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時節話進補

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到秋收冬藏的時節,不少人都有進補的習慣。無論是藥補還是食補,都不能亂補,要做到科學合理進補。

秋冬時節話進補

滋補中藥

秋季的進補

北方的秋天,天氣漸涼,雨水漸少,天干氣燥。從陰陽五行的變化來看,秋季又是陰氣上升陽氣收斂的過程。秋有夏火之餘氣,又有冬火之寒氣,溫燥涼燥夾雜,再加上秋燥傷陰,燥邪易傷津犯肺,因此秋季節適宜養陰,尤其是肺陰。

適宜進補的食材:百合、銀耳、白菜、豆製品、芝麻、白蘿蔔、山藥、南瓜、蘋果、枇杷、鴨梨、橘子等等;

適宜進補的中藥:枸杞、麥冬、黃精、生地、熟地、玉竹、苦杏仁、白朮、龍眼、菊花、女貞子、北沙參、玄參等。

秋冬時節話進補

大白菜燉豆腐

冬季的進補

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寒為陰邪,易傷人陽氣。寒性凝滯,易出現筋脈拘攣和氣血阻滯而疼痛等症。中風、心臟病、慢支、哮喘、肺心病、胃潰瘍、風溼病等在冬季是多發病。這個時節

適宜溫補陽氣。南方氣候暖和,適宜清補、甘補。

適宜進補的食材:牛羊肉、鴨肉、冬筍、木耳、蘿蔔、白菜、大棗、桂圓、蓮子、山藥、豆製品、紅糖等等;

適宜進補的中藥:當歸、黃芪、枸杞、杜仲、芡實、白參、高麗參、芍藥、川芎、丹參、三七等等。

秋冬時節話進補

黃芪飲片

總之,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這是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好身體不能光靠補,我們也要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去主動適宜環境變化,來保持健康良好的體態和心態。

如需瞭解更多養生小常識,請關注或留言,願與您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