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在《食物語言學》中,Dan Jurafsky在最後關鍵的一章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Jurafsky指出,甜點(dessert)不僅是“甜的食物(sweetfood)”,而是一頓飯中的最後一道甜味的菜。Jurafsky注意到,和美國、西歐等國家不同,中國菜中根本沒有甜點。而傳統中國正餐的結尾往往是一道湯品或者是等殘羹冷炙被端去廚房後的一盤水果。他推測粵語中的“甜品”或者普通話中的“甜點”或許是西方的舶來詞。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在美國,傳統的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被認為是中餐後的甜點,是美國人眼中中餐元素“四大天王”(幸運餅乾、外賣盒、餃子、筷子)之首。幸運餅乾是一種貝殼狀的黃色餅乾,中空因此可以放置一個寫著幸運話語的小紙條在餅乾內。在美國的中餐館裡,在客人結束用餐起身付款時,店家常會將賬單和幾枚小的幸運餅乾一同遞給客人。這時候客人多會打開包裝掰開餅乾拿出其中的小紙條,一邊閱讀一邊將餅乾放入口中。這種帶著一絲東方占卜氣息的小餅乾受到美國人的喜愛和追捧。正如電影Freaky Friday中的臺詞:“那個小餅乾肯定帶有東方魔法!”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紐約時報記者詹尼弗.李 (Jannifer Lee)在其暢銷書《幸運餅籤紀事》中寫到,經過在多國考察採訪,很大可能幸運餅乾是由19世紀的日本人萩原真發明,又稱“辻佔煎餅(Tsujiura Sembei)”。而直到20世紀,萩原真的後人才將這種小餅乾推廣到美國的日餐館和中餐館。Jurafsky認為,“中國菜傳統上沒有甜點這一道,而幸運籤餅這一小小進化則填補了美國人對甜點的渴望。”後來,二戰時期美籍日裔幾乎被全部羈押在集中營內,此後華人逐漸代替日本人進行幸運餅乾的製作和售賣。因此20世紀後,幸運餅乾成了美國華裔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在關於美國華裔家庭的小說《喜福會》中,譚恩美便寫到了中餐館的幸運餅乾。此外在電影中還出現過主人公將求婚鑽進放入幸運餅乾中的情節。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Jurafsky指出,雖然中國菜中沒有甜點,但是有甜食的。比如糖水。Jurafsky提到他最愛和妻子一起去他最喜歡的糖水店:吉瑞街上的九龍塘。“世界糖水在中國,中國糖水在廣東”,廣式糖水的重要性和普及性不言而喻。據說糖水是古代時期王公貴族餐後的一種甜湯,目的是為了調理脾胃幫助消化。到民國初年,糖水在廣東地區興起。到20世紀初期,糖水受到更多人的喜愛,進入了糖水的鼎盛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美食文化的發展,糖水已經成為中華飲食的重要部分,糖水文化也隨之形成。糖水不僅是飲食需要,更是有著豐富的養生功能,目的是“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為了解釋不同菜系之間的類同與差異,以及各種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變化,Jurafsky提出了“菜系語法” 的理論。在這個理論中,他把菜系比作語系,在這個語系中是有著固定的“隱性規則(結構)”。這種菜系內的隱性規則就是指哪些食物與哪些食物可以搭配食用,或者是哪些是正餐哪些是配菜。甚至還關於這些菜餚的烹飪方式和食材搭配。在Jurafsky的“菜系語法”中,“就餐順序”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規則。也就是甜點一定是在最後才被端上餐桌這樣的規則。此外,“原料和組合上的制約”也是菜系語法中的重要方面。比如一頓粵菜往往有澱粉(米飯、麵條、粥)和非澱粉(蔬菜、肉、豆腐等等)。另外,菜品組合而成的口味也有其獨特的隱性規則。比如每個菜系都有甜味元素,但不同的菜系獲取甜味的原材料不同:馬來西亞以椰糖為主,美國食物以白蔗糖或玉米糖為主,還有些地方以楓糖漿為主。最後,菜系語法與烹飪方式密切相關。中國菜中食物都被處理為熟食食用,除了健康考慮,古代中國還以烹熟食物為文明象徵。因此如果在餐中端上來一盤生的沙拉,這就破壞了中國菜的結構。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通過對甜點在歷史和各個菜系中位置的對比分析,Jurafsky總結道,是這樣的一種隱性文化規則讓人們認為“甜點”必須是甜味的。而這種對食物的喜惡或理解背後是豐富的文化結構。在這個文化、食物的結構中,味道與“菜系語法”的語法規則早早就植根於內心了。最後,Jurafsky補充道:“甜點不僅僅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包括那些讓我們給餐廳打高分的甜點)。它是隱性文化結構的映射,是非肉眼可見的食物的語言。它藏在我們的齒頰之間。”

Fortune Cookie、糖水和中餐甜點:讀“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甜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