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燕子矶位于南京市观音门外的燕子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被称为“

长江万里第一矶”。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巡视江南时,均在此停留,乾隆帝还在此题了诗。

但就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秀色可餐的地方,却是一个有名的自杀圣地,类似于日本的青木原森林,有着“鬼门关”的称号。直到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的到来,他留下了两块木牌,木牌上题了六个字,关上了鬼门关的大门。

1927年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来到南京的晓庄村,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闲时常与村上人话家常,得知燕子矶素来有“肉包子一两一个”的说法,因南京话“两”与“仰”的发音相近。

意思是指在燕子矶跳崖自杀者多如肉包,导致人们对死亡渐渐麻木,习以为常,甚至觉得人的生命也像“肉包子”一样无足轻重。因为燕子矶有了生动的故事情节,所以陶行知先生也时常徒步矶上远眺。

当时的陶行知住在城里,而从城里去燕子矶主要靠马车或人力车。在到燕子矶之后,车夫往往会等待游客,然后再拉游客回城,避免空回。在一天傍晚,陶行知拦住了一辆从燕子矶空回的人力车。上车后,陶行知笑着说车夫倒霉,没有拉到回城生意。车夫摇了摇说他今天挣了不少钱了。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原来,他早上拉了一位女学生到燕子矶,她给了一块银元,随后又掏出十六个铜板给了他,就仿佛不再留恋似的一步一步登山了。吃了午饭之后,车夫按照惯例,就在公园门口等这女子,想拉她回城,但等了一下午,也没见到她。事出蹊跷,车夫想着上山去寻找这位女学生时,已寻不到先前的女学生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燕子矶是很多人自杀的地方,只可惜为时已晚。得知此事的陶行知沉思良久,到木工房叫人做了一块木牌,又写上字,次日亲自把木牌牢牢地插在矶头最高处的石缝中。这两块木牌上,有一个叫做“想一想”,另一个是“死不得”,被许多当地人称呼为救命木牌。

六个字不长,很简短,却能直击人心。那些前来寻思的人在跳崖之前总会先看一看这六个字,“想一想死不得”,都准备要自杀了,也不差这点思考的时间了。

而这些人在思考之后,大多数的人都会从那种冲动的状态中摆脱,逐渐恢复冷静,放下了寻死的念头。这木牌也因此救了很多人的命,自从这两块木牌放到那里后,在燕子矶的自杀率下降了许多。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从清末到民国,慕名到燕子矶投江自尽的人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上海、苏州等外地的青年坐火车来“赶死”,因为从这里跳江的生存率几乎为零,深得自杀者青睐。自从陶行知将这“六字牌”立于燕子矶后,俨然成了一块“救命碑”,每逢有自杀者前来,看到碑后,犹如当头一棒,反躬自问,再次认真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回心转意,一一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对六字牌感恩戴德的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其中也不乏名人志士。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先生曾回忆说,他早年因生活所迫,大部分时间从事杂文写作,借此获取稿费卖文为生。

后来在南京上大学时又得了胃溃疡,因一次溃疡严重,痛不欲生,想一死了之,在百般无奈之下到了燕子矶,正欲投江之时,看到了巍然屹立的“

想一想死不得”,顿时猛然醒悟,遂立马离开了悬崖峭壁。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回心转意,才能有后来的《诗经直解》和《楚辞直解》。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除了这位大学者外,另一个著名作家也有着类似的经历。这个人就是陈白尘,当时他也是长时间患病,并且久久不见好转,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让他有了轻生的念头,想要去燕子矶跳江。

当时的他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车夫,这车夫见他双眼无光,面色也不是很好,又因为燕子矶是有名的自杀圣地,就觉得他可能有轻生的打算,没有离开半步,紧紧跟着。陈白尘在这周旋中间,看到了那两块木牌,也清醒了。要是当时的陈白尘先生自杀了,哪还有《宋景诗》和《鲁迅传》等著作的面世?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六字劝诫碑,居然能挽救那么多人的性命,这或许是当年陶行知先生挥笔时所始料未及的,当时的陶行知先生可能只是想着能救一个是一个,但是这些年来已经救了无数的人。

虽然当年的木牌因风雨沧桑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后人重建的石碑。但“想一想死不得”的救命碑却成了燕子矶的一道文化光芒,这六个字,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力量,更彰显了文化的张力,不得不佩服陶先生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要知道,自杀的人其实往往只是一时冲动,他们当时的精神状态是不稳定的,如果当时得到劝阻和安慰的话,大部分人都会放下自杀的念头。而陶行知先生留在那里的六个字不仅仅可以起到劝阻的作用,还可以使想自杀的人感到这个社会的善意和温暖,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渐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会再生出自杀的念头。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其实生活是这么的美好,为什么要去自杀?连死都不怕了,还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吗?想想辛辛苦苦养育你们的父母,你们一死了之,那父母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想想这个美妙的世界,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巧夺天工的人造宫殿,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我由衷的希望大家不要选择去自杀,有什么问题是真的无法解决吗,非要用死亡来逃避吗?如果说遇到什么烦心事,可以和好友谈谈心,可以和父母多聊聊天,去旅行,去打游戏,去读读书。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是充满善意的,这个世界是爱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