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50年海上風能助力歐洲實現能源系統脫碳

國家能源局負責人出席第八屆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

能源局官網消息,第八屆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在韓國首爾召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出席會議。會上,劉寶華介紹了中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產業發展情況,並與各國參會代表探討中國與各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前景和潛力。來自20多個國家的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4000餘人出席會議。

生物質能產業遇瓶頸 專家呼籲加強基礎研究

科技日報報道,“一是高昂轉化成本和低廉產品價值之間的矛盾,二是巨大市場需求和技術成熟度較低之間的矛盾,這兩者是解決當前生物質轉化利用技術發展的關鍵矛盾。”在日前召開的2019生物質能專委會學術年會上,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所長馬隆龍的這句話點出了當前生物質能面臨的難題。在由暴發期進入瓶頸期的關鍵階段,國內幾乎所有與生物質能相關的頂尖專家齊聚濟南,以學術年會的形式探討“生物質能源將何去何從”的命題。專家們認為,在市場和政策加持下,生物質突破瓶頸還需在發力基礎研究領域,並推動技術成熟以適應市場需求。

IEA:2050年海上風能助力歐洲實現能源系統脫碳

New Europe報道,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海上風能目前僅佔全球發電的0.3%,但其潛力巨大。他強調,要使海上風能成為清潔能源轉型的中堅力量,各國政府和工業界還有大量工作要做。IEA認為,到2040年,歐洲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達到130180吉瓦。該機構表示,成本下降和“顯著的技術進步”,更大的渦輪機和海上的風,將推動風能發展。考慮到海上風電的生產因素,在許多地方,海上風力發電已經和煤和天然氣發電一樣穩定。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2050年的八個設想顯示,到2050年,歐洲需要230至450吉瓦的海上風力發電,以實現能源系統的脫碳。WindEurope表示:“歐洲已經做好準備,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歐洲在海上風能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大量出口。並且剛剛豎起了一座12兆瓦的海上風力渦輪機。歐洲正在領導海上風能的部署,這將在未來發揮關鍵作用。歐洲風力發電的供應鏈、港口和物流都實現了規模經濟。現在有6萬多歐洲人在海上風能領域工作。”

EIA:美國原油庫存增加570萬桶

OGJ網站10月30日報道,據EIA,截至10月25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不包括戰略石油儲備,增加570萬桶。EIA稱,最新的原油庫存總量為4.389億桶,使原油供應量較五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高出1%。汽車汽油總庫存減少300萬桶,較五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高出2%。上週成品汽油和混合成份油庫存均有所下降。截至10月25日的當周,美國煉油廠的日均投入量為1600萬桶,比上週的平均水平高出13.3萬桶。 煉油廠的產能為87.7%。

油服公司進軍多元化能源市場

離岸工程10月30日消息,Saipem和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等重量級油田服務提供商正朝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以外的市場邁進,擁抱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項目。2014年,非上游油氣活動佔服務供應商收入的22%。這一比例在2018年增至27%。據諮詢公司RystadEnergy稱,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十年加速發展。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聚焦數字化轉型

Energy Voice報道,北海能源行業的主要貿易機構已將焦點對準了數字技術的優勢。超過

150人參加了英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簡報會,此次會議主要介紹了數字化將如何在未來的安全、效率和財政方面發揮作用。參會代表們還了解了新技術將在減少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碳排放、確保該行業具備能源轉型所需的必要技能方面發揮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