美麗的花朵,獻給狀元,這個獻花的人被稱為“探花郎”。

能被選為“探花郎”,說明顏值得到公認,所以“探花郎”的名氣甚至一度蓋過了狀元,成為了無數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然而,到了明清兩朝,探花宴就不復存在了,也就沒有了探花郎之說,“探花”就不再是顏值的代表了,能選為探花,更多的還是看才學。

其實,狀元、榜眼、探花三者的實力非常接近,誰是第一,誰是第二,誰是第三,全憑皇帝一人的喜好。

有時候,名字取的好壞,是成敗之關鍵。

乾隆年間的一次科舉考試,當時大臣把前十名的名單報給了乾隆,由他欽定前三名,乾隆一一略過之後,發現第十名的叫作胡長齡。

此時乾隆已79歲高齡,想再多活幾年,他覺得胡長齡名字非常吉利,於是大筆一揮,把胡長齡欽定為狀元。


慈禧晚年的一次科舉考試,有一個王壽彭的人,他的排名第五,按理說沒有機會進入前三甲,大臣把名單報給慈禧太后,慈禧覺得王壽彭名字吉利,像彭祖一樣長命百歲,於是就把王壽彭定為狀元。

所以說,古代說探花比較帥,只適用於唐朝。後來的探花只是指第三名,與顏值無關了。


一半秋色


古代的科舉考試中,等級最高的就要算是狀元,這就等於是考中了第1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按照這樣的排名來看,狀元應該是最厲害,最受重用的人,如果誰考上了狀元,那一定高興的能蹦上天。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考生們,得了探花的人,會比得狀元的人更高興,而且其他人也更加羨慕探花一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主要是和古代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有關係。



能夠考上狀元的人,那是實打實有真本事的人。這類人,常常埋頭苦讀,花的時間花的精力比常人多很多倍。不過,在這樣長期辛苦的讀書之下,狀元的年華漸漸流逝,也就是說,一般考中狀元的人,年齡都會比較的大。而這類年紀大的人,長相肯定不會有多麼好。



其次,即使有年輕一輩的青年才俊考上了狀元,那麼他有很大幾率將成為駙馬人選。娶了公主,看起來似乎是得了天大的榮耀,但其實,家裡放著一個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女人,這對不少男人來說,也算是一種折磨。畢竟在古代,奉行的是男子為天,但如若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大男子主義也就不好使了。更何況,娶了公主之後,並不一定會得到皇家重用,如果公主不受寵,那麼這位狀元也會因此不受關注,在官場的路途,也就會過得比較坎坷。

再來看探花,選了有真材實料的人,那再學一些容貌過人,可以充當門面的人當然也就不為過。畢竟皇帝也有審美觀,他肯定希望自己上朝之時,能夠有一些美男子,這樣看著心情也要舒服點。而且,一個王朝總得有幾位顏值過硬的官員,這樣在進行外交的時候,才不會丟了國家的面子。考慮到這些因素,皇帝在親點探花之時,對於這些考生的顏值,也會做一個過硬的要求,這便是那不成文的規定。



再者來說,考中探花和考中狀元,差距並不算大,因為他們都是由皇上親自選出來的人才,同樣算是風光無限。更何況,狀元通常都是駙馬人選,而探花則通常是達官貴人的選擇。不是有那一句話說的好嗎?縣官不如縣管,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老丈人是手握實權之人,那麼對這個女婿的幫助會非常的大。但是皇帝對於自己的女婿就不一定了,畢竟他的女婿有很多,而且他是一國之君,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會隨意的偏幫人。

綜合這幾點來考慮的話,的確,考中探花似乎比考中狀元還要值得讓人高興,畢竟他們的前途要更加無憂一些。


紫禁公子


一大堆扯淡的。

通常情況,主考官會選出一甲裡的前十名,進行最後一輪殿試。

殿試其實不是看水平的了,而是看皇上的喜好,前十的水平基本差不多,或者說狀元很可能並不是其中冒尖的,只是皇上喜歡而已。

清朝114名狀元中,晉一品尚書及以上官職的有27個,二品總督巡撫級的有45個,三四品的26個,知府以上的合計98個。最後被削職為民的7個,掉腦袋的3個。

成材率高的嚇人。

基本上,狀元基本上是可以混到巡撫是沒什麼問題的。

當然,榜眼和探花也差不多,但要差一點點。

同一屆前三坐一起的時候,榜眼探花要跟狀元先敬禮。

狀元駙馬基本沒有出現過,就一個朱元璋選了一個,歐陽侖,被殺了。

進士出身的三個傢伙,正常情況都是要坐堂的,做個總督尚書是正常操作,怎麼可能會去做駙馬?


兵器譜第六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狀元 榜眼 探花並稱三甲,意為支撐鼎的三個支腳,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但要說狀元要羨慕探花就讓人不理解了,按理說第一為什麼要羨慕第三呢?第三不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嗎?



這還要從頭說起,探花最早並不是三甲,唐代科舉中第一名被稱為狀元,第二 三名都是榜眼,意為狀元的左膀右臂,一個人的兩隻眼睛。

探花這時候相當於什麼呢?和現在的禮儀小姐類似,是會選取年輕俊郎的小生為狀元郎獻花獻酒獻祝福。這樣的英俊小生被稱作探花郎。

到了北宋後期探花的叫法才逐漸成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一人莫過於小李飛刀李尋歡了。

李尋歡又被稱為李探花,他曾高中及第,不僅文采武功出眾,而且儀表非凡,英俊不凡。



這就是重點,因為探花並非是狀元的手下敗將,歷屆探花才是最出彩的人。監官根據成績選出三甲,再由皇帝決定名次,探花相對於狀元來說不僅要有才學而且要長得帥才有可能中探花。

狀元只要學習好就可以,而探花必須才貌雙全才能當。這樣看似乎成為探花的難度更高,狀元倒成了陪襯。

而成為三甲都能得到朝廷重用,待遇方面相差不大。探花由於相貌原因更是能得到皇親國戚的青睞,被召為婿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有了靠山自己的仕途也會更加順利。



換個角度看與其說探花讓狀元羨慕,不如說讓所有男人嫉妒充滿怨念恰當。


阿彬說歷史


自古以來狀元都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狀元本是一代天驕,若論文韜武略,四書五經,樣樣精通。可只有豐富的學識還不足以成為狀元,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長相<strong>,沒錯,你沒看錯,我沒寫錯,就是長相,雖不能說是全部,但狀元大多沒有長相醜陋之輩,只有具備了學識與長相兩個條件,才能在狀元的路上越走越遠。

狀元之位數人爭,唯我探花顯神通<strong>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劉鳳誥,雖為探花,可論才學卻勝過當時狀元,而這探花之位還是他自己爭取的,那麼他為何不直接爭取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狀元呢,且聽小墨一一道來。

鳳誥以才學超群,被主考列入向皇帝推薦的前十卷名單,呈送皇帝御覽。乾隆帝聽了殿試讀卷官讀過試卷,對劉鳳誥的才學十分讚賞,便傳劉鳳誥面試。等到乾隆帝向劉鳳誥臉上一瞧,一時卻怔住了。為什麼?原來這位劉鳳誥其貌不揚,尤其明顯的,他是個獨龍眼。乾隆皇帝心想:若要取他,這獨眼實在難看;若不取他,百官又要笑我以貌取人。他沉吟了半晌,便對劉鳳誥說:"朕要當面考考你,你若果真才學超群,朕定然點中你;若才學平平,你就休怪朕無情了。""臣遵旨!請陛下命題。"劉鳳誥答道。乾隆帝就說:"好!我這裡出個上聯,你要對上下聯。"接著便口中念道:"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聽了後,心想,你皇上也要以貌取人。他稍一思索,立即對上:"半月依舊照乾坤""好!對的貼切,口氣不小,我再出一聯你對。

又出一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才華橫溢的劉鳳誥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一個以"東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題,天子天象,氣勢不凡,一個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應對,尤其後三字的"探花郎"一語雙關, 令人擊掌讚歎。乾隆帝一聽,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韻律和諧,不禁龍顏大悅。哈哈大笑地說:"好!朕成全你。"硃筆一點,劉鳳誥就被錄取為一甲第三名探花。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要加上一句臣本探花郎呢?若要對仗工整,大可不用這一句。憑他的才學,怎會對不出呢?

自知身處何境,善於變通

<strong>身為獨眼龍的他也是有當狀元的夢想的,他懷揣著一絲希望,如果乾隆帝只傾心於自己的才學,而並不在意他的長相,那麼這狀元之位還有希望,可當乾隆帝出題出對考他時,他已心知肚明乾隆帝還是在意長相這個他的硬傷,既然狀元已無望,那麼便要為以後做打算,他志在報國,並不糾結於狀元之位,可若無一上等名次,日後難以被重用,他本可以討要榜眼的,可這就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1、榜眼與這對子對不上,若不用對子來答,有討要功名之嫌,易遭乾隆帝誤解。

2、乾隆帝也不傻,聰明的皇帝自然不喜歡又聰明又強大的臣子,只是退到榜眼之位,還難以讓乾隆帝心中安穩。

既然如此,不如再退一步,探花雖為三人之末,但也是榜上有名,這樣既要到了自己想要的頭銜,為以後為國效力埋下伏筆,又給乾隆帝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如此一來一舉兩得,這才有了劉鳳誥甘居探花的一段佳話。


墨白說說


我村就有出探花



友情歲月75691335


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第三名比第一名還高興?這個人是傻瓜吧?

還真不是,這個故事說的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他便是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劉鳳誥。注意是誥,不是浩。

自古江西多才子,在江西曆史上眾多的才子中,劉鳳誥不是最出彩的那一個,他是江西萍鄉人,公元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探花郎,也就是殿試第三名,同一榜的文狀元是胡長齡,但乾隆稱明顯對探花劉鳳誥印象更深刻,因為殿試中發生的一件故事。

話說清劉鳳浩自幼苦讀經史,才高八斗,出口成章,而且家境殷實,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兒時意外受傷,右眼被刺瞎,成了“獨眼龍”,雖不影響他的才華,卻影響了形象。

公元1789年,劉鳳誥赴京參加會試,結果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華,一舉考中進士。

接下來的殿試將由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決定進士的順序名次,誰會是一二三四名,每個進士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希望在殿試上一展才華,一舉奪魁。

殿試是皇帝逐個面試新科進士,很快就到了劉鳳誥。

劉鳳誥參拜皇帝,然後一抬頭,乾隆一下子愣住了:怎麼是個獨眼龍?

明清時期很注重官員的儀表形象,像劉鳳誥這種殘疾人一般是很難進入官場的,但乾隆從劉鳳誥的試卷中發現他確實才華超群,令人讚賞,又不捨得放棄這個人才。再說,自己作為一國之君,也不能以貌取人。

乾隆想了想,決定出幾道難題考驗一下這個“獨眼龍”,如果他能應對自如,就欽點他進士及第;如果應對無措,朕就將之罷黜。主意既定,乾隆便說:

“劉鳳誥啊,朕出題考考你,我出個上聯,你對下聯。我的上聯是‘獨眼不登龍虎榜’”

劉鳳誥一聽,這皇帝是看不起我,以貌取人啊!他稍一思索,說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乾隆心中叫一聲“好!”,這個劉鳳誥還真有點水平,我再出一聯: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

“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劉鳳誥幾乎沒有猶豫,就做出了回答。

這下子乾隆龍顏大悅,哈哈笑道:“好一個探花郎!朕成全你!”

劉鳳誥這個下聯對的十分工整巧妙,最妙之處在於“摘星漢”與“探花郎”的對仗,因為“探花郎”意思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三名,也就是一甲三名之一,在此處是一語雙關,既表示採摘花朵的“探花郎”,又暗合殿試第三的“探花郎”。

如此巧妙的絕對,劉鳳誥卻不假思索地對上,難怪乾隆龍顏大悅。

皇帝一高興,大筆一揮,劉鳳誥就被乾隆欽點為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

春風得意的劉鳳誥後來仕途也頗為順利,他最高官至兵部、戶部、吏部三部侍郎,乾隆對他始終很欣賞,稱他為“江西大器”,意思是“江西大才子”。順便說一下,描述濟南城景色的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這位大才子的手筆。

其實,上面這個故事只是民間傳說。

按照科舉制度規定,清朝的殿試一般是皇帝命題,進士作文,很少通過“對對子”這種方式確定名次。公元1789年的殿試,劉鳳誥因為眼神不好,動作遲緩,到黃昏了還沒寫完作文,監考人要強行收他的卷子,還好當時禮部尚書恰好在場,看他字寫得好,精神可嘉,命人點蠟燭為他照明,直至他完成答卷。這堪稱劉鳳誥人生最大的幸運,高興也是應該的。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都說人生有兩大快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很多人認為古代書生最高興的就是高中狀元。其實不一定,有些書生考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這究竟是怎麼原因呢?其實這當中存在一些不成為的規則,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首先科舉誕生於我國隋朝時代,然後經過唐宋兩個繁榮朝代發展,逐漸把制度完善。到了清朝光緒33年(1904年)舉行完最後一次科舉之後才退出歷史舞臺。那麼這長達一千三百年的科舉考試中,一共考出600名以上的狀元,屬於當時書生最高的知識學位,然而探花僅是第三名,等於季軍的成績,但是考中探花的人顯得比高中狀元還開心,其實這跟古代的科舉制度有關係。當初很多官職都是又名望士族擔任,所以貧寒子弟只能通過考科舉才當上大官。因此只要考中前三名的寒門子弟都會顯得比較開心。

古代“三鼎甲”指的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通過最終的殿試考出的人員,狀元這個詞在唐朝就誕生,據記載我國第一位考中狀元的書生名字叫孫伏伽,籍貫河北省故城縣。而唐朝的探花指的是一種使者身份,非科舉的榜名,後來到了北宋末期,探花這個詞才指考殿試的第三名書生。大唐科舉制度,一般是考中秀才,接著參加會試考取進士資格,有了進士資格的書生才能參加接下的狀元試,不過考得進士也是當時的最高功名榮譽,在眾多進士中,成績第一的叫狀元,接著會盛辦各種慶祝宴會,包括當今皇上接見“三鼎甲”,舉辦宴席等。

在眾多的慶祝活動裡,有一項流程跟探花有關係,就是朝廷會在花園中舉辦一場探花宴,如唐朝詩人孟郊著作的詩詞《登科後》所描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形容的正是中探花之後的表現,意思是朝廷會在中榜的進士裡挑選2個較為帥氣的書生,封為探花使者,負責遊歷知名花園,採取花朵獻給狀元。為此當上探花的條件必須是要集英俊帥氣身材、氣質、才識於一身的書生,是官方從本屆進士中專門挑選出來的書生才可以成為探花。所以說,被封探花代表著自己的顏值比所以進士的還要高,比狀元更具魅力。

而中進士的書生一般屬於人中龍鳳,社會的高層精英,想象一下自己是精英中最靚的仔,誰不開心快樂呢。按我國科舉制度來講,其共分為4個等級,依次是:進士、貢士、舉人、秀才,到了明朝清朝時期,科舉又被改正成鄉試、會試以及殿試,最後在殿試決出狀元、榜眼跟探花。

所以探花有他高興的理由,狀元身為第一名自然也有他開心的道理,那麼第二名的榜眼呢?榜眼原先是被當做狀元的陪襯,有點像站在領獎臺第二階梯的亞軍,其光芒始終被高他一頭位置的冠軍掩蓋。起初殿試的第二、第三名都叫榜眼,到了唐宋時期就把第三名改為了探花,並且定下不成文的規矩。

不過北宋時期有一個叫餘中的狀元就無法忍受“探花宴”,他可能覺得自己也挺帥,不服顏值輸給探花郎,於是就上奏朝廷希望取消選探花的做法,吐槽此法光芒太露,把狀元的光都被奪去了。然而餘中的這種做法,反而成就科舉第三名探花的實力,讓人更相信探花是集才華美貌於一身的好男人,而且深受古代妹子的追棒跟痴迷。


御史館


最早接觸“探花”二字,是因為古龍的小說《小李飛刀》,書中的李尋歡人稱“小李探花”,這探花二字就是對其“才學”的肯定。

“探花”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當時的科舉制度中“探花”不專指第三名,而是統指考的最好的一批人。

唐人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寫道:“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這其中提到“少俊”二字,是指既年輕、又英俊的書生。

宋人魏泰在《東軒筆錄》中也記載:“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共醵罰錢奏宴局,什物皆請同年分掌,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

這裡提到的探花使用了 “最年少者”,既然選擇了最年少,又何妨在最年少的一批中選出最英俊的書生乎?

所以,雖然沒有史料明確記載“探花”是“長相俊美”的殿試書生,無從考究,但是“探花一定會選擇年少英俊的書生”這一傳言卻傳了下來。

到了南宋之後,“狀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正式確定,探花從此專指殿試第三名。其中,狀元的學問必然是最好的,但是得探花者必然才貌雙全,方才不負“探花”的“花”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二年開恩科,狀元叫王文昭,口才很弱,相貌平平,但是學識最好;而探花劉墨林,相貌堂堂,且能言善辯,才思敏捷,頗受雍正喜歡。相比之下,榜眼就無人問津了,這也足見“探花”的名頭不弱“狀元”。

再次重申,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當選探花對相貌有要求”,所以也許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畢竟這等“以貌取人”的擇仕方法,在儒家禮法中,是為人所不齒的,自然沒有人記載。


史味人生


古代科舉考試三甲,狀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個都是人中龍鳳,原以為人人都想做狀元郎,沒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要令人高興,這是什麼原因呢?

“探花”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唐朝,但是當時和殿試第三名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當時新科進士是在春季的時侯放榜,這時正是京城杏花盛開的季節,因此中舉的進士們為了慶祝自己中第,便大家共同籌錢舉行遊園會,也稱為“杏花宴”,這時要挑選兩個年少英俊的使者作為“探花使”,為狀元獻上鮮花,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郞”,因為探花最初指的是進士中年少英俊的人。



唐朝時及第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第三名都可以稱榜眼,意為狀元為第一,第二第三在狀元的左右,好像狀元的兩個眼睛一樣。

到了北宋,科舉制度日漸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確定了三級考試製度,禮部試和殿試,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試中確定。探花這一稱呼是在北宋晚期確定下來,指的是第三人,援自於宋徽宗對“探花”的提及,當時還有一個故事。

江西豐城有個叫黃彥正的,他有兄弟六個人,其中有三兄弟同時中了進士,宋徽宗對他們大加讚賞,還曾賜詩一首:“黃河曾見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旗迎五馬,一門黃榜佔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玉京。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正是因為宋徽宗在詩中提及了探花一詞,因此後來探花便專指中榜第三名了。



探花雖指第三名,但並不比狀元、榜眼差,因為前三甲是由皇帝來認定,全憑皇帝的喜好,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個腳一樣,都是天子門生,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龍鳳了。

為什麼探花比狀元還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麼會那麼高興呢。原來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還要顏值高,狀元一般是附馬的人選,而探花則是各大皇親國戚爭相爭奪的對象。附馬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每天回家還要對著自己的老婆做輯行禮,估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清朝康熙皇帝年少時也曾偷偷參加過科舉考試,他想看看自己的文采在全國所有讀書人中能排第幾名,後來中了探花,雖說沒有中狀元,但也還是很興奮,說明探花不是誰都能當的。(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